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冷冲压五金模具中接刀口是怎么定义的,为什么要接刀口
在冲压生产中,很多材料的冲压是不规则的,考虑到材料的性能与冲床、模具的性能与强度,于是我们就需要把冲裁分段进行,这样可以照顾到冲床、材料、模具,有利于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提高长期成本。
在分段冲裁的时候我们就直接面对冲裁衔接处怎么处理的问题了,按常理来推算,只要把冲裁衔接处对接到一起就行了,但是模具与人员之间、模具与冲床之间、模具与送料机之间都会有误差。
为了考虑到冲头的波动问题,市场上已经全部在冲头上衔接处增加一个小凸缘,为了方便完美接刀,最后效果是即便冲头产生一点波动也不影响产品质量。
所以会在高精密连续模的产品外缘上,看到很多小凹槽,那些就是冲头上的小突起切出来的,这个小凹槽就是接刀处。
具有硬度高(69~81HRC,红硬性好,可达900~1000℃,保持60HRC时不变形。)、高强度、耐腐蚀、耐磨、不锈等特性。
加工方法:
1、电加工(中走线、慢走丝、快走丝加工、电火花)。
2、焊接加工:铜焊、银焊加工。
3、磨削加工:无心磨、内圆磨、平面磨、工具磨加工,所用砂轮一般为金刚石砂轮,具体视工艺要求选择。
4、激光加工:可用激光切割成形、打孔,但是切割的厚度受激光机的功率制约。
(1)盈安冲压模具设计如何分刀扩展阅读:
冲裁是冷冲压加工方法中的基础工序,应用极其广泛,它即可以直接冲制出所需的成品零件,也可以为其它冷冲压工序制备毛坯。
板料经过冲裁后,被分离成两部分,即冲落部分和带孔部分,若冲裁之目的是为了制取一定外形的外形轮廊和尺寸的冲落部分;则这种冲裁工序称为落料工序,剩馀的带孔部分就成为废料。反之,若冲裁的目的是为了制取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内孔。
此时,冲落部分变成废料,带孔,部分即为工件,这种冲裁工序称之为冲孔工序。
⑵ ug 冲压件 怎么分模
抽取面,把上下面各自取出来,把这个实体隐藏,上表面缝合,下表面也缝合,待用。取零件轮廓线(上表面)沿冲压方向上投影出轮廓线,用这个线拉伸出一个长条实体,长度要看你设计模具的闭合高定,去参,然后用上表面采用分割体命令分割这个长条实体,取上面的一段作为压型凸模,删掉剩下部分,然后再用(下表面)轮廓线再往下拉伸一个长条实体,用下表面分割它,取下半部分为压型凹模,删除上半部分,去参,把上下片体删除。留下的就是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凹模下压板,你自己分割),至于其他部分可以再这两实体基础上拉伸出来,慢慢往上添加就行,不知道这个零件的大小,如果很大,那可以对刚才的两个实体进行挖空,壁厚取50+
--------------
PS:就这个图,我看这个件的冲压方向取孔的中心轴方向就可以,这件还是比较好干的,就是要注意几个折弯角部分起皱。
⑶ 怎么做冲压模具分型面
首先在CAE软件中确定好冲压方向,然后就好分型了,可以自动也可手动去选。
⑷ 模具设计中工艺切口怎么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原则是不影响产品外观。如:定位工艺缺口、拉伸时减小阻力缺口。
在工件进行成型或折弯时,由于材料硬度的原因,造成成型效果不好或是有折皱,这时候就需要在成型部位进行预加工,冲出一个口子或是压制出一条折弯筋等,通过预加工的手段来改善产品外观及形状的这种方法就叫切口工艺。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①首先有电子档的要对图,看与纸面是否一致.就不明确的地方与客户沟通,包括接刀口、尖角、折弯内角R等。
⑸ 冲压模具斜刀口怎么弄
冲压模具斜刀口磨成中间凸起向俩边斜。
磨斜刀口一般为了减少冲压力,一般场合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可以磨成中间凸起向俩边斜,越斜所需的力越小,但冲裁的板越容易变形。
⑹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是
1。首先有电子档的要对图,看与纸面是否一致。就不明确的地方与客户沟通,包括接刀口、尖内角、折弯内角R等。
2。然容后放工差,例如5+0.05/-0的孔就改到5.04
3。然后展开,排样或者排工程,画出工序图或者排样图。
4。画上模板、模座,并订购钢材。
5。完成所有设计
6。给领导审查
7。根据领导意见进行修改
8。拆零件、标注尺寸,加工说明等。
9。打印、签字、发图
⑺ 冲压模具的刀口是怎么算的
冲压模具的刀口尺寸,如果是落料模,刀口尺寸按照凹模尺寸作为基准计算,冲裁间隙放在凸模上。也就是说,凸模的尺寸=凹模的尺寸-冲裁间隙;如果是冲孔模,则刀口的尺寸按照凸模作为基准来计算,冲裁间隙放在凹模上。也就是说,凹模的尺寸=凸模的尺寸+冲裁间隙。
⑻ 用UG在冲压模具设计时如何做分型得到凹模和凸模
一般的冲压模具不需要绘制3D,在CAD中完成即刻,比如一些级进五金模具设计,就像塑料模具一样,先补其表面的孔位,然后从合理的位置拆分就好,这拆开的只是模型,然后根据模具的结构增加模胚等结构。
⑼ 模具设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模具设计流程:
1、接受任务书: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A: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二维电子图档,如AUTOCAD,WORD等)。此时需要构建三维模型(产品设计工作内容),然后出二维工程图。
B: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三维电子图档,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维工程图。(为常用情况)
C:客户给定塑件样品,手板,实物。此时要求测绘塑件抄数处理,然后构建三维模型,再出二维工程图。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
A:分析塑件
a:明确塑件的设计要求,通过图样了解该塑件所用材料,设计要求,对复杂形状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场合,装配及外观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c: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效率)一般客户订单内有注明。
d: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为了选用注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艺:
成型方法,成型设备,材料型号,模具类别等。
3、掌握厂家实际生产情况:
A:厂家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B:厂家现有设备技术
C: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D:厂家所常用厂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订购和加工处理方法(最好在本厂加工)
4、确定模具结构:
一般理想的模具结构:
A:工艺技术要求:几何形状,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国际化标准。
B:生产经济要求:成本低,生产率高,模具使用寿命长,加工制造容易。
C:产品质量要求:达到客户图样所有要求。
资料拓展:
1、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
2、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续工程向前展开。
3、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这样对画模具图是有很大好处的。
4.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所以这些工作完成后一个产品的模具图差不多已完成了80%。
另外在绘制模具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制作,如钳工划线,线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制作好图层,这样对线切割及图纸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如颜色的区分等,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最麻烦的工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5.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资料来源:网络模具设计
⑽ 关于冲压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你没说料厚,假设是0.5mm铁材,那么冲头与刀口单边间隙就取0.03好了。根据内孔是冲孔,以冲头尺寸为基准原则,三个圆孔尺寸分别按照4.08 20.16 9.10;那么下模刀口孔径分别为4.14 20.22 9.16;外形需要根据尺寸公差重新画一下,左侧的R5变成R4.96 右侧R12变成R11.90,左右两侧的水平线分别与左右的R弧衔接就好,中间的大R,尺寸正公差,可以设为36.16,水平线与大R弧衔接的R4,变成R3.90 右侧的R1 可不变。这样画出的形状就是产品出来的尺寸理论值。外形是落料,所以,以所画出的外形为下模刀口形状,OFFSET命令,内偏移0.03就是冲头的形状大小。三个圆心孔距可以按照中间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