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分项工程(原材料、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中主控项目中的“非焊接封闭环式箍筋”是什么箍筋
钢筋分项工程(原材料、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中主控项目中的版“非焊接封闭环式权箍筋”是什么箍筋?
答: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构件(梁或者柱)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2. 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怎么填
有主控项来目和一般项目源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在80%以上就行,记录表里面有一栏允许误差范围,照里面填就是了,没有数据的就写个‘合格’或者‘符合要求’。
要注意在一般项目里面的合格率并没有要求100%,所以10个数据中有一个可以超出误差范围,但是超出值不能大于允许值的20%,有些是10%,所以你最好全部都填上合格的数据,免得出错。
上面要填的有一些项目信息,工程部位,施工班组长之类的,比较简单,还有验收依据,就是‘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这个没什么难的,其实也不是很重要,一般都没人看里面的东西
3. 钢筋加工包括那些工作
1.4技术准备
1.4.1充分熟悉钢筋的下料单,工程规范要求,机械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方法。
1.5作业条件
1.5.1钢筋原材存放的场地,要求地面硬化并保持干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
1.5.2进场钢筋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三证齐全,按施工平面图指定位置,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用砖或木块垫起,离地200㎜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
1.5.3按照平面图的位置搭设钢筋加工棚,顶棚采用波形石棉瓦,夜间施工用的照明灯挂在顶棚,并加灯罩,电线绝缘良好。
1.5.4查对现场库存钢筋的品种、规格同下料单进行核对,如发现现场钢筋短缺近期不能进场解决时,同技术人员进行洽商进行代换。
2工艺流程
2.2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
2.2.1现场使用的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加工前要检查,发现有油污的钢筋,采用洗衣粉清洗干净,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钢筋,通过调直机进行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进行除锈。有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2.2对于盘条采用卷扬机进行拉直,对于直条钢筋采用手工扳子矫正,要求调直钢筋时不得有明显擦伤。
2.2.3统计下料单上的钢筋,采用切断机进行断料,先断长料,后断断料,尽量减少短头,断料时将被切断的钢筋握紧,在冲切刀片向后退时将钢筋送入刀口,手距刀片保持150㎜以上,切短钢筋时要用钳子夹住送料。
2.2.4手工成型时,箍筋采用手摇扳子成型,弯曲钢筋前,根据料单要求的样式和尺寸画出分段线,弯曲钢筋时扳子托平,不可上下摆动,使弯曲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弯曲时用力要慢,结束时要稳,掌握好弯曲位置,以免弯曲过头或没有弯到要求角度。
2.2.5对直径在12㎜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成型,成型前要熟悉倒顺开关的使用方法和工作盘的旋转方向,弯曲时要根据钢筋的粗细和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随时更换轴套。
2.2.6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要求
2.2.6.1Ⅰ级钢筋末端要做180º的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为所弯钢筋直径d的2.5倍(φ6.5=15㎜、φ8=20㎜、φ10=25㎜、φ12=30㎜),平直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倍(φ6.5=18㎜、φ8=24㎜、φ10=30㎜、φ12=36㎜)
d d
D D
平直部分长度
图1钢筋末端180度弯钩 图2钢筋末端90度弯钩
2.2.6.2二级钢筋末端要做的90度折的,其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4倍(Ф12=48㎜、Ф14=56㎜、Ф18=72㎜、Ф20=80㎜、Ф22=88㎜、Ф25=100㎜),见图2。
2.2.6.3弯曲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5倍(Ф22=110㎜)。
2.2.6.4钢筋的末端做135度的弯钩平治长度为10d(φ8=80㎜、φ10=100㎜)。
2.2.7垫块的制作
2.2.7.1用1:2水泥砂浆预制成500*50MM的垫块,其厚度为保护层厚度,基础地板垫块采用小豆石制作。
2.2.7.2垫块现场预制,预先由木工采用2米长、20MM宽使用部位厚的木条分别制成50*50MM的格栅,并刷好隔离剂,制作垫块时,在地下首先铺竹胶合板,然后放上模具,用拌制好的砂浆浇筑在方框内并抹平,根据使用部位要预埋20-22号火烧丝。
2.2.7.3垫块制作完成后12H铺麻袋并浇水湿润,养护7天派专人负责,待达到终凝后才能进行使用,要求做好的垫块要分类码放。
2.2.7.4要求垫块的规格、尺寸、方正满足施工要求,否则不允许使用。
3 质量要求
3.1主控项目要求
3.1.1钢筋的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渍和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
3.1.2钢筋加工要平直,无局部曲折。
3.1.3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