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控铣床模具加工对刀不好对刀怎么切换对刀点
想办法,一定可以找到对刀位置的。无图无真相,没看到具体零件情况难以给你具体建议,但是,只要是正常的零件,都是肯定可以对刀的。零件上必然有基准的。
❷ 在车床上车削螺纹时如何控制切割深度
车螺纹的步骤与方法:(低速车削三角形螺纹Vく5米∕分)
1、车螺纹前对工件的要求:
1)螺纹大径:理论上大径等于公称直径,但根据与螺母的配合它存在有下偏差(—),上偏差为0;因此在加工中,按照螺纹三级精度要求。螺纹外径比公称直径小0.1p。螺纹外径D=公称直径—0.1p
2) 退刀槽:车螺纹前在螺纹的终端应有退刀槽,以便车刀及时退出。
3) 倒角:车螺纹前在螺纹的起始部位和终端应有倒角,且倒角的小端直径く螺纹底径。
4) 牙深高度(切削深度):h1=0.6p
2、调整车床:先转动手柄接通丝杠,根据工件的螺距或导程调整进给箱外手柄所示位置。调整到各手柄到位。
3、开车、对刀记下刻度盘读数,向右退出车刀。
4、合上开合螺母,在工件表面上车出一条螺旋线,横向退出车刀,并开反车把车刀退到右端,停车检查螺距是否正确(钢尺)。
5、开始切削,利用刻度盘调整切深(逐渐减小切深)。注意操作中,车刀将终了时应做好退刀、停车准备,先快速退出车刀,然后开反车退回刀架。吃刀深度控制,粗车时t=0.15~0.3mm,精车时tく0.05mm。
❸ 如何保证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
1)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
由于第一次对刀误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可通过修改刀补使工件达到要求尺寸,保证径向尺寸方法如下:
a. 绝对坐标输入法
根据“大减小,小加大”的原则,在刀补001~004处修改。如用2号切断刀切槽时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处刀补显示是X3.8,则可输入X3.7,减少2号刀补。
b. 相对坐标法
如上例,002刀补处输入U-0.1,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同理,对于轴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类推。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某处轴段,尺寸长了0.1mm,可在001刀补处输入W0.1。
2)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影响保证尺寸精度
对于大部分数控车床来说,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丝杆间隙的影响,加工出的工件尺寸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我们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如用1号刀G71粗加工外圆之后,可在001刀补处输入U0.3,调用G70精车一次,停车测量后,再在001刀补处输入U-0.3,再次调用G70精车一次。经过此番半精车,消除了丝杆间隙的影响,保证了尺寸精度的稳定 数控,机床,模具设计,数控车床,数控技术
3)程序编制保证尺寸精度
a. 绝对编程保证尺寸精度
编程有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相对编程是指在加工轮廓曲线上,各线段的终点位置以该线段起点为坐标原点而确定的坐标系。也就是说,相对编程的坐标原点经常在变换,连续位移时必然产生累积误差,绝对编程是在加工的全过程中,均有相对统一的基准点,即坐标原点,故累积误差较相对编程小。数控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编写程序时,径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考虑到加工及编写程序的方便,轴向尺寸常采用相对编程,但对于重要的轴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
b. 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
很多情况下,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先将图样上的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如图2b中,除尺寸13.06mm外,其余均属直接按图2a标注尺寸经换算后而得到的编程尺寸。其中,φ29.95mm、φ16mm及60.07mm三个尺寸为分别取两极限尺寸平均值后得到的编程尺寸。
4)修改程序和刀补控制尺寸
数控加工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程序自动运行后,停车测量,发现工件尺寸达不到要求,尺寸变化无规律。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图3所示工件,经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停车测量,各轴段径向尺寸如下:φ30.06mm、φ23.03mm及φ16.02mm。对此,笔者采用修改程序和刀补的方法进行补救,方法如下:
a. 修改程序
原程序中的X30不变,X23改为X23.03,X16改为X16.04,这样一来,各轴段均有超出名义尺寸的统一公差0.06mm;
b. 改刀补
在1号刀刀补001处输入U-0.06。
经过上述程序和刀补双管齐下的修改后,再调用精车程序,工件尺寸一般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数控车削加工是基于数控程序的自动化加工方式,实际加工中,操作者只有具备较强的程序指令运用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方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加工程序,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
❹ 数控加工中心对刀怎么对谁能帮帮我
在加工不规则零件时的对刀方法,就是根据你要加工区域从图纸上找到加工基准面来做对刀的点或面。如果基准面还是不规则的点或面无法对刀,就看那个地方对刀方便,但计算要有利于加工区域。用软件编程就可以不用考虑节点的计算,看那方便对刀就把坐标系建立到那里就可以了。
程序中的加工坐标系跟对刀的工件坐标系是在同一平面高度的,只有在同一面高度你才方便,不至于把加工深度弄错。
❺ cNc加工中心对刀加工模具对刀怎么消除误差
用塞尺在固定的那一点对,机床有间隙,摇手轮尽量别±摇
❻ 为什么cnc用磁台加工深度不准
1.磁台不平
2.磁台吸力不够工件动了
3.对刀不准
❼ 加工中心怎么对刀请说步骤
加工中心对刀可分为直接对刀及采用对刀工具来对刀2种方法:
1)直接对刀法:即直接通过摇手轮控制刀具与工件直接接触,当然在下工件快接触时,要将进给倍率降低,采用丝级进给,通过目测或纸片、塞规来确认刀具与工件的接触位置,记录接触位置实现对刀。
2)采用对刀工具对刀方法:现在对刀工具很多,有哈尔滨先锋公司生产的自动对刀仪或手动对刀产品,不论哪一种是由于对刀器高度固定,对刀器可以自行向下移动,与直接对刀法相关,不是直接硬碰硬,即当刀具将对刀器压到一个固定位置,对刀器的高度是固定的,从而确认刀具的长度或直径。
❽ 加工中心的对刀仪的原理是什么
1、机床各直线运动轴返回各自的机械参考点之后,机床坐标系和对刀仪固定坐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建立起了具体的数值。
2、不论是使用自动编程控制,还是手动控制方式操作对刀仪,当移动刀具沿所选定的某个轴,使刀尖(或动力回转刀具的外径)靠向且触动对刀仪上四面探针的对应平面。
并通过挠性支撑杆摆动触发了高精度开关传感器后,开关会立即通知系统锁定该进给轴的运动。因为数控系统是把这一信号作为高级信号来处理,所以动作的控制会极为迅速、准确。
3、由于数控机床直线进给轴上均装有进行位置环反馈的脉冲编码器,数控系统中也有记忆该进给轴实际位置的计数器。此时,系统只要读出该轴停止的准确位置,通过机床、对刀仪两者之间相对关系的自动换算,即可确定该轴刀具的刀尖(或直径)的初始刀具偏置值了。
换一个角度说,如把它放到机床坐标系中来衡量,即相当于确定了机床参考点距机床坐标系零点的距离,与该刀具测量点距机床坐标系零点的距离及两者之间的实际偏差值。
4、不论是工件切削后产生的刀具磨损、还是丝杠热伸长后出现的刀尖变动量,只要再进行一次对刀操作,数控系统就会自动把测得的新的刀具偏置值与其初始刀具偏置值进行比较计算。
并将需要进行补偿的误差值自动补入刀补存储区中。当然,如果换了新的刀具,再对其重新进行对刀,所获得的偏置值就应该是该刀具新的初始刀具偏置值了。
(8)加工模具对刀器不准怎么控制深度扩展阅读
应用分为两大类
1、产品(模具)加工需要多刀完成的场合。由于加工零件需要几把刀来完成,为了保证每把刀的接刀更精准和提高效率。这样的机器需要安装对刀仪。
2、大规模机器标准化场合。由于机器加工的产品是标准件,需要上百台或更多的机器来加工。这个时候操作机床的工作人员水平不一,只有通过对刀仪来统一换刀后能保证每把刀的高度一致。如果用人工换刀去保证高度这个难度会很大,而且不能统一标准。这样的雕铣机需要安装对刀仪。
❾ 加工中心Z轴怎么对刀,多把刀,长度补偿怎么设置
加工中心Z轴对刀方法:按测量机床对应这个刀位上的刀尖位置,内径一样,Z轴就可以将每把刀都在Z轴碰同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完成对刀操作。
多把刀,长度补偿设置可以任意使用一把刀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对内径时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如果有对刀器的话,对刀器刀具碰了就会自动记录进去位置。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来节约时间。
对刀的目的是确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对刀点可以设在零件上、夹具上或机床上,对刀时应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
(9)加工模具对刀器不准怎么控制深度扩展阅读:
对刀的三种方法:
1、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2、用G50设定坐标系
对刀后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对刀时先对基准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对于基准刀的。
3、MDI参数
运用G54~G59可以设定六个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是相对于参考点不变的,与刀具无关。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
❿ 加工中心对刀详细步骤
和平时一样对呗。G54和G55Z不在一个平面如果对刀是用G54为基础的那就在G55里输入Z的差值,要是用G55的为基准的那就在G54输入Z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