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安装应注意的什么问题
(1)在学习结构施工图时,要把不同构件的配筋数量、间距、规格、尺寸弄清楚,要看是否有矛盾,发现问题则应在设计交底中解决。抓好钢筋的翻样,检查配料单的准确性,不要把问题带到施工中去,应在技术准备中解决。
(2)要注意本地区是否属于抗震设防的地区,要查清图纸是按几级抗震设计的,在施工图上要对抗震的要求有什么说明,或者对钢筋构造上有什么要求,这样能使钢筋的制作和绑扎符合图纸的要求并达到施工规范的规定。
(3)在制作加工中有发生断裂的钢筋,应进行抽样做化学分析,防止其力学性能合格而化学含量有问题。做好这一方面的控制,就保证了钢材材质的完全合格性。
(4)柱子钢筋的绑扎,主要是抓住搭接部位和箍筋间距(尤其是加密区箍筋的间距和加密区的高度),这对抗震地区尤为重要。若竖向钢筋采用焊接,要做抽样试验,保证钢筋接头的可靠性。
(5)对梁钢筋的绑扎,主要是抓住锚固长度和弯起钢筋的弯起点位置。对抗震结构则要重视梁柱节点处,梁端箍筋加密范围和箍筋间距。
(6)对楼板钢筋,主要是要抓好防止支座负弯矩钢筋被踩塌而失去作用,再垫好保护层垫块。
(7)对墙板的钢筋,要抓好墙面保护层和内外皮钢筋间的距离,撑好撑铁。防止两片钢筋向墙中心靠近,对受力产生不利影响。
(8)对楼梯的钢筋,主要抓梯段板的钢筋的锚固,以及钢筋的变折方向不要弄错;防止弄错后在受力时出现裂缝。
(9)钢筋规格、数量、间距等在做隐蔽验收时一定要仔细的核实。在一些规格不易辨认时,应用尺量或卡尺卡。保证钢筋配置的准确,也就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来源于问问我
Ⅱ 在建筑工程资料中,钢筋连接与钢筋安装有什么区别所有构件都要做钢筋安装吗例如构造柱!
钢筋连接和安装是一个检验批,只要有钢筋的都需要做钢筋安装。钢筋连接就是把两根焊接或者绑扎到一起。安装就是把钢筋安装到要使用的部位
Ⅲ 钢筋的安装,绑扎有什么基本要求
安装包括绑扎,一般检查钢筋搭接、锚固、间距、保护层厚度、轴线位置、焊接情况、核心位置的箍筋数量、符合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
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④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⑤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2)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Ⅳ 钢筋安装应注意的什么问题/
钢筋安装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钢筋工程是房建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项工程,其施工的正确性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目前,施工人员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下简称《平法》)进行钢筋的安装。笔者结合在工程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来加以分析。 1.梁柱纵筋 1)顶层端节点处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应正确选择连接的构造详图,一种是柱纵筋伸入梁内,另一种是梁纵筋伸入柱内。前一种方式,柱纵筋伸入梁内与梁上部纵筋搭接长度≥1.5LaE,且至少要保证有65%AS1的柱纵筋伸入梁内,梁宽范围以外的柱纵筋可以伸入现浇板内。当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时,还应分两次截断,两个断点相距20d,当采用后一种方式时,梁纵筋伸入柱内竖直段长度≥1.7LaE.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时,也应分两次截断,断点相距20d,方式视柱施工缝留设位置而定。通常柱施工缝留在梁底或梁底下100毫米,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当采用第二种方式时,必须把柱的施工缝留在1.7LaE或1.7LaE +20d以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转换层的托墙梁上部纵筋,应按框支梁进行钢筋安装,而不能按一般框架梁来处理。
Ⅳ 钢筋安装主要有哪些问题
1、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内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容。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2、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3、板、次梁与主梁交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4、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
5、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6、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Ⅵ 钢筋安装时我不懂的问题
楼主是做什么专业的?钢筋网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板筋,或是指天面或砼地面内外加一层纵横方向布置的容细钢筋,主要用于构造作用,并非计算的受力作用的,二是指一些预制钢筋网,4.5径左右的,多用于结构层做完防水层后再浇的保护层细石砼时使用的。
钢筋骨架是指整个安装好的钢筋系统;
受力钢筋是力学计算是有一定工作负荷的钢筋,跟构造钢筋或非受力钢筋是相对的。
弯起点位置现在应该很少了,以前的规范为了省钢筋,所以设计很多马肚筋(2号钢筋),一是省纵筋,二是抗剪,但现在一般都用箍筋来抗剪了,只有主次梁交叠的地方用的吊筋还比较多见一点。
预埋件就不好再解释了,就是预埋到砼里的件,比如说你以后要在这块板上开个孔的,就在浇砼前在这个地方安装一段管,浇的时候就先留出一个孔来,又如天花上以后要装吊扇的,在浇砼前先装一个铁钩让砼咬死。
Ⅶ 建筑工程钢筋安装时的存在什么通病,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
钢筋安装时的通抄病
一、现象: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网片斜扭、平板中钢筋的砼保护层不准、骨架吊装变形、框架梁插筋错位、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露筋、钢筋代换后截面不足、钢筋搭接接头松脱、箍筋间距不一致、箍筋接头位置同向、梁箍筋弯勾和纵筋相碰、梁箍筋被压弯、肋形楼盖穿筋困难、弯起钢筋方向错误、双层网片移位、钢筋遗漏、绑扎接点松口、柱钢筋弯勾方向不对、薄板露构、基础钢筋倒钩、骨架歪斜、钢筋网
主副筋位置放反、钢筋网上下钢筋混淆、曲线形状不准、四肢箍筋宽度不准、配筋重叠层次多、梁上部钢筋下落、交叉杆件主筋相碰、牛腿配筋交叉重叠等质量通病现象。
二、预防:
各种通病现象,在我们的工程中也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仔细分析各种通病的原因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加强各方面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通病现象的发生。
Ⅷ 钢筋制安是什么意思
钢筋来制作安装
制作:出厂的钢筋原自材料,不是直条的(一般是定尺9米或者12米)就是一卷一卷的,需要根据图纸要求,切成各种规格,弯曲各种形状的构件。
安装:根据图纸及规范,把制作好的各种构件,用绑扎到施工部位,或者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方式
Ⅸ 钢筋安装是不是指验收后的钢筋
钢筋分项施工分制作、安装两部分,其中:
1、制作是指钢筋由进场的原材料加工制作成工回程项目中所要的各种形状、答长度的过程;
2、安装是将制作完成的钢筋通过绑扎、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安置在设计图要求位置的过程。
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后才请现场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