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手糊模具怎么做

手糊模具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7-06 22:22:31

A. 手工模具怎么做

可以找个电脑锣加工中心帮你锣一个就好!按照你上述要求这个东西加工很简单!花钱也不多!可以做木头的也可以是金属的!

B. 手糊玻璃钢形成工艺分为几个步骤

FRP 模具制作工艺是以液态的环氧树脂与有机或
无机材料混合作为基体材料,并以原型为基准,手工逐
层糊制模具的一种制模方法。手糊成型FRP 模具的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 分型面的设计
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工艺操作难易程度、模具
的糊制和制件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根
据原型特征,在确保原型能顺利脱模及模具上、下两部
分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分型面的位置及形状应尽可能
简单。因此,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分型面和浇口的位置,
严禁出现倒拔模斜度,以免无法脱模。沿分型面用光
滑木板固定原型,以便进行上下模的分开糊制。在原
型和分型面上涂刷脱模剂时,一定要涂均匀、周到,须
涂刷2~3 遍,待前一遍涂刷的脱模剂干燥后,方可进
行下一遍涂刷。
(2) 涂刷胶衣层
待脱模剂完全干燥后,将模具专用胶衣用毛刷分
两次涂刷,涂刷要均匀,待第一层初凝后再涂刷第二
层。胶衣为黑色,胶衣层总厚度应控制在016mm 左
右。在这里要注意胶衣不能涂太厚,以防止表面裂纹
和起皱。
(3) 树脂胶液配制
根据常温树脂的粘度,可对其进行适当的预热。
然后以100 份WSP6101 型环氧树脂和8~10 份(质量
比) 丙酮(或环氧丙烷丁基醚) 混合于干净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20 份~25 份的固化剂(固化剂的加
入量应根据现场温度适当增减) ,迅速搅拌,进行真空
脱泡1min~3min ,以除去树脂胶液中的气泡,即可使
用。
(4) 玻璃纤维逐层糊制
待胶衣初凝,手感软而不粘时,将调配好的环氧树
脂胶液涂刷到胶凝的胶衣上,随即铺一层短切毡,用毛
刷将布层压实,使含胶量均匀,排出气泡。有些情况
下,需要用尖状物,将气泡挑开。第二层短切毡的铺设
必须在第一层树脂胶液凝结后进行。其后可采用一布
一毡的形式进行逐层糊制,每次糊制2~3 层后,要待
树脂固化放热高峰过了之后(即树脂胶液较粘稠时,在
20 ℃一般60min 左右) ,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糊制,直到
所需厚度。糊制时玻璃纤维布必须铺覆平整,玻璃布
之间的接缝应互相错开,尽量不要在棱角处搭接。要
严格控制每层树脂胶液的用量,要既能充分浸润纤维,
又不能过多。含胶量高,气泡不易排除,而且固化放热
大,收缩率大。含胶量低,容易分层。
第一片模具固化后,切除多余飞边,清理模具及另
一半原型表面上的杂物,即可打脱模剂,制作胶衣层,
放置注射孔与排气孔,进行第二片模具的糊制。待第
二片模具固化后,切除多余的飞边。为保证模具有足
够的强度,避免模具变形。可适当地粘结一些支撑件、
紧固件、定位销等以完善模具结构。
(5) 脱模修整
在常温(20 ℃左右) 下糊制好的模具,一般48h 基
本固化定型,即能脱模。在脱模时,严禁用硬物敲打模
具,尽可能使用压缩空气断续吹气,以使模具和母模逐
渐分离。脱模后视模具的使用要求,可在模具上做些
钻孔等机械加工,尤其是在浇注或注塑时材料不易充
满的死角处,在无预留气孔的情况下,一定要钻些气
孔。然后进行模具后处理,一般用400 # ~1200 # 水砂
纸依次打磨模具表面,使用抛光机对模具进行表面抛
光。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模具即可交付使用。
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母模要光滑,第二,脱模剂要均匀,第三,做第一层的时候不能有气泡,第四,要仔细打磨,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可能一一列举

C. 请教自己做手糊玻璃钢树脂及模具方法

玻璃钢做你那个东西是最好不过的.
无需什么配方,买不饱和树脂时有带固化剂,(甲乙酮,奈酸钴),玻璃纤维布等就行,.
工艺手糊就可以
可直接用玻璃钢复型做模具,但厚度起码是产品的3倍以上.可长期使用,,不要用石膏做模具,基本上是一次性的.
脱模剂去文具店买那种瓶口有海棉头的胶水.(聚乙烯醇胶水)
还有,要表面光滑,还要一种材料叫胶衣,做模具必须用
补充:做玻璃钢无需加温,手糊时几分钟到半小时就可固化

D. 手糊玻璃钢的配料方法

1、配置胶衣树脂时,要充分混合,特别是使用颜料糊时,若混合不均匀,会使制品表面出现斑点和条纹,这不仅影响外观,而且还会降低它物理性能。为此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拌进行混合,且最好用不产生漩涡的混合机,以避免混进空气。

2、胶衣可以用毛刷或专用喷枪来喷涂。喷涂时应补加5~7﹪的苯乙烯以调节树脂的粘度及补充喷涂过程中挥发损失的苯乙烯。

3、胶衣层的厚度应精确控制在0.3~O.5mm之间,通常以单位面积所用的胶衣质量来控制,即胶衣的用量为350~550g/㎡,这样便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厚度。

4、胶衣要涂刷均匀,尽量避免胶衣局部积聚。

5、胶衣层的固化程度一定要掌握好。

(4)手糊模具怎么做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手糊制品常采用室温固化,正常固化过程分为凝胶、固化和熟化三个阶段。制品凝胶、固化到有一定强度时,才可以脱模。如聚酯玻璃钢制品,一般要成型后固化24小时才达到脱模强度。脱模后的制品并不能马上使用,而要在高于15℃的环境中继续固化一周,才能达到使用强度。但是聚酯玻璃钢的强度增长,往往需要一年后才能稳定。

判断玻璃钢的固化程度,除测强度外,尚可用巴柯尔硬度计来检验。一般情况下当固化到巴柯尔硬度15时,便可脱模。

升高环境温度,固化速度加快,可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模具周转。手糊成型的最佳环境温度为25~30℃。对于暴露面积较大的聚酯玻璃钢制品,在树脂凝胶前不宜加热处理,否则会使交联剂挥发,造成永不固化。

E. 怎样克服手糊玻璃钢粘模具

什么样的模具啊,硅胶模具不用脱模剂,要是其他的硬模,可以选择好一点的脱模剂,用地板蜡也可以,再刷脱模剂的一定要细致,刷到刷严,就没有问题了。

F. 求手糊玻璃钢箱子工艺流程

首先找一个干净纸箱做为模子,再将玻璃划成跟纸箱一样的尺寸,将玻璃底面放进纸箱,然后在玻璃底面四边当中的一边打上玻璃胶,再将四边的玻璃一块一块放进纸箱,注意一定要将需要固定的边上打上玻璃胶,四边的玻璃一定要事先用双面胶固定纸箱和玻璃,不然玻璃要倒的,到时候粘来就不好了;另外玻璃胶完全固定了之后才能从纸箱里取出。

G. 玻璃钢手糊是什么

手糊指的是玻璃钢手工制作,因为是用玻璃布铺层然后手工涂上树脂,所以就说是手糊工艺。

H. 手糊花缸玻璃钢模具,做盖子的时候为什么模具和模种老是沾在一起,脱模腊都打了六,七篇,还是总把模种卡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6

I. 玻璃钢 手糊法具体怎样实现

手糊工艺
一、胶衣的喷涂和涂刷
为了改善和美化玻璃钢制品的表面状态,提高产品的价值,并保证内层玻璃钢不受侵蚀,延长制品使用寿命,我们一般是将制品的工作表面做成一层加有颜料糊(色浆)的、树脂含量很高的胶层,它可以是纯树脂,亦可用表面毡增强。这层胶层称之为胶衣层(也称为表面层或装饰层)。胶衣层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品的外在质量以及耐候性、耐水性和耐化学介质侵蚀性等,故在胶衣层喷涂或涂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配置胶衣树脂时,要充分混合,特别是使用颜料糊时,若混合不均匀,会使制品表面出现斑点和条纹,这不仅影响外观,而且还会降低它物理性能。为此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拌进行混合,且最好用不产生漩涡的混合机,以避免混进空气。
(2)胶衣可以用毛刷或专用喷枪来喷涂。喷涂时应补加5~7﹪的苯乙烯以调节树脂的粘度及补充喷涂过程中挥发损失的苯乙烯。
(3)胶衣层的厚度应精确控制在0.3~O.5mm之间,通常以单位面积所用的胶衣质量来控制,即胶衣的用量为350~550g/㎡,这样便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厚度。
胶衣层的厚度要适宜,不能太薄,但也不能太厚,如果胶衣太薄,可能会固化不完全,并且胶衣背面的玻璃纤维容易显露出来,影响外观质量,起不到美化和保护玻璃钢制品的作用;若胶衣过厚,则容易产生龟裂,不耐冲击力,特别是经受不住从制品反面方向来的冲击。胶衣涂刷不均匀,在脱模过程中也容易引起裂纹,这是因为表面固化速度不一,而使树脂内部产生应力的缘故。
(4)胶衣要涂刷均匀,尽量避免胶衣局部积聚。
(5)胶衣层的固化程度一定要掌握好。
检查胶衣层是否固化适度的最好办法使采用触摸法即用千净的手指触及一下胶衣层表面,如果感到稍微有点发粘但不粘手时,说明胶衣层己经基本固化,这时可进行下一步的糊制操作,以确保胶衣层与背衬层的整体性。
二、工艺路线的确定
工艺路线关系到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生产周期(生产效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组织生产前,必须对产品使用时的技术条件(环境、温度、介质、载荷„„等),制品结构、生产数量及施工条件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经过分析研究,才能确定成型工艺方案,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合理选用原、辅材料、配方和铺层方法。
(2)根据产品几何形状、生产数量、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模具材料。
(3)根据气候条件、任务缓急、确定固化方式。
三、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材料(增强材料、结构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等)。在原材料的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品是否接触酸、碱性介质,介质的种类、浓度、使用温度、接
触时间等。
②是否有透光、阻燃等性能要求。
③在力学性能方面,是动载荷还是静载荷。
④有无防渗漏及其它特殊要求。
(2)确定模具结构和材质。
(3)脱模剂的选择、
(4)确定树脂固化配合和固化制度。
(5)按已给定的制品厚度和强度要求,确定增强材料的品种、规格、层数和铺层方式。
(6)编制成型工艺规程。
四、玻璃钢层的糊制
糊制是手糊成型工艺的重要工序,必须精细操作做到快速、准确、树脂含量均匀、无明显气泡、无浸渍不良、不损坏纤维及制品表面平整,确保制品质量。质量的好坏,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认真与否关系极大,因此,糊制工作虽然简单,但要把制品糊制好,则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应认真对待。
(一)厚度的控制
玻璃钢制品的厚度控制,是手糊工艺设计及生产过程中都会碰到的技术问题,当我们知道某制品所要求的厚度时,就需进行计算,以确定树脂、填料含量及所用增强材料的规格、层数。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它的大致厚度。
t=(G1n1,十G2n2+„„)×(0. 394+0. 909k1+0.4×k1k2)
式中:—玻璃钢的计算厚度(mm);
G1、G2 —各种规格的布或毡的单位面积质量(kg/㎡);
n1、 n2 —各种规格的布或毡的层数;
0.394—纤维基材的厚度常数;
0.909—聚脂树脂的厚度常数;
0.400—填料的厚度常数;
k1—树脂含量对玻璃纤维含量的比数;
k2—填料含量对树脂含量的比数。
(二)树脂用量的计算
玻璃钢的树脂用量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可以用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1)根据空隙填充原理计算,推算出含胶量的公式,只有知道玻璃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和相当厚度(一层玻璃布想当于制品的厚度),便可以计算出玻璃钢的含胶量:
(2)用先算出制品的质量,确定玻璃纤维质量的百分含量后计算。
①制品表面积×厚度×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制品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百分含量=玻璃纤维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树脂质量。
②制品表面积×玻璃纤维层数×玻璃纤维单位面积质量=玻璃纤维质量;
玻璃纤维质量÷玻璃纤维百分含量=制品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树脂质量。
糊制时所需的树脂用量可以根据玻璃纤维的质量来估算。如果使用短切毡,其含胶量一般控制在65~75%之间,如用玻璃布作增强材料时,含胶量一般控制在45~55%之间,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
(三)玻璃布糊制
带胶衣层的制品,胶衣中不能混入杂质,糊制前应防止胶衣层与背衬层之间有污染,以免造成层间粘接不良,而影响制品质量。胶衣层可用表面毡来增强。糊制时应注意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渍情况,首先使树脂浸润纤维束的整个表面,然后使纤维束内部的空气完全被树脂所取代。保证第一层增强材料完全浸透树脂并紧密贴合,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对某些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尤为重要。。因为浸渍不良及贴合不好会气在制品固化处理和使用过程种会应热膨胀而产生气泡。
糊制时,先在胶衣层或模具成型面上用毛刷、刮板或浸渍辊子等手糊工具均匀地涂刷一层配制好的树脂,然后铺上一层裁剪好的增强材料(如斜条、薄布或表面毡等),随之用成型工具将其刷平、压紧,使之紧密贴合,并注意排除气泡,使玻璃布充分浸渍,不得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增强材料同时铺放。如此重复上述操作,直达到设计所需的厚度为止。
若制品的几何尺寸比较复杂,某些地方增强材料铺放不平整,气泡不易排除时,可用剪刀将该处剪开,并使之贴平,应当注意每层剪开的部位应错开,以免造成强度损失。
对有一定角度的部位,可玻璃纤维和树脂填充。若产品某些部位比较大,可在该处适当增厚或加筋,以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织物纤维方向不同,其强度也有不同。所用玻璃纤维织物的铺层方向及铺层方式应该按工艺要求进行。
(四)搭缝处理
同一铺层纤维尽可能连续,忌随意切断或拼接,但由于产品尺寸、复杂程度等原因的限制难以达到时,糊制时可采取对接式铺层,各层搭缝须错开直至糊到产品所要求的厚度。糊制时用毛刷、毛辊、压泡辊等工具浸渍树脂并排尽气泡。
如果强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强度,两块布之间应采用搭接,搭接宽度约为50mm。同时,每层的搭接位置应尽可能的错开。
(五)短切毡的糊制
当用短切毡作增强材料时,最好使用不同规格的浸渍辊子进行操作,因为浸渍辊子对排除树脂中的气泡特别有效。若无此种工具而需用刷子进行浸渍时,要用点刷法涂刷树脂,否则会把纤维弄乱,使纤维移位,以致分布不均匀,造成厚薄不一。铺在内部深角出的增强材料,如果用刷子或浸渍辊子难使其紧密贴合时,则可以用手抹平压紧。
糊制时,用涂胶辊将胶液涂在模具表面上,然后手工将裁好的毡片铺在模具上并抹平,再用胶辊上胶,来回反复辊压,使树脂胶液浸入毡内,然后用胶泡辊将毡内的胶液挤出表面,并排出气泡,再糊制第二层。
若遇到弯角处,可以手工将毡撕开,以利于包覆,两块毡之间的搭接约为50mm。
许多产品也可以采用短切毡与玻璃布交替的铺层方式,如日本各公司糊制的渔船就是采用交替糊制的方法,据介绍该方法制作的制品性能很好。
(六)厚壁产品的糊制
制品厚度在8毫米以下的产品可一次成型,而当制品厚度大于8毫米以上时,应分多次成型,否则会因固化散热不良导致制品发焦、变色,影响制品的性能。多次成型的制品,第二次糊制时,应将第一次糊制固化后形成的毛刺、气泡铲掉后方可继续糊制下一铺层。一般情况下,建议一次成型厚度不要超过5mm。当然也有为成型厚璧制品而开发的低放热、低收缩树脂,这种树脂一次成型的厚度比较大一些。 手糊工艺生产操作--固化及脱模
一、制品的固化
手糊成型的玻璃钢制品,通常采用常温固化的树脂系统。手糊成型的操作环境一般要求达到以下条件:温度不低于15℃,湿度不大于75﹪。
正常条件下,固化分为凝胶、固化及加热后处理三阶段。
凝胶是粘流态树脂到失去流动性而形成的软胶状。
固化可分为硬化及熟化两段时间。制品从凝胶到具有一定硬度,以至于能从模具上将制品脱下来,这时制品的固化度一般可以达到50~70%,这时称为硬化时间;制品脱模后在大于15℃的自然环境自然固化1~2周,使制品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供使用,这时成为熟化时间。这时固化度可以达到85%以上,熟化通常在室温进行,亦可采用加热后处理的方法来加速。例如在80℃下加热处理3h。 为了提高玻璃钢自己品的生产周期,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加速硬化时间,常常采用加热后处理措施。 对聚酷玻璃钢而言,热处理温度不应超过120℃,一般控制在50~80℃之间,由于热处理温度与树脂的耐热温度有关,所以耐热温度高的树脂,热处理温度可以高一些,耐热温度低的树脂,热处理温度可以低一些。
制品的固化程度与温度、时间层成正比,适当提高环境温度或把制品置于阳光、红外线等照射下,可加速制品固化反应,提高模具周转率,缩短生产周期。
有一点要着重指出,就是在进行后固化之前(特别是后固化温度超过50℃时),应该将制品在室温下至少放置24h,然后再进行后固化处理。表4-1是树脂凝胶到开始进行后固化处理之间相隔时间长短对制品性能的影响,从表可以看出,如果从树脂凝胶到开始进行后固化处理之间相隔时间越长,那么吸水率越小,所用制品的性能也就越好。
当玻璃钢制品要求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时,要选择耐高温的热固化配方,手糊作业完成后,把制品置于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固化。在进行后固化处理时,升温速度缓慢,有利于树脂大分子结构的形成,升温速度过快,温度过高,会导致树脂暴聚,影响制品的性能。
对于某些几何形状糊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后固化处理时,应该用与其几何形状一致的支架托住,以防加热变形、翘曲。
加热处理的方式应根据制品外形尺寸及模具材料等因素考虑确定,一般小型玻璃钢制品,可以在烘箱内加热处理;稍微大一些的制品可以放入烘房内处理,大型制品则多采用加热模具或红外线加热等。 若模具能传热,可采用加热模具进行后固化。其加热方法有:把热源布置在模具内;把热源布置在模具外;把热源放在模具底部。
若模具材料不传热,则可采用红外线加热。它是把红外灯装在有保温层的活动罩上,红外灯与制品间距离可随意调节,最高温度可达150℃,但这种方法电耗量较大,每立方米加热面的电耗量为2~3kw,比模具加热要高4~5倍。

阅读全文

与手糊模具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钢筋混凝土多少钱 浏览:883
钢管铁件怎么计算 浏览:954
合金筷的寿命是多少 浏览:647
取钢板多久能脱拐走路 浏览:509
什么是管对接焊缝 浏览:449
pp线盒模具定制多少钱 浏览:695
钛合金粉末粒径分布如何测试 浏览:843
16厘12米钢板多少钱吨 浏览:909
什么样的钢材需要发黑 浏览:503
不锈钢镜面怎么打理 浏览:667
天然气管道地面焊接用什么滑轮 浏览:269
铸铁管与焊管差异 浏览:586
不锈钢管怎么手动弯弧机 浏览:41
怎么增加不锈钢管的强度 浏览:775
20mm的铜环如何焊接 浏览:693
无缝钢管57一吨多少米 浏览:19
二氧化碳钢瓶哪个快递公司可以寄 浏览:520
不锈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区别 浏览:233
八节虾米腰弯头怎么下 浏览:581
广联达钢筋弯折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