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钉模具怎么修

钉模具怎么修

发布时间:2022-07-18 17:17:14

『壹』 模具中常用的几种修模方法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是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但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塌角、变形、磨损、甚至折断等失效形式。因此,对模具的修复也是必要的。修复模具的方法很多,如电火花工艺、氩弧焊修复、激光堆焊技术、电刷镀方法。 氩弧焊修复 利用连续送进的焊丝与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作热源,由焊炬喷嘴喷出的气体保护电弧来进行焊接的。目前氩弧焊是常用的方法,可适用于大部分主要金属,包括碳钢、合金钢。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适用于不锈钢、铝、镁、铜、钛、锆及镍合金,由于价格低,被广泛用于模具修复焊,但焊接热影响面积大、焊点大等缺点,目前在精密模具修补方面已逐步补激光焊所代替。 电刷镀修复 电刷镀技术是采用一种专用直流电源设备,电源的正极接镀笔,作为刷镀时的阳极;电源的负极接工件,作为刷镀时的阴极.镀笔通常采用高纯细石墨块作为阳极材料,石墨块外面裹上棉花和耐磨的涤棉套.工作时,电源组件调整到合适的电压,并使侵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被修复工件表面上来回运动,并保持一定的压力,直到形成均匀理想的金属沉积层为止.由于镀笔与被修复工件表面接触的部位,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扩散到工件表面上,在表面上获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原子,从而这些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形成镀层,也就是在被修复塑料模具型腔工作面上获得所需要的均匀沉积层。 激光堆焊修复 激光焊是利用大功率相干单色光子流聚焦而成的激光束为热源进行的焊接。这种焊接方法通常有连续功率激光焊和脉冲功率激光焊。激光焊优点是不需要在真空中进行,缺点则是穿透力不如电子束焊强。激光焊时能进行精确的能量控制,因而可以实现精密器件的焊接。它能应用于很多金属,特别是能解决一些难焊金属及异种金属的焊接。目前已广范用于模具的修复。

『贰』 模具维修方法

这种模具基本没什么可保养的,只是清理下型腔内的残留物就行了!

『叁』 如何算冲压模具维修率

16冲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艺方法有哪些?
冲裁模常用字的修理工艺方法如下:
(1) 修磨变钝的凸凹模,一种方法是用油石加煤油或风动砂轮修磨.另一种方法是用平面磨床磨削.
(2) 修理间隙变大的凸凹模,先用适当尺寸的块规检测凸凹模间隙,若间隙不大,只需把刃口平面磨锋再用油石修整,若间隙过大,可先用氧-乙炔气焊加热发红,局部锻打,对冲孔模应敲击凹模刃口周边,以保证凸模尺寸,对落料模应敲击凸模,以保证凹模尺寸.敲击延展尺寸均匀后可停止敲击,但仍继续加热几分钟以消除内应力,冷却后再用压印锉修法重新调整间隙,并用火焰表面淬火.
(3) 修磨间隙不均匀的凸凹模,除自然磨损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圆柱销松动失去定位能力,致使凸凹模不同心而引起间隙不均匀.应对凸凹模刃口对正恢复均匀,再用螺丝紧固,把原销孔铰大0.1~0.2mm,重新配作非标准圆柱销.
2) 导向装置磨损,精度降低,起不到导向作用,使凸凹模相对偏位.需将导柱表面镀铬,再用磨削方法与导套研配直到恢复原配合间隙和精度等级.
(4) 更换细小的冲孔与落料凸模.
根据冲裁件缺陷,通过质量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最后通过修理和调整消除影响,见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

冲裁间隙太小

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2

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

冲裁间隙太大

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3

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

冲裁间隙不均匀

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

4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

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

返修凹模,调整顶板

5

校正后制件尺寸超差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所致,多见于下出件冲模

减小落料模凹模或改换有弹顶装置的落料模

6

内孔与外形位置偏移

1.挡料梢位置不正确
2.导正销过小
3.侧刃定距不准

1.修正挡料梢位置
2.更换导正销
3.修正侧刃

7

孔口破裂或制件变形

1.导正销大于孔径
2.导正销定位不准

1.修正导正销
2.纠正定位误差

8

工件扭曲

1.材料内应力造成
2.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

1.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
2.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

9

啃口

1.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
2.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
3.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
4.平行度误差积累

1.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2.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3.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4.重新修磨装配

10

脱料不正常

1.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
2.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
3.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
4.凹模有倒锥

1.修整脱料伯
2.更换弹簧或橡胶
3.修整漏料孔
4.修整凹模

18如何根据弯曲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弯曲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高度尺寸不稳定

1.高度尺寸太小
2.凹模圆角不对称

1.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2.修正凹模圆角

2

弯曲角有裂缝

1.弯曲内半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属可塑性差

1.加大凸模弯曲半径
2.改变落料排样
3.毛刺改在制件内圆角
4.退火或采用软性材料

3

制件外表面有压痕

1.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2.凹模表面粗糙间隙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4

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1.凹模圆角太小
2.凸凹模间隙过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5

凹形件底部不平

凹模内无顶料装置

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6

制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弯曲时材料外表面在圆周方向受拉产生收缩变形,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受压产生伸长变形,因而沿弯曲方向出现挠曲端面产生鼓起现象

1.制件在冲压最后阶段凸凹模应有足够压力
2.做出与制件外圆角相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增加工序完善

7

弯曲引起孔变形

采用弹压弯曲并以孔定位时弯臂外侧由于凹模表面和制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变形

1.采用V形弯曲
2.加大顶料板压力
3.在顶料板上加麻点格纹,以增大摩擦力防止制件在弯曲时滑移

8

弯曲后不能保证孔位置尺寸精度

1.制件展开尺寸不对
2.材料回弹引起
3.定位不稳定

1.准确计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进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9

弯曲后两边对向的两孔轴心错移

材料回弹改变弯曲角度使中心线错移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进弯曲模结构减小材料回弹

10

弯曲线与两孔中心联机不平行

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弯曲部位出现外胀现象

1.增加折弯件高度尺寸
2.改进折弯件工艺方法

11

带切口的制件向下挠曲

由于切口使两直边向左右张开,制件底部出现挠度

1.改进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量,使切口连接起来,弯曲后再将工艺留量切去

12

弯曲后宽度方向变形,被弯曲部位在宽度方向出现弓形挠度

由于制件宽度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量不一致产生扭转和挠度

1.增加弯曲压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证材料纹向与弯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19如何根据拉伸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拉伸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凸缘起皱且制件壁部破裂

压边力太小,凸缘部分起皱,材料无法进入凹模型腔而拉裂

加大压边力

2

凸缘平面壁部拉裂

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太大造成危险断面拉裂

减小压边力;增大凹模圆角半径;加用润滑剂或增加材料塑性

3

制件边缘呈锯齿状

毛边边缘有毛刺

修整毛坯落料模刃口

4

制件边缘高低不一致

1.毛坯中心与凸模中心不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和模具间隙不匀

1.调整定位
2.校匀间隙和修整凹模圆角半径

5

危险断面显着变薄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压边力太大,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引起危险断面缩颈

加大模具圆角半径和间隙,毛坯涂上合适的润滑剂

6

制件底部拉脱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材料处于被切割状态

加大凹模圆角半径

7

制件边缘皱折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拉伸过程的未阶段脱离了压边圈但尚未越过凹模圆角的材料压边圈压不到,起皱后被继续拉入凹模形成边缘皱折

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采用弧形压边圈

8

制件底部凹陷或呈歪扭状

1.模具无出气孔或出气孔太小堵塞
2.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顶料杆太长

1.钻扩出气孔
2.修整顶料装置

9

锥形件或半球形件侧壁起皱

拉伸开始时大部分材料悬空加之压边力太小,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或润滑油太多使径向拉应力减小,切向拉应力加大,材料失稳而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采用拉延筋;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加厚材料

10

矩形件角部破裂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间隙太小或制件角部变形

加大模具角部圆角半径及间隙或增加拉深次数(包括中间退火工序)

11

矩形件角口上部被拉脱

毛坯角部材料太多或角部有毛刺

减小毛坯角部材料或打光角部毛刺

12

制件底部不平整

毛坯不平整,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缓冲器弹力太小

平整毛坯,修整顶料装置

13

矩形件直壁部分不平整

角部间隙太小,多余材料向侧壁挤压失去稳定而起皱

放大角部间隙,减小直壁部分间隙

14

制件壁部拉毛

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有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有杂质,拉伤制件表面

须研磨抛光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润滑油

15

矩形件角部向内折拢局部起皱

材料角部压边力太小,起皱后拉入凹模型腔引起局部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增大角部毛坯面积

16

阶梯形制件肩部破裂

凸肩部分成形时材料在母线方向受过大的拉应力

加大凹模口及凸肩部分圆角或改善润滑条件,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

20如何根据翻孔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孔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孔壁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翻孔后孔口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

制件孔口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太硬
3.冲孔断面有毛刺
4.孔口翻边太高

1.调整模具合理间隙
2.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3.调整冲孔模间隙或改变送料方向
4.改变工艺降低翻边高度

21如何根据翻边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边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翻边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边缘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3.坯料放偏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修正定位件

3

边缘有皱纹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外轮廓形状突变

1.修整或更换凸,凹模
2.将坯料外形改圆滑过渡

4

外缘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
2.圆角半径太小
3.坯料太硬

1.调整模具间隙
2.加大圆角半径
3.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22如何根据冲件的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
根据冲件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消除冲件缺陷的方法见下表:

序号

缺陷

解决办法

1

冲件粘在脱料板

在脱料板装弹性脱料钉

2

冲孔废料粘冲头端面

采取防止废料上粘的各种措施

3

毛刺

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

4

印痕

调节弹簧力

5

小冲头易断

小冲头用镶套固定或采用其它固定方便的结构

6

脱料板倾斜

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 相结合的形式

7

凹模胀碎

严格按斜度要求加工

8

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

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

9

孔变形

修正孔的工位

10

拉深工件发生问题

增加后拉深的工位和空位

11

每批零件间的误差

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肆』 五金冲压模具的几种修复方法

(1)价格。在汽车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它的价格, 将会影响到产品最终的销量。

五金冲压模

『伍』 注塑模具维修常见的那些问题怎么维修

注塑模具维修常见的问题是拉伤、磨损、损坏、变形等。拉伤的部件要打磨、抛光;磨损、损坏的部件要更换新的配件;变形的部件要调整、校平。磨损的部位也可以采用冷焊方法贴补一层,然后再打磨、抛光。有些损坏严重的部位还需要采用氩弧焊的方法来修补。

『陆』 五金模具的维修有哪些技巧

模具的维护要领:

1、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2、凸凹模的维护:

(1)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模具原有的状况,以便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有加垫或者移位元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垫片的厚度并做好记录。更换凸模要试插脱料块、凹模是否顺畅,并试插与凹模间隙是否均匀,更换凹模也要试插与冲头间隙是否均匀。

(2)针对修磨凸模后凸模变短需要加垫垫片达到所需要的长度 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足够。更换已断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时要检查相对应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组装凸模要检查凸模与固定块或固定板之间是否间隙足够,有压块的要检查是否留有活动馀量。

(3)组装凹模应水平置入,再用平铁块置如凹模面上用铜棒将其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强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装好后要检查凹模面是否与模面相平。

(4)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组装完毕后要对照料带做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和凹模垫块是否装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换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够,模具需要锁紧部位是否锁紧。注意做脱料板螺丝的锁紧确认,锁紧时应从内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锁紧,不可先锁紧某一个螺丝再锁紧另一个螺丝,以免造成脱料板倾斜导致凸模断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3、脱料板的维护:

(1)脱料板的拆卸可先用两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双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内是否清理干净,锁紧螺丝是否全部拆卸,是否应卡料引起的模具损伤,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切不可盲目处置。

(2)组装脱料板时先将凸模和脱料板清理乾净,在导柱和凸模导入处加润滑油,将其平稳放入,再用双手压到位,并反复几次。如太紧应查明原因(导柱和导套导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损伤,新换凸模是否能顺利过脱料板位置是否正确,),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固定板有压块的要检查脱料背板上脱料是否足够。

(3)脱料板与凹模间的材料接触面,长时间冲压产生压痕(脱料板与凹模间容料间隙一般为料厚减0.03-0.05mm,当压痕严重时,会影响材料的压制精度,造成产品尺寸异常、不稳定等,需对脱料镶块和脱料板进行维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应作精度检查,它不等高时会导致脱料板倾斜,其精密导向、平稳弹压功能将遭到破坏,须加以维护。

4、导向部位检查:

(1)导柱、导套配合间隙如何,是否有烧伤或磨损痕迹,模具导向的给油状态是否正常,应作检查。导向件的磨损及精度的破坏,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故必须作适当保养以及定期的更换。

(2)检查导料件的精度,若导料梢(正钉)磨损,已失去应有的料带导正精度及功能,必须进行更换。检查弹簧状况(脱料弹簧和顶料弹簧等),看其是否断裂,或长时间使用虽未断裂,但已疲劳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须作定期的维护、更换,否则会对模具造成伤害或生产不顺畅。

『柒』 模具维修流程

根据加工产品或者操作者的反应的模具存在的问题,把模具拆卸下来,针对内有问题的容零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新的零件。然后再把修理好的模具装上加工产品,根据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情况,判断问题是否解决。如果一切正常,模具就算是维修成功,否则,还要把模具拆卸卸下来继续修理直到问题解决。

『捌』 塑料模具:模具中常用的几种修模方法

句中常用的几种修模方法 一般也就是一到两三

『玖』 冲压铆接磨具怎么修

传统的螺母铆接包括两步工艺1对物料进行冲孔,将螺母的柄部嵌套入孔内;2挤压螺母使其变形完成铆接,需要两种模具冲孔模与铆接模,还需要在冲孔完成后将螺母套入孔内,过程相对复杂。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可同时对物料板进行冲孔和铆接的螺母铆接冲压模具,该模具缩短了工艺过程,节约了工艺设备。

『拾』 注塑模具怎么修复

一、维修方法:

电刷镀方法,用铜或镍合金将模具的凹陷处补平,最后抛光处理。整个修复过程都在低温环境下操作,对磨具没有不良影响且结合力非常的好。


二、注塑模具维修的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 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

    2.1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

    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 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 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快速度完成。

阅读全文

与钉模具怎么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钢筋混凝土多少钱 浏览:883
钢管铁件怎么计算 浏览:954
合金筷的寿命是多少 浏览:647
取钢板多久能脱拐走路 浏览:509
什么是管对接焊缝 浏览:449
pp线盒模具定制多少钱 浏览:695
钛合金粉末粒径分布如何测试 浏览:843
16厘12米钢板多少钱吨 浏览:909
什么样的钢材需要发黑 浏览:503
不锈钢镜面怎么打理 浏览:667
天然气管道地面焊接用什么滑轮 浏览:269
铸铁管与焊管差异 浏览:586
不锈钢管怎么手动弯弧机 浏览:41
怎么增加不锈钢管的强度 浏览:775
20mm的铜环如何焊接 浏览:693
无缝钢管57一吨多少米 浏览:19
二氧化碳钢瓶哪个快递公司可以寄 浏览:520
不锈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区别 浏览:233
八节虾米腰弯头怎么下 浏览:581
广联达钢筋弯折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