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梁筋的根数怎么看
1. 识别并纠正错误:原文中“梁筋的根数怎么看?”以及“梁筋有两排是则会标注为xxΦxx, x/x,x/x表示为上排筋根数/下排筋慧睁兆根数。”存在语义不清和表述错误的问题。修改为“如何识别梁筋的根数?”以及“梁筋的标注通常为xxΦxx,其中x/x代表上排筋与下排筋的根数比例。”
2. 改写并润色内容:
- 识别梁筋根数通常涉及两排筋,第一排筋从支座边开始长度为梁净宽的1/3。
- 第二排筋长度为梁净宽的1/4。
- 梁筋的标注格式为xxΦxx,其中xx代表钢筋直径,Φ代表钢筋类型,x/x表示上排筋与下排筋的根数比例。
- 在支座处,原位标注的筋数应减去集中标注的筋数,以得出实际负筋的根数。
- 结构施工板图和11G101-1图集中均对负弯矩筋进行了标注。
- 负弯矩筋,也称为扁担筋或压梁铁,是位于梁支座上部用以承受负弯矩的纵向受力钢筋。
- 负筋通常指的是梁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也称为担担筋。
- 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分为贯通与非贯通两种,它们分别承担不同的受力角色。
- 正弯矩和负弯矩是结构构件常见的受力状态,其中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即负筋,通常位于板和梁的上部。
-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通常称之为上部钢筋。
- 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是指梁两端和中间部位的钢筋。
『贰』 大梁设计中,钢筋的直径,根数和间距有哪些
钢筋的直径:箍筋φ6~16常用6~12,纵筋φ12~36常用φ12~25;
根数:依不同工程,按内计算和规范要求有不容同的配置;
间距:梁底部的,间距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纵筋直径;梁上部的,间距不小于30mm且不小于纵筋直径;
腹筋:直径不小于φ12,间距沿腹板高@200mm。
『叁』 根据基础平法施工图,分别计算X,Y向受力钢筋长度和根数
x向大于2500mm 除两侧边缘钢抄筋以外所有长度缩减10% 外侧两个不减短长度2600—2c(两端保护层) 根数:取边缘两根
其余减短钢筋长度就是(2600—2c)*90% (根数就是2200—2c—起始间距(s/2))/间距
Y向的计算方法同理 只是2200不大于2500 所以没有减短钢筋
『肆』 知道配筋率,怎么求受力钢筋
对于梁柱:配筋率×截面面积=配筋量。
配筋量÷预想钢筋根数=单根钢筋的截面面积,再查表即可得到钢筋的直径。
对于板墙:配筋率×截面高度×1000=配筋量。
1000÷(配筋量÷单根钢筋截面积)=钢筋间距
『伍』 钢筋网中钢筋根数怎么确定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专+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属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这里的布筋间距就是@后面的数值。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