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金模具设计怎么算弹片的回弹
这个主要要看被加工材料的回弹系数,这个一般是一个经验值
买材料的产商可以提供的
❷ 冷冲压回弹角度以及回弹量如何计算求解!
这个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材料厚度,折弯角度 ,产品材质还有就是模具工艺了
建议楼主2-4毫米的材料一般材料比如ST1290度以下设计的时候放1度
❸ 请问五金模具的产品的回弹怎么解决
1.放回弹。比如产品要折80度的角,模具实际做85度。
2.加整形。拉包,折弯,成型等工艺采用多工程,多步成型的方式加工。
3.放应力。如将材料加热(很少用),加工艺缺口,加压茎等等方式。
❹ 模具设计时当折弯圆角较大时回弹如何确定
回弹不仅仅和圆角有关,和材料力学性能,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厚度等都有关系的。
一般来讲和材料的屈服强度,弯曲角度,弯曲变形系数r/t成正比,弯曲的回弹角度和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和冲压速度,零件形状,工艺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公式定量比较困难,经验和模具修配很重要。
请参考
❺ 冲压模具设计回弹计算
当判断不清时,一般都要做工艺试验。
白钢 是不锈钢还是高速钢,其种类又很多。
请指出牌号,什么厂家生产的?
牌号、生产厂家、批次不一样,回弹也不同。
❻ 什么叫回弹
你说的是物理概念啊???
回弹指通常物理反弹 ,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物理变形, 当压力释放时所产生的还原或近还原的状态的物理变化 。
用手按用力住一轻质弹簧使弹簧发生物理变化,当手松开或用力减小时弹簧会发生趋向复原的现象叫回弹。
回弹
回弹是用来说明当去除成型工具的压力时,成型的部件所产生的尺寸变化。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当施加压力时工具挠曲,但利用现代化设备这应当不成为问题。 第二,和许多材料一样,不锈钢也有一些弹性恢复。例如,如果对不锈钢进行折边,折的角度应比所需角度大一些,这样,当去掉压力时,就能使它回弹到所需角度。同样,在设计冷弯冲床模具时,应包括回弹余量。例如为在不锈钢上获得90度的角,模具的坡口角度可能是80度。
❼ 跪求冲压模具材料角度回弹计算公式
按我的经验,角度回弹:黄铜2~3度,磷铜5-7度,不锈钢7-10度,镀锌板无须做回弹,R角回弹,一般取回R角的90%,如R1.0的,答实际上做R0.9。但是要知道任何的经验公式不可能做到100%准,建议折弯后再做一站微调调整,就万无一失啦。
❽ 冲压成型模具圆弧回弹怎么算
1、回弹是世界性难题,对某种料的回弹可以做简易的实验得到。
2.1在弯曲时,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在弯曲作业中,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弯曲精度比较高的零件时,为了减少回弹值,应选择力学性能分布较均匀的金属板料。
⑵.材料表面质量
板材厚度上的精度、表面质量和平度,对回弹有较大影响。若板料厚度上公差范围大,其回弹角的波动就大;板料厚度越薄,受这方面的影响就越大。此外,若材料表面不平、凸起及有杂质,则在弯曲时将会产生应力集中,因而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
⑶.相对弯曲半径r/t
r---指弯曲半径。
t---指料厚。
r/t越大,则回弹值越大。故为了减小回弹的影响,一般都选择小的相对弯曲半径。但过小的弯曲半径使弯曲处破裂。必须均衡考虑。
⑷.弯曲角
弯曲角越大,表示变形区越大,但是弯曲角与弯曲半径的回弱值无关。
⑸.弯曲件的形状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弯曲件的几何形状及模具工作尺寸对回弹值有较大影响。例如,在弯曲过程中,U形件比V形件的回弹性要小些。这是因为U形件的底部在弯曲中有拉伸变形的成分,故回弹要小。
⑹.弯曲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弯曲作用力小时,则回弹角大。增加作用力,实际上弯曲带校正基本上可以使回弹角减小或趋近于零。
2.2减少弯曲回弹的措施
(1)改进弯曲件局部结构和选用合适材料
例如,在弯曲件变形处压制加强筋,用以提高零件刚度减少回弹;又如在选用板材时,可采用弹性模数大而屈服极限值较低的材料进行弯曲,可以减少回弹;对于一些硬材料,弯曲前进行退火处理,也可减少回弹。
(2)补偿法
根据弯曲件的回弹趋势和回弹量大小、修正凸模或凹模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使工件的回弹量得到补偿。一般来说补偿法是消除弯曲件回弹最简单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简单的计算请查冲压设计手册。
❾ 弯曲回弹的回弹值的确定
确定工件的回弹值,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克服回弹,以使弯曲工件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确定回弹值的方法有查图法、查表法和计算法,一般来说都是近似的。目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回弹的研究仍在继续。由于回弹涉及的因素多,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故对于回弹值的控制一般均是用不同结构的模具来修正,主要是在试模中予以修正的。
❿ 冷冲压成型的形状反弹力怎么计算
材料成形後,一般会产生回弹。但回弹究竟多少,这就和成形结构,条件(模具闭合高度等)以及材质有很大的关系,很难精确的知道。因此,在放回弹时,可多放1~2度,这样冲出来即使角度偏大,要调回来也比较容易;要是角度偏小,只好改成形入子角度了。回弹一般放2~5度,在不同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的回弹角。※ 在放回弹时,都以内折弯点为基准,以该点旋转一个回弹角即可。※ 回弹缩放常用参考:当折弯角α<10度时,一般放4~5度的回弹; 当α>=10度时,一般放2~3度回弹。回弹软材比较小,如黄铜,SPCC,etc;塑性较强的硬材回弹大,如不銹钢,铍铜,钛铜,etc。※ 对於90度成形,一般在成形入子上加上适当的负角和压肋,就能打出90度,甚至负角。※ 两个或以上折弯成形采用一次成形时,若精度要求高,往往还需一道整形工序。第一次要求加回弹,第二次不加回弹,其成形入子应和产品一样。※ 对於R角的回弹:若0.5<R/t<=1.0时,一般这种情况不放R角回弹,只放折弯角回弹;以圆弧的圆心为基点旋转一个回弹角,再把R角延长和直线相接即可。 当R/t>1.0时,R角可放20﹪的回弹。如R2.0放回弹後变成R1.6,且应使R1.6的中性层长度等於R2.0的中性层长度,也就是说R角虽然变小了,但它包围的角度增加了,其展开长度保持不变,且应使R1.6的前端舆原R舆直线的相切点以相切连起来,至於R後面的部分,把它移过来,在R1.6的尾端以相切的方式连起来。注意,R放回弹後,折弯角不需再放回弹。※ 对於90度采用分步成形时,一般先打成45~60度的角度後,第二步再打成90度,且不需要带压肋。不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折弯点的位置不一样。以先打45度为例,其相差值为圆角处展开长度的一半。这样有意在第一次成形偏移半个折弯线长度距离的目的是加大材料区域面积的塑性变形,在第二次折弯时容易些。如果前一工序成形折弯点跟後一工序成形的折弯点相同,那麼前一工序成形折弯失效,仍相当於一次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