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中撑头是指什么
撑头为斗栱中耍头以上,桁桅之下,与耍头平行之构件。宋式斗栱中称衬枋头、水平枋,清式称撑头。用来固定挑檐枋和正心枋。
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的部分叫做耍头,也叫做“爵头”、“胡孙头”。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1)模具里的东部头是什么扩展阅读
斗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
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2. 模具设计里Boss、EGP、RP、STP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续---BOSS:学名凸柱,口语柱位.也就是产品上的圆柱.通常用来收螺丝或支撑产品成品另一部份的面壳,从而合到产品更能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
3. 做塑胶模时模具中做的撑头起什么作用
撑头为模具设计中必用的零件.其英文名为support pillar.作用是防止模板变形.加长模具使用寿命
4. 模具术语都是什么意思啊例如倒扣,背阔,挂台,斜顶之类的。
倒扣也叫倒装,一般的模具的三块主板顺序是上到下:夹板(也叫固定板,公夹板等)--脱板(也叫脱料板,下料板等)--下模(也叫刀口,剪口等),倒扣一般是复合模,把下模和内脱放上面,内脱板和公模放下面。挂台就是把镶件挂在模板上的凸台,...就象钢笔挂在口袋上,斜顶是塑胶模里把产品顶出模具的工件
5. 塑料成型模具怎么区分前模跟后模,还有什么是公模仁,母模仁之类的,有什么关系吗
制塑工业的术语,有各种不一样叫法,台湾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后模,其实公模=后模,母模=前模,国内还有叫动模和定模的。
一副模具是由上模和下模等部分组成的。公模就叫凹模还叫上模仁。公模的设计是非常的重要的,而母模本身的结构特点是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1、在产品的改变上有所不同。
公模:不随产品的变化而变化。
母模: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
(5)模具里的东部头是什么扩展阅读:
塑料成型模具模跟后模的作用:
1、注塑成型模具:塑料先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塑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这就是注射成型的简单过程,而注塑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模具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不过近年来亦越来越多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注塑成型在塑料制品的成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塑料成型模具的生产中约有一大半都是注塑模具。
2、挤出成型模具:又叫作机头。让处于粘流状态的塑料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具有特定截面形状的口模,然后在较低温度下冷却定型,用来生产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连续型材的成型方法叫挤出成型,而用于塑料挤出成型的模具就叫挤出成型模具。
⒊、中空制品吹塑成型模具:把挤出或注塑出来的尚处于塑化状态的管状坯料,趁热放入模具成型腔内,立即在坯料中心通入压缩空气,使管坯膨胀并紧贴在模具型腔壁上,冷却硬化后就成了中空制品。这种成型方法所用的模具就是中空制品吹塑成型模具。
6. 注塑模具的26个零件名称是什么
1、凹模(型腔):成形塑件的表面的凹状零件。
2、凹模板(型腔板):板状零件,其上有面形塑件表面的凹状轮廓。置于定模部分称作定模型腔板。置于动模部分称作动模型腔板。
3、型芯:成形塑件内表面的凸状零件。
4、侧型芯:成形塑件侧孔,侧凹或侧凸台的零件,可手动或随滑块在模内作抽拔和复位运动的型芯。
5、镶件:凹模或型芯有容易损坏或难以整体加工的部位时,与主体件分开制造,并嵌入主体的局部成形零件。
6、活动镶件:根据工艺和结构的要求,须随塑件一起出模,才能与塑件分离的成形零件。
7、拼块:用以拼合成凹模或型芯的若干个分别制造的成形零件,可以分别称凹模拼块,型芯拼块。
8、螺纹型芯:成形塑件内螺纹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动的螺纹型芯(取出模外)或在模内作旋转动动的螺纹型芯。
9、螺纹型环:成形塑件外螺纹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动的螺纹型环(整体的或拼合)或在模内作旋转运动的螺纹型环。
10、导柱:与安装在另一半的模具上的导套(或孔)相配合,用以保证动模具开合模运动导向精度的圆柱形零件。有带头导柱和带肩导柱两种。
11、推板导柱:与推板导套(或孔)呈滑配合,用于脱模机构运动导向的圆柱形两种。
12、导套:与安装在另一半模具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保证动模与定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开合模运动导向精度的圆套形零件。有直导套和带头导套两种。
13、推杆:直接推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杆件,有圆柱头推杆、带肩推杆和扁头推杆等。圆柱头推杆可用来推顶推顶板,亦称预杆。
14、推管:直接推出塑件的管状零件。
15、推件板:直接推出塑件的板状零件。
16、推件环:局部或整体推出塑件的环状或盘形零件。
17、推杆固定板:固定推出和复位零件以及推板导套的板状零件。
18、推杆:支承推出和复位零件,直接传递机床推出力的板件。
19、连接推杆:连接推件板与推板固定板,传递推力的杆件。
20、拉料杆:设置在主流道的正对面,头部形状特殊,能够拉出主流道凝料的杆件,头部形状有Z形,球头形,倒锥形,菌形及圆锥头形等。
21、推流道板:随着开模运动,推出浇注系统凝料的板件。亦称推料板。
22、推扳导套:固定于推板上,与推板导柱呈滑配合,用于脱模机构运动导向的圆套形零件。
23、浇口:直接与注射机喷嘴接触,带有主流道通道的衬套零件。
24、浇口镶块:为提高浇口的使用寿命,而对浇口采用可更换的耐磨金属镶件。
25、流道板:为开设分流道而专门设置的板件,可分为热流道板和温流道板。
26、二级喷嘴:由热流道板(柱)向型腔直接或间接提供进料通道的喷嘴。
7. 塑胶模具里的ST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缩水”吗?
缩水是指塑胶在加热融化时和冷却固化后的体积是不一样的,类似热涨冷缩的原理
而两者之间的体积比就是缩水率
例如:塑胶的材质是PC+ABS,其缩水率为3.5/1000
代表的意思是:固体的时候体积是1.00,则其在融化的时候体积是1.0035
塑胶模具要把缩水放进去,以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尺寸是我们想要的,
换言之:模具上要做大尺寸。
8. 注塑模模具的顶杆孔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冷冲模具上模模柄里的叫打料杆,下模凹模孔里顶托板的叫顶杆,顶杆孔位是按照顶板尺寸的大小来确定的,一般来说,顶杆的孔距分的开一些比较好,顶料时,比较稳。所以,顶料杆的孔距应尽量靠边,只要不影响顶料时的动作就可以。
9. 模具里的冬菇头是什么啊
一般在铲鸡或行位上做一个突出体 用来索螺丝或卡位置用 那个东西叫冬菇头 应该是地方性的叫法 铲鸡上的额冬菇头 也有叫反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