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如何设计模具加铜件模具

如何设计模具加铜件模具

发布时间:2022-10-28 12:43:34

1. 塑料模具金属嵌件的形式及设计原则

嵌件形式一

·嵌件与塑料件应牢固连接

设计原则

·为提高嵌件与塑料件的连接强度,嵌件表面必须设计有适当的凹凸状。常见嵌件的形式及其塑料件的固定方式,例如:针状嵌件、细杆状贯穿嵌件、圆筒形嵌件、片状嵌件、管状嵌件和带台阶的圆柱形嵌件。

嵌件形式二

·嵌件在模具内的.定位应可靠

设计原则

·安放在塑料模具内的嵌件必须由可靠的定位和配合。内外螺纹在塑料模具内的固定于配合形式,例如:内螺纹、外螺纹。

当嵌件过长或呈现细长杆状或片状时,应在不影响塑料件的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在塑料模具内设支撑以免嵌件弯曲,但这时会在塑料件上留孔。同时对于薄壁状嵌件,可在塑料流动在方向上打孔以减少嵌件的受力。

嵌件形式三

·嵌件周围的塑料壁厚应足够大

设计原则

·保持嵌件周围适当的塑料层厚度可以减少塑料件的开裂倾向。对于酚醛塑料及与之相似的热固性塑料,嵌件周围塑料层厚度可参照选取。另外,嵌件设计时不应带有尖角;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时,应将大型嵌件预热到接近物料温度;对于应力难以消除的塑料,可在嵌件周围覆盖一层高聚物弹性体或在成形后进行退火。

2. 模具设计常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模具设计知识

模具设计常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模具设计知识

模具知识大家都了解吗?知道模具设计常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模具设计常用的基本知识,快来看看你都知道几个吧!

流道有那些形式?

有圆形流道→半圆形流道→T形流道→正六角形流道。

模具设计人员的常备手册与书籍?

钢材书籍、塑料书籍、模具标准件书籍。

弹簧的作用是什么?

外用出现时产生反弹力

模具为什么要拔模?

防止产品脱模时被拉伤。

螺丝的作用及配合长度的确定?

主要起紧固定作用,配合长度一般取螺丝直径的1.5到2倍。

常用塑胶工程材料及收缩率?

ABS:0.5%(超不碎胶)

pc:0.5%(防弹玻璃胶)

PMMa:0.5%:(有机玻璃)

pe:2%聚乙烯

PS:0.5%(聚苯乙稀)

pp:2%(百折软胶)

PA:2%(尼龙)

PVC:2%(聚氯乙烯)

POM:2%(塞钢)

ABS+PC:0.4%

PC+ABS :0.5%

工程材料: ABS PC PE POM PMMA PP PPO PS PET

模具分为那几大系统?

浇注→顶出→冷却→成型→排气

在做模具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脱模斜度要足够大。

2、过渡部分应逐步,圆滑过渡、防止有尖角。

3、浇口。流道尽可能宽大,粗短,且应根据收缩冷凝过程设置浇口位置,必要时应加冷料井。

4、模具表面应光洁,粗糙度低(最好低0.8)

5、排气孔,槽必须足够,以及时排出空气和熔体中的气体。

6、除PET外,壁厚不要太薄,一般不得小于1mm.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

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条纹→翘起→分层→脱皮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

45# S50c 718 738 718H

738H P20 2316 8407 H13

NAK80 NAK55 S136 S136H SKD61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纲材?

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例如:SKD61、8407、S136

什么是2D,什么是3D?

D的英文是: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2D是指二维平面,3D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2D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图,3D通常指立体图。

pro/e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默认精度是多少?

pro/e默认精度为:0.0012MM,UG默认精度为:0.0254MM。

全球模架生产四强企业?

德国:HASCO 日本:FUTABA(双叶)美国:DME 中国:LKM(龙记)

CAD的默认字高是多少?

CAD默认字高为是:2.5MM。

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

与PL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面。

条和丝的关系

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1条=0.01MM,丝为香港用语,1丝=0.01MM,所以1条=1丝。

枕位是什么?

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壮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模架有那些结构?

面板→A板→B板→方铁→导柱→顶针板→顶针固定板→底板

分型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平直→倾斜→曲面→垂直→弧面

在UG中如何相互隐藏?

ctrL+B或ctrL+shift+B

模具加工机械设备有哪些?

电脑锣→车床→铣床→磨床→钻床

火山口是什么?

BOOS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型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呵指是什么?

呵指的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

什么是老虎口?

老虎口又称为: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什么叫排位?

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什么叫胶位?

模具上的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什么叫骨位?

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什么叫柱位?

产品上的BOSS的柱称为:柱位。

什么叫虚位?

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

什么叫扣位?

产品上连接用的钩称为:扣位。

什么叫火花纹?

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

什么PL面?

PL面又称:分型面、啪拉面,是指模具在闭合时前模和后模相接触的部分。

电脑锣是什么?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

铜工是什么?

电火花通常采用易于加工的铜料做放电电极,称为铜工,也称电极,铜工一般分为:粗工、粗幼工、幼工、幼工又称精工。

火花位通常是多少?

放电过程中,铜工和钢料之间的放电间隙称为火花位,粗工火花一般在10到50条,幼工火花位一般在5到15条。

料位是什么?

塑胶产品的避厚,也称肉厚。

原身留是什么?

原身留是相对与割镶件而言,原身留是指一整块钢材为加工胚料,加工的时候一起加工出来。

熔接痕是什么?

两股塑胶相遇所形成的线称为熔接痕。

喷流是什么?

塑胶从进胶口进入型腔后形成弯曲折叠似蛇的流痕称为喷流。

LKM指是什么?

LKM是指龙记模胚,常用的模胚有:LKM、富得巴、明利、环胜、昌辉、德胜。

DME是指什么,HASCO是指什么?

DME和LKM都是标准件的标准,DME是美制的,HASCO是欧制的。

什么叫倒扣。

产品中前后模无法直接脱模的部分成为倒扣。

什么叫防呆。

防呆是一种习惯用语,就是防止出现一种非常简单的错误,防止发呆!例如:一镶件在天地侧都做有相同大小的挂台,现场装配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天地侧装反,但是他在镶件的一侧做挂台,这时,如果天地侧反着装就装不进去了,想装错都不可能,这种防止出现发呆而产生错误的动作成为发呆。

什么叫啤机?

啤机是地方习惯用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塑机,成型机。

什么叫止口?

止口就是夹口美术线,又称遮丑线。

什么叫飞模?

飞模就是配模或者标模。

什么叫光刀?

CNC精加工的动作称为光刀,也就是在开粗的基础上加工到位。

什么叫开框?

在模胚上加工放模仁的位置的动作称为开框。

什么叫晒字?

晒字就是放在菲林再那去加字体的加工字体。

什么叫反呵?

将正常情况下的前后模料位倒过来开模的方法称为反呵。

什么叫浮呵?

局部有倒扣的地方采用小镶件弹出的出模方法称为浮呵。

什么叫吃前模?

开模时,产品留在前模称为吃前模。

什么叫顶白?

顶出时所需模力较大,顶针不够力,使产品局部被顶坏,从产品正面看,有明显的白色为顶白,又叫顶高水口。

什么叫烘印。

潜水时入水点在制点外观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烘印。

什么叫码仔?

码仔属于装夹工具,一种三角形斜面开口位槽的垫块。

什么叫过切?

过切是指过量切削,也就是加工工件时把不需要加工的部分也加工了,过削是不好的。

校杯是什么?

前模弹出开模内行位。

牙嗒是什么?

攻丝.攻螺纹称为牙嗒。

何时需做双色模具?

当一个产品包含两种不同的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的颜色时,设计双色模具成型。

工厂的模具设计流程是什么?

客户提供产品图→分析产品→确认塑料品种→确认模具材质→转工程图→乘缩水作镜相→完善组立图→订模胚→订模仁料→拔模→3D 分模→确定流道/浇口方式→参照排位图进行结构设计→拆镶件→更正 3D→工程出图《包括:模仁/镶件/模胚/散件》→做 BOM 表→校对审核

脱模有几种方式?

顺脱和强脱

进胶方式有哪些?

直接进胶→搭接进胶→侧胶→环行进胶→薄片进胶→潜伏式→点进胶→牛角式进胶→扇形进胶。

滑块的斜度一般取多大,斜导柱的斜度一般取多大?

滑块的斜度一般取:20度,斜导柱的斜度一般取18度。

冷料井的作用?

冷料井的作用是:储存先进入模具的那一小部分温度比较低的塑胶料。

定位环的作用?

定位环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和注射机之间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配合的相对位置?

配合主要分为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镶件的作用是什么?

方便加工、防止积碳、利于抛光、节省材料、帮助排气、便于更换、缩小加工机台。

硬度的指标有那几种?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曲面能否拔模?组能否拔模?面组能否替换?

曲面不可以拔模,组面可以拔模,面组可以替换。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①、凡将物体置放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亦称第一象限法。

②、凡将物体置放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亦称第三象限法。

注: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是视图放置的文章。

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

第三角画法: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

运水有那几种方式?

运水常用的有:直通式、环绕式、水塔式、螺旋式。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注射机分为那几类?

按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这两种最常用的》按注塑量分为: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也就是注射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按合模力分为:几吨到几千吨不等。

锁模力和撑模力之间有何关系?

注塑机的锁模力要大于撑模力,否则模具会模内压力撑开。

公母模的定位方式有哪些?

前后模的定位方式有两类:一是:模板定位,二是:模仁定位。

常用塑胶的合适壁厚是多少?

ABS的合适壁厚为:1.8—3mm,PC的合适壁厚为:2—3.5mm,POM的合适壁厚为:1.5—2.5mm,NoryL合适的壁厚为:2—3.5mm

模具的分类?

模具一般可分为塑胶模具及非塑胶模具,非塑胶模具有:铸造模、锻造模、冲压模、压铸模、塑胶模具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又分为:注射成型模、吹气模、压缩成型模、转移成型模、挤压成型模、热成型模、旋转成型模,根据浇注系统型制的不同可将模具分为三类:大水口模具、细水口模具、热流道模具。

什么叫浇注系统?

从注射机嘴到型腔为止的塑胶流动通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

什么叫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是由高速三维激光扫描机对已有的样品或模型进行准确、高速的扫描,得到其三维轮廓数据、配合反求软件进行曲向重构、并对重构的曲面进行在线精度分析、评价构造效果、最终生成IGES或STL数据,据次就能进行快速成型或CNC数控加工。

什么叫溢边值?

溢边值是指塑胶产品是在多大的间隙下会溢出来,(也就是跑毛边)的一个数值,ABS的溢边值为:0.04mm,pc的溢边值为:0.06mm,pA的溢边值为:0.015mm,POM的合适壁厚为:0.04mm,PBT+15%GR的溢边值为:0.03mm,PBT+30%的溢边值为:002mm,PMMA的溢边值为:0.065mm,PVC的溢边值为:0.07mm,AS的溢边值为:0.05mm,ps的溢边值为:0.05mm,pp的溢边值为:0.03mm,PE的溢边值为:0.02mm.

标准的图框是多大?

常用的图框有:A0、A1、A2、A3、A4,A0的图框的尺寸为:1189mx841m,A1的图框的尺寸为:841mx594mm,A2的图框的尺寸为:594mmx420mm,A3的图框的尺寸为:420mmx297mm,A4的图框的尺寸为:297mmx210mm

模具大小的规划?

每个公司的规划模具大小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常见的标准划分如下:15—30系类模胚的模具列为小模,30—50系类模胚的模具列为中模,50以上模胚的模具列为大模。

什么叫弹性变形?什么叫塑性变形?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消失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变形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物体无法恢复到变形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模胚常用什么材质?

模胚常用王牌钢(香港叫法),王牌也就是中炭钢、45钢。

CAD绘图工作模型空间和布局空间中有何区别?

模型空间是针对图形实体的空间,布局空间是针对图纸布局的空间。

运水的作用是什么?

运水的作用就是:控制模仁的温度。

模具是什么?

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

3. 如何自己做浇筑简单铜件的模具用石膏 陶瓷做都可以吧,请以只做铜棒为例说明一下谢谢

用石蜡做成铜棒样子,用耐火石膏加水成糊,将蜡棒子完全包住,待石膏硬后,上面开个口,然后晒干,再用火烧至300度以上,就可以浇铸铜了。第二种,用泥糊将蜡棒包住,要好多层才行,干了再涂。上面开浇注口,然后烧模,蜡烧完就成空模了,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4. 想把黄铜化了后浇注到一个模具里面,冷却后把就能够是一把铜的弹弓了,有谁知道吗

你弄个木头弹弓模型,就是你想要铸成的黄铜弹弓一个摸样,然后弄10块木板,5块一个拼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方盒,10块可以做成2个,然后用粘沙先铺一个盒子里,压瓷实(就是把沙压紧不透气),把木头弹弓进去中间位置,然后在放上方盒,放粘沙压瓷实,之后随便一面开个方孔(要小),浇铜水进去,冷却半小时后开炉即可!

原理就是这样!

这些字白打了!!!

5. 求问吸塑模具电镀铜模到底是怎么做的

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模和铝模三种 石膏模:用石膏在半湿的状态下雕刻成型,然后烘干即成模具,石膏模成本低,易于修改,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光滑而且易碎不耐用,因此它常用来打佯、做电镀铜模的模种或一些要求不高小批量生产的吸塑模具。 铝模:用铝锭通过机械(车床、铣床、CNC等)加工而成。铝模精度高、表面光滑而且经久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一般用在精度要求较高铜模达不到的吸塑产品上。 电镀铜模:用石膏模种制成样品后,电镀一层铜壳即为电镀铜模,成本相对石膏模高。精铸模具制造技术也称近形技术(LENS),是在激光熔覆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首先由CAD产生零件模型,用分层切片软件进行处理,获得各截面形状的信息参数,作为工作台进行移动的轨迹参数。工作台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几何形体各层截面的坐标数据进行移动的同时,用激光涂覆的方法将材料进行逐层堆积,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外形的三维实体零件 使用聚焦激光辐照时形成的熔池很小,可制出外形精密的零件。因烧结点的大小和激光束的有效直径差不多,故零部件的壁厚可精确调节,减少

6. 如何制作金属模具只有图纸、图片、没有实物、要如何设计制作模具又是使用什么材料

1cad建模,二铣床加工,根据模具工艺复杂程度,有时候会用到好几套设备

7.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我国模具行业工程项目技术依然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模具行业通过引进外资,吸收了国外模具制造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及高水平人才,我国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一、冲压模具依构造可分为单工程模、复合模、连续模三大类。

前两类需较多人力不符经济效益,连续模可大量生产效率高。同样,设计一套高速精密连续冲模,也要对你所生产的产品(包含所有用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设计连续冲模需注意各模组之间的间距、零件加工精度、组立精度、配合精度与干涉问题,以达到连续模自动化大量生产的目的。

二、单元化设计之概念:

冲压模具整体构造可分成二大部分:共通部分、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共通部分可加以标准化或规格化,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是难以规格化。

三、模板之构成及规格:

1、模板之构成

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后者构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模具生产管理。

2、模具之规格

(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

模板之尺寸应大於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及中间位置。

(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绝对关系。依据理论计算决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难的,一般上系由经验求得,设计使用的模板厚度种类宜尽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夹紧高度加以标准化以便利采购及库存管理。

四、模板之设计: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母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量、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保养方式等有三种形式:整块式、轭式、镶入式。

1、整块式

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形状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於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

2、轭式

轭式模板之中央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容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

轭式模板之设计注意事项如下:

(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

(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著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

(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形状,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注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形状。

(4)轭板组入许多件块状部品时,由於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

(5)块状部品采并排组合之模具构造,由於冲切加工时块状部品将承受侧压使各块状部品间产生间隙或造成块状部品之倾斜。此现象是冲压尺寸不良、冲屑阻塞等冲压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有充分的对策。

(6)轭板内块状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形状有下列五种:以锁紧螺丝固定、以键固定、以形键固定、以肩部固定、以上压件(如导料板)压紧固定。

3、镶入式

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入於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入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於具有容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最后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入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

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入式模板构造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

(1)嵌入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入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铣床(或治具铣床)综合加工机、治具镗床、治具磨床、线割放电加工机等。嵌入孔穴之加工基准,使用线割放电加工机时,为提高其加工精度乃进行二次或以上之线割加工。

(2)嵌入件之固定方法:嵌入件固定方法之决定因素有不变动其加工的精度、组立及分解之容易性、调整之可能性等。嵌入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种:以螺丝固定、以肩部固定、以趾块固定、其上部以板件压紧。母模板之嵌入件固定方法亦有采用压入配合,此时应避免因加工热膨胀而产生的松弛结果,使用圆形模套嵌入件加工不规则孔穴时应设计回转防止方法。

(3)嵌入件组立及分解之考量:嵌入件及其孔穴加工精度要求高以进行组立作业。为得到即使有稍微的尺寸误差亦能於组立时加以调整,宜事先考虑解决对策,嵌入件加工之具体考虑事项有下列五项:设有压入导入部,以隔片调整嵌入件之压入状态及正确位置,嵌入件底面设有压出用孔穴,以螺丝锁紧时宜采用同一尺寸之螺丝,以利锁固及松开,为防止组立方向之失误,应设计防呆倒角加工。

五、单元化之设计:

1、模具对准单元

模具对准单元亦称为模具刃件之对合引导装置。为确实保持上模与下模之对准及缩短其准备时间,依制品精度及生产数量等条件要求,模具对准单元主要有下列五种:

(1)无导引型:模具安装於冲床时直接进行其刃件之对合作业,不使用引导装置。

(2)外导引型:此种装置是最标准的构造,导引装置装设於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过各模板,一般称为模座型。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此种装置是连续模具最常使用之构造,冲头固定板及压料板间装设内导引装置。冲头与母模之对合利用固定销及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压料板倾斜及保护细小冲头。

(4)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二):此种装置是高精密度高速连续模具之使用构造,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内导引装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对合及保护细小冲头作用。外导引装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装于冲床时能得到滑顺目的。

(5)内导引型:此构造不使用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正确地保持各块板之位置关系性以保护冲头。

2、导注及导套单元

模具之导引方式及配件有导注及导套单元之种类有两种:外导引型(模座型或称主导引),内导引型(或称辅助引)。另行配合精密模具之要求,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之需求性高。

(1)外导引型:一般上使用於不要求高精密度之模具,大多与模座构成一单元贩卖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几乎没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2)内导引型:由於模具加工机之进展,最近急速普及。主要作用除了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外,亦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副模具同时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装置。

3、冲头与母模单元 (圆形)

(1)冲头单元:圆形冲头单元依其形状(肩部型及平直型)长度、维修之方便性,使用冲头单元宜与压料板导套单元配合。

(2)母模单元:圆形母模单元亦称为母模导套单元,其形式有整块式及分开式,依生产数量、使用寿命及制品或冲屑之处理性,母模单元之组合系列有:使用模板直接加工母模形状,具有二段斜角之逃隙部,是否要使用背板,不规则母模形状必须有回转防止设计。

4、压料螺栓与弹簧单元

(1)压料螺栓单元:压料板螺栓之种类有:外螺丝型,套筒型,内螺丝型。为保持压料板於指定位置平行状态,压料螺栓之停止方法(肩部接触部位):模座凹穴承受面,冲头固定板顶面,冲头背板顶面。

(2)压料弹簧单元:可动式压料板压料弹簧单元可大致分为:单独使用型,与压料螺栓并用型

选择压料弹簧单元时最好考虑下列要点再决定之:

确保弹簧之自由长度及必要的压缩量 (压缩量大之弹簧宜置于压料板凹穴);

初期的弹簧压缩量 (预压缩量)或荷重之调整有无必要;

考量模具组立或维护保养之容易性;

考量与冲头或压料螺栓长度之关系;

考量安全性 (防止弹簧断裂时之飞出)。

5、导引销单元 (料条送料方向之定位)

(1)导引销单元:导引销之主要作用是连续冲压加工时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冲压模具用导引单元有间接型 (导引销单独使用)及直接型 (导引销装设於冲头内部)两种形式。

(2)导引销之组装方式与冲孔冲头有相同 (装设於冲头固定板)。利用弹簧将其受制於冲头固定板。

(3)导引销另外装设於压料板之形式,由于要求导引销突出於压料板之量达到一定及防止模具上升时之容易带上被加工材料,压料板之刚性及导引形式有必要注意之。

(4)导引销单元有直接型,其装设於冲头内,主要用于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或引伸工程之切边加工,其位置定位系利用制品之孔及引伸部内径。

6、导料单元

(1)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或连续冲压加工时,为使被加工材料之宽度方向受到导引及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乃使用导料单元。

(2)料条宽度方向之导引装置,导引方式有:固定板导引销型、可动导引销型、板隧道导引型 (单块板)、板导引型 (两块构成)、升料销导引型 (有可动式、固定式及两者并用之)。

(3)起始停止之导引装置,其形式有:滑块式、可动销式等两种,主要作用是材料置于模具之最初起始位置定位。

(4)送料停止装置,可正确地决定出送料节距,主要用於人手送料之场合,其形式有:固定式停止销、可动式停止销、边切停止方式、挂钩停止机构、自动停止机构。模具人杂志微信 模具行业第一微信平台

(5)侧推式导料机构,冲压加工时材料被压向一方,可防止材料因料条宽度与导料件宽度差所产生的蛇行现象。

(6)胚料位置定位导料机构,其形式有: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外形);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孔穴);导料板 (大件部品用);导料板 (一体形);导料板 (分割形)。

7、升料与顶料单元

(1)升料销单元: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连续冲压加工时将料条升至母模上 (位置高度称为送料高度,并达到顺利送料目的,其形式有:升料销型 (圆形,纯粹升料用),是最普通的升料销单元;升料销型 (圆形,设有导料销用孔),升料销设有导料销用孔可防止材料承受导引销之变形及使导引销确实发生作用;升料及导料销型,兼俱导料功能,连续模具之导料最常使用此形式升料销型;升料销型 (方形)如有需求设有空气吹孔;升料及导料销型 (方形)。

(2)顶料单元:自动冲压加工时必须防止冲切制品或冲屑之跳於母模表面以避免模具损坏及不良冲压件之产生。

(3)顶出单元:顶出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每次冲压加工时将制品或废料自母模内顶出。顶出单元之装设场所有二:逆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上模部份;顺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下模部份。

8、固定销单元

固定销单元之形状及其尺寸依标准规格需要而设计,使用时之注意事项有:固定销孔宜为贯穿孔,不能的场合,考虑容易使用螺丝卸除之设计方法;固定销长度适度最好,不可大于必要的长度;固定销孔宜有必要的逃离部;置于上模部份之场合,应设计防止落下之机构以防止其掉落;采用一方压入配合一方滑动配合之场合,滑动侧之固定销孔稍微大於固定销;固定销之数量以两只为原则,尽量选择相同之尺寸。

9、压料板单元

压料板单元之特别重要点是压料面与母模面有正确的平行度及缓冲压力要求平衡。

10、失误检出单元

以连续模具冲压加工时,模具必须设计失误检出单元以检出送料节距之变化量是否超过其基准而停止冲床之运转。失误检出单元是装设於模具内部,依其检出方法有下列两种装设形式:上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其偏离料条孔穴时,将与料条相接触而检知;下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料条之一部与检出销接触而检知。最近利用接触方式之检出方法将有所改变,使用近接开关之事例有增加趋势。

上模内装设检出销是标准的检出装置,由于其于下死点附近检出,检出开始至冲床停止有时间偏差,要完全达到失误防止效果是困难的。装于下模之检出装置,当材料送料动作完成后马上直接进行检出,此方法已受到重视。

11、废料切断单元

连续冲压加工时料条 (废料)将陆续离开模具内,其处理方式有两种:利用卷料机卷取之;利用模具切断装置将其细化。又后者之方式有两种:利用专用废料切断机 (设置於冲压机械外部);装设於连续模具最後工程之切断单元。

12、高度停止块单元

高度停止块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正确地决定上模之下死点位置,其形式有下列两种:冲压加工时亦经常接触之方式;组装时才接触,冲压加工时不接触之方式。还有,当模搬运、保管时,为防止上模与下模之接触,最好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置入隔块。当精度要求无必要时,其使用标准可采用螺丝调整型。

六、主要模具元件之设计:

1、标准部品及规格

模具用标准规格之选择方法最好考量下列事项:使用的规格内容不受限制时,最好采用最高层者;原则上采用标准数;模具标准部品无此尺寸时,采用最接近者再进行加工。

2、冲头之设计

冲头依其功能可大致分为三大部份:加工材料之刃部先端 (切刃部,其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与冲头固定板接触部 (固定部或柄部,其断面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刃部与柄部之连结部份 (中间部)。

冲头各部份之设计基准分别从切刃部长度、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等方面简述之。

(1)切刃部长度:阶段型冲头之切刃部长度之设计宜考虑加工时不会产生侧向弯曲、与压料板运动部份之间隙应适当。压料板与冲头切刃部之关系有引导型及无引导型,切刃部直段长度将有所不同。

(2)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切刃部之研磨方向有与轴部平行 (上削加工)及与轴部垂直 (穿越加工)等两种方法,为提高冲头的耐磨耗性及耐烧著性,宜采用前者。切刃部形状是凸形状时可采用穿越加工,凹凸形状时采用上削加工或穿越加工并用方式。

(3)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冲头之柄部大致分为直段型与肩部型两种,其固定方式之选用因素有制品及模具之精度、冲头及冲头固定板之加工机械与加工方法、维护保养之方法等。

(4)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冲头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将随冲头之固定方式而有不同要求。

(5)冲头长度之调整方法:冲切冲头之长度因再研磨加工而减短,为与其他工程如 (弯曲、引伸等)之冲头长度保持平衡及维持冲头设计长度,有必要调整冲头之长度。

(6)配合冲压加工之冲头设计:为达到大量生产时冲压制品之品质安全及无不良品之产生,模具方面有必要考虑下列事项:冲头加工之研磨方向要同一性,表面宜施以抛光处理;为防止冲屑之浮上,冲头内可装设顶出销或加工空气孔;为减少冲切力,冲孔冲头施以斜角加工,还有大冲头附近的细小冲头宜较短些以减少受到冲击。

(7)配合加工法之冲头设计:冲头之形状设计与加工困难度有绝对的关系,当其过份接近时冲头固定板之加工变为困难,此时之冲头宜加以分割处理 (采组合方式)。

3、冲头固定板之设计

冲头固定板之厚度与模具及荷重之大小有关系性,一般上为冲头长度之30~40%,还有冲头引导部长度宜高于冲头直径之1、5倍

4、导引销 (冲头)之设计

导引销 (冲头)之引导部直径与材料导引孔之间隙,其尺寸及突出压料板之量依材料之厚度而设计,导引销之先端形状大致分为两种:炮弹形、圆锥形 (推拔形)。

(1)炮弹形是最普通之形式,市面上亦有标准部品。

(2)圆锥形有一定的角度,很适合用於小件之高速冲压,推拔角度之决定因素有冲压行程、被加工件之材质、导引孔之大小,加工速度等。推拔角度大时较容易修正被加工材料之位置,但推拔部之长度将变长。推拔部与圆筒部连接处宜滑顺之。

5、母模之设计

(1)冲切母模之设计

冲切母模之形状设计应考量之要项有: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母模之剪角、母模之分割。模具设计大师微信:mujuren

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如设计不正确将会造成冲头之破损、冲屑之堵塞或浮上、毛边之发生等冲压加工不良现象。

母模之剪角:外形冲切时为减低其冲切力,母模可采剪角设计,剪角大时冲切力之减低亦大,但易造成制品之反曲及变形。

母模之分割:母模必须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於其是凹形状,研磨工具不易进入,故必须加以分割。

(2)弯曲母模之设计

弯曲加工用母模之设计,为防止回弹及过度弯曲等现象之发生,U形弯曲加工用母模之部形状为双R与直线部 (斜度为30度)之组合,最好近似R形状。R部形状经成形研磨或NC放电加工後应施以抛光处理。

(3)引伸母模之设计

引伸母模角隅部形状及逃角形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事项,有关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状及特征如下:引伸母模R角值大时较易引伸加工,但亦产生引伸产品表面产生皱摺现象,引伸制品侧壁厚度大於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顶出困难之场合,母模R值要取小,约为板厚之1-2倍,一般上圆筒及方筒引伸母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状,为防止烧著发生、润滑油油膜之破坏及减少顶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阶段形或推拔形)设计。特别是引缩加工之场合,此直段部有必要尽量少。

6、冲头之侧压对策

冲压加工时冲头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最佳理想 (即侧压为零)状态,冲头承受侧向压力时将使上模与下模产生横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间隙之部份变大或变小 (间隙不均匀)及无法得到良好精度的冲压加工。有关冲头之侧压对策有下列方法:改变加工方向、单侧加工 (冲切、弯曲、引伸等)之制品宜采两排布列方式、冲头或母模装设侧压挡块,切刃之侧面设有导引部 (尤其是切断及分断加工)。

7、压料板之设计

压料板之功能有剥离付著於冲头之材料及导引细小冲头之作用,依功能不同其设计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压料板之厚度及选用基准依制品设计有下列两种:可动式压料板、固定式压料板。

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宜小於模具间隙之半 (尤其是精密连续模具更应遵守此原则),当设计压料板时依制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及冲头导引部之长度,2、辅助导柱与压料板之装设标准及压料板之逃部设计,3、可动式压料板於冲压加工时为防止倾斜发生之对策,4、固定式导料板与压料板导引销孔之尺寸关系,5、固定式压料板之材料导引部与被加工材料宽度之关系。

8、背压板之设计

冲压加工时主要作用件 (冲头、压料板、母模)之後方将承受面压,当冲压力高於面压力时宜采用背压板 (特别是冲头及母模模套之背面)背压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与全面使用两种形式。

;

8. 铜嵌件是怎么弄到管件上的,模具里面是怎么设计的

模具上有定位铜嵌件的芯棒,合模前,把铜嵌件套在芯棒上,注塑时,就可以把铜嵌件镶嵌到注塑件里。

9. 金属零件的模具如何制作

不同要求的金属零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在大量生产的金属零件,如冲压,铸造,锻造,烧结等方法一般都用到模具,零件不同,用到的模具也有不同的类型。
各种各样的模具,其制作过程和方法有明显不同,总括起来,无论那种模具大概都可以分成4个阶段
1、模具设计。
2、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
3、模具调试。
4、模具使用和维护。
不同模具类型,不同的企业,以上4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资源配置也不同。
以上每个阶段内又可以分成更小的过程:以连续冲压模为例分析各个的过程:

1、模具设计:
模具可行性评价
拍样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零件设计
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图纸发行
2、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
备料
钻、铣、割等粗加工
热处理
磨、割、放电、抛等精加工
零件检测
装配
3、模具调试
T0 样品
T1 样品、结构样
T2 样品、合格样
T3 样品、试产样
有的企业,根据不同的产品,可能有更多的送样次数
4、模具使用和维护
使用和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寿命,好的模具,用不好,无法生产出好的产品。一般的模具,使用和维护的好,可以有效弥补模具的缺陷,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产品,延长使用寿命。

10. 模具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点

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材料的选用:模芯材料的选择以资源、成本、寿命要求为基本原则,以及耐热、耐磨、耐蚀性要好,易于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锈等。被用来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结构钢(45 钢应用最广);合金结构钢(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钢等。而对于挤管式模芯的结构特点,其长嘴定径区是一个薄壁圆管,一般不易进行热处理,其耐磨性要求较严,尤其是用于绝缘挤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钢(如30CrMoAl)制成。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须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钢制成,内表面镀铬抛光达▽7。
(2)挤压式模芯(无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确定后,以工艺的合理性,兼顾加工的可能性恰当设计各部尺寸,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外锥角φ :根据机头结构和塑料流动特性设计,锥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变小,对塑料层结构有益。在挤出聚乙烯等结晶性高聚物时,对突变而导致的预留内应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据机头内部结果特点决定。
2)模芯外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决定的,要求严格吻合,不得出现“前台”,也不可出现“后台”,否则将造成存胶死角,直接影响塑料层组织和表面质量。
3)内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主要决定于加工条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证螺纹强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于穿线。
4)模芯孔径d :这是对挤出质量影响最大的结构尺寸,按线芯结构特性及其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单线取d =线芯直径+(0.05~0.15)mm;绞合线芯取d=线芯外径+(0.1~0.25)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大了,一则形成线芯的摆动而造成挤出偏芯,再则会出现倒胶,既有害挤包层质量,又有可能造成断线。而过小,则易刮伤线芯,也使模具寿命降低;对绞线而言,由于线径不均,模孔d 过小时,则是断线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则多取模芯孔径d 为整数。
5)模芯外锥最小直径d :d 实际上是决定模芯出线端口厚度的尺寸,端口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则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宜太厚,否则塑料熔体流道发生突变,并且形成涡流区,引发挤出压力的波动,而且易形成死角,影响塑料层质量,一般模芯出线端口的壁厚控制再0.5~1mm为宜。
6)模芯定径区长度L :L 决定线芯通过模芯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设计的太长,否则将造成加工困难,工艺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径d 较大时选下限,否则,反之。
7)模芯锥体长度L :这往往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从上图不难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据上述决定的尺寸确定,经计算确定L 的长度,如果太长或太短,与机头内部结构配合不当,可回过头来修正锥角φ ,然后再计算L 直至合适。
(3)挤压式模套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压座外径D:根据模套座(或机头结构内筒直径)设计,一般小于筒径内孔0.5~1.5mm,此间隙是工艺调整偏芯、确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间隙不能太小,否则满足不了调偏的需要;间隙太大也不行,因为太大影响模套的稳固性,甚至在挤出过程中发生自行偏斜。
2)内锥最大直径D′:这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其大小必须严格与模套座(或机头内锥)末端内径一致,否则组装模套后将产生阶梯死角,这是工艺所不允许的。
3)模套定径区直径d:这又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要根据产品直径、各挤出工艺参数及挤制塑料特性来严格设计。一般d=成品标称直径+(0.05~0.15)mm。
4)模套内锥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长度制约的,角φ又同时受到与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锥角的制约,角φ必须大于模芯外锥角3~10°,若没有这个角度差,便保证不了挤出压力,当然挤出压力也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影响挤出产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样都不能按参考尺寸设计,因此三个尺寸必须同时精密计算,相互修正,并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进行调整。
5)模套定径区长度l:一般取l=(1~3)d为宜,长一些对定型有利,但越长阻力越大,影响产量。所以,当d较大时,不能取上限。
6)模套压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机头内筒出口处深度)设计,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径d′:根据模套压盖内孔设计一般要小于压盖内孔2~3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间隙过大将造成散热不均匀。
8)模套总长L:这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由b和可调整的长度a来确定。
(4)挤管式模芯(长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

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挤管式长嘴模芯的结构尺寸除定径区外,其余外形尺寸与挤压式模芯设计基本相同,现对挤管式模芯定径部分的尺寸设计做一简述。
1)模芯定径区内径d:又叫模芯孔径。该尺寸根据选用材料的耐磨性、半制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质与外径规整程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为线芯尺寸较小且规则,而缆芯较大且外径尺寸不规则的缘故。为了模具系列化,通常将模芯孔径加工成整数尺寸。
2)模芯定径区外圆柱(长嘴)直径d′:从上图可看出d′决定于尺寸d及其壁厚δ,即d′=d+2δ。壁厚的设计既要考虑模芯的寿命,又要考虑塑料的拉伸特性及电线电缆塑料层的挤包紧密程度,一般设计为d′=d+2(0.5~1.5)mm,即模芯嘴壁厚为0.5~1.5mm。这个数值不能太大,否则拉伸比就大,塑料层拉伸后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影响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因过薄使其使用寿命降低。
3)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长度l:该尺寸依据尺寸d考虑挤出塑料成型特性设计,一般设计为l=(0.5~2)d,d值大取下限,d值小取上限,用于挤护套的模芯取下限,挤绝缘时取上限。
4)定径区内圆柱(承线)长度l′:该尺寸由加工条件,半制品结构特性决定。无论如何l′必须比l长度大2~4mm,这是确保模芯强度的必需,所以l′实际是参考l决定的。
(5)挤管式模套的结构型式与挤压式模套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其结构尺寸中的模套定径区的直径及其长度,必须按与其配合的挤管式模芯来设计。
1)模套定径区直径d :该尺寸按挤管式模芯嘴外圆直径d′、线芯或缆芯外径、挤包绝缘或护套厚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 =d′+2倍挤包厚度,并视绝缘(护套)厚度、产品结构要求及塑料的拉伸特性而定。
2)模套定径区长度l :该尺寸往往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和模芯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的长度l 而定,一般设计为l =l -(1~6)mm,而且挤包绝缘(护套)厚度小时取下限(即减去值取上限);否则,反之。
总之设计模具时,除考虑材料、加工、使用寿命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1)增加模具的压力,使塑料从机筒进入模具后,压力增大且均匀稳定,从而增加塑料的塑化和致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2)增长模具配合部分的塑料流动通道,使流动中的塑料进一步塑化,从而提高塑料塑化的程度;3)消除模具配合中产生的流动死角,使流道形成流线型,利于塑化好的塑料挤出;4)抽真空挤塑的模具,模芯的承线径一般应在20~40mm,模套的承线径一般在15~30mm。
二、工艺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
1.模具的选配依据
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线芯选配模芯,依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据主要是挤出速俩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值,拉伸比:
K=(D -D )/(d -d )
其中 D ――为模套孔径(mm);
D ――为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 ――为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 ――为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
2.模具的选配方法
(1)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2)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3)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4)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论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 ――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 ――模芯放大值(mm);
e ――模套放大值(mm)。
(3)放大值e 或e 的说明。
1)绝缘线芯模芯e 的放大值为0.5~3mm;
2)绝缘线芯模套e 的放大值为1~3mm;
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 的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为2~4mm;
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e 的放大值为2~5mm。
4.举例说明模具的选配
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 的实心铝导体扇形电缆,其扇形(标称)宽度为21.97mm(其最大宽度允许值22.07mm),绝缘层标称厚度为2.0mm。(其最小厚度允许值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为1.0mm,选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虑到实体扇形及最大宽度,选取D =24mm。
模套孔径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产电缆外护套,其型号为VLV,规格为1×240mm ,电压为0.6/1kV,
选用模具。该电缆成缆后直径为23.6mm,护套标称厚度为2.0mm,取模芯嘴壁厚为1.5mm。
模芯孔径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径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选配往往在操作规程或生产工艺卡中给出一定的经验公式,如某厂φ65挤塑机给出的模具选配公式(△为塑料挤包层的标称厚度)。
挤压式 模芯(mm) 模套(mm)
单线
绞线 导线直径+(0.05~0.10)
绞线外径+(0.10~0.15) 导线直径+2△+(0.05~0.10)
绞线外径+2△+(0.05~0.10)
挤管式 模芯(mm) 模套(mm)
绝缘
护套 线芯外径+(0.1~1.0)
缆芯最大外径+(2~6) 模芯外径+2△+(0.05~0.10)
模套外径+2△+(1.0~4.0)
线芯或缆芯外径不均时,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选配模具的经验
1)16mm 以下的绝缘线芯的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否则将产生倒胶现象。
2)抽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若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起棱、松套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上塑料均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2.0mm左右。根据拉伸考虑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于聚氯乙稀。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间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阅读全文

与如何设计模具加铜件模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管的耐热多少度 浏览:314
逆战钢管打手三连击怎么躲 浏览:917
冷拔无缝管和冷拔焊管 浏览:285
用什么磨不锈钢的边才不伤手 浏览:222
钢结构方管价格 浏览:864
做钢材销售有什么平台 浏览:980
碳钢与P92用什么焊材 浏览:703
50标准方管 浏览:992
搭棚焊晶体管 浏览:228
不锈钢生锈吗为什么 浏览:160
cad怎么表示钢筋 浏览:631
韶关硬质合金哪个好 浏览:471
钢筋的屈曲比有什么用 浏览:836
不锈钢怎么清洗用什么方法 浏览:973
肇庆硬质合金多少钱 浏览:571
合金钢材质是什么代码 浏览:4
ep4ce6e22c8n如何焊接 浏览:826
锌合金轴承座和铸铁轴承座哪个好 浏览:432
德龙钢铁排名多少 浏览:788
核电焊接自动化发展如何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