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屈强比的大小
首先
屈强比是指
钢材的屈服强度/钢材的极限破坏强度
钢材受力在没有超过屈服点时,它的变形是线型的,也就是卸载后它会还原到
原来的形态。受力如果超过屈服点,钢材就产生塑性变形。在同样的荷载增量下,过了屈服点的钢材产生的变形要比没有过屈服点的钢才产生的变形大。
所以对这机械构件,当然是变形小的钢材好.那么钢材的屈服强度就应该以接近钢材的极限破坏强度为佳,也就是说
屈强比大的钢材用来做结构零件可靠性高.
❷ 什么是屈强比说明钢材屈强比意义
钢材的 屈服点 ( 屈服强度 )与 抗拉强度 的比值,称为 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 可靠性 越低,一般 碳素钢 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 结构钢 为0.65-0.75 合金结构钢 为0.84-0.86.强屈比相反.
❸ 什么是钢筋的屈强比它对结构安全有什么影响
钢筋的“复屈强比”即钢筋的屈服强度制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设计中的重要依据。在工程中,希望钢材不仅有高的屈服点,并且应具有一定的“屈强比”,屈强比是反映钢材利用率和安全可靠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同样抗拉强度下,屈强比愈小,说明钢材可利用的应力值愈小,其可靠性则愈高。若万一超载,会由于其抗拉强远高于屈服强度,而不至于立刻断裂;但屈强比过低,有效利用率太低,会造成钢材的浪费。反之,屈强比过大则钢材利用率提高,但其安全可靠性却降低了,所以,选用时应两者兼顾。即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合理的屈强比一般应在0.6~0.75范围内,如碳素结构钢屈强比一般为0.58~0.63,低合金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5左右。
❹ 何谓钢材的强屈比其大小对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版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权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机器零件的屈强比高,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屈强比是指钢材的屈服点应力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小,结构安全性能高,屈强比太大,钢材不能有效利用。
(4)什么叫屈强比钢材屈强比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扩展阅读:
按塑性设计时,钢材的力学性能应满足强屈比fu/fy≥1.25。对于有延性要求的结构构件,钢筋强屈比也不应过大,否则会造成预期屈服构件出现承载力超强而不能实现预期的延性屈服机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纵向钢筋具有一定的延性,当构件某个部位出现塑性铰后,塑性铰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一般用来检测螺纹钢筋,一般圆钢不需要检验强屈比。
❺ 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屈比不应小于1.25,屈强比不应大于1.3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规定
钢筋强屈比和屈强比不合格依据是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专比值小于属 1. 25和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大于 1. 30。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 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 30;
3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 9% 。
❻ 钢材的屈屈比强屈比是什么意思
屈屈比就是实际测量屈服强度与标准屈服值之比;
强屈比就实际测量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
❼ 材料的屈强比是什么选择工程材料时屈强比过高或过低有何弊端
钢材的屈抄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袭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机器零件的屈强比高,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❽ 屈强比是反应什么的
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
b=Pb/Fo(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参考资料:钢铁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