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数控折弯机如何更换模具,方法,流程
现在折弯机都是使用快夹,把模具轻轻降到槽口位置,就可以更换了,挺简单的啊!
B. 如何快速更换模具
更换的方法是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的,都差不多。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模具设计入手。比如公司的所有模具统一设计成几种规格,机台设备也统一按这几种规格配置设定,模具一装上即可,无需调教。再比如,模具没有导柱等定位装置的设计成有,装模时就不用去对位和调整间隙了,自然就快了。
C. 冲压机床安装模具的步骤(求详细)
1、安装前首先应确认模具刃口锋利,凹模刃口上没有崩口,凸模没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请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应在上、下模之间垫入一张硅钢片,防止由于搬运过程碰伤刀口。
3、在模具装上冲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条将垃圾清理干净。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将引起冲片毛刺超差。
4、调整滑块行程至合适位置压紧上模,必须保证模柄或模架上平面于滑块的底面紧密贴合,下模压板螺钉轻轻压紧。然后,向上调整滑块,取出中间的硅钢片。松开下模压板螺钉,向下调整滑块,直至凸模进入凹模3~4mm,压紧下模压板螺钉。新模具冲片时凸模必须进入凹模3~4mm,否则,要出现凸模崩口或凹模涨裂。
5、升起滑块至上死点位置,调整冲床打杆止退螺钉,至松紧适宜,然后空转几次,观察模具及冲床各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冲床模具结构说明:
冲床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参阅“弹顶器”。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冲床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导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D. 怎么样才能提高注塑机换模工作效率
千豪实现快速换模技术分为以下步骤:
1) 识别设置时间
首先,在得到模具工允许的情况下,跟随模具工对正常的换模过程进行录像,并允许其在过程中发生问题。
2) 分离内部设置和外部设置
以文件形式记录整个过程,与整个小组一起观看换模过程的录像带,并识别设置过程中所有要素以及每个要素所用的时间,按换模作业的时间特性,把设置流程中的要素分类为内部设置(机器停机才能完成的任务)和外部设置(可以在机器运行时完成的任务),利用团队的创造性思维消除、减少或转化内部设置为外部设置,同时降低外部时间。
3)内部设置转化为外部设置
为使内部设置操作也能在机器运行其他批的工件时完成,被转化为外部设置的内部设置时间如下:得到和回顾下一工单的指令;从模库中取出所需模具;把上一工单中的模具归还到模具仓库;安排所需行车到合适的位置;有空闲模具的情况下的切换位数或保养模具,计划生产的前一天由一个模具工切换到需要的位数;记录换模数据;归还工具,信息和材料;调整夹具或工具。经过几周的运作和很少的花费就可以降低换模时间的10%-20%。
4)操作方法改进
虽然我们实现了在机器运行其他批的工件时将部分内部设置转化为外部操作,内部设置的操作方法还是延续旧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有许多明显的多余动作,消除动作的浪费实现自动化就可以降低总的转换时间,并在降低换模时间上取得惊人的成果。
精益生产是以自动化和准时生产为支柱的。我们着手以换模为对象的工具自动化。其中有工具自动化的5项步骤如下:
(1) 工具标准化:标识非标准工具、标准工具,并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
(2) 选择自动化:作业,模具,配件等,不必经过考虑,寻找及选择,而能够规律进行的状况。
(3) 模具保养自动化:由模具工所进行的模具清洗保养工作,转由电力的超声波清洗器等小设备进行。
(4) 决定位置:决定模具,小设备的使用位置。
(5) 位置复原:作业完成后模具及小设备回复原位置。
湖南千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奇康路22号
E. 快速更换模具模具故障是什么原因
模具发生故障,怎样快速更换模具,如模具发生故障,先要请模具师傅评估一下模具维修时间,如果修模时间长,就应该更换生产定单和模具,以免机械长期等待。
F. 冲床的模具怎么更换
开机后首先将冲床指针打到12点整处,再根据你所要更换的模具闭模高度等参数调整机台的闭模高度,先可适当高一些,装入模具后打到寸动行程,再受动调整至合适位置,切勿太低,以防止模具损坏,最后将材料放入后根据产品的需求,可再微调闭模高度。
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G. 如何快速更换模具
换模的流程和工具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H. 如何实现在金属冲压件厂的快速换模
1、每台冲床加装一套夹模器(举模、上夹模、下夹模都是油压锁固)
2、冲床床台后侧版安装权两个定位肖(定位肖固定的位置要根据生产事先计算好的)
3、模具的下模座加工两个V型曹
架模过程:将模具放在举模器上,模具的V曹对准床台的定位肖推入定位,放下举模器,上夹模、下夹模锁固模座,完成架模.下模与上模相反.
同吨位的机台全部安装定位肖,模具的下模座同样根据(模具的中心线对准床台的中心线,冲压的左右负荷也最好较平均)全部加工V型曹这样每套模只要推进定位肖定位就好.安装夹模器也是为了快速锁模.
I. 快速换模的境界
区分内外是指,把换模作业区分为内部准备作业,调整准备作业及外部准备作业。
所谓内部准备作业,是指必须把机器停下来才能做的准备作业,如模具的拆卸与安装。调整装备作业,是指模具安装完成到第一个合格品产出的作业。外部准备作业,是指在机器运转中可做的准备作业,如模具的修理、换模具所用的工具及材料的准备等。 由内转外就是尽可能把内部准备作业转为外部准备作业。
把机器停止时才能展开的准备作业,经过改善后,变成在机器运转中即可预先完成的作业。例如塑料注塑机注入成型制程,下回要上模生产的模具,可提前预热金属模具,不必等到上设备后再做预热作业,换上模具后即可生产,如此可节省金属模具的加温作业时间。 优化内外就是缩短内部准备作业的时间及外部准备作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