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设计什么情况下的运水会形成死水
就是模具中的冷却水,在所以的模具结构都做好了,零件也放完了,要在有距离产品20-30MM的地方设计上水路,每条水路间距60-120MM左右 ,水路孔大小直径从6-12MM,具体还是要根据模具结构来定,有的深的地方要加翻水孔,也就是水井
2. 模具冲裁中的最小孔间距和最小孔边距的定义是什么
最小孔边距为4.75>t,最小孔间距为14-3.5 > t = 1.2
3. 注塑模具大师级问题
供水口压强一般为0.49-0.58Mpa
格林柱间距最小间距不能小于50MM
隔热板材质一般为热固性玻璃纤维板
耐磨片一般是经过氮化处理HRC50度以上
个人经验
4. 如果产品的冷却时间为2分钟,如何计算注塑模具的水路直径及长度
作为一名多年模具设计师,现任的模具设计教师,我想你这个提问本身问题很多:
1.首先,不可能一个产品需要在模具里冷却2分钟,除非你把它从出模具后再冷却到室温的情况算上,不过那就跟模具没有关系了,那要查当天的天气室温。要知道,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工具,绝大多数产品冷却时间不会超过20秒。
2.产品壁厚7.5mm,不知道你具体的直径和长度是多少,注塑塑胶产品壁厚一般在1-3mm左右,壁厚过厚,会容易导致产品有气泡和缩水变形。而且看你这个产品像是管道,管道是挤出成型而不是注塑成型,工艺完全不同,这点需要厘清。
3.注塑模具的水路直径与长度计算,基本跟你设定的这些条件无关。直径上我们一般建议最大不超过12mm,不是产品越大运水直径就越大,因为要考虑水量和扰流。排布上要考虑均匀,一般运水间距是直径的5倍,重点的位置要加强。长度上面单组水路循环建议不超过2m,进出水温差不超过5度,这才是水路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
水路设计
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设计新手,在研究一个错漏百出的问题,建议不要浪费时间,反而误入歧途。我们每个晚上都有网课,想学真本事可以来听听,扫我在上面
5. 模具水路怎么排
3mm以上(很小的小模),有空间最少5mm的宽度,你可以网上买光盘,初,高级都有讲解,主要是强度,还有不能破,分布均匀散热
6. 模具上的运水怎么接二十多个孔
一般运水孔在模具的侧面,一个入水和一个出水为一组。先找到一个孔用气枪向里面吹气,看看哪一个孔有气出来,就两个就是一组,一个接入水,一个接出水。同样把其他的接上。
还有运水不要串联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三组串联,这样第一个进水与最后一个出水的温度相差太大,引起产品冷却不平行而产生变形。
做得好的模具一般在水孔的边上打有“IN”和“OUT”,并且有数字标记,看着这些标记连接就方便多了。
7. 模具运水打孔有1|8、1|4、3|8请分别细说
以上规格都是指英制的:
1/8是指一英寸分平均分成八份,即1/8*25.4=3.175mm
1/4概念同上,即6.35mm;
3/8概念同上,即9,525mm;
指模具运水管路直径;
水路越大冷却、加热效率相对好;
一般情况下,1/4用的比较广,具体要看产品结构、模具结构而定;
8. 冷水管和热水管的间距是多少
冷热水龙头的距离是标准统一的,冷水龙头和热水龙头之间的距离中对中为15厘米,误差一定要保证在5毫米以内,如果在安装水管中出现偏差,可以在安装龙头弯脚时进行调解。一般冷热水接口高度90厘米,误差也要在5毫米之内。
9. 塑胶模具水路到入子最小距离是多少
只要水路能够正常循环,起到冷却的作用,不妨碍模具的正常工作就可以。
10. 塑料模具设计中的水路怎么排布比较好
具体问题具体应对,水路并非想怎么排就怎么排,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约束,但有个基本的原则,冷却要均匀,不均匀的冷却还不如没有,反倒造成成型不良,制品尺寸不稳,变形等缺陷。不妨把你的结构弄上来看看,大家一起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