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顶针分布
顶杆讲究一个平衡 还有一个是均匀 顶杆肯定讲究少而有力记住3点一面 这些都是凭感觉跟经验了。别人复杂的加强筋多的一塌糊涂的模具都打打眼就好。
B. 一般注塑模具的顶针有几个
一般注塑模具里顶针的数量最少为3个,比如注塑一个圆环形的产品,多了则应根据注塑件的大小来确定顶针的数量。
滑块一般是用来从注塑件的侧面进行抽芯的,比如注塑件侧面有孔或者有凸凹的形面,这时就需要采用滑块的结构来进行抽芯,以便能够使注塑件顺利的脱离注塑模具的型腔、型芯。
如果注塑件出现了错位,可以从注塑件表面的接缝处是否平滑,有无毛刺来做判断。
C. 模具由哪几块板组成
模具除其本身外,还需要模座、模架、模芯导致制件顶出装置等,这些部件一般都制成通用型。 模具企业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这些做法尤其值得小型模具企业学习和借鉴,集中力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所以,我国模具企业必须积极努力借鉴国外这些先进企业的经验,以便其未来更好的发展。
模具分类: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
五金模具又分为:包括冲压模 ( 如冲裁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翻孔模具、缩孔模具、起伏模具、胀形模具、整形模具等)、锻模(如模锻模、镦锻模等)、挤压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等;
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
D. 模具中用的顶针一般多少钱一根
直径5.0以下300长以下的一般是180块一根,比他还大的就300多一根
E. 模具设计中怎么确定顶针的数量和位置
顶针的位置和数量是和产品的设计有关的。
复杂结构的产品就要有相对较多的顶针。而顶针的位置又要考虑到不能影响产品的外形。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深”的产品,还要考虑顶针的长短,如果行程过长,可能将产品损坏(扭矩),这些又和产品的原料和机械性能有关。
另外,注塑机和浇铸机也要考虑到。顶出行程的大小,顶出压力的设计,顶出速度的指定。这些因素应该都考虑到。
但一般来讲,在经验比较丰富的模具厂和模具设计师眼中,当确定了机器,确定了模具的整体大小之后,基本上他们心里对于顶出机制的设计应该有大概的想法了。
F. 模具设计中怎么确定顶针的数量和位置
顶针的位置和数量是和产品的设计有关的。
复杂结构的产品就要有相对较多的顶针。而顶针的位置又要考虑到不能影响产品的外形。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深”的产品,还要考虑顶针的长短,如果行程过长,可能将产品损坏(扭矩),这些又和产品的原料和机械性能有关。
另外,注塑机和浇铸机也要考虑到。顶出行程的大小,顶出压力的设计,顶出速度的指定。这些因素应该都考虑到。
但一般来讲,在经验比较丰富的模具厂和模具设计师眼中,当确定了机器,确定了模具的整体大小之后,基本上他们心里对于顶出机制的设计应该有大概的想法了。
G. 模具顶针卡数和算法
顶针长度有以下数据组成:模仁,B板,方铁,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垃圾钉(如果有的话)1.首先以模仁底面为基准,测量模仁底面到胶位面的数据;2.测量B板厚度;3测量.B板精框深度;4.测量方铁高度;5.测量顶针托板厚度,顶针板可以忽略不计;6.测量垃圾钉(垃圾钉一般厚度5MM)公式:2-3+1+4-5-6=顶针长度
H. 模具都有哪些由几部分组成做好一套模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模具主要有注塑模,冲压模,吹塑模,压注模,浇铸模等,最常见的是注塑模和冲压模。
2、冲压模具由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下模座构成。
注塑模具由模架、模仁,水路,顶针,滑块,斜顶,镶件,流道等构成。
3、做好一套模具需要注意的问题:
1)浇注系统的平衡问题,设计时尽可能让所有型腔在相同的时间进料,保证注塑压力的平衡。
2)冷却系统的设计,保证模具冷却均匀
3)型腔的设计,合理的选择分型线,能够简化模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I. 做塑胶工模都须要些什么,如:行位、顶针,就是说一套模里都有那些
完全可以,我表哥就在做这个,当初只有两个人,现在做的很好,有58个工人了
这是他给我的资料,发给你,希望有所帮助。
模具加工流程(二)
(16)标数基准
当一模出多个CAVITY时,标数应以模具中心为标数基准,成品标数基准应和成品图标数基准一致当成品标数基准点与模具中心对称时,应按对称于模具中心标数基准,当一模内有多块内模料,一内模料出多个CAVITY时,如果成品对称,应按对称于内模料标数,如果成品不对称,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即标数首选分中标数,无法分中标数时,才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如以内模料单边标数,应以模胚基准角为标数基准 (OFFSET偏孔);
当一模双出一个CAVITY时,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且应以模胚基准,角为基码(OFFSET)偏孔;
标准应整洁明了,一般把模胚钢料,成品数放在一起图纸上方和左方,运水数单独放在一起,当有行位时,行位数应和运水数放在一起,标数应完整,特别是钢料大小,厚度及成品在模图里的位置不可缺少;
顶钉图、边数图、镶件图、标数基准跟排位图一致,排位图确定通过后,未经工程人员许可,不可随意改动师傅位(标数基准)。
(17)当模具是硬模(内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时,必须以模具分中或钢料分中标数。
(18)运水—是用为冷却内模用,通运水时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有适当的冷却,即冷却要均匀,还要注意与顶针镶针间的距离应有3—4mm以上,运水塞头深10mm以上,运水到胶位的距离10—15mm较为合适,若以运水孔的直径为D,即运水的中心距离为5—8D,当制品为聚乙烯(PE)时,运水不宜顺着收缩方向设置,以防制品有较大的变形。
(19)设计的冷却运水系统必须流径内模中(铍钢模内模在A、B模板上直通即可)并于运水(出入口分别打上清楚编号,M/OUT字,设计指定的行位必须上运水、运水孔一般不小于特别情况进也可用或跟客户要求做,上模运水尽量近胶位,下模运水尽量走外圈,一般走“U”“C”形或“一”直通才可,较深时要走BAEFCE,运水在将要走模之前才锁;
(20)当成品有凹(如花纹、侧壁上有孔等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21)当成品侧壁不允许有出模角时应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行位分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按前后模又可分为前模行位(行位在前模板内滑动)和后模行位(行位在后模板内滑动)前模行位常用较杯形式,因结构简单。当不能采用较杯开式时,必须设计特殊结构的模胚,即面板与A板间应有一次分型;
(23)有行位之模具,行位镶入后模深度,一般不可小于25mm,行位特别小时可作20mm,当并排出两行时,行位之间应有小于20mm钢料,以防FIT模时钢料变形,画行位时要注意行位的斜度,斜边角一般在15度—25度之间选取,角度太小易烧坏斜边,角度太大易卡死,即无抽芯,特殊情况下不可超过30度,压鸡斜度应比边角度大2度,当行位很高时作1度,行位压鸡冬茹位宽16—30mm,一般作压鸡厚度的一半左右。
当滑块脱模后留在滑槽内的滑块,长度不得小于总长的二分之三,本公司规定滑块脱模后必须全部留在滑槽内。没滑块镶入后模深为H翼仔宽度为B厚度为C滑块截面各部位相关尺寸见下表:
(24)当行位必须向模具中心抽芯时,内侧行位必须作限条(GIB)以便于安装滑块(SCIDE);
(25)行位分行针孔,行框桶和行胶位,行胶位时要注意行位的分模线,行西半球一般有10度啤把定位,封胶位不可大于5mm,当行位只行一根针时,应采用担穿孔的形式;
(26)行位的钢料,当行位要封胶位时,钢料跟内模料,行位封胶位时,用王牌,行位镶件用内模料。限条(GIB)磨板耗(WEARPLATE)用8407
(27)当行位行针孔,而圆心正好在分型面上时,必须在后模料上作一虎口,以保证钻孔时有一段大约10mm是整个圆孔(灿孔);
(28)当行位的胶位全部在前模时,行位压鸡(JAN)应原力出;
(29)行位底要锣(磨)油坑,油坑为平行四边形,深度为0.5mm定为1—1.5MM,圆距离10—20mm为防止行位回位,可以采用波子,弹簧等;
(30)为防止行位回位,首选朝两侧行
J. 请问模具常用顶针得标准规格尺寸有哪些
标准尺寸10MM以内的差不多用0.5为基准的都是标准的,10-18以1MM为基准,再大的就有20 ,22,25,30,35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