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压铸模具什么时候开发

压铸模具什么时候开发

发布时间:2025-08-24 22:44:43

『壹』 热室压铸机不能开模或打不开模具有哪些原因如何解决

分析:不能开模,在排除开模相关条件破坏引起的故障原因后,应重点考虑是否由于调模不当、锁模过紧、锁模时间过长、模温等因素影响。由于模具的厚薄不一样,采用机铰锁模的压铸机都由调模机构来调整容模空间,先调整容模空间,后调整锁模力。当机铰几乎伸直(α>0)时,模具刚好合拢,此时锁模力为零;进一步锁模,当机铰完全伸直(α=0)时,产生最大锁模力,并自锁。经过锁模油缸,机铰作用将模具压缩E ,同时哥林柱(拉杆)被拉长F(两者应在其弹性范围内) 。此时如果锁模过紧、锁模时间过长,机铰处的润滑油被挤出,在锁模产生的静压力及无润滑的干摩擦状态下,开模一段的速度及压力往往不足以打开模具。另一方面,当模具升温膨胀后,热膨胀的变形量导致了锁模力的额外增加,从而产生了开模困难的故障。 排除方法:
①检查排除开模相关条件引起的故障。
②加大开模一段压力及速度,润滑后,重新在手动状态下开模。
③在系统额定压力内调高系统压力,手动状态下打开模具后,恢复原系统压力及各相应参数。
④调模是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的,上述两种方法未奏效时,唯有松开头板前哥林柱螺母,松开模具后重新安装螺母,调整动、定板间平行度。不要试图用调模机构在锁模状态下强行开模,否则会导致锁模机构无谓损坏,如:断链条、损坏链轮,甚至损坏调模马达。
⑤严格按照调模步骤调整容模空间及锁模力大小,当装模试啤一段时间, 模具升温膨胀,锁模力增大后,注意及时调整容模量,使锁模力回到原来的值,避免开模故障。
⑥减少锁模停机时间,停机前切记将模具打开,万勿在锁紧模具的情况下停机。

『贰』 压铸模具开发时间大约要多久

一般的和塑胶模具的时间差不多,过程也相似。大型的就不说了。有差别的地方就是镶件多要热处理,相对塑胶模会多2-4天的处理时间吧。常见的要15至25工作日。

『叁』 压铸模具开发流程

压铸模具开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接收开发资料

    • 内容:接收《工装申请及确认》、《产品开发记事》、MT单、客户图纸等文件。
    • 目的:确保产品开发所需的所有资料齐全。
  2. 开模图纸检讨

    • 内容:产品工程师深入研究客户图纸,对产品结构、尺寸、公差要求等进行审核。
    • 目的:确保设计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及时反馈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3. 图纸和技术要求确认与签收

    • 内容:根据客户正式确认的图纸和资料,进行模具结构分析,出具模具排位图,并提交审核。双方通过传真或电邮完成签收。
    • 目的:确保模具设计准确无误,开始开模准备。
  4. 提供模具进度表

    • 内容:模厂在收到正式开模资料后提供模具进度表,产品工程师评估进度,确定试模和交板时间。
    • 目的:确保模具开发进度按计划进行,及时通知客户。
  5. 模具加工进度跟进

    • 内容:产品工程师跟进模具加工进度,模厂定期提供进度表。出现错误时,模厂提供原因分析和改进方案。
    • 目的:确保模具加工过程顺利,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6. 模具加工完成后的检查与试模

    • 内容:模厂提供模仁材质及热处理证明书复印件。新模到厂后,产品工程师检查模具结构和尺寸,安排试模。
    • 目的:确保模具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试模验证模具性能。
  7. 试模问题处理与改模

    • 内容:处理压铸成型中的问题,通知模厂进行返修,并跟进改模进度。改模完成后,模厂提供数据检测报告。
    • 目的:确保模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高模具质量。
  8. 客户确认与模具交付

    • 内容:提供合格的改模样板供客户确认,进行尺寸检测。客户确认无误后,移交模具备用镶针、镶件以及图纸资料。
    • 目的:确保模具符合客户需求,完成模具交付。

整个压铸模具开发流程确保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衔接,通过细致的步骤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按时交付。

『肆』 压铸模具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压铸模要求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与压铸机、压铸工艺有机结合为一个有效的铸件生产系统,优化压铸模具设计、提高工艺水平,为压铸生产提供可靠保证,是大型压铸模设计所追求的方向。

压铸模具结构

通常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包含:融杯、成形镶块、模架、导向件、抽芯机构、推出机构以及热平衡系统等。

压铸模具设计开发流程

模具设计和开发流程,模具设计阶段需要设计人员所做的工作及模具设计的整体思路,其中包含一些与标准认证相关的设计和开发流程,对设计阶段可能产生的缺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压铸模具设计要点

第一,运用快速原型技术和三维软件建立合理的铸件造型,初步确定分型面、浇注系统位置和模具热平衡系统。

按照要求把二维铸件图转化为三维实体数据,根据铸件的复杂程度和壁厚情况确定合理的收缩率(一般取0.05%~0.06%),确定好分型面的位置和形状,并根据压铸机的数据选定压射冲头的位置和直径以及每模压铸的件数,对压铸件进行合理布局,然后对浇注系统、排溢系统进行三维造型。

第二,进行流场、温度场模拟,进一步优化模具浇注系统和模具热平衡系统。

把铸件、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后,输入压铸工艺参数、合金的物理参数等边界条件数据,用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合金的充型过程及液态合金在模具型腔内部的走向,还可进行凝固模拟及温度场模拟,进一步优化浇注系统并确定模具冷却点的位置。模拟的结果以图片和影像的形式表达整个充型过程中液态合金的走向、温度场的分布等信息,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可能产生缺陷的部位。在后续的设计中通过更改内浇口的位置、走向及增设集渣包等措施来改善充填效果,预防并消除铸造缺陷的产生。

第三,根据3D模型进行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模拟过程进行的同时我们可以进行模具总布置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压铸机数据进行模具的总布置设计。

在总布置设计中确定压射位置及冲头直径是首要任务。压射位置的确定要保证压铸件位于压铸机型板的中心位置,而且压铸机的四根拉杆不能与抽芯机构互相干涉,压射位置关系到压铸件能否顺利地从型腔中顶出;冲头直径则直接影响压射比的大小,并由此影响到压铸模具所需的锁模力的大小。因此确定好这两个参数是我们设计开始的第一步。

(2)设计成形镶块、型芯。

主要考虑成形镶块的强度、刚度,封料面的尺寸、镶块之间的拼接、推杆和冷却点的布置等,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是保证模具寿命的基本要求。对于大型模具来说尤其要考虑易损部位的镶拼和封料面的配合方式,这是防止模具早期损坏和压铸过程中跑铝的关键,也是大模具排气及模具加工工艺性的需要。图4所示模具成形部分采用10块模块镶拼结构。

(3)设计模架与抽芯机构。

中小型压铸模具可以直接选用标准模架,大型模具必须对模架的刚度、强度进行计算,防止压铸过程中因模架弹性变形而影响压铸件的尺寸精度。抽芯机构设计的关键是把握活动元件间的配合间隙和元件间的定位。考虑模架工作过程中受热膨胀对滑动间隙的影响,大型模具的配合间隙要在0.2~0.3mm之间,成形部分的对接间隙在0.3~0.5mm之间,根据模具的大小及受热情况选用。成形滑块与滑块座之间采用方键定位。抽芯机构的润滑也是设计的重点,这个因素直接影响压铸模具的连续工作的可靠性,优良的润滑系统是提高压铸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

(4)加热与冷却通道的布置及热平衡元件的选用。

由于高温液体在高压下高速进入模具型腔,带给模具镶块大量的热量,如何带走这些热量是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大型压铸模具,热平衡系统直接影响着压铸件的尺寸和内部质量。快速安装及准确控制流量是现代模具热平衡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热平衡元件的选用趋向于直接选用的设计模式,即元件制造公司直接提供元件的二维和三维数据,设计者随用随选,既能保证元件的质量还能缩短设计周期。

(5)设计推出机构。

推出机构可分为机械推出和液压推出两种形式,机械推出是利用设备自身的推出机构实现推出动作,液压推出是利用模具自身配备的液压缸实现推出动作。设计推出机构的关键是尽量使推出合力的中心与脱型合力的中心同心,这就要求推出机构要具有良好的推出导向性、刚性及可靠的工作稳定性。对于大型模具来说推出机构的重量都比较大,推出机构的元件与型框间容易因为模具自重而使推杆偏斜,使之出现推出卡滞现象,同时模具受热膨胀对推出机构的影响也特别大,因此推出元件与模框间的定位及推板导柱的固定位置是及其重要的`,这些模具的推板导柱一般要固定在把模板上,把模板、垫铁及模框间用直径较大的圆销或方键定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热膨胀对推出机构的影响,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滚动轴承和导板来支撑推出元件,同时在设计推出机构时要注意元件间的润滑。北美地区模具设计者通常在动模框的背面增加一块专门的润滑推杆的油脂板,加强对推出元件的润滑。如图5所示,动模框底部增加润滑油板,有油道与推杆过孔相通,工作时加注润滑油,可以润滑推出机构,防止卡滞。

(6)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在整个模具结构中导向与定位机构是对模具运行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也直接影响到压铸件的尺寸精度。

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包括:合模导向、抽芯导向、推出导向,一般导向元件要采用特殊材料的摩擦副,起到减磨和抗磨的作用,同时良好的润滑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摩擦副间都要设置必要的润滑油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大型滑块的导向结构一般采用铜质导套和硬质导柱的导向形式,配合以良好的定位形式,确保滑块运行平稳,准确到位。

模具定位机构主要包括:动静型间的定位、推出复位定位、成形滑块及滑块座间的定位、型架推出部分与型框间的定位等。动静型间的定位是一种活动性质的定位,配合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小型模具可以直接采用成形镶块间的凸凹面定位,大型压铸模具必须采用特殊的定位机构,以消除热膨胀对模具定位精度的影响,另外几种定位结构是元件间的定位,是固定定位,一般采用圆销和方键定位。成形镶块间的凸凹面定位,保证动静型间定位准确,防止模具错边。

阅读全文

与压铸模具什么时候开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管16mn指什么 浏览:233
20钢板的焊接电流是多少 浏览:801
模具压冰为什么化的快 浏览:410
一吨螺纹钢理重实重是多少 浏览:663
2B不锈钢板什么 浏览:704
钢材运费计入什么科目 浏览:790
暖通中不锈钢配件和铜配件哪个好 浏览:628
6号钢筋多少钱一根 浏览:791
玻璃钢管怎么生产的 浏览:659
腿断了打钢板多久能好贴吧 浏览:617
403不锈钢锅怎么开锅视频 浏览:660
镍基合金与316焊接用什么焊材 浏览:881
钢筋验收牌写什么 浏览:6
注塑模具如何保管 浏览:584
钢材的屈服强度是多少 浏览:235
护栏怎么打磨最好 浏览:662
钢筋图纸bt怎么理解 浏览:421
不锈钢可以怎么压弯 浏览:176
钢铁制品的制造工艺有哪些 浏览:241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第六章的读后感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