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摩擦力(3)机械咬合力(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
拓展资料: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四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来源于浇注时水泥浆体向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当钢筋受力后变形,发生局部滑移后,粘着力就丧失了。
(2)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当钢筋和混凝土产生相对滑移时,在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上将产生摩擦力。它取决于混凝土发生收缩、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粗糙程度等。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挤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则摩擦力越大。
(3)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即混凝土对钢筋表面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变形钢筋的横肋会产生这种咬合力,它的咬合作用往往很大,是变形钢筋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锚固作用的主要成份。
(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接钢筋、短角钢等机械作用来维持锚固力。
各种粘结力中,化学胶结力较小;光面钢筋以摩擦力为主;变形钢筋以机械咬合力为主。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如何组成的_建设工程教育网
Ⅱ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它是如何产生的
握裹力:一般用混凝土的握裹强度来表示。
混凝土抵抗钢筋滑移能力的物理量,版以它的滑移力权除以握裹面积来表示(Mpa),一般情况下,握裹强度是指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剪应力,亦即是粘结应力。实际上,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应力及变形状态比较复杂,握裹力使钢筋应力随着钢筋握裹长度而变化,所以,握裹强度随着钢筋种类,外观形状以及在混凝土中的埋设位置,方向的不同而变化,也与混凝土自身强度有关,即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握裹强度越大一般用R=P/3.14dL确定。P,为拔出力,d,钢筋直径,L,钢筋埋入长度。
Ⅲ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黏结应力和黏结强度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黏结
不是“黏结应力和黏结强度”,是“粘结应力和粘结强度”,钢筋表面单内位面积的粘结力容即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
主要由胶结力,摩擦力,咬合力三部分组成。两者粘结力的大小和钢筋的截面积没有定量关系,其实主要取决于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也就是钢筋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粘结力越大。
粘结是钢筋与外围混凝土之间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借助这种作用来传递两者间的应力,协调变形,保证共同作用。这种作用实质上是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沿钢筋纵向的剪应力,即所谓粘结应力,有时也称粘结力。
(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有哪些扩展阅读:
采用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称轴取在主筋长向的形心线上。混凝土为一内半径为7mm、外半径为50mm的圆环。主筋直径为14mm.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取10倍钢筋直径即140mm,主筋为一内径为5mm、外径为7mm的钢圆环。
主筋肋高取0.5mm,肋间距取7mm.箍筋采用矩形截面等效圆形截面面积。混凝土及箍筋取4点轴对称块体单元,主筋及肋采用2节点轴对称壳体单元。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被忽略,但以主筋肋截面为矩形作为补充。利用ABAQUS程序进行分析,有限元单元划分。
Ⅳ 提高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措施有哪些
这些措来施都对,但还不源全面。其中,1)(采用螺纹钢)3)5)6)措施均属于提高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强度;2)4)措施属于构造要求,保证混凝土有足够锚固能力。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为:提高混凝土强度或使用高强混凝土;使用钢纤维混凝土。
Ⅳ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钢筋表面的形状
二、混凝土的强度
三、侧向压应力
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专钢筋净距
五、横向钢属筋的设置
六、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也就是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影响钢筋的质量,影响钢筋的受力能力,所以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时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钢筋之间的净距离越大,抗劈裂能力越强,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好比说混凝土中就一根钢筋,需要受力相当大,才会把钢筋抽出来,但是如果混凝土中有若干钢筋,一旦抽出一根,剩下的钢筋将会更加简单的逐一抽出,混凝土会大幅度开裂。
Ⅵ 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1) 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要满足要求;
(2) 必须满足钢筋最小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3) 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要加密箍筋;
(4) 钢筋端部设置弯钩或采用机械锚固。
Ⅶ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怎么组成的
粘结是钢筋与外围混凝土之间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借助这种作回用来传递两者间的应力,答协调变形,保证共同作用。这种作用实质上是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沿钢筋纵向的剪应力,即所谓粘结应力,有时也称粘结力。
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钢筋锈蚀影响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钢筋锈蚀时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内力,另一种则是模拟膨胀时的位移量。从温度角度出发,即施加于钢筋一定的温度模拟其膨胀过程对构件粘结力及承载力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7)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有哪些扩展阅读
当沥青层之间或沥青层与基层的界面之间的摩擦力远小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摩擦力时,夹层的界面就会出现薄弱环节。
当路面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切力时,易发生剪切位移,引起路面水平滑移、车辙和沥青面层背衬等病害。粘结层对沥青层间拉应力和剪应力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层间粘结力不足会导致层间移动,上层底面拉应力集中,加速疲劳开裂,导致整个路面破坏。
Ⅷ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钢筋和混凝抄土之间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
(2)摩阻力
(3)机械咬合力
长期以来,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力的影响一直被工程界所重视,其影响主要集中在粘结力和承载力的变化上。目前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钢筋锈蚀影响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钢筋锈蚀时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内力,另一种则是模拟膨胀时的位移量。本文试从温度角度出发,即施加于钢筋一定的温度模拟其膨胀过程对构件粘结力及承载力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岩石来说,岩石的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抗剪强度τo、和粘结力C有如下关系:
σc=10σt
(σt的系数变化范围为6~20)
σc=5τo
(τo的系数变化范围为6~20)
τo=1.8σt
(σt的系数变化范围为6~20)
τo=0.7C
(C的系数变化范围为6~20)
Ⅸ 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力的组成有哪些
主要是主筋(纵向钢筋)的拉压力和横向钢筋的抗弯、剪切,以及抗扭矩的箍筋;混凝土的粘接力
Ⅹ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由胶结力、摩阻力、咬合力构成。咬合力表现为钢筋横肋与混凝土咬合齿的挤压,是锚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