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怎么测试变形的模具

怎么测试变形的模具

发布时间:2022-09-13 02:28:13

㈠ 怎么检查模具省模是否变形

检查平面是否变形,可以用刀口尺进行测量;检查模具的外形尺寸是否变形,可以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进行测量;检查模具的垂直度是否变形,可以用刀口直角尺进行检查。垂直度的检查,也可以在精密划线平台上,结合着精密平口钳一起,用百分表进行检查。

㈡ 塑胶件变形量测量方法

变形在理论上可以叫做收缩.只测量仪器还不够,还得公式;有二种公式,一种是实际收缩率,一种是计算收缩率.两者相差不了多少平常都用计算收缩率来算的.计算收缩率(%)=(塑件在成型温度时单向尺寸(mm)-塑件在室温下单向尺寸(mm))/塑件在室温下单向尺寸(mm)*100
影响收缩率的因素有四种:一,塑料品种,二塑件特性.三模具结构,四成型工艺
自已算吧~!看你是什么样的东东~

㈢ 注塑产品变形如何调试

变形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浇口的设置、形状、尺寸这是关键因素,然后是工艺参数。其原因有:(内容很多,略)
(1)分子取向不均衡
(2)冷却不当
(3)模具浇注系统不合理
(4)模具脱模及排气系统设计不合理
(5)工艺操作不当
排除方法:
(1)模具温度太高或冷却不足。应适当降低模具温度或延长冷却时间,对于细长塑件可采取胎具固定后冷却的方法。
(2)冷却不均匀。应改善模具的冷却系统,保证塑件冷却均匀。
(3)浇口选型不合理。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浇口形式。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
(4)模具偏芯。应进行检查和校正。
气穴缺陷分析及排除方法:
(1)成型条件控制不当
(2)模具缺陷
(3)原料不符合使用要求

㈣ 常用模具曲面零件尺寸的手工测量有哪些方法

曲面零件尺寸用手工是无法检测的哦。

对于模具曲面零件尺寸,建议使用COMP系列机床测头在机测量。

㈤ 模具热处理变形的校正方法有哪些

机械校正法
机械校正法是采用机械或局部加热的方法使变形工件产生局部微量塑性变形,同时伴随着残余内应力的释放和重新分布达到校正变形的目的。常用的机械校正法有冷压校正、淬火冷却至室温前的热压校正、加压回火校正、使用氧-乙炔火焰或高频对变形工件变形工件进行局部加热的“热点”校正、锤击校正等。机械校正的零件在使用、放置过程中或进行精加工时,由于残余应力的衰减和释放可能部分地恢复原来的变形和产生新的变形。因此,对于承受高负荷的工件和精密零件,最好不要进行机械校正。必须进行机械校正时,校正达到的塑性应变应该超过热处理变形的塑性变形应变,但校正塑性变形量必须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应大于弹性极限应变的10倍,小于条件强度极限的十分之一。校正要尽可能在淬火后立即进行,校正后应进行消除残余应力处理。热处理变形工件的校正,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技术并很费工件时,因此,校正自动化是热处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⒉热处理校正法对于因热处理胀大或收缩变形而尺寸超差的工件,可以重新使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对其变形进行校正。常用的热处理校正法有在Ac1温度下加热急冷法对胀大变形的工件进行收缩处理和淬火胀大法对收缩变形的工件进行胀大处理。在Ac1温度下加热在水中急冷,工件不发生组织比体积变化的相变,因此,不会产生组织应力,只产生因心部和表面热收缩量不同而形成的热应力。急冷时工件表面急剧收缩对温度较高塑性较好的心部施以压应力,使工件沿主导应力方向产生塑性收缩变形,这是热处理收缩处理法的机理。钢的化学成分不同,其热传导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在Ac1温度下加热加热后,钢的塑性和屈服强度也不相同,靠热应力所能达到的塑性收缩变形效果不尺相同,一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收缩效果比较明显,高碳高合金钢的收缩效果则比较差。
收缩处理的加热温度应根据Ac1选择,以保证在水中激冷时不淬硬为原则。对奥氏体稳定性差的碳钢可采用稍高于,Ac1的温度,以利用相变温度区的相变超塑性达到最大的收缩效果。各类钢的加热温度是

㈥ 求助:怎样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具(如优盘外壳)的变形量

卡尺到是经常用,就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模具

㈦ 注塑模模具模板的常用检测方法

塑料模具常见修模方法

试模中常见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顺序
(1) 主浇道粘模 1抛光主浇道→2喷嘴与模具中心重合→3降低模具温度4缩短注射时间→5增加冷却时间→6检查喷嘴加热圈→ 7抛光模具表面→8检查材料是否污染
(2) 塑件脱模困难 1降低注射压力→2缩短注射时间→3增加冷却时间→4降低模具温度→5抛光模具表面→6增大脱模斜度→7减小镶块处间隙
(3) 尺寸稳定性差 1改变料筒温度→2增加注射时间→3增大注射压力→4改变螺杆背压→5升高模具温度→6降低模具温度→7调节供料量→8减小回料比例
(4) 表面波纹 1调节供料量→2升高模具温度→3增加注射时间→4增大注射压力→5提高物料温度→6增大注射速度→7增加浇道与浇口的尺寸
(5) 塑件翘曲和变形 1降低模具→2降低物料温度→3增加冷却时间→4降低注射速度→5降低注射压力→6增加螺杆背压→7缩短注射时间
(6) 塑件脱皮分层 1检查塑料种类和级别→2检查材料是否污染→3升高模具温度→4物料干燥处理→5提高物料温度→6降低注射速度→7缩短浇口长度→8减小注射压力→9改变浇口位置→10采用大孔喷嘴
(7) 银丝斑纹 1降低物料温度→2物料干燥处理→3增大注射压力→4增大浇口尺寸→5检查塑料的种类和级别→6检查塑料是否污染
(8) 表面光泽差 1物料干燥处理→2检查材料是否污染→3提高物料温度→4增大注射压力→5升高模具温度→6抛光模具表面→7增大浇道与浇口的尺寸
(9) 凹痕 1调节供料量→2增大注射压力→3增加注射时间→4降低物料速度→5降低模具温度→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缩短浇道长度→9改变浇口位置→10降低注射压力→11增大螺杆背压
(10) 气泡 1物料干燥处理→2降低物料温度→3增大注射压力→4增加注射时间→5升高模具温度→6降低注射速度→7增大螺杆背压
(11) 塑料充填不足 1调节供料量→2增大注射压力→3增加冷却时间→4升高模具温度→5增加注射速度→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增加冷却时间→9缩短浇道长度→10增加注射时间→11检查喷嘴是否堵塞
(12) 塑件溢边 1降低注射压力→2增大锁模力→3降低注射速度→4降低物料温度→5降低模具温度→6重新校正分型面→7降低螺杆背压→8检查塑件投影面积→9检查模板平直度→10检查模具分型面是否锁紧
(13) 熔接痕 1升高模具温度→2提高物料温度→3增加注射速度→4增大注射压力→5增加排气孔→6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7减少脱模剂用量→8减少浇口个数
(14) 塑件强度下降 1物料干燥处理→2降低物料温度→3检查材料是否污染→4升高模具温度→5降低螺杆转速→6降低螺杆背压→7增加排气孔→8改变浇口位置→9降低注射速度
(15) 裂纹 1升高模具温度→2缩短冷却时间→3提高物料温度→4增加注射时间→5增大注射压力→6降低螺杆背压→7嵌件预热→8缩短注射时间
(16) 黑点及条纹 1降低物料温度→2喷嘴重新对正→3降低螺杆转速→4降低螺杆背压→5采用大孔喷嘴→6增加排气孔→7增大浇道与浇口尺寸→8降低注射压力→9改变浇口位置

㈧ 模具试模过程

模具试模过程:
1.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约得模具技师参加试模工作。
2. 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
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之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模时发现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 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
(a)射出容量
(b)导杆的宽度
(c)最大的开程
(d)配件是否齐全等。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之前吊钩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以致模具掉落。
模具装妥后应再仔细检查模具各部份的机械动作,如滑板、顶针、退牙结构及限制开关等之动作是否确实。并注意射料嘴与进料口是否对准。下一步则是注意合模动作,此时应将关模压力调低,在手动及低速的合模动作中注意看及听是否有任可不顺畅动作及异声等现象。
4. 提高模具温度:
依据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选用适当的模温控制机将模具之温度提高至生产时所须的温度。
待模温提高之后须再次检视各部份的动作,因为钢材因热膨胀之后可能会引起卡模现象,因此须注意各部的滑动,以免有拉伤及颤动的产生。
5.若工厂内没有推行实验计划法则,我们建议在调整试模条件时一次只能调整一个条件,以便区分单一条件变动对成品之影响。
6.依原料不同,对所采用的原枓做适度的烘烤。
7.试模与将来量产尽可能采用同样的原料。
8.勿完全以次料试模,如有颜色需求,可一并安排试色。
9.内应力等问题经常影响二次加工,应于试模后待成品稳定后即加以二次加工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后,要调好关模压力,并动作几次,查看有无合模压力不均等现象,以免成品产生毛边及模具变形。
以上步骤都检查过后再将关模速度及关模压力调低,且将安全扣杆及顶出行程定好,再调上正常关模及关模速度。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开关时,应把开模行程调整稍短,而在此开模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开模动作。此乃因在装模期间整个开模行程之中,高速动作行程比低速者较长之故。在塑料机上机械式顶出杆也必须调在全速开模动作之后作用,以免顶针板或剥离板受力而变形。
在作第一模射出前请再查对以下各项:
(a) 加料行程有否过长或不足。
(b) 压力是否太高或太低。
(c) 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
(d) 加工周期是否太长或太短。以防止成品短射、断裂、变形、毛边甚至伤及模具。

㈨ 模具变形量如何测量

变形在理论上可以叫做收缩.只测量仪器还不够,还得公式;有二种公式,一种是实际收缩率版,一种是权计算收缩率.两者相差不了多少平常都用计算收缩率来算的.计算收缩率(%)=(塑件在成型温度时单向尺寸(mm)-塑件在室温下单向尺寸(mm))/塑件在室温下单向尺寸(mm)*100
影响收缩率的因素有四种:一,塑料品种,二塑件特性.三模具结构,四成型工艺
自已算吧~!看你是什么样的东东~

㈩ 模具测量工具有哪些

常见模具测量工具如下:
序号 名称 用途 精度
1 手动三坐标 测量坐标尺寸,一般线性尺寸 0.01mm
2 投影仪 相交构造尺寸,一般线性尺寸 0.01mm
3 精密千分尺 测量线性尺寸直径等 0.001mm
4 卡尺 相交构造尺寸,一般线性尺寸 0.01mm
5 半径规 测量工件半径 0.05mm
6 针规 样品直径,间隙等 0.005mm
7 块规 物件高度,间隙 0.1mm
8 电子秤 称样品重量 0.01g
9 塞尺 检测变形间隙用 0.02mm
10 牙规 测量粗细喉牙、蜗杆、螺杆等 0.1mm
11 自动三坐标 测量坐标尺寸,形位公差,空间相交构造,圆球形,公差带,曲面等 0.002mm
12 齿轮咬合机 测量齿轮黏合 2-8级
13 工具显微镜 测量坐标尺寸,一般线性尺寸 0.01mm
14 硬度计 测量模具钢材,零件硬度 HRC 0.2º
15 粗糙度仪 测量样品模具粗糙度 0.1um
16 圆度仪 测量真圆度、同心度、全跳动 0.005mm
17 二次元 "测量坐标尺寸,一般线性尺寸,
测量样品图形输出2D" 0.002mm
18 抄数机 样品抄数 0.05mm
19 高度仪 测量模具部件,高度、深度等 0.001mm
20 千分表 测量高度、平面度、垂直度等 0.001mm
21 推拉力计 样品力度要求用 0.1KG
22 辅助夹具 制品测量夹具、成型夹具
23 常用工具 披锋刀,锯条,常用文具

阅读全文

与怎么测试变形的模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彩钢雨棚架子怎么焊 浏览:752
模具如何在淘宝开店 浏览:82
钢管灯35米套什么定额 浏览:643
斜导柱模具怎么钻 浏览:899
怎么焊接3dsmax 浏览:791
a型铝合金门窗什么意思 浏览:804
圣罗兰金色方管17号 浏览:785
不锈钢管怎么做香水 浏览:944
不锈钢穿孔板和幕墙哪个成本高 浏览:481
旧钢管1米的多少钱1米 浏览:308
门头不锈钢边条多少钱一米 浏览:847
焊接练习板怎么用 浏览:689
丝网护栏怎么用 浏览:86
杭州哪里有铝合金拐杖卖 浏览:730
Creo方管接三通圆管视频 浏览:371
南宁彩钢板房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853
南宁锌合金回收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浏览:482
如何用25焊条焊锌钢管6 浏览:940
武汉到保定50吨钢材多少钱 浏览:520
焊接时焊条噼里啪啦怎么回事 浏览: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