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回针是什么
模具回针是模具合模时让前模顶回顶针板而设置的顶杆。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
(1)模具如何拿扶针数扩展阅读
模具选材需要满足三个原则,模具满足耐磨性、强韧性等工作需求,模具满足工艺要求,同时模具应满足经济适用性。
耐磨性,坯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变性时,沿型腔表面既流动又滑动,使型腔表面与坯料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模具因磨损而失效。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另外,耐磨性还与材料中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有关。
强韧性,模具的工作条件大多十分恶劣,有些常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从而导致脆性断裂。为防止模具零件在工作时突然脆断,模具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模具的韧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含碳量、晶粒度及组织状态。
❷ 一般注塑模具的顶针有几个
一般注塑模具里顶针的数量最少为3个,比如注塑一个圆环形的产品,多了则应根据注塑件的大小来确定顶针的数量。
滑块一般是用来从注塑件的侧面进行抽芯的,比如注塑件侧面有孔或者有凸凹的形面,这时就需要采用滑块的结构来进行抽芯,以便能够使注塑件顺利的脱离注塑模具的型腔、型芯。
如果注塑件出现了错位,可以从注塑件表面的接缝处是否平滑,有无毛刺来做判断。
❸ 塑胶模具弹簧,回针,和顶杆的长度都怎么计算
弹簧长度等于顶针板到后模板的长度加弹簧孔深加10MM左右具体看弹簧强度,回针长度就是顶针底板到前模板的长度,前后模的合模间隙也要算上。顶杆不知道是不是顶针那个长度就是顶针底板到后模面的长度,后模面如果是斜面的算长一点点,到时候打磨到与后模面一样的斜面就行了。顶针是凹进产品还是凸出产品几个丝就看你们工厂的要求再加上或减去那几个丝了,此数据都要以实际测量计算,不能完全按图纸数算哦。
❹ 模具怎么打表快而准,比如开始是40,往左拉变成50.变大了,我往里面敲到40.然后全部拉一遍敲到40.在往回拉
打表时,表针来回跳的原因是在敲击工件时,百分表也同样受到了振动。所以,你可以在敲击工件时,要把表针提起来,敲完后再把表针打在工件的表面上重新对零再打表就没问题了。另外,你可以检查一下百分表固定的是否稳定,否则也会影响打表的精度。
❺ 燕秀怎么做顶针孔的表格
燕秀工具箱,模具工具,顶针数量统计。
打开顶针数量统计命令,,选择对象统计顶针,回车确认,会提示我们指定表基点,点击适合的区域,插入顶针数量统计的表格,此命令会列出顶针参数和数量并统计顶针总数量。
调用标列表命令,根据提示,指定坐标标点排序方式,输入B选择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确定,输入坐标精度为2,确认提示选择对象。
❻ 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摘要:制品的顶出方式对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二次顶出有着避免产品顶裂等优点,使得二次顶出运用越来越广。本文介绍了二次顶出常用的结构形式、适用场合以及设计要点。为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更合理更经济的选用二次顶出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顶针板;顶针托板
一、引言
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然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便是二次顶出。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如何设计顶出方式才能使得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通过以下几种结构形式的比较,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可以选用最为合理的顶出方式。
二、结构形式
1.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图1)
图 1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顶辊 4.斜顶
5.推方杆 6.顶针 7.弹弓 8.弯销 9.销钉
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
1)弯销式二次顶出:
产品分析:此产品内部倒扣较大,且倒扣上有深骨位,顶出时会吃斜顶。采用二次顶出方式,能很好解决成品顶出不良、吃斜顶等问题。产品如图2所示:
图 2
动作原理:第一次顶出,由顶辊3推动顶针板1和顶针托板2完成。当顶针6碰到B板时,由销钉9固定的弯销8转动,同时推动推方杆5完成第二次顶出。合模时弹弓7起复位作用。
结构特点:此结构简单,弯销加工方便,成本较低。但弯销靠与板的接触面做旋转运动,生产量大时,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现偏差。
2)推板式二次顶出(图3)
图 3
1.A板 2.B板 3.推板 4.推板 5.顶针板 6.顶针托板
7.下码模板 8.顶辊 9.推方杆 10.推方杆 11.顶针
12.垫块 13.垫块 14.垫块 15.限位螺丝 16.限位螺丝
17.下模镶件 18.下模镶件
产品分析:该产品中间部分较高,包紧力大,顶出时易顶裂。采用推板顶出再用推方和顶针顶出的方式,能避免出现顶出不平衡所引起的顶裂。产品如图4所示:
图 4
动作原理:前后模开模后,顶辊8在注塑机的推动下带动5、6号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再推动2、3号B板和推板完成第一次顶出动作。B板2与顶针托板6由 9号推方杆连在一起。当第一次顶出到70mm时,限位螺丝16限制4号推板向前动作。3号推板继续顶出完成产品的第二次顶出。当第二次顶出到30mm时,限位螺丝15限制6号顶针托板继续向前运动。当顶针板5继续顶出时,10号推方和11号顶针同时将产品最终顶出。
结构特点:此结构动作顺畅,用推板做第一次顶出,顶出力大,而且受力平衡,常用于那些易变形或者包紧力大的产品的顶出。然而此结构常要二次分型或三次分型,会影响注塑周期。
2.双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所谓双顶针板组合,就是由两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顶针托板及下顶针板、顶针托板各一)。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有:
1)如图5所示:
图 5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顶辊 4.拉模扣 5.限位块 6.感应开关
产品分析:产品尺寸大小为11.73×30.23×6.73(mm)。生产要求产品自动脱落。而产品单靠一次顶出,将会被斜顶卡住而无法自动脱落,故采用二次顶出结构。
动作原理:顶辊3固定在上面顶针托板上。第一次顶出,顶辊推动顶针托板,由于拉模扣4的作用,下面两块板一起动作,完成斜顶及顶针的第一次顶出。当拉模扣4完全分开,下面的顶针板及顶针托板失去施动力停止顶出,而上面的顶针板和顶针托板继续完成顶针的第二次顶出。
结构特点:
由于拉模扣的力量不是很大,故存在拉不起下面两块板的可能性,所以大模不宜采用这种结构。它只适合用于小模。由于惯性的作用,下面两块板一般不会随拉模扣的分开而马上停止,而是再移动一点,影响合模的准确性。为防止复位误差,B板上应加上两到四个限位块(如上图限位块5),顶住下面两块板。此机构的一种变形方式,适合用于大一点的模具,此结构少了一块顶针板,成本较低。采用扣机,比拉摸扣安全耐用。如图6:
图 6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HASCO扣机 4.限位块 5.司筒针
2)如图7所示:
图 7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扣机 4.连接杆 5.控制杆 6.螺丝 7.撑头 8.哥林柱
9.下模镶件 10.顶针 11.推方杆 12.司筒针
产品分析:此产品为玩具轮胎,材料为橡胶,大小为:Ф6.09×5.70。产品内部有4.27mm倒扣。此类产品如果采用斜顶和内行位出倒扣,其结构太复杂,而且加工困难。因塑料为软胶,故采用强脱结构。橡胶虽是软胶,但由于倒扣大,需有足够的空间才能完成强脱。二次顶出便能满足要求,保证顺利出模。
动作原理:顶辊收紧在下面顶针托板上,第一次顶出时,由于扣机3把上下两组板锁死,四块板将同时顶出,这时把下模镶件9顶出B板,为产品强脱提供足够空间。当扣机3被控制杆5挡住,上面顶针板碰到B板停止运动,第一次顶出结束。顶辊继续推动下顶针板,完成推方杆和顶针的第二次顶出。
结构特点:此结构不同于其他结构之处在于它的顶出顺序。即第二次顶出是顶下面两块板。因此,上下两组板之间必须空出一段距离,此结构顶出距离长,适合较深的盒状物的顶出,但另一方面,顶针、推方、螺丝都要加长,成本上不好考量。
3)如图8所示:
图 8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顶辊镶件 4.顶针
5.垫块 6.扶针
产品分析:此模具为双色模,产品没特殊结构。采用二次顶出结构是因为需要把流道先顶出。
动作原理:顶辊镶件3固定在上面顶针托板上,顶出时四块板一起动作。由上面的顶针顶出流道。装在下面顶针板上的顶针滞后,当垫块5碰到顶针,第二次顶出才把产品顶离模肉。
结构特点:此结构采用顶针滞后结构,因此不用拉模扣或者扣机,节约成本,制作简单。这样的二次顶出结构,可以避免潜伏式浇口在顶出时,浇口拉离成品时将成品拉伤。当然,这种顶出方式不仅是用在浇口附近的顶出,也适合较深的盒状物的顶出。
三、 总结
综上所述,二次顶出的结构有两种,即单组和双组顶针板组合。当采用单组顶针板组合时,由于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啤机顶出的动作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另一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设计来进行。当采用双组顶针板组合时,要结合模具的大小和成本,选择适当的限位机构。
二次顶出的使用场合一般有五种,这都要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来定。即:1、要求自动脱落产品2、容易吃斜顶的产品3、深腔型产品4、部分需强脱的产品5、双色模
四、结束语
二次顶出结构有多种多样,此文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结构。通过以上几种结构形式原理和特点的讨论,有利于指引模具设计师设计合理的二次顶出结构。灵活应用以上几种方式,举一反三,将能使模具结构更紧凑更合理更经济。
❼ 模具怎么使用
模具种类较多,但你现在的工作应该主要用冲模,上在冲床上。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
冲模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模即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冷冲压加工在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防工业及民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冲压生产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产的制件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
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约占产品成本的10%~30%)的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冲模-形式
冲模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类
❽ autocad模具咋么计算圆顶针数量,可以拉出一个表格的
安装一个燕秀工具箱。现用里面的顶针命令做好图,再用顶针数量统计命令
❾ 模具加工的步骤是怎么样的,要多少个程序
第一步先设计产品,再用三维软件设计模具,出二维图纸,客户确认后下料。
模具加工步骤一般程序如下:先上数控机床加工,再细节部位精雕,线切割,电火花等,如果产品是圆形的可以直接成型就先上数控车床上加工。机床加工完成后打光,试样,电镀等。在出运前要给模具上防锈剂,模具在客户没有指定用标准模架的情况下,模具成形后外形还需用精磨,确保外观光亮,整洁。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点点的帮助,谢谢!
❿ 模具回针是什么
模具回针:即:扶针,复位顶杆。模具合模时让前模顶回顶针板而设置的顶杆。
材质:模具上的回针材质是合金钢,20Cr/58-62H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