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机壳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用什么机器
塑料的外壳用注塑机注塑就好了,需要注塑机,注塑模具,塑料颗粒(注塑用的原材料)。投资额要看规模和质量了,二手注塑机有几万块的,模具一套几千到几万吧。你也可以开套模具,然后注塑找工厂代工就好了,如果你有销路,投资最少几万就够了,利润也要看销售情况吧。
『贰』 手机外壳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什么具体需要什么机器什么材料最好通俗点,谢谢
塑料的外壳用注塑机注塑就好了,需要注塑机,注塑模具,塑料颗粒(注塑用的原材料)。
投资额要看规模和质量了,二手注塑机有几万块的,模具一套几千到几万吧。
你也可以开套模具,然后注塑找工厂代工就好了,如果你有销路,投资最少几万就够了,利润也要看销售情况吧。
『叁』 手机外观设计到出模的过程是怎样的
先是从方案公司获取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完进行初次修模,然后把图纸发给模具厂,进行打样,打样完成后看请成品是否合格,如果结构还存在问题还就继续需要修磨;
『肆』 手机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样的
工业设计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资源开发——质量监督
1、ID(Instry Design)工业设计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内置天线的设计手机,其制造成本是会较一部外置天线设计的手机贵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线的设计,物料的要求与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较高一些。
通常结构设计师(MD)与工业设计师(ID)都会有争论,MD说ID都是画家,画一些大家做不出来的东西,而ID会说MD笨,不按他们的设计做,所以手机卖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机在动手设计前,各个部门都会对ID部门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一个好的ID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创意,并且客户的体验感觉要很好才行。当年摩托罗拉V70的ID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创意例子,后期市场的反应也不错,而西门子的Xelibri的创意虽然也很好,也可实现,但可惜的是最终客户的使用感觉并不好,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不但要好看,可实现,而且还要好用。
另外HW也会与ID吵架,ID喜欢用金属装饰,但是金属会影响了天线的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因此HW会很恼火,ID/MD会开发新材料,才能应付ID的要求。诺基亚8800就是一个好例子,既有金属感,又不影响天线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相对来说,SW是更容易为大家所理解,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软件,手机操作界面的模式,大家经常看到的手机九官格操作菜单的实现,这都是SW设计的范畴。
SW要充分考虑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观的因素。SW的测试非常复杂,名目繁多,SW的测试不仅只是在寻找Bug,一致性的测试、兼容性的测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在目前“内容为主”的信息时代,软件才是手机的最终幕后支柱,硬件的驱动是软件来实现,软件和硬件的工程师之间的冲突相信是不会比其它部门少,这种关系的绕来绕去,所以便需要有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来协调了。
5、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
大规模公司的PM都分得非常细致,比如TPM (Technologly Of Project Management),即专门管技术的PM,而普通的PM,只管理项目的进度各协调工作,PM这个部门通常存在于那些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手机的公司,AM(Account Manager)的职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客户经理,对公司内部是代表客户提出要求,对外则代表公司的整体形象,在两者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6、Sourcing资源开发部
资源开发部的员工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资源,如新材质、新的手机组件、测试器材等,当手机开始试产时,他们要保证生产线上所需要的所有生产物料齐备。
手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考察的不仅是软/硬件的成熟度,还包括考察生产工艺和生产的测试技术,有些手机在进行到这个阶段时,却通过不了这一关的话,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于是这款新设计的手机便不会出现在市场上了,而投入的开发资金和人力却付之流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7、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监督
QA部门负担起整个流程质量保证的工作,督促开发过程是否符合预定的流程,保证项目的可生产性,有很多新设计的手机,就因为碰上了不可生产的某种因素而放弃了。
『伍』 手机保护套模具生产过程是否用手掰出来
这个我比较理解:
手机保护壳的开模及生产,模具制造及产品量产方式根据手机保护壳的材质以及结构而定
1.出模方式:强行出模。即你所说的用手掰出来,这种出模方式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且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如果保护壳的材质是软性材料,比如说硅胶,橡胶,这种出模方式是首选。但同样对于硬质塑胶材料,比如说ABS ABS+PC,用这种出模方式比较费事,因为掰的时候比较费力且效率不高,而且如果你扣位做得太深,根本就掰不下来。对于软性塑胶,此种出模最好,且可一模多穴,硬质塑胶不建议开2穴以上。强脱模的好处是,后模没有任何顶针印,没有任何行位印,外观较好,且模具成本较低。不好的地方是:脱模不易,有时模具设计不好,根本就脱不了模,再就是效率低下。
『陆』 手机保护壳怎么生产
生产工艺是较复杂化的,这里说不能展现如此之全面不够地儿,那么就粗略简单介绍吧手机金属手机外壳一般也有压铸的,也有冲压的,例如镁合金,钛合金,主要是压铸生产的,像不锈钢,铝合金一般就用的冲压制程。
拔模角度一般情况下都必须要做的,要不然出不了模。
后处理工艺那就很多了。最常见的为烤漆,电镀,真空镀,阳极 移印 等等。
塑料手机外壳呢的生产工艺:就是注塑成型,处理工艺也基本是这些,当然还有其它热熔,超声波等。
塑料和软壳的话你要开模,注塑机,注塑料,然后把模具上到注塑机里,把注塑料装到注塑机里,然后注塑出成品手机壳,要印图案的话还要买打印机(这不是办公用的那种喔),皮套的话就得皮料,切机,啤机(不是注塑机的那种,用刀片的那种),电车(电动缝纫机)等其它加工材料,如五金扣,卡纸,订扣机,胶水,过胶机等,先用切机按规格开好料,要用啤机啤的就啤,不然就直接缝车,然后订扣,里面再贴个手机壳或其它放手机的,需不需要过胶贴卡纸的具体就要看是在做哪种手机皮套了,这么说的话成本相信你可以看的出来了
手机金属手机外壳一般也有压铸的,也有冲压的,例如镁合金,钛合金,主要是压铸生产的,像不锈钢,铝合金一般就用的冲压制程。
拔模角度一般情况下都必须要做的,要不然出不了模。
后处理工艺那就很多了。最常见的为烤漆,电镀,真空镀,阳极 移印 等等。
塑料手机外壳呢的生产工艺:就是注塑成型,处理工艺也基本是这些,当然还有其它热熔,超声波等。
塑料和软壳的话你要开模,注塑机,注塑料,然后把模具上到注塑机里,把注塑料装到注塑机里,然后注塑出成品手机壳,要印图案的话还要买打印机(这不是办公用的那种喔),皮套的话就得皮料,切机,啤机(不是注塑机的那种,用刀片的那种),电车(电动缝纫机)等其它加工材料,如五金扣,卡纸,订扣机,胶水,过胶机等,先用切机按规格开好料,要用啤机啤的就啤,不然就直接缝车,然后订扣,里面再贴个手机壳或其它放手机的,需不需要过胶贴卡纸的具体就要看是在做哪种手机皮套了,这么说的话成本相信你可以看的出来了
『柒』 一部手机是如何制作的
一部手机的诞生,需要大量工程师们的参与,划分为类别的话,就有如下 6 个:
1、ID(Instry Design) 工业设计
2、MD(Mechanical Design) 结构设计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4、SW(Software) 软件设计
5、PM(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6、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监督
手机的工业设计(ID)包括手机外观、手感、材质、颜色搭配,手机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是属于 ID 设计的范畴,例如边框用金属还是塑料,背面是弧形的还是直面,用哪几种颜色来搭配等。
工业设计(ID)首要考虑的是视觉效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部手机是否漂亮、经典。产品立项后工业设计师们就开始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思,甚至轮番的头脑风暴,重绘成百上千张草图也不是没可能。
有些作品由于太超前,终究只能留存在设计师们的电脑里,最终方案敲定后,要想实现它,就得靠接下来要说的结构设计师。
MD(Mechanical Design) 结构设计
如果工业设计(ID)追求的是视觉感光的效果,那么结构设计(MD)就是力求将这种效果真实还原的方式。ID 设计确定手机的外形后,MD 就来一步步去搭建这个手机内部的所有零配件。
例如做成一体还是可拆卸后盖、框架选用金属还是塑料、后壳如何固定在框架上、电池怎么放、主板做成长的还是方的、屏幕用全贴合还是框贴等等,还有所有零件的尺寸把控。
这就好比搭建一所房子,ID 完成的就是房子的主体框架,MD 则是给房子内部改造装修,然后置办的家具摆设好丰富起来。
如果 ID 给的外观设计太难实现,这时候 MD 跟 ID 设计师们就要坐下来好好谈谈了,光有天才 ID 设计师还不够,往往还需要结构工程师来把这个天才的设计去付诸实践,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MD 设计在手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设计缺陷。
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实现手机的配置需求。
电路部分先根据配置参数制作一个放大版的 PCB 主板,进行各种调试,方案可行后再浓缩做成手机主板。
主板的设计又分单面布局和双面布局,单面布局意味着主板上的所有零件全部排布在一面,背面没有零件;双面布局则是两面都有零件,而双面布局的主板相对单面会厚一点,但是单面主板的面积就会比双面大,用单面还是双面的主板这就要看结构是怎么设计,所以说硬件设计(HW)设计的过程也是跟结构设计(MD)协商的过程。
硬件设计(HW)还有一个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天线设计,手机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天线设计就越考验硬件设计(HW)工程师们的智慧和经验,天线必须离电池远,并且附近不能有金属器件,可以说为了兼顾天线的设计,ID 设计和 MD 设计都要为硬件设计(HW)的天线设计让路,明显的例子就是 iPhone6/Plus 上备受吐槽的天线条,这就是为了兼顾信号问题所做的妥协。
SW(Software)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SW)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手机上运行的系统。
在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又有一个叫做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 的东西,是板级支持包,也可以说是属于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
软件设计(SW)是一个无底洞的工程,硬件部分的东西可能一次开发定稿就完成了使命,但是软件开发必须不停的迭代更新,开发新功能、修复 Bug、完善稳定、开发新功能……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软件部分在智能手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智能不仅要体现在硬件配置的强悍上,更多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软件层面的创意,软件设计的使命就是让现有的硬件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也是软件设计的伟大之处。
PM(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PM 也分技术和非技术型,分工也比较细致,制定项目规划和进度,同时也是对外部门的发言人,如果 MD 的设计要兼顾 HW,就需要 PM 出面进行沟通协调,寻求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当然,研发的老大也是一个大 PM,各部门的 PM 需要定时向大 PM 汇报成果和进度,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
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监督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对 QA 的定义是:「企业为用户在产品质量方面提供的担保,保证用户购得的产品在寿命期内质量可靠。
QA 在手机制作中担当着质量把关的工作,项目是否可行,质量可靠性怎么样,每一个创新都需要经过 QA 的测试审核,如果发现生产难度太大良品率低或者通过不了测试环节,那么这个方案就会被否决了。
生产一部手机不是在实验室内做实验那么简单,一旦生产就是成千上万部,要保证每一部产品的优质绝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生产一部手机的样品和生产 10 万部手机完全是两码子事。
制造一部手机,简单点说就是这几大流程,每个公司的实施方案根据自身的经验习惯可能不尽相同。
手机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不断配合、协调和磨合,有时也不得不做出妥协,但共同打造出一部优秀的手机是不变的追求。
『捌』 华为手机的外壳和后壳是不是双色模具注塑工艺
是用双色注塑模具,在专用的双色注塑机上生产出来的。
望采纳
『玖』 什么是手机公模
比如说,你在鄂尔多斯找到一个集团客户,他们要给自己的员工配备手机,人手一台,一共5000台,前提是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品牌。因为只有5000台的产量,你不会为他们单独做一套外观不同的手机模具,而是使用一个大家公用的模具来生产,只是最后印上不同的商标而已。这种大家可以公用的模具就叫公模,比较常见于贴牌生产,如礼品定制时不同客户共用一套模具印上不同的祝福语、主营业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牌商共用同一套模具印上不同的品牌名称等等。
与公模相对立的不叫母模,而叫私模。比如苹果做一套模具,苹果会要求这个模具只能由自己使用,这就是私模。能起到的作用是,假设这套模具花费了1亿,如果他的手机销量2K万,那么每个手机均摊的模具费用就为5元,即使不考虑外观专利,另一个品牌想做同样的外观,就会发现,因为不能直接用苹果的模具,必须自己做模具,如果自己也花1亿做模具,但是只能卖出10万台,那么每个手机的光模具费就1000块了,这成本就没办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