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阐述一下当今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
都2022年了,还在用之前几十年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只会越来越落后
中国模具产业规模很大,但是问题也是不少的,主要表现为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低等,大量人工操作导致的数据不精准,严重依靠人的经验判断,所以中国的模具行业整体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形状
金字塔底端的是小规模的模具生产制造企业,数字化程度低,全人工操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没啥竞争力,同质化比较多,创新太难
金字塔顶端是都是一些大的模具制造企业,不难发现,这些企业都是国家重点推进的、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工厂没有那么多人工,全是机器按照后台数据制造,生产效率能不高嘛,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高,竞争力很强
所以,趋势是啥就不用多说了吧,啥行业都得像互联网靠拢,国家也是再推进的,毕竟数字是会说话的
推荐几个模具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厂家
卡奥斯海模智云,海尔系,30多年品质保证
武汉益模,上市公司,体量比较大
② 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模具产销规模逐年攀升,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
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
告
》显示,2008-2012年,我国模具的工业总产值由908.66亿元增加至1845.13亿元,销售收入由861.96亿元增加至1816.20亿元。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显示了模具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前瞻分析认为,我国模具行业要重回昔日“帝王之业”的地位,就必须转型升级。要解决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1、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虽然目前大多数模具生产企业没有技术、产品研发的实力,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企业、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研发能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对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同时,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提高行业的利润率,从而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到模具行业。
2、拓展产业链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产品生产原料有保障,销售有保障。但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模具生产所需的模具钢产品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这既影响了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形成对国外的依赖,不利于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如若没有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模具销路不畅,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模具产业要联合模具上下游产业拓展自身产业链,确保模具生产有来源、有去路
③ 我想知道模具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高精度。尺寸的精度问题。以前德国和日本多厉害,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了自己的骄傲。
第二,自动化。只有自动化才能提高效率。以后工厂里只有三种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器人。
第三,模具只要越来越简单。这是因为大量新技术的采用。
第四,产品研发和模具融合。
综上所述,模具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光明的,是承担着我们的希望的产业。
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离不开模具人的参与和努力。
④ 模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2003年模具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62.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57%;实现利润总额为12.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63%。我国模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模具业规模上讲,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模具生产大国, 然而,就整个模具行业而言,大中型企业比较少,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与此同时,国内模具行业的企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国外相关企业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国内企业不应当盲目乐观,而应当努力发展、强壮自我,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同时,把握住发展的机会,使我国早日成为模具的生产强国。 我国模具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目前,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比拟。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 专家认为,我国模具行业日趋大型化,而且精度将越来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μm,现在已达2-3μm。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将上市。随着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 专家认为,我国模具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多功能复合模具,一套多功能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通过这种多功能的模具生产出来的不再是成批零件,而是成批的组件,如触头与支座的组件、各种微小电机、电器及仪表的铁芯组件等。多色和多材质塑料成形模具也将有较快发展。这种模具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今后在不同领域将得到发展和应用。 随着热流道技术的日渐推广应用,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制件的原材料,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发展很快,已十分普遍。国内热流道模具也已经生产,有些企业已达30%左右,但总的来看,比例太低,亟待发展。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工艺的模具将随之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能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同时,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由于人们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研制各种超塑性材料来制作模具;用环氧、聚酯或在其中填充金属、玻璃等增强物制作简易模具。这类模具制造工艺简单,精度易控制,收缩率较小,价格便宜,寿命较高。还可用水泥塑料制作汽车覆盖件模具。中、低熔点合金模具,喷涂成型模具,电铸模,精铸模,层叠模,陶瓷吸塑模及光造型和使用热硬化橡胶快速制造低成本模具等快速经济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快换模架、快换冲头等也将日益发展。另外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机械手操作的快速换模装置、快速试模装置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专家认为,模具行业中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对压铸模的数量、寿命和复杂程度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以塑料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和产品零件的精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塑料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其精度和复杂程度也将随着相应提高。
⑤ 现阶段传统模具行业该怎么做,如何转型升级焕发生机
模具行业风险不容忽视 “模具制造是制造业的根基,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产品中,六到八成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中国模具市场容量已达8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将达1200亿元。虽然目前的模具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模具产业受外资垄断挤压产业利润空间以及内资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等困扰,产业投资风险陡然上升。”
一、外资企业正加紧蚕食模具市场
外资在中国开店设厂,看中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和便宜的钢材,而核心技术是他们牢牢掌控的秘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再加上中国的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使其在市场的竞争优势陡升,而中资企业却加大了提升档次的难度。
“十五”期间,我国的模具业得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0%。2005年中国模具行业模具销售额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加上20多亿美元的进口份额,中国模具市场容量已达8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将达1200亿元。
近年来,国际模具制造巨头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新一轮扩张,正如火如荼。德国海拉吉林落户;日本丰田模具天津设厂;芬兰贝尔罗斯公司投资兴建的深圳模具制造厂不久前正式投产,专为电信、保健、电子、汽车等行业提供高档模具产品……
外资大量独资进入,对提高我国自身的模具水平无任何帮助。外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再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竞争优势不言自明,其一直占领的高端模具市场中国企业更加无法进入,也就是说中资企业没有机会提升档次。中资企业最怕的是自身实力尚未增强,外资企业已对中国模具市场完成垄断。
目前,我国模具业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制造业急需的精密、复杂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进口,模具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超过10多亿美元。
二、内资企业隐忧重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共有生产模具的厂点约2万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同时,绝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主要表现在:
1、行业创新能力薄弱
模具行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不够重视,因而总体来看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民营企业贷款困难也影响许多企业的技术改造,致使科技进步的步伐不大,进步不快。
2、行业整体效率低下
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装备水平低,带来我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
3、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
4、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三、外部环境分析
外资企业因为核心技术不愿外流,都不选择合资。“外资企业进入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与其配套的企业(即客户)一起进入,其特点是专业为单一客户服务,模具品种同样单一;二是自己进入中国。外资模具公司投资中国,其目的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便宜的钢材,赚取更多利润。
业内人士介绍,在国外企业中,模具车间是“秘方车间”,外人是不能随便靠近的。在中国设厂,外资既有资金,又有自主技术,并不需要和中国企业合资。他们只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他们把设计依然放在国外,通过网络传到他们在中国的企业。
⑥ 你了解当下中国模具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吗
模具行业概况
简单而言,就是模具设计师和产品研发融合成一个新的岗位,一个能够负责整个产品从外观到机构、再到模具、到模具加工、模具生产、产品组装一系列工作的全新的岗位,成为制造业绝对的核心。
⑦ 中国模具今后如何发展呢
随着外资布局中国,模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国内中低端模具企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中国模具业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1、模具行业:掀起电子商务热潮
近几年,由于国外市场的不景气,大量国外模具单子涌入发展中国家,这给一部分中高档模具企业提供了不少机遇,这批先尝甜头的模具企业率先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并越做越大。模具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自此现燎原之势。如今,初具规模的的中型模具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套基本的电子商务流程。模具业开始搭上信息化的快车。信息化特别是信息化管理,已被许多模具企业提到议事日程,而且得到了深化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国内外有关软件同台竞技,二次开发富有成果,数据库日渐丰富。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具生产周期大为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效益增加。
2、模具产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由于模具的从属性和对特殊用户的依赖性,品牌在模具产业长期不被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效应已愈加重要,“经营品牌”已成为模具企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据罗百辉了解,全国已有10个左右的省、市级驰名(着名)模具商标和品牌,个别企业已在申报全国着名商标。随着质量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环保的重视,2009年又有一大批模具企业通过了ISO9000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同时,2009年行业内又增加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国家级和省、市级,还有不少企业在2009年建立了模具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
3、模具市场:联合重组资本运作
产需两旺的市场环境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踊跃投资于我国的模具行业,其中外资和民营资本仍是主流,投资热情普遍高涨,较大的技改项目和新建项目在2006年不断涌现。由于集群生产具有方便协作、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利于交流及可享受较为优惠的政策特点,2009年这一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全国已有十来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模具城、模具园区、积聚生产基地等,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的还有十多个。除集群生产之外,有些地方还在发展模具联合体及虚拟制造。
4、模具企业:加速发展高档模具
随着汽车工业近年以超过20%的增幅发展,进入汽车领域的模具企业和模具产品比上年有大幅增加。汽车企业也对模具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模具企业加紧改进,不断提高水平。同时,由于模具出口大幅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模具水平的提升。2009年模具水平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大型级进模长度已超过3米,精密级进模已可与2000次/分高速冲床匹配;热流道模具和气辅模具有的已达国际水平;在CAD/CAM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得到发展,并取得较好成果;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数量增多。
5、模具人才:加紧远程培训工作
鉴于模具行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短缺严重,近年来各地办学和培训工作备受关注。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谢谢采纳
⑧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模具行业产值与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
模具制造,指金属铸造用模具、矿物材料用模具、橡胶或塑料用模具及其他用途的模具的制造。模具行业被俗称为“工业之母”,从以单个车间生产为主到如今品牌林立,我国模具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非常大的飞跃。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汽车、通信、电子、家电等消费品的需求快速提升,使得这些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也成为我国模具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总产值总体呈上涨趋势,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总产值约为2900亿元,同比增长4.92%,预计到2020年,我国模具行业总产值能到达3043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⑨ 关于模具行业的发展前景
前瞻分析认为,我国模具行业要重回昔日“帝王之业”的地位,就必须转型升级。要解决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1、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虽然目前大多数模具生产企业没有技术、产品研发的实力,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企业、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研发能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对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同时,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提高行业的利润率,从而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到模具行业。
2、拓展产业链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产品生产原料有保障,销售有保障。但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模具生产所需的模具钢产品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这既影响了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形成对国外的依赖,不利于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如若没有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模具销路不畅,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模具产业要联合模具上下游产业拓展自身产业链,确保模具生产有来源、有去路
近年来,我国模具产销规模逐年攀升,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显示,2008-2012年,我国模具的工业总产值由908.66亿元增加至1845.13亿元,销售收入由861.96亿元增加至1816.20亿元。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显示了模具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