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钢水铸造要高温出炉低温浇注
浇注温度的提高可以使合金流动性提高,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金属的总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因此,在保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浇注温度。
(1)金属浇灌入模具什么温度才合适扩展阅读:
一、浇注作用与影响因素
设备条件一定和冶炼钢种确定时,浇注工艺是十分重要的。浇注工艺中最重要的两个工艺参数就是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它决定钢锭的表面质量,如冒口的收缩、气体逸出与夹杂物的上浮、钢的偏 析、疏松、缩孔等质量问题。对于浇注温度的确定,一般采用如下公式:
T浇注=T溶点+T过热
式中T浇注——钢种的液相线温度;T溶点——包括根据钢种决定的浇注最小过热量。因浇注方法和锭型等因素,要求增减的温度以及整个浇注过程中钢液的温度下降值;T过热——开浇时钢液温度。
一些高合金模具钢的浇注,一般都采用低温快注的原则,以减少钢中的偏析和疏松,出钢温度控制在高于钢的熔点80℃~100℃,根据钢种、锭型和钢包的大小而定。浇注速度是与浇注温度密不可分的,通常用 “高温慢注”与“低温快注”,必须根据注温调节注速。
如注速过快,相当于提高了浇注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内带入钢锭模内的热量增加,整个钢锭的凝固 时间延长,成分偏析严重,夹杂物增加,气体也不易排出,还可能出现翻皮缺陷。另外,在模具钢的浇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补缩。至于补缩的时间与锭型、钢种等有关系。
二、浇注方法
按钢水进入钢锭模的方位可分为上注和下注;按钢锭模、底板整备作业流程特征可分为车铸和坑铸。一般根据钢锭大小、钢种特点和车间生产条件等进行选择。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不锈钢、硅钢、薄板等钢种采用下注,内部质量要求较高的重轨、炮管等钢种多采用上注。
小钢锭只能下注,大钢锭则适于上注;沸腾钢较适于下注,压盖钢和半镇静钢较适于上注。中国钢厂采用下注比较普遍。车铸可上注,也可下注,适合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坑铸适用于小型炼钢厂的小型钢锭浇注(多为下注)和重型机械厂锻造钢锭的浇注(多为上注)。
㈡ 模具预热温度因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大约在150至260摄氏度。
控制模具温度的目的和模具温度对注塑件的影响注塑工艺中,控制模具温度的主要目的一是将模具加热到工作温度,二是保持模具温度恒定在工作温度。
以上两点做的成功的话,可以把循环时间最优化,进而保证注塑件稳定的高质量。模具温度会影响表面质量,流动性,收缩率,注塑周期以及变形等几方面。模具温度过高或不足对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对热塑性塑料而言,模具温度高一点通常会改善表面质量和流动性,但会延长冷却时间和注塑周期。模具温度低一点会降低在模具内的收缩,但会增加脱模后注塑件的收缩率。而对热固性塑料来说,高一点的模具温度通常会减少循环时间,且时间由零件冷却所需时间决定。此外,在塑胶的加工中,高一点的模具温度还会减少塑化时间,减少循环次数。
㈢ 在重力铸造铝件时,模具需要加温到多少度
关于铝件模具在重力浇注时加不加温主要看铸件的结构
若铸件的壁厚较薄为了能成功铸成还是需要在浇注时加热
300~500度 不需要保持温度
为了增加铝熔液的流动性还能添加一些辅助的元素
具体实在不能告诉你啊
涉及工业机密~~~~
㈣ 铸造金属时,模具界面温度如何计算
主要有重力铸造模具、高压铸造模具(压铸模)、低压铸造模具、挤压铸造模具。
1、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重力浇铸。广义的重力铸造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泥模铸造等;窄义的重力铸造主要指金属型浇铸。
2、高压铸造是通过液压缸驱动压射头将金属液高速压入模具型腔中,由于是用油压,压力较高,故俗称高压铸造;
3、而低压铸造是通过气压将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气压一般在0-2Kg/cm2,故一般称为低压铸造。
4、挤压铸造也称“液态模锻”,是将熔融态或半固态金属浇入金属模内,然后施以离原,使之在压力下凝固成形,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其实质是金属液在机械外力作用下结晶、补缩并伴有少量塑性变形的过程,具有金属利用率高、工序简化和质量稳定等优点
㈤ 混凝土浇筑时 环境气温在多少度范围内
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是5到28度,就是混凝土温度,同时要求外部气温和混凝土温度不超过5度。
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5°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C时, 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5)金属浇灌入模具什么温度才合适扩展阅读: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区,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㈥ 注塑成型中模具温度应该怎么选择
模具的温度影响塑料熔体充满时的流动行为,并影响塑料制品的性能。模具的温度实际上决定了熔体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快,熔体温度降低越快,使黏度增大,流动困难,造成注射压力损失增加,有效充模压力降低,甚至引起充模不足。通常,模温的确定应根据所加工塑料的性能、制品的性能要求、制品的形状与尺寸,以及成型过程的工艺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
(1)对黏度较大的塑料,如PC、宜用较高模温;而黏度小的塑料,如PA、PS等,则用较低模温。随着模温的降低,塑料的凝固速度和冷却速度增加,有利于提供生产率和缩短生产周期。
(2)为使脱模时不变形,模温通常应低于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或不易引起制品变形的温度,但制品的脱模温度则应稍高于模温。而脱模温度与制品的壁厚和残余应力有关。
(3)模温对塑料结晶、分子取向、制品内应力和各种力学机械新能有关。模温低时则有利于聚合物的结晶。对于厚壁制品,由于充模时间和冷却时间均较长,若模温过低,会引起制品内部形成真空泡和收缩,并引起内应力,故厚壁制品不宜采用低模温。
㈦ 铝合金压铸一般合模时模具表面温度为多少为最合适啊
开模后再3秒内测量面具表面温度,应在180~300℃,过高的达到350~400℃,喷涂后,合模前应在120~240℃,过低的达到50~120℃。大家测量观察一下。
㈧ 锌合金压铸模正常温度是多少
正常的。
压铸油温加热机的热量相当高,如果热量过快的传递,铸件就会产生斑纹,如果过慢,就会降低效率。
适当的模具表面温度分布必需因应产品的形状,如厚度、横切面厚薄变化等表面要求,及生产周期而决定。
一般的适当温度为:合金模具表面大概温度锌合金100-200℃,再根据损耗,一般设定温度比模具温度高20度左右比较合适。
希望可以帮到你。
㈨ 铝合金压铸一般合模时模具表面温度为多少为最合适
没人去测量模具的温度,只需把熔化的铝水反复打进模具里,待到模具能够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时,就说明模具的温度已经合适了。如果模具打不满,一个原因是温度不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模具的进料系统有问题,或者排气系统有问题。
㈩ 注塑模具,pc合金料料筒温度多少最合适
PC+ABS合金的注塑温度一般只要25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