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管的长细比如何计算
就是长度与直径的比值。
2. 管道尺寸是怎么算的
管径尺寸对照表:
(2)钢管细长比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管子的直径可分为外径、内径、公称直径。管材为无缝钢管的管子的外径用字母D来表示,其后附加外直径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径为108的无缝钢管,壁厚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径表示,如De63。
其他如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镀锌钢管等采用DN表示,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采用公称直径来表示,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一种标准,也叫公称通径,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规格名称。
管子的公称直径和其内径、外径都不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有102*5、108*5等好几种,108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内径为(108-5-5)=98MM。
3. 试验用钢管混凝土柱长细比公式为什么是4L/D
啊,这位同事好,在网络知道上看见了您的问题。很好,笔者对这方面作过些研究。我试着用材料力学的原理及公式来回答您的问题。
根据材料力学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λ=μ×L/i (1)
其中,λ—长细比,或者叫柔度系数;
μ—计算系数,当计算杆件为两端铰接时,取μ=1;
L—杆件的线长度;
i—计算截面的回转半径,或称惯性半径;
i=(I/A)^0.5 (2)
式中,I—计算截面的惯性矩,对于钢管混凝土柱,I=(π×D^4)/64
A—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积,A=(π×D^2)/4;
将以上推导结果带入(2),有:
i=D/4
再将i的计算结果代入(1),有:
λ=μ×L/i=1×L×4/D=4L/D
就是这么推导来的。希望有助于您。握手,祝好!
4. 钢管计算公式,
若简来单的说:22*5这个的内外源径和壁厚是怎么算的,这个简单。
外径:22mm;
壁厚;5mm;
内径=22-2*5=12mm
但是实际中钢管的种类很多,精度等级也不同,标注的内容也不同,其中核心的标注还是:外径*壁厚。
由于相关的内容太多在此不能详细叙述,若想具体了解其内容,可参考《机械设计手册》材料篇。
供参考!
5. 钢管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无缝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
计算公式为:W=0.02466(D-S)S
(外版径-壁厚权)*壁厚*0.02466=每米重量
例如:ф159*5 20#无缝钢管每米重量计算为: (159-5)*5*0.02466=18.992公斤/米
(2)不锈钢无缝钢管
<a> 而对于1Cr18Ni9(302),0Cr18Ni9(304), 0Cr18Ni11Ti(321),1Cr18Ni9Ti的
计算公式应为: W=0.024913(D-S)S
<b> 而对于0Cr25Ni20(310S),0Cr17Ni12Mo2(316),0Cr18Ni11Nb(347),
00Cr17Ni14Mo2(316L) 的
计算公式应为:W=0.02507(D-S)S
6. 钢管计算公式
你是要计算什么,请说具体点 比如是面积,体积,重量.......
7. 钢管混凝土柱长细比怎么求
长细比λ计算公式:λ=μL/i。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长柱子承载力计算要考虑到外载作用下,因构件弹塑性变性引起的附加偏心的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都与长细比有关。
柱子还由于长细比来分为短柱子,长柱子和细长柱子。根据这我们来判别柱子类型,在实际中就可以尽量避免使用细长柱。
(7)钢管细长比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柱长细比对荷载-位移曲线影响比较显著。随着柱长细比的增加,构件无论在弹性阶段还是在非线性强化阶段,其刚度均有所降低,承载能力也有所下降。
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因为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长细比越大,柱越容易发生失稳,使柱承载力降低。
换算长细比:在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中绕虚轴弯曲屈曲时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按临界力相等的原则,用不考虑剪切变形的欧拉临界公式来表示将组合截面换算为实腹截面进行计算时所对应的长细比。
8. 钢管长度计算公式
钢管质量(重量)计算:
M=7.85×L×3.1416×δ×(D-δ)÷1000
M—质量(kg)
L—钢管长度(m米)
δ—壁厚(mm)
D—钢管外径(mm)
(引自《实用金属材料手册》,P.1.102)
计算时注意单位。
9. 如何确定门钢中系杆的长细比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么
比如钢架柱距6m。
柱之间梁柱转角处用刚性系杆链接,这时系杆的计算长度为1.0x6=6m(按两端无侧移铰接压杆考虑)。
剪刀撑杆的两端都是铰接,它的计算长度就等于净长,计算长度lo=容许长细比[λ]乘圆钢截面的廻转半径,福这个公式计算出廻转半径rx,查表得直径,或计算圆形截面的廻转半径得出圆钢截面的直径。
估算截面用d89x3钢管,查表可得回转半径为3.04cm。然后计算长细比600cm/3.04cm<200。满足规范要求。 内力计算一般就是风荷载引起的内力,很小,通常不用计算,满足长细比即可。
(9)钢管细长比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长细比=计算长度/回转半径。
结构的长细比λ=μl/i,i为回转半径长细比。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
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
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安装状态下的刚度。 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
10. 钢管计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 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 钢铁比重取7.8 所以, 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 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 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