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镀镍与化学镍相比成本高谁能耐用
化学镀相比电镀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化学镀可用于各种基体,包括金属、半导体及非金属。
②.化学镀厚度均匀,无论工件如何复杂,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就可以在工件上得到均一镀层。
③.对于能自动催化的化学镀而言,可获得任意厚度的镀层,甚至可以电铸。
④.化学镀所得到的镀层具有很好的化学、机械和磁学性能(如镀层致密、硬度高等)。
由于化学镀具有一些优于电镀的特性,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化学镀最先开始于化学镀镍,目前已经发展到化学的铜、化学镀钴、化学镀锡及化学镀金、银、铂等其他贵金属以及多元合金,且在电子及微电子工业上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电镀较化学镀发展历史久,技术成熟,在工业行业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化学镀,电镀层更容易获得,且与基体结合力较强,性能稳定。
电镀、刷镀和化学镀
电镀
电镀是一种用电化学方法在镀件表面上沉积所需形态的金属覆层工艺。其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外观,提高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赋予材料表面特殊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焊接性及电、磁、光学性能等。电镀时将零件作为阴极放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解作用而在阴极上(即零件)发生电沉积现象形成电镀层。镀层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半导体等,基体材料主要是金属也可以是陶瓷、高分子材料。
1)单金属电镀
单金属电镀是指电镀液中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电沉积后形成单一金属镀层的方法。常用的单金属电镀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铬、镀锡等,其中以镀铬最为常见。
镀铬主要用于装饰性镀层和耐蚀、耐磨镀层。其中,镀铬层是最常用的耐磨镀层,它可用于铁基及非铁金属的电镀。镀铬的镀液由铬酐(CrO3)和硫酸(H2SO4)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一定的电流密度(30A/dm2)和一定的温度下(50~60℃)可在工件上镀出一定厚度的铬层,一般约为10~50μm。镀硬铬可以获得相当高的硬度(800~1300HV)和耐磨性,而且摩擦系数小,广泛用于机械(汽车、自行车等)及仪器等领域中,尤其是重负荷、高摩擦的工况下,例如细纱机的重要零件钢领,采用镀铬后其使用寿命比不镀铬的钢领提高近5倍,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合金电镀
在零件上同时电沉积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镀层称为合金电镀。与单金属镀层相比,合金镀层有如下主要特点:
(1)合金镀层结晶更细致,镀层更平整、光亮。
(2)可以获得非晶结构镀层,如Ni—P镀层。
(3)合金镀层具有单金属所没有的特殊物理性能,例如导磁性、减摩性(自润滑性)、钎焊性。
(4)合金镀层可具备比组成它们的单金属层更耐磨、耐蚀,更耐高温,并有更高硬度和强度。但塑性和韧性通常有所降低。
(5)不能从水溶液中单独电沉积的W、Mo、Ti、V等金属可与铁族元素(Fe、Co、Ni)共沉积形成分金。
(6)通过成分设计和工艺控制,可得到不同色调的合金镀层,例如银合金、彩色镀镍及仿金合金等,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
合金电镀中以电镀铅锡合金在工业上应用最广,其镀层成份不同,具有不同的用途。wSn=6%~10%的Pb-Sn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减摩性,可用于轴瓦、轴套表面;wSn=15%~25%的Pb-Sn合金镀层主要用作钢带表面保护(耐蚀)、润滑(减摩)、助焊;wSn=45%~55%的Pb-Sn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良,主要用作防止大气、海水或其它介质腐蚀的耐蚀镀层;wSn=55%~65%的Pb-Sn合金常用于钢、铜、铅等表面,以改善其焊接性能,如印刷板焊接镀层。
3)复合电镀
复合镀是将固体微粒子加入镀液中与金属或合金共沉积,形成一种金属基的表面复合材料的过程。镀层中,固体微粒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故又称为分散镀或弥散镀。任何金属镀层都可以成为复合镀层的基体材料,但研究利应用得较多的有镍、钢、铁、铬、钴、锌、银、金、铅、镍—磷、镍—硼、镍—铁、铅—锡、铜—锡等。固体微粒主要有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等无机化合物分散刘,尼龙、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等有机分散剂,石墨以及不溶于镀液的金属粉末都可作分散剂。由于固体粒子的共沉积,赋予镀层一些特殊的功能,大大扩大了镀层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复合镀层可用电镀法和化学镀法获得。
复合镀层的性能由镀层金属的特性和粒子特性共同决定。将硬质粒子加入到镀层中,可大幅度地提高金属或合金镀层的耐磨性,得到耐磨镀层。镀层的硬度随粒子质量分数及粒子硬度升高而升高。在耐磨性复合镀层中加入的粒子大多选用金钢石、WC、SiC、Al2O3、TiC等粒子。这种高耐磨性复合镀层在中、高温条件下更显示其独特的耐磨性能,在航空、机械、汽车等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如为提高汽车发动机气缸内腔表面耐磨性而采用的Ni-SiC复合镀层。将剪切强度低、摩擦系数小的固体粒子加人到某些金属和合金中,可形成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减摩复合镀层。常用的分散剂有石墨、氟化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MoS2和六方氮化硼等。在宇航、真空和无油润滑的条件下,轴承、导轨等摩擦副是这类减摩复合镀层充分发挥其自润滑功能的地方,如为改善热压塑料模的自润滑特性易于脱模而采用的Ni-PTFE复合镀层。
电刷镀
电刷镀是依靠一个与阳极接触的垫或刷,在被镀的阴极上移动,从而将镀液刷到工件(阴极)上的一种电镀方法。
电刷镀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电化学沉积的原理,在能导电的零件表面的选定部位,快速沉积金属镀层。如图4-50所示,电刷镀不需要镀槽,而使用专门研制的系列刷镀溶液,带有不溶性阳极的镀笔,以及专用的直流电源。工作时,零件接电源的负极,不溶性仿形阳极接电源正极。阳极前端包裹棉花,用耐磨的涤棉套浸满镀液,与零件表面接触,并保持适当的压力,这样,当阳极与被镀零件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移动时,在电场作用下,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零件表面,在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原子在零件表面结晶形成镀层。镀层的厚度由电流密度的大小和镀覆时间的长短确定。
电刷镀广泛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表面修复
在为了获得小面积、薄厚度的镀层时;在需要局部不解体现场修理时;在遇到大型、精密的零件不便于应用其他方法修理时;在机械磨损、腐蚀、加工等原因造成零件表面尺寸和零件形状与位置精度超差时,运用电刷镀修复常可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但是,电刷镀技术不适宜用于大面积、大厚度修复零件。
2)表面强化
刷镀层的硬度一般可达45HRC以上,高于槽镀层,可以强化新产品表面,使其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减磨性等力学性能和较高的表面耐腐蚀、抗氧化,耐高温等物化性能。
3)表面改性
应用电刷镀技术,可以改善甚至改变零件材料的某些表面性能,如钎焊性、导电性、导磁性、热性能、光性能等,还可用于表面装饰。
化学镀
化学镀是一种不使用外电源,而是利用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基体表面还原沉积的化学处理方法。
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有如下的特点:①镀覆过程不需外电源驱动,设备简单;②均镀能力好,形状复杂,有内孔、内腔的镀件均可获得均匀的镀层;③镀层致密,孔隙率低;④适用的基体材料范围广,可在金属、非金属以及有机物上沉积镀层;⑤容易制取非晶态合金和某些持殊功能薄膜,如磁学、光学、电学等功能镀层。化学镀的主要缺点是镀液寿命短、稳定性差,镀覆速度较慢。
化学镀层一般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钎焊性及其它特殊的电学或磁学等性能。不同成分的镀层,其性能变化很大,因此在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印刷、纺织、机械等工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化学镀镀覆的金属和合金种类较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
化学镀镍是化学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所用还原剂主要为次磷酸盐,也有用硼氢化钠和二甲基胺硼烷等。用次磷酸盐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镍溶液中镀得的镀层含有4%~12%的磷,是一种镍磷合金。以硼氢化物或胺基硼烷作还原剂得到的镀层为含硼0.2%~5%的镍硼合金。刚沉积出来的化学镀镍层是无定型的,呈非晶型薄片状结构。化学镀镍层比电镀的硬度高得多,而且更耐磨,电镀镍层的硬度仅为160~180HV,而化学镀镍层的硬度一般为300~800HV。用热处理方法可大大提高化学镀镍层的硬度,在400℃加热1h后,硬度的最高值约可达1000HV。
汽车工业上利用化学镀镍优良的耐磨、耐蚀、散热性能,用于发动机主轴、差动小齿轮、发电机散热器、制动器接头等零件,如:通常燃油腐蚀和磨损会导致喷油孔扩大,因此喷油量增大,使汽车发动机的马力超出设计标准,加快发动机的损坏。用在喷油器上的化学镀镍层能有效地防止喷油器腐蚀磨损,提供了良好的抗燃油腐蚀和磨损性能,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化学镀镍用于石油、化学化工行业的耐蚀零件,可代替不锈钢与部分昂贵的耐蚀合金,经济效益显著,如对于量大面广的钢铁制造的阀门零件球阀、闸阀、旋塞、止逆阀和蝶阀等等,经高磷化学镀镍12~25μm,可提高耐腐蚀性,寿命提高一倍以上。化学镀镍用于强化模具(尤其是形状复杂的模具),可提高模具表面硬度、耐磨性、抗擦伤与抗咬合能力,脱模容易,寿命成倍延长。
此外,多元合金镀层如Ni-Cu-P、Ni-Mo-P等,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特殊功能。在化学镀镍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固体润滑剂如石墨、聚四氟乙烯微粒得到自润滑复合镀层或添加第二相不溶性硬质微粒如碳化硅、三氧化二铝得到耐磨复合镀层将获得更高的耐磨性。
㈡ 无锡工厂化学镀镍磷价格多钱,是按照什么算的。13μm厚
一般都是按照你所做的活的表面积来算的
13um。一平方分米 目测收费2-3块吧
㈢ 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是不需要整流器的,弄个PP的槽子,几千块钱,一个加热器,也是几百到几千块的样子吧,把药水配到里面,加热到90度,把脱脂酸洗好的铁件直接放进去就好了,镀好拿出来。
槽子的大小根据你要镀东西的大小,化学镍的成本大概在20块钱1L的样子吧。
㈣ 电镀镍和化学镀镍的区别
一、作用不同
1、电镀镍主要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
2、化学镀镍层的性能有如下作用
(1)利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过程得到的是Ni-P合金,控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以得到Ni-P非晶态结构镀层。镀层致密、孔隙率低、耐腐蚀性能均优于电镀镍。
(2)化学镀镍层的镀态硬度为450~600HV,经过合理的热处理后,可以达到1000-1100HV,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代替硬铬使用。
(3)根据镀层中的含磷量,可以控制镀层为磁性或非磁性。
(4)镀层的磨擦系数低,可以达到无油润滑的状态,润滑性与抗金属磨损性方面也优于电镀。
(5)低磷镀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二、原理不同
1、电镀镍借电化学作用,是在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
2、化学镀镍原理为在催化剂Fe的催化作用下,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在催化表面催化脱氢,形成活性氢化物,并被氧化成亚磷酸根;活性氢化物与溶液中的镍离子进行还原反应而沉积镍,其本身氧化成氢气。
三、用途不同
1、电镀镍可用作表面镀层,但主要用于镀铬打底,防止腐蚀,增加耐磨性、光泽和美观。广泛应用于机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庭用具等制造工业。将制件作阴极,纯镍板阳级,挂入以硫酸镍、氯化钠和硼酸所配成的电解液中,进行电镀。
2、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优秀的均匀性、硬度、耐磨和耐蚀性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该项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几乎难以找到一个工业不采用化学镀镍技术。
据报道,化学镀镍在各个工业中应用的比例大致如下:航空航天工业:9%,汽车工业:5%,电子计算机工业:15%,食品工业:5%,机械工业:15%,核工业:2%,石油工业:10%,塑料工业:5%,电力输送工业:3%,印刷工业:3%,泵制造业:5%,阀门制造业:17%,其他:6%。
㈤ 铜镀镍 是什么
铜镀镍是在铜基材上镀镍。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铜镀镍后可以阻止铜原子的迁移,若直接在铜基体上镀铬,铜原子会迁移的铬镀层,致使镀层泛铜色。
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从加有光亮剂的镀液中获得的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的电解液中获得的是暗镍。
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也可以称为自催化电镀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中的镍离子被还原剂还原,并且沉淀到固态基体表面上的过程。
电镀镍的特点、性能、用途:
1、 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
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
2、电镀镍结晶极其细小,并且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经抛光的镍镀层可得到镜面般的光泽外表,同时在大
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所以,电镀层常用于装饰。
3、 镍镀层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镍层来提高铅表面的硬度。
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的镍镀层,以防止被介质腐蚀。 镀镍层
还广泛的应用在功能性方面,如修复被磨损、被腐蚀的零件,采用刷镀技术进行局部电镀。采用电铸
工艺,用来制造印刷行业的电铸版、唱片模以及其它模具。厚的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作为耐
磨镀层。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了复合电镀,可沉积出夹有耐磨微粒的复合镍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镀
镍层更高。若以石墨或氟化石墨作为分散微粒,则获得的镍-石墨或镍-氟化石墨复合镀层就具有很好的
自润滑性,可用作为润滑镀层。黑镍镀层作为光学仪器的镀覆或装饰镀覆层亦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㈥ 化学镀镍需要办环评吗
需要。
在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化学镀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工艺。目前,化学镀镍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电子元件、机械加工、模具、汽车工业等行业中,都能见到化学镀镍的影子。
化学镀镍处理,是利用化学镀镍液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镀镍层,防止腐蚀性物质与金属基体之间的接触,保护金属基体,达到表面防锈的作用。
㈦ 铜件镀镍 滚镀 多少钱一公斤
这个价钱依据零件形状、大小、电镀技术要求、电镀厂管理等因素波动范围很大,5-15元/公斤基本上都可以做。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从加有光亮剂的镀液中获得的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的电解液中获得的是暗镍。
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也可以称为自催化电镀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中的镍离子被还原剂还原,并且沉淀到固态基体表面上的过程。
相关信息
1、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
2、电镀镍结晶极其细小,并且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经抛光的镍镀层可得到镜面般的光泽外表,同时在大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所以,电镀层常用于装饰。
3、镍镀层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镍层来提高铅表面的硬度。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的镍镀层,以防止被介质腐蚀。镀镍层还广泛的应用在功能性方面。
㈧ 合金催化液就是化学镀吗
化学镀镍钨磷陶瓷复合涂层环保新技术0535-6710387
我公司烟台鑫山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与著名高校博士团队合作,研发新型化学沉积镀镍钨陶瓷磷复合合金镀新技术。复合镀层工艺是在Ni-P的基础上展开的,有Ni-W-P、Ni-P-SiC、Ni-B-SiC等多元复合镀层。Ni-W-P、Ni-P-SiC、Ni-B-SiC等多元复合镀层的耐磨、耐蚀等性能优于电镀Cr和普通化学镀Ni-P合金。
1、耐腐蚀性强:非晶态镀层,抗腐蚀性特别优良,经硫酸、盐酸、烧碱、盐水同比试验,其腐蚀速率低于1cr18Ni9Ti不锈钢。
2、耐磨性好:由于表面为非晶态,即处于基本平面状态,有自润滑性;镀层厚,镀层可达50um。因此,摩擦系数小,非粘着性好,耐磨性能高。
3、光泽度高:催化后的镀件表面光泽度为LZ或▽8-10。工件镀膜后,表面光洁。
4、表面硬度高:金属表面硬度可提高一倍以上,可达Hv600。热处理后硬度达Hv1000~1100,工模具镀膜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
5、结合强度大:合金层与金属基件结合强度,一般在350-400Mpa条件下不起皮、不脱落、无气泡,与铝的结合强度可达102-241Mpa。
6、仿型性好:在尖角或边缘突出部分,没有过份明显的增厚,即有很好的仿型性,镀后不需磨削加工,沉积层的厚度和成份均匀。
7、工艺适应性强:在盲孔、深孔、管件、拐角、缝隙的内表面可得到均匀镀层。
8、低电阻,可焊性好。
9、耐高温:该催化合金层熔点为850-890度。
广泛应用于烟草机械、石油化工、船舶、汽车、日用五金、纺织机械、水轮机叶片、计算机配件、印刷行业、造纸行业及铁路铁轨等众多领域。逐渐替代了污染严重的镀铬工艺,消除了镀铬液中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适合了新形势下环保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http://www.ytrpt.cn
㈨ 有没有了解化学镀的
化学镀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其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镀使用范围很广,镀金层均匀、装饰性好。在防护性能方面,能提高产品的耐蚀性和使用寿命;在功能性方面,能提高加工件的耐磨导电性、润滑性能等特殊功能,因而成为全世界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发展。化学镀化学镀[1](Electroless plating)也称无电解镀或者自催化镀(Auto-catalytic plating),是在无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到零件表面的 1 种镀覆方法。化学镀技术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的沉积过程。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技术具有镀层均匀、针孔小、不需直流电源设备 、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另外,由于化学镀技术废液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成本较低,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代电镀,成为一种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目前,化学镀技术已在电子、阀门制造、机械、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原理化学浸镀(简称化学镀)技术的原理是:化学镀是一种不需要通电,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利用强还原剂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而沉积在各种材料表面形成致密镀层的方法。化学镀常用溶液:化学镀银、镀镍、镀铜、镀钴、镀镍磷液、镀镍磷硼液等。目前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的自催化沉积反应,已经提出的理论有“原子氢态理论” 、“氢化物理论”和“电化学理论”等。在这几种理论中,得到广泛承认的是“原子氢态理论”。3敏化敏化就是使非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还原作用的还原液体膜。这种具有还原作用的处理液就是敏化剂。好的敏化效果要求具有还原作用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持其还原能力,并且能控制其还原反应的速度,要点是敏化所要还原出来的不是连续的镀层,而只是活化点。目前最适合的还原剂只有氯化亚锡。目前,对于非金属化学镀镍用得最多的是Pd活化工艺。当吸附有Sn的非金属表面接触到Pd活化液时,Pd会被Sn还原而沉积到非金属表面形成活化中心,从而顺利进行化学镀。4Ni-P一、化学镀Ni-P技术指标镀层厚度10-50μm,硬度Hv 550-1100(相当于HRC 55~72),结合强度大于15kg/mm²,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不锈钢。二、化学镀Ni-P技术特点1.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镀镀层经热处理后硬度达Hv 1100以上,工模具镀膜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2.耐腐蚀强:化学镀镀层在酸、碱、盐、氨和海水等介质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其耐蚀性好于不锈钢。3.表面光洁、光亮:工件经化学镀镀膜后,表面光洁度不受影响,无需再加工和抛光。4.可镀形状复杂:工件形状不受限制,不变形,可化学镀较深的盲孔和形状复杂的内腔。5.被镀材料广泛:可在模具钢、不锈钢、铜、铝、塑料、尼龙、玻璃、橡胶、木材等材料上化学镀。三、化学镀Ni-P应用部件1.各类模具:注塑模、橡胶模、玻璃模、电木模、压铸模等。2.石油化工耐腐蚀部件:反应器、阀门、管道、泵体、转子叶片等。3.机械部件:汽车零部件,纺织机械以及各种需耐磨耐腐蚀的机械零部件。如齿轮、齿轮轴、编织针导向杆、大型针盘、针筒。[2]5镀镍主盐: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一般采用氯化镍或硫酸镍,有时也采用氨基磺酸镍、醋酸镍等无机盐。早期酸性镀镍液中多采用氯化镍,但氯化镍会增加镀层的应力,现大多采用硫酸镍。目前已有专利介绍采用次亚磷酸镍作为镍和次亚磷酸根的来源,一个优点是避免了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同时在补加镍盐时,能使碱金属离子的累积量达到最小值。但存在的问题是次亚磷酸镍的溶解度有限,饱和时仅为35g/L。次亚磷酸镍的制备也是一个问题,价格较高。如果次亚磷酸镍的制备方法成熟以及溶解度问题能够解决的话,这种镍盐将会有很好的前景。还原剂:化学镀镍的反应过程是一个自催化的氧化还原过程,镀液中可应用的还原剂有次亚磷酸钠、硼氢化钠、烷基胺硼烷及肼等。在这些还原剂中以次亚磷酸钠用的最多,这是因为其价格便宜,且镀液容易控制,镀层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络合剂:化学镀镍溶液中的络合剂除了能控制可供反应的游离镍离子的浓度外,还能抑制亚磷酸镍的沉淀,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延长镀液的使用寿命。有的络合剂还能起到缓冲剂和促进剂的作用,提高镀液的沉积速度。化学镀镍的络合剂一般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常用的络合剂有柠檬酸钠、酒石酸钠等。在镀液配方中,络合剂的量不仅取决于镍离子的浓度,而且也取决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在镀液中每一个镍离子可与6个水分子微弱结合,当它们被羟基,羧基,氨基取代时,则形成一个稳定的镍配位体。如果络合剂含有一个以上的官能团,则通过氧和氮配位键可以生成一个镍的闭环配合物。在含有0.1mol的镍离子镀液中,为了络合所有的镍离子,则需要含量大约0.3mol的双配位体的络合剂。当镀液中无络合剂时,镀液使用几个周期后,由于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产生亚磷酸镍沉淀,镀液加热时呈现糊状,加络合剂后能够大幅度提高亚磷酸镍的沉淀点,即提高了镀液对亚磷酸镍的容忍量,延长了镀液的使用寿命。不同络合剂对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状、磷含量、耐腐蚀性等均有影响,因此选择络合剂不仅要使镀液沉积速率快,而且要使镀液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镀层质量好。缓冲剂:由于在化学镀镍反应过程中,副产物氢离子的产生,导致镀液pH值会下降。试验表明,每消耗1mol的Ni2+ 同时生成3mol的H+,即就是在1L镀液中,若消耗0.02mol的硫酸镍就会生成0.06mol的H+。所以为了稳定镀速和保证镀层质量,镀液必须具备缓冲能力。缓冲剂能有效的稳定镀液的pH值,使镀液的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能够用作PH值缓冲剂的为强碱弱酸盐,如醋酸钠、硼砂、焦磷酸钾等。稳定剂:化学镀镍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常常在镀件表面以外的地方发生还原反应,当镀液中产生一些有催化效应的活性微粒——催化核心时,镀液容易产生激烈的自催化反应,即自分解反应而产生大量镍-磷黑色粉末,导致镀液寿命终止,造成经济损失。在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吸附性强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它们能优先吸附在微粒表面抑制催化反应从而稳定镀液,使镍离子的还原只发生在被镀表面上。但必须注意的是,稳定剂是一种化学镀镍毒化剂,即负催化剂,稳定剂不能使用过量,过量后轻则降低镀速,重则不再起镀,因此使用必须慎重。所有稳定剂都具有一定的催化毒性作用,并且会因过量使用而阻止沉积反应,同时也会影响镀层的韧性和颜色,导致镀层变脆而降低其防腐蚀性能。试验证明,稀土也可以作为稳定剂,而且复合稀土的稳定性比单一稀土要好。加速剂:在化学镀溶液中加入一些加速催化剂,能提高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加速剂的使用机理可以认为是还原剂次磷酸根中氧原子被外来的酸根取代形成配位化合物,导致分子中H和P原子之间键合变弱,使氢在被催化表面上更容易移动和吸附。也可以说促进剂能起活化次磷酸根离子的作用。常用的加速剂有丙二酸、丁二酸、氨基乙酸、丙酸、氟化钠等。其他添加剂: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有时镀件表面上连续产生的氢气泡会使底层产生条纹或麻点。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工件表面气体的逸出,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和正辛基硫酸钠等。稀土元素在电镀液中可以改善镀液的深镀能力、分散能力和电流效率。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在化学镀中同样对镀液的镀层性能有显著改善。少量的稀土元素能加快化学沉积速率,提高镀液稳定性,镀层耐磨性和搞腐蚀性能。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可高达HV1000,相当HRC69,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镀层结合力好、厚度均匀。镀速快,可达20μm/小时。[3]6技术特性1、耐腐蚀性强:该工艺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为非晶态镀层,抗腐蚀性特别优良,经硫酸、盐酸、烧碱、盐水同比试验,其腐蚀速率低于1cr18Ni9Ti不锈钢。2、耐磨性好:由于催化处理后的表面为非晶态,即处于基本平面状态,有自润滑性。因此,摩擦系数小,非粘着性好,耐磨性能高,在润滑情况下,可替代硬铬使用。3、光泽度高:催化后的镀件表面光泽度为LZ或▽8-10可与不锈钢制品媲美,呈白亮不锈钢颜色。工件镀膜后,表面光洁度不受影响,无需再加工和抛光。4、表面硬度高:经本技术处理后,金属表面硬度可提高一倍以上,在钢铁及铜表面可达Hv 570。镀层经热处理后硬度达Hv 1000,工模具镀膜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5、结合强度大:本技术处理后的合金层与金属基件结合强度增大,一般在350-400Mpa条件下不起皮、不脱落、无气泡,与铝的结合强度可达102-241Mpa。6、仿型性好:在尖角或边缘突出部分,没有过份明显的增厚,即有很好的仿型性,镀后不需磨削加工,沉积层的厚度和成份均匀。7、工艺技术高适应性强:在盲孔、深孔、管件、拐角、缝隙的内表面可得到均匀镀层,所以无论您的产品结构有多么复杂,本技术处理起来均能得心应手,绝无漏镀之处。8、低电阻,可焊性好。9、耐高温:该催化合金层熔点为850-890度。7适镀基材铸铁、钢铁、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模具钢、不锈钢。8合金性能(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按GB10125-1997标准规定进行测试,时间为96小时,Nacl浓度50g/l,ph值:6.5-7.2,温度:35,按GB6464-86规定评定防护等级,可达9级。磷含量(质量百分数):6%-12% 电阻率:60-75μΩ.cm密 度:7.9g/cm3 熔点:860-880℃硬 度:镀态:Hv500-550(45-48RCH) 热处理后:Hv1000结合力:400MPa,远高于电镀内应力:钢上内应力低于7Mpa9技术应用铝或钢材料这类非贵金属基底可以用化学镀镍技术防护,并可避免用难以加工的个锈钢来提高它们的表面性质。比较软的、不耐磨的基底可以用化学镀镍赋予坚硬耐磨的表面。在许多情况下,用化学镀镍代替镀硬铬有许多优点。特别对内部镀层和镀复杂形状的零件,以及硬铬层需要镀后机械加工的情况。一些基底使用化学镀镍可使之容易钎焊或改善它们的表面性质。1.化学镀镍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优良的均匀性、硬度、耐磨和耐蚀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该项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化学镀镍在各个工业中应用的比例大致如下:航空航天工业:9%;汽车工业:5%;电子计算机工业:15%;食品工业:5%;机械工业:15%;核工业:2%;石油化工:10%;塑料工业:5%;电力输送:3%;印刷工业:3%;阀门制造业:17%;其他:11%。如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凝汽器黄铜管内表层化学镀镍可大大地提高抗腐蚀性,延长凝汽管使用寿命;铝合金镀镍,可提高铝合金硬度及防护性能。改善铝合金表面性质,扩大铝合金的应用范围。2.化学镀镍合金(1)镍-磷二元之合金镀层:硬度HV550~600,导电性好,焊接性好,耐蚀,用于IC顶盖,引线框架,模具,按钮等;(2)高磷镍合金镀层,无磁性,大量用于电子仪器,半导体电子设备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层等。(3)镍-硼-磷三元合金,镀层硬度HV680,用于压电陶瓷电极,传动装置,阀。(4)镍-B-W硬度HV800,电子模具,触点材料等。(5)45#钢齿轮面刷镀镍磷和镍钴合金金属,能显著地提高45#钢齿轮接触面。3.化学镀银主要用于电子部件的焊接点、印制线路板,以提高制品的耐蚀性和导电性能。还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品,如装配杯、高级旅行保温杯、扣件等。铍青铜在通讯行业应用广泛,为进一步提高铍青铜弹性的导电性,可在铍青铜上镀银。10其他应用非导体可以用化学镀镍镀一种或几种金属,在装饰和功能(例如电磁干扰屏蔽)两方面部重要。在许多场合下,许多工程塑料已考虑作为金属的代用品。其中有些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所有这些塑料都比金属轻,而且更耐腐蚀,其中包括聚碳酸脂、聚芳基酮醚、聚醚酰亚胺树脂等。需要导电性或电屏蔽的场合,塑料需要金属化,可用化学镀镍达到这个目的。1、尼龙表面化学镀如尼龙表面化学镀镍、银、铜用来代替金属或装饰;采用化学镀的新工艺将纯银镀敷在特殊的尼龙基布上,使尼龙布具有良好的防电磁辐射性能。2、塑料工件表面装饰镀.如钮扣、车辆上的扣件、防护板等。采用化学镀既简单又方便,能满足市场的需要。3、丙纶纤维上化学镀铜可用于化工制药纺织等工业过滤、防护等,丙纶非织造布镀铜复合材料增加了丙纶材料的导电性,可消除静电的危害,可用于制造抗静电防护服包装材料、装饰材料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4、化学浸镀铜以高强塑料镀铜,代替金属铜材,可取得铜一样的表面性能和效果,比铸造、锻压的工艺难度小,且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大量铜材。高强塑料镀金属,可提高塑料的抗老化性能,消除塑料的静电吸尘作用。11在中国80年代,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在化学镀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得到了飞跃发展,平均每年有15–20%表面处理技术转为使用化学镀技术,使金属表面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促使化学镀技术进入成熟时期。为了满足复杂的工艺要求,解决更尖端的技术难题,化学镀技术不断发展,引入多种合金镀层的化学复合技术,即三元化学镀或多元化学镀技术,得到了一些成果。例如在Ni-P(镍—磷)镀层中,引入SiC或PTFE的复合镀层比单一的Ni-P镀层有更佳的耐磨性及自润滑性能。在Ni-P(镍—磷)镀层中引入金属钨,使到Ni-W-P(镍—钨—磷)镀层进一步提高硬度,在耐磨性能方面得到很好的效果。有Ni-P(镍—磷)镀层中引入铜,使Ni-Cu-P镀层较好的耐蚀性能。还有Ni-Fe-p(镍—铁—磷)、Ni-Co-p(镍—钴—磷)、Ni-Mo-p(镍—钼—磷)等镀层在电脑硬碟及磁声记录系统中及感测器薄膜电子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化学镀技术由于工艺本身的特点和优异性能,用途相当广泛。中国在80年代才开始在化学镀方面进行探讨,国家在1992年分布了国家标准(GB/T13913——92),称之为自催化镍——磷镀层。中国已将化学镀技术广泛用在汽车工业、石油化工行业、机械电子、纺织、印刷、食品机械、航空航太、军事工业等各种行业,由于电子电脑、通讯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和迅速发展,为化学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00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国家注重环保,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发展了对金属表面处理要求提高了,加快了化学镀这一技术的发展,国家的高新技术目录也新增了化学镀。化学镀虽然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但近年发展相当快,有些性能的技术指标完全可以与欧美的化学镀媲美,加上价格低、适应中国企业的工艺流程,发展前景备受注目。目前中国化学镀研究在北方,推广应用主要在广东。在广东应用化学镀的企业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一些上规模的企业,技术和价格具有相当的竞争力。12研究进展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利用化学镀工艺技术进行材料表面镀覆平均每年以12%-15% 的速度递增。起初化学镀只限于镀覆镍、铜和金,它们占表面镀覆的半数以上。后来随着化学镀技术的优越性逐渐被人们认识,研究和发展了钯、铂、银、钴等的化学镀工艺技术,并已经逐步工业化。现在多元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镀,无论从种类范围和镀覆规模都在大力开发之中。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处于迅速发展阶化学镀中,金属的沉积和在基底表面上的镀覆过程不同于电镀,工艺过程无需外界供给电能,而是依赖于镀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欲镀覆金属离子还原为单质而沉积在基底表面。镀层的性质与化学镀液的组成、配方、化学镀的工艺条件,以及镀层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化学镀层具有高的致密度、薄厚均一,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损、好的可焊性、高的硬度、低的摩擦系数。根据需要的不同,可以分别镀覆出具有非磁性的磁性的镀层。鉴于它有众多的优越性,在发达国家中,化学镀工艺技术已经渗透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的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化学镀也在各个领域逐步发展;如塑料的化学镀、电子工业中陶瓷化学镀镍电容器,石油仪器制造工业中化学镀镍内衬、耐酸泵中的耐酸部件及耐腐蚀的阀门等。化学镀工艺的形成与理论的完善也只有近20-30 年的历史。它的问世追溯于1946 年美国电化学协会(AES)第34 届年会上Abneor 和Grace Riddell 报告了他们在电镀镍时,为了避免惰性阳极发生氧化而在镀槽内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后,发现阴极沉积的镍量多于按照法拉第(M. Faraday)电解定律所计算的,一年以后的另一次年会上,他们首次较全面地报告了利用还原剂还原镍离子的化学方法镀覆镍时,温度、镀液的化学组成、pH 值等各种参数与所得镀覆层组成间的关系。此后,该领域新观点、新工艺不断涌现,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专利。为了区别于电镀而将该工艺起名为化学镀或无电镀、自催化镀(electroless plating, auto-catalytic chemical plating)。化学镀逐步达到和电镀并驾齐驱,两种工艺技术相辅相成。[4]
㈩ 橡胶模具电镀后自拆是否会加厚
会加厚一点点,几个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