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糍粑怎么做的
1.原料:
糯米 500g
红糖 100g
黄豆粉 50g
花生仁 50g
2.做法
1.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拣出谷壳杂质。
2.将糯米放入盆中,注入足以浸没糯米的冷水浸泡10小时。
3.将糯米捞出沥干,放入竹篦中,如果没有竹篦,也可以直接放入铺好屉布的笼屉中。
4.大火加热蒸锅中的水,将装有糯米的竹篦放入蒸锅,用大火在蒸糯米的时候,每隔10分钟,在糯米上洒少许热水,防止糯米变干。蒸40分钟。
5.趁热将蒸好的糯米倒入大盆中,用饭勺翻拌碾压。
6.压糯米是个需要时间和体力的工作,要一边翻一边压,反复将糯米饭捣烂成团,米团会变得非常黏,并且完全没有米粒。制成基础糍粑米团。
防粘技巧:
使用薄面
糯米粉蒸后会板结,只要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重新擀压成粉末就可以当做薄面来使用了。在需要为糍粑塑形时,在模具中铺上一层糯米薄面然后再把糍粑团放入模具压紧,脱模的时候就不会粘黏了。
使用食物油
在案板上淋少许植物油,涂匀,再把糍粑团放在案板上时就不易粘了。 需要用刀切割糍粑时,也可以在刀上涂上一层植物油,同样可以起到不粘的作用。
❷ 红糖滋粑怎么做
红糖糍粑,香甜软糯的美食,做法简单超家常,美味零食可以做主食
糯米糍粑是从小吃到大的零食,软糯香甜的味道让人始终回味无穷,端上一盘,转眼就吃光光。
这种美食的做法很简单,非常家常,糯米粉蒸熟,裹上清香的黄豆粉,再洒上甜甜的红糖,每吃一口都是满足。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吧!
用料:
糯米粉4大勺,熟黄豆粉3勺,白糖2勺,红糖2大勺。
步骤:
1、先把糯米粉舀出放到大碗里,用清水搅拌均匀成面糊,可以稍浓稠些;
2、取一个蒸糍粑模具,表面抹好油,倒入糯米糊,放入蒸锅里蒸熟,10-15分钟左右即可,要看模具的薄厚程度;
3、把熟黄豆粉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蒸好的糍粑取出稍放凉些,可以倒扣出来,把刀抹凉水,切成块,也可以用勺子蘸水把它们分成小块,每块都放到熟黄豆粉中裹上粉;
4、把红糖倒入适当清水,放到锅中煮化,稍微浓稠些的糖汁,淋在糍粑上,就可以开吃啦!
让美食变得家常,与家人一起分享,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❸ 红糖糍粑在家怎么做呢怎么才能做出来糯糯的
红糖糍粑的做法
圆糯米淘洗加水泡两三个小时,蒸笼垫上纱布或笼屉布,泡好的糯米倒进去(垫纱布糯米饭好取不粘)水开蒸二十多分钟至熟,(中途撒点热水)
小贴士
糍粑条要逐条放油锅,如果下锅就翻动,因冷冻糍粑条突然遇热的油温会粘筷子,相互碰撞也会粘连,等炸至边沿起硬壳可翻动。
糍粑胚条冷冻时间长了淀粉可能会老化,那就只有加热蒸软吃,淋上糖浆,味道也不错。
熬红糖可以加一片姜,喜欢玫瑰味的可以在红糖熬好后加点进去。
❹ 手摇模具糯米糍的做法
用料
水磨糯米粉150克
生粉40克
椰子粉20克
色拉油25克
牛奶250克
糖粉50克
椰香糯米糍的做法
准备所需材料。将糯米粉、生粉、糖、椰子粉混合。加入牛奶和色拉油。
搅拌成无颗粒的糊状。将搅匀的粉浆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至凝固,大约15分钟,中间可以翻拌一下保持受热均匀。
蒸好的糯米团放凉至不烫手,取一小块面团按扁,包入去皮的猕猴桃块。
像包汤圆一样将馅料包起来,放在椰蓉滚一圈至均匀的粘上椰蓉即可。
❺ 红糖糍粑是有名的小吃,却非常难做,如何在家简单的制作
红糖糍粑是有名的小吃,却非常难做,如何在家简单的制作?
直接买糯米粉制作很简单。
糯米粉加热水搅拌,不用管比例,水一点点加,和成团就可以了。然后揪成剂子,我们这里是做成手掌心大小的小圆饼。也有地方做成长条的,这个造型随意。
上锅蒸熟,冷水下锅,水开后转中小火,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然后热油下红糖,小火操作,下糍粑,翻炒几下,糖化开就可以了。
糍粑蒸熟后,吃不完的可以冷冻保存。下次吃的时候,不用化冻,也是热油下红糖,下糍粑,上色后多个步骤,加点水,煮软就好了。
糯米提前泡好;蒸格上盖上布,糯米铺在上面;开大火烧开蒸40分钟;蒸好的糯米捣压成泥状,放保鲜盒冷藏3小时;冷藏好后,糍粑拿出切成条状;锅中倒油烧热后,放糍粑炸至金黄色捞出;另起锅,倒一碗水放入红糖烧开;炸好的糍粑放锅里,待红糖水收干装盘即可。
❻ 糍粑是怎么做出来的
1.糍粑是什么做的
传统的糍粑是选用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饭粒便粘不住。经过用力舂捣,使之成羹状,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
2.糍粑的吃法
多数地区的人习惯于在腊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四川地区的人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
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区的人们也习惯在腊月里打糍粑,将糍粑切成长条状保存,待吃时再切成片状。
❼ 手工糯米糍粑的做法大全
在开始正式制作之前呢,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食材:糯米粉150克,粘米粉150克,椰蓉适量,花生米50克,黑芝麻25克,白糖25克
第一步:起锅不加油,将花生米放入锅中,开小火,边加热边翻炒,将花生米炒熟,然后盛出放凉备用!再将黑芝麻放入锅中,小火翻炒,炒熟炒香后盛出备用!
第二步:将150克糯米粉跟150克粘米粉一起放入汤盆,然后加入约250毫升的清水,用筷子搅拌均匀,成无颗粒浓稠的稀糊状即可,然后拿个不粘模具,先刷上一层食油,然后将调好的糯米稀糊转移到模具里面,稍微震平,然后放入上汽的蒸锅,大火蒸25分钟,蒸成糍粑!
第三步:等花生米放凉后,外皮很容搓掉了,这时用手将花生米的外衣搓掉,然后清理干净,再用保鲜袋包起来,然后用擀面杖敲碎,保留一点颗粒状最佳,然后将花生米放到盘子里面,加入炒香的黑芝麻,加入25克白糖,搅拌均匀,这样我们的花生糖馅就做好了!
第四步:等糯米糍粑蒸好之后,端出放凉至不烫手,然后用木铲铲松,家里有条件的,可以用擀面杖,再捣一捣,这样口感会更好!
第五步:手里沾水,取一小块糯米糍粑,然后捏成薄饼,再用汤匙舀上花生芝麻馅,放到糯米糍粑中间,然后上下左右,往中间包紧至不露馅,包好之后放到椰蓉盘子里面打滚,裹上一层椰蓉!
这样一道软糯香甜,非常好吃的【椰香糯米糍粑】就制作完成了,非常的好吃,裹上椰蓉还有浓浓的奶香味,喜欢这个糍粑的朋友们,就跟着这个做法试试看吧,保证这个味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❽ 糍粑块儿怎么做
具体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置木甑里蒸熟。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❾ 怎样做糯米糍粑
糍粑,一种平凡的食物,却极有群众基础。在中国,只要是产米的地区,几乎随处可见具有当地特色的糍粑。说起家乡的糍粑,就像说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样亲切,那浓浓的米香,带来的就是浓浓的乡情。
防粘窍门
1
使用薄面
1将糯米粉平铺在盘中,放入蒸锅用大火蒸10分钟,取出晾凉。
2糯米粉蒸后会板结,只要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重新擀压成粉末就可以当做薄面来使用了。在需要为糍粑塑形时,在模具中铺上一层糯米薄面然后再把糍粑团放入模具压紧,脱模的时候就不会粘黏了。
2
b.使用食物油
1在案板上淋少许植物油,涂匀,再把糍粑团放在案板上时就不易粘了。
2需要用刀切割糍粑时,也可以在刀上涂上一层植物油,同样可以起到不粘的作用。
注意事项
传统糍粑制作是将糯米饭团舂成基础糍粑后,分成适当大小,塑形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当糍粑成为干硬的糯米团后,再放在水中保存。这样处理的糍粑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甜味糍粑除了上文介绍的红糖糍粑外,还有使用芝麻和白糖制成的芝麻糍粑,用甜酒酿煮制而成的酒酿糍粑等很多品种。
糍粑除了可以制成甜味的,当然也可以制成咸味的。将糍粑制成小丸或切成小块,加肉片、青菜、墨鱼、辣椒等配料等炒制,就成了一道可口菜肴。此外,只是简单地将糍粑放在炉中烘烤至焦黄,也是非常美味的。
❿ 自制糍粑的做法窍门
米具体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置木甑里蒸熟。而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加馅置其上揉
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
保存。如果将舂烂至胶状的糍粑趁热压成大的圆饼,就要在冷
却后不久,用锋利的菜刀将大圆饼切成小块(2cm*6cm*10cm左右)。因为未完全冷却切时粘刀,冷却太久过于坚硬,切时就很费力。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压圆饼,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
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土豆具体做法:土豆刮皮,清洗干净后,用蒸笼大火蒸煮
熟烂后,放置阴凉通风处让其余温和水蒸气散发后,再快速倒入特制的石槽里,人工用木质的锤子捣至细腻均匀,有很多气泡产生,最后用铲子盛到盆里,依据不同地区的饮食口味可放入白
糖,芝麻(南方),陕西陕南一些地方会勾兑浇洒一些汤汁(北方),口味爽滑,细腻,相对于糯米较易消化吸收,还可以吸脂减肥,可谓是人间美味。
湖南糍粑: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原先,要将米挑到很远的井里去淘洗,因家里没有这么多的水来洗。后来,家里都打了井,也就省了这份挑米的力气。
但我发现,老家一些有力气的人仍然舍近求远,宁愿挑着米去离村很远的一口瀑水井淘洗。可能是那里水质好,淘洗起来更方便的缘故吧! 将洗好的糯米沥干水后,在一口大铁锅上置一木甑,待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米舀进热气腾腾的木甑中用旺火蒸煮。待糯米快蒸熟时,用文火再蒸煮一段时间,然后就准备打糍粑了。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一人一根木槌,开始,两人握住木槌使暗劲将石碓里的米饭捱烂。然后扬起木槌对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过程要趁热打粑,越快越好,如时间久了,米饭冷了不仅难以打烂,而且手捏糍粑时也捏不动。同时,打糍粑还得有技巧,要不时用木槌将糍粑撬
起翻动,否则,有些没打着的仍是饭粒,吃的时候就咯嘴了。 还有,打糍粑时要有眼色,把握好节奏,不然,就会将木槌砸在对方的木槌上或石碓上
,不仅虎口震痛,木槌也易被砸烂。因此,并不是每个有力气的男子汉就会打糍粑的。我成年刚学打糍粑
时,不是将木槌打在对方的木槌上,就砸在石碓上。一场糍粑打下来气喘如牛,手臂酸痛,虎口发麻。 经过一阵“嘭咚、嘭咚”的砸打后,将打烂的
糯米饭从石碓里抠出来,女人们立即围着方桌,一人扯一绺糍粑捏起来。捏糍粑当然也有技术,熟练的但见两手翻动,右手指配合左手大拇指和食指,
几捏几捏,然后右手一拧,一个又圆又白、冒着热气的糯米团摆在了桌上。如果不熟练,不但捏不圆,而且半天捏不成一个。捏糍粑中要不时在手上
搽些黄油和蛋黄,这样不会粘手。 待糍粑捏好后,然后将另外一张四方桌翻过来压在上面,这个时候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纷纷爬到桌子上去踩
压蹦跳。待大人将桌子抬开后,一个个薄薄的圆形状糍粑呈现在面前。然后,小孩子争着用萝卜刻成的五角星或囍字印章,粘上红色汁水盖在糍粑上。
这时,糍粑就算做成了。 当然,打糍粑时让孩子们开心的是,还能不时吃上一坨糯米饭,当大人们将打出来的糯米饭倒入石碓之际,这时,贪吃的孩
子们便会蹿过来抓一把在手,然后跑到一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也会乘大人们不注意,偷吃刚打好还温热柔软的糍粑。 打糍粑、捏糍粑是一个需要多人配合的工作,一般都是几家人凑在
一起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语喧哗,更加衬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小孩子们尤喜欢这种场面,你追我赶,你叫我嚷,有吃有玩,好不快活。吃糯
米饭、上桌压糍粑、给糍粑盖红印戳,都是小时候过年有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