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洁度怎么测量
光切显微镜
<br>
<br>先指出一点:光洁度是几十年前的老标准的称法,现在叫表面粗糙度。 光切显微镜是一种专用测量粗糙度的设备。
<br>
<br>光切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不平度。最高能判断表面粗糙度0.2,对于表面划痕、刻线或某些缺陷的深度也可用来进行测量。光切法特点是在不破坏表面的关况下进行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即要经过计算后才能确定纹痕的不平度。当然计算全部由电脑完成。
不错,接触式的如触针法可能会损伤表面,也不合适高精度。
干涉条纹就是光学干涉法,也是一种非接触的,不会伤测量面,就是调整麻烦了些。
借你的问题刚才搜索了一下网页,竟然新发展了很多方法,参见链接。十几年前我们听都没听过。现在技术确实发展很快。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qhdxxb/qhdx99/qhdx9902/990202.htm
㈡ 模具表面光洁度F2级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操作和如何测量呢用粗糙度仪测试Ra或Rz值是需要多少呢
1 000纳米(nm) = 1 微米(μm),800nm就是0.8μ。
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
郑州源测精密仪器简单的来说就是模具最好0.8μ。一般没具体说应该就是Ra。
Rz是最高5个点和最低5个点平均距离
Ry是最高点与最低点距离
从Ra<Rz<Ry,越往前整体性越好,越往后个体点越重要,具体怎么选还要你自己定,郑州源测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也只是建议
㈢ 光洁度的测定方法
粗糙度是指工作已加工表面不光滑的程度。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进给而造成的切削痕迹是回以波峰波谷形式出现答,而峰谷高度很小,一般多为零点几微米,因此表面粗糙度属于零件表面的微观形状误差.其测量方法:(1)直接量法:利用光学、电动仪器对零件表面直接量取有关参数,确定粗糙度等级。直接测量又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2)比较测量法:将被测表面与标准粗糙度样板作比较,评定粗糙度等级。粗糙度样板(又称粗糙度标准块),是以不同的加工方法(车、刨、平铣、立铣、磨等)制成的一组金属块。(3)印模法:此种方法多用于不能用仪器直接测量的或内表面,可用塑性材料作成块状的印模,贴合在被测表面上,待取下后贴合面上即复制出被测表面的轮廓状况,然后对此印模进行测量,确定其粗糙度等级。(4)综合测量法:它是利用被测表面的某种特征来间接评定表面粗糙度的级别,而不能测峰谷不平高度的具体数值。
㈣ 如何检验模具的抛光度
有专门的表面粗糙度对照样板与模具的抛光面进行对比检验,另外还有金属显微镜检查表面粗糙度。
㈤ 模具的各种测量工具
常用的:
盒尺
钢板尺
刀口尺
角尺
游标卡尺
游标高度尺/划线尺
内径量表
外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
深度尺
角度规
内卡钳
外卡钳
百分表
杠杆表
洛氏硬度计
光洁度检验仪
平板
V型铁
方箱
螺旋千斤顶
顶尖架
r规
螺纹环规
螺纹样板
塞尺
量块
3坐标测量仪
圆度仪
不常用的:
空气弹簧测力计
涂料测厚计
涂料凸起试验机
涂料附着力试验机
大型的:
经纬仪
标杆
水平仪
准直仪/自动准直仪
消耗材料类的,也是常用的工具:
铅片、钢板纸、红丹粉、白纸
㈥ 机械方面 光洁度是怎么看的 比如什么样的光洁度需要什么样的工序或者说打磨之类的
00光洁度(学名表面粗糙度)是个很具体的零部件的特征,长说的6.3、12.5、3.2的粗糙度,单位是微米(毫米的千分之一),理论上也有专门的检测方法和手段,简单点说放大后看,就是高点和低点的差距和纹理的宽窄,这就好比土路很泊油路这种。
00实际运用,每种加工手段都对应相应的光洁度,比如车,6.3和3.2都是可以达到的,但进刀量、冷却方式等等加工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光洁度,据车间老师傅说有煤油冷却小进刀量,普通车场也能车户1.6甚至更低的光洁度的,而这些跟每个厂的经济加工工艺手段有关系,高的光洁度肯定是会提高成本的,而机械设计手册中也给出了每种加工手段最经济的光洁度和精度等级,你可以查查就知道了。
00对于打磨,机加工上没有这种方法,它不能准确的保证经济的精度,在装配上倒是有运用,高级的钳工都用丝绸打磨零件的,那对技术要求很高(凭感觉就要知道尺寸的百分之一的误差,也就是磨一下就压知道磨掉了几丝甚至更精确),一般都不会用打磨的方法来保证高的光洁度,但可以用磨床来提高光洁度。
00对于检测手段,理论的方法很麻烦,也有一些工具可以简单的检测,不过实际运用中都是靠用手摸和用眼睛看的,也就是经验的方法,因为6.3和3.2的差别很大,靠眼睛看都能看出来。你要个大概的经验,车和铣一般运用6.3的光洁度,切割、剪板机等的一般12.5,3.2的和1.6、0.8的基本都靠磨削和精镗,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实际有些差别也是正常的。
㈦ 注塑模模具模板的常用检测方法
塑料模具常见修模方法
试模中常见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顺序
(1) 主浇道粘模 1抛光主浇道→2喷嘴与模具中心重合→3降低模具温度4缩短注射时间→5增加冷却时间→6检查喷嘴加热圈→ 7抛光模具表面→8检查材料是否污染
(2) 塑件脱模困难 1降低注射压力→2缩短注射时间→3增加冷却时间→4降低模具温度→5抛光模具表面→6增大脱模斜度→7减小镶块处间隙
(3) 尺寸稳定性差 1改变料筒温度→2增加注射时间→3增大注射压力→4改变螺杆背压→5升高模具温度→6降低模具温度→7调节供料量→8减小回料比例
(4) 表面波纹 1调节供料量→2升高模具温度→3增加注射时间→4增大注射压力→5提高物料温度→6增大注射速度→7增加浇道与浇口的尺寸
(5) 塑件翘曲和变形 1降低模具→2降低物料温度→3增加冷却时间→4降低注射速度→5降低注射压力→6增加螺杆背压→7缩短注射时间
(6) 塑件脱皮分层 1检查塑料种类和级别→2检查材料是否污染→3升高模具温度→4物料干燥处理→5提高物料温度→6降低注射速度→7缩短浇口长度→8减小注射压力→9改变浇口位置→10采用大孔喷嘴
(7) 银丝斑纹 1降低物料温度→2物料干燥处理→3增大注射压力→4增大浇口尺寸→5检查塑料的种类和级别→6检查塑料是否污染
(8) 表面光泽差 1物料干燥处理→2检查材料是否污染→3提高物料温度→4增大注射压力→5升高模具温度→6抛光模具表面→7增大浇道与浇口的尺寸
(9) 凹痕 1调节供料量→2增大注射压力→3增加注射时间→4降低物料速度→5降低模具温度→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缩短浇道长度→9改变浇口位置→10降低注射压力→11增大螺杆背压
(10) 气泡 1物料干燥处理→2降低物料温度→3增大注射压力→4增加注射时间→5升高模具温度→6降低注射速度→7增大螺杆背压
(11) 塑料充填不足 1调节供料量→2增大注射压力→3增加冷却时间→4升高模具温度→5增加注射速度→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增加冷却时间→9缩短浇道长度→10增加注射时间→11检查喷嘴是否堵塞
(12) 塑件溢边 1降低注射压力→2增大锁模力→3降低注射速度→4降低物料温度→5降低模具温度→6重新校正分型面→7降低螺杆背压→8检查塑件投影面积→9检查模板平直度→10检查模具分型面是否锁紧
(13) 熔接痕 1升高模具温度→2提高物料温度→3增加注射速度→4增大注射压力→5增加排气孔→6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7减少脱模剂用量→8减少浇口个数
(14) 塑件强度下降 1物料干燥处理→2降低物料温度→3检查材料是否污染→4升高模具温度→5降低螺杆转速→6降低螺杆背压→7增加排气孔→8改变浇口位置→9降低注射速度
(15) 裂纹 1升高模具温度→2缩短冷却时间→3提高物料温度→4增加注射时间→5增大注射压力→6降低螺杆背压→7嵌件预热→8缩短注射时间
(16) 黑点及条纹 1降低物料温度→2喷嘴重新对正→3降低螺杆转速→4降低螺杆背压→5采用大孔喷嘴→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降低注射压力→9改变浇口位置
㈧ 如何检验模具抛光度
如果客户一定要检测报告,就要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才可以检测到,而且费用很高。一般工厂自己检测不到的。
如果不要检测报告,只是要求,就可以请客户提供抛光8000以上的产品样板,你们啤的和样板来对比表面光度就可以了。
㈨ 模具质量应该怎么检查模具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模具质量:
1、制品质量:制品尺寸的稳定性、符合性。制品表面的
光洁度
、制品材料的利用率等
2、使用寿命:在确保制品质量的前提下,模具所能完成的工作循环次数或生产的制件数量
3、模具的使用与维修:是否属于最方便使用、脱模容易、生产
辅助时间
尽可能缩短
4、维修成本、维修周期性等
㈩ 怎样判断一副模具质量的好坏
怎样判断一副模具质量的好坏?
模具质量的好坏相信是我们模具行业的朋友们最常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模具质量的好坏、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模具制品的质量、迭代周期等方面。
若是模具质量不达标,造成不仅是模具损耗更换的费用,还有因此而造成的效率低下及产品不佳所带来的经济成本。那么,模具质量的好坏如何判断呢?一起来和泓美模塑来看看吧~~
五、样品尺寸和塑料模具尺寸的验收检查:
质量控制部门应在塑料模具测试后的24小时内进行产品检查并提交测试报告。报告应包括对产品尺寸,外观,注射技术和物理参数的全方位测试和分析。我们针对不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的检验标准和工具。在我们的实验室中,我们对高压注入,高速注入,长时间自动运行测试等进行了不同的测试。品管部门针对拒收产品的修改和改进提出建议。我们泓美模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适用于塑料模具生产,并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随着我们对设备以及测量和测试仪器的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检验趋于更加专业。
以上是泓美模塑对于“怎样判断一副好模具的好坏”发表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