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广联达约束边缘构件的钢筋怎样绘制计算正确
我一般就是用采用异性构件编辑,简单的构件就在附加箍筋处增加。
㈡ 约束边缘构件它的列表标注的那些数据及钢筋是什么意思啊
题主泛泛而问,只能请你自己看16G101-1(或11G101-1第71页).
最好有图片示例,才能获得具体的解答!
㈢ 剪力墙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钢筋、约束边缘构件钢筋)钢筋如何布置,非阴影区纵筋分布筋如何布置
根据规范而定,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条例:
1、高规7.2.17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构件箍筋的无肢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无肢长度即为边缘构件纵筋的间距。
2、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应该也属于剪力墙的范围。其构造也得满足墙体的规定。2011《抗规》6.4.4条1款规定,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3、根据2011《抗规》6.4.5-3表中的二、三级剪力墙。6根16,约束边缘构件截面为400mm时,纵筋间距即为200mm,最大为300。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㈣ 剪力墙结构中的墙柱(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暗柱等)要用带E钢筋吗请权威人士简答
你好!
不太明白什么是带E的钢筋。一般边缘构件用二级钢或更高级的,至少都是螺纹钢。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㈤ 剪力墙水平钢筋遇见约束边缘构件,是不是只要达到一个锚固长度还是必须要伸到构件竖向钢筋的内侧再弯锚
剪力墙水平钢筋遇见约束边缘构件,是必须达到一个锚固长度,还必须要伸到构件竖向钢筋的内侧再弯锚,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㈥ 当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中计入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时 什么意思
一、当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中计入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时意思就是把墙身水平分布钢筋也按其面积计算进入体积配箍率计算;
1、因为约束边缘构件本身是有其箍筋的,这里是要求按两种钢筋的总面积,计算体积配箍率。
2、附对于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计算中仍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对框架柱,Acor=l1·l2;
ρ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箍筋的体积);n1、As1-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n2、As2--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l1-b方向箍筋宽度;l2-h方向箍筋宽度;s-箍筋的间距。
(6)算钢筋的时候哪些约束边缘构件扩展阅读: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
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筋率时,不必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体积应乘以系数0.8。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v,min=λv×fc/fyv;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其中,fc≥16.7N/mm2,fyv不受360N/mm2的限制。
㈦ 约束边缘构件拉筋钢筋规格怎么确定
这个C10-100只有单独指向的长箍筋才用
其余的箍筋和拉筋按表格下在的标注C8-100
㈧ 什么叫约束边缘构件
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底层墙肢截面轴压比大于高规7.2.14所规定的限值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GB50011-2010 6.4.5条;JGJ3-2010 7.2.14条)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8)算钢筋的时候哪些约束边缘构件扩展阅读
抗震墙墙肢两端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抗震墙墙肢的延性与受压区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即箍筋的约束有关,抗震墙设置边缘构件是避免墙肢在轴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
约束边缘构件指用箍筋约束的暗柱、端柱和翼墙,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构造边缘构件相对约束边缘构件,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长度分别按抗震规范图6.4.7和图6.4.8的要求采用。
对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必须采用箍筋,阴影范围之外可以采用箍筋或拉筋,采用箍筋时箍筋应伸入阴影区一个纵筋间距(即在约束边缘构件边界处形成一个封闭箍),也可采用拉筋(应每一对纵筋均拉结),箍筋及拉筋级别和直径由设计人员标注。
对于构造边缘构件,在底部加强部位及抗震墙转角处宜用箍筋,构造边缘构件的边界处应为箍筋,箍筋范围内的其他部位用拉筋即可。
㈨ 约束边缘构件与剪力墙水平筋锚固关系
剪力墙内外侧水平筋伸入约束边缘柱(约束边缘柱分: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柱分: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
剪力墙内外侧水平筋伸入约束边缘柱、构造边缘柱的长度。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剪力墙,内外侧水平筋伸入到柱端,约束边缘暗柱弯折10d;约束边缘端柱弯折15d。 构造边缘柱也同约束边缘柱。
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一个计算公式来计算锚固长度,这个公式内含有一项“钢筋外形系数”,对光面钢筋、带肋钢筋、刻痕钢丝、螺旋肋钢丝、钢绞丝等不同类型的钢筋规定了不同的系数。
(9)算钢筋的时候哪些约束边缘构件扩展阅读:
以钢筋的锚固形式、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等等因素,对计算的锚固长度进行修正,可以得到钢筋锚固长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合理地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
无柱帽柱上板带的板底钢筋,宜在距柱面为2倍纵筋锚固长度以外搭接钢筋,端部宜有垂直于板面的弯钩。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GB50011-2010 6.4.5条;JGJ3-2010 7.2.14条)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从11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