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怎么设置

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怎么设置

发布时间:2023-02-06 14:50:39

A. 框架 填充墙门窗边的混凝土框与构造柱的区别,门窗边设置钢筋上、下的锚固

你的理解也对也不对,问题很“边缘化”。首先,门窗扇的固定点在两侧,上下不做固定点。
先结合地方规定搞清楚门窗边框柱的作用:除了固定门窗扇、防止门窗周边墙体裂缝外,还有就是兼有“因门窗开洞对整片填充墙的削弱”加强作用,这也是与国家抗震规范对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本意是一致的。说你的理解也对也不对,是因为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概念设计”,不能片面、单一的理解规范或地方标准:
说“对”------窗边的那两根钢筋,就可以不需要与顶梁连接:适用于窗相对于所在的墙开洞不大,有窗和无窗对该整片填充墙的自身稳定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窗边的砌体本身已经可以和邻近的框架柱或构造柱有很好的拉结了,这时边框柱的主要作用就是固定窗扇、防止裂缝;
说“不对”------窗边的那两根钢筋,需要与顶梁连接:因窗的存在导致填充墙自身稳定性不满足了,或窗很宽,固定就成问题,这时候就要边框柱上下均锚入上下层梁内(这时边框柱也可理解为构造柱了)。
举2个典型的例子:1.框架柱间距8.4米,跨正中间有1.5m的窗;2.框架柱间距8.4米,跨正中间有3个竖向条窗,窗与窗之间间距500mm,看正中间的窗。
这两种情况下,窗两侧就不是设边框柱、钢筋锚固不锚固到上层梁的问题,就要按抗震规范要求设构造柱了(这时,构造柱兼做了边框柱)。门边框柱是一样的道理,地方规定要求更严了些而已。

B. 现浇混凝土板洞口(600*800)位置加强钢筋怎么设置

一般来在图纸的结构设计说明上有注明源,如果没有克在洞口设置板面的短向上下双层钢筋中部(洞口两边)各放置2φ12@50的钢筋(2根直径12的钢筋间距50mm),再在洞口(洞口两边)侧面同样各设置2根12的钢筋。

C. 加强筋、加强区的定义、布置要求

加强筋设于高大的桁材腹板、肘板上, 或管形构件壁上沿轴向布置的型材。主要用于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量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肋(在工程上念JIN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例如厂房钢结构的立柱与横梁接合处,或是铸钢或铸铁件的两垂直浇铸面上通常都会设有加强肋。在注塑件中:为确保塑件制品的强度和刚度,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增厚,而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不仅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塑件成型中的塑料流动情况。为了增加塑件的强度和刚性,宁可增加加强筋的数量,而不增加其壁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9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0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其他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D. 什么是洞口两侧设钢筋混凝土边框

构造柱就是洞口两侧设钢筋混凝土边框。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设置规范: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E. 钢筋混凝土框架质量提高措施有哪些

对于混凝土结构,选择哪一种加固方法,应根据被加固的结构在承载力、刚度、裂缝或耐久性等方面的不足,并结合各种可加固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可行性进行选择。如对于裂缝过大而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构件,采用增加配筋的加固方法是不可取的,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预应力加固;对于刚度不足的构件,可选择增设支点、或加大截面加固法;而对于构件承载力不足,而配筋已达到超筋时,不能采用在受拉区增加钢筋的方法,首先应先保证满足截面条件。
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下:
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加固方法 主要特点 适用范围
增大截面加固法 用同种材料加大构件截面面积,提高承载力 梁、板、柱、墙等一般材料
外粘型钢加固法 在混凝土构件四周粘贴型钢,显著提高承载力 构件受截面尺寸限制或需大幅度提高承载力。
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或撑杆,使加固与卸载合二为一 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加固后占空间小,不宜用于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中。
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减小结构构件的计算跨度或变形,改变传力途径 空间不受限制的梁、板、桁架等构件。
粘贴钢板和纤维复合材料 在混凝土表面用结构胶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料,提高承载力,用于受弯、受拉构件,替代钢筋。

F. 混凝土加强带做法

混凝土加强带做法

混凝土加强带的做法与圈梁做法是一样的。
是二次结构的墙体加强措施之一。
当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位置设置加强带一道,墙体高度超过6m时,沿墙高每2m设置一道,加强带应与竖向构件或构造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设置。加强带节满足16G614-1图集要求。外窗台及屋面女儿墙应设压顶加强带,压顶圈梁每侧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240mm。非混凝土墙电梯井道墙体一般在电梯门顶设置加强带一道,加强带竖向间距不大于2400mm且应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具体位置按电梯施工要求。
其它做法:
1、门口抱框
当门口宽度≥1200mm时,在门洞口两侧设混凝土抱框,抱框做法详见图集12SG614-1第30页,抱框截面墙厚x100,纵筋2根HRB400Φ12,箍筋HPB235φ6@250,抱框在主体结构上的锚筋采用植筋胶植筋,抱框纵筋与主体结构下端的插筋绑扎,上端钢筋当门洞口宽度<2100mm时,锚入过梁内,洞口宽度≥2100mm时,构造柱纵筋与主体结构上端的插筋或预埋筋绑扎连接或焊接牢固。在抱框内设墙体拉筋,间距400mm。抱框与过梁混凝土一起浇筑。
2、过梁
墙体洞口上部应设过梁,每边支撑长度不小于300mm,过梁可采用预制过梁(其节点见结构图纸设计说明图14.3-1),若过梁与门窗洞口紧贴时采用现浇过梁,钢筋在钢筋场骨架预制。当梁底与门窗洞口顶距离不大于300mm时,改用下挂板代替过梁(其节点见结构图纸设计说明图14.3-2),对于过梁在门垛上搭接不足250的部位,要在墙、柱上植筋。

G. 请问框架结构钢筋砼楼板分布筋是如何设置的

结构部分
设计、审查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简称“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简称“砼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简称“抗规”)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简称“砌规”)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简称“钢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简称“地规”或“地基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简称“边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BJ3-2002(简称“高规”)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简称“门规”)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简称“审查要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构 2003(简称“措施”)

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概念设计问题
1)平面设计
“抗规”3.4.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这对高层建筑尤为重要,“高规”4.1.2、4.13条对此作出了原则规定,4.3.5、4.3.6条更作出了定量的规定。
目前设计中常出现的“细腰建筑”就是典型的平面不规则建筑,该型建筑用在低层和多层问题不大,但用在高层问题就多了,不能将多层建筑的设计手法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上。
“细腰建筑”虽然建筑使用功能较好,但对结构抗震却非常不利,且在“细腰”处设置疏散楼梯间,当发生灾害时,此“细腰”或与“细腰”连接的廊道一旦破坏,后果极为严重。该型建筑违反“抗规”3.4.1条和高规4.1.2、4.1.3、4.3.6条规定,大多也不满足“高规”4.3.5条规定。由于楼板(传递水平力的主要构件)不满足4.3.6条规定,它不能把房屋所承受的水平荷载有效传到各抗侧力构件上去,用现有电算程序算出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重申:高层建筑设计应严格遵守“抗规”、“高规”有关平面布置要求的规定,特别是核心筒(楼电梯筒)周围应布置足够宽度的楼板,筒周边墙体特别是疏散楼梯间墙体不应对外临空。
高层建筑中“细腰建筑”等平面特别不规则结构属“超限”高层结构,如一定要采用时应通过“超限高层结构”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后方能采用。
2)框支剪力墙结构高位转换配筋问题
根据抗震设计“强柱弱梁”的原则,高位转换的框支结构其柱子配筋从嵌固点到转换层楼面均应同时满足计算要求和“高规”10.2.11条的构造规定。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尚应符合“高规”4.8.5条的规定。“框支梁”是指转换层上的框架梁,其配筋应按计算和“高规”10.2.8条规定执行(当“框支梁”抬的墙较短或抬柱子,不属“偏心受拉”构件时,可不执行该条第2款规定)。转换层的非框架梁如抬有墙或柱时,其配筋按计算和按“高规”10.2.8条的“非抗震设计”要求构造规定执行,转换层以下各层框架梁则按计算要求和“高规”6.3.2条规定配筋。
3)剪力墙出平面弯矩问题

H. 混凝土填充墙(非承重墙)洞口加强筋如何布置

清楚填充墙非承重墙洞口加强筋,还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阅读全文

与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怎么设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筏板基础钢板止水带怎么样计算 浏览:673
不锈钢汤锅新锅买来怎么处理 浏览:946
不锈钢罐顶漏怎么办 浏览:790
楼层板的安装焊接有什么注意事项 浏览:264
40x40铁方管 浏览:31
弯头几d怎么算 浏览:933
德润钢筋怎么样 浏览:286
直径8公分的钢管一米多少重量 浏览:486
碳钢管600套什么定额 浏览:659
蛋糕冰淇淋怎么脱模具 浏览:101
成都赫比精密模具工资怎么样 浏览:689
30顿钢筋大概有多少根 浏览:758
一个人一天能绑扎多少钢筋 浏览:615
国产合金刀加工设备多少钱 浏览:74
不锈钢的管子漏水怎么处理 浏览:644
我的世界下界合金岩怎么挖到 浏览:487
不锈钢薄管焊接变形太大怎么办 浏览:669
苏州钢化夹层玻璃批发商 浏览:113
盐城冲床模具保护器一般多少钱 浏览:117
焊接剂里有清凉油是干什么用的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