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材强度指标有哪些
(1)屈服点: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2屈服强度: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4)伸长率: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2. 钢筋试验报告中涉及的强度各表示什么…急求
1、屈服强度:是钢筋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回时所对应的应力。答(屈服强度是作为钢材抗力的重要指标)
2、抗拉强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钢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长率δ: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件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一个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示钢材的塑性越好)
总结: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的关系:
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时的取值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服比,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长率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刚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脆断,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屈服强度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3. 什么是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与含碳量\x3f
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和含碳量如下:
一、硬度。
硬度,物理学专业术语,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或者说物质受外力后发生形变的能力,称为硬度。固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或者说固体受外力后发生形变的大小,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由于规定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所以有不同的硬度标准。各种硬度标准的力学含义不同,相互不能直接换算,但可通过试验加以对比。
二、强度。
力学上,材料在
外力作用
下抵抗破坏(
变形
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按所抵抗外力的作用形式可分为:抵抗静态外力的静强度,抵抗冲击外力的冲击强度,抵抗交变外力的疲劳强度等。
三、塑性。
是指在
外力
作用下,材料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四、韧性。
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
变形
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韧性可在材料科学及冶金学上,韧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时对折断的
抵抗
能力,其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材料在破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
五、含碳量。
碳素钢中决定强度和可焊性的因素主要是含碳量。合金钢(主要是
低合金钢
)除碳以外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材的强度与可焊性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便于表达这些材料的强度性能和焊接性能便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简单地以碳当量来表示。有许多碳当量指标,如拉伸强度碳当量、屈服强度碳当量、焊接碳当量,还有裂纹敏感性指标(实质上也是碳当量)。每一种元素的碳当量以1/X表示,X一般为正整数,由
统计数据
决定。若干元素的碳当量计算之和即各个1/X值之和。
4. 钢筋强度指的是什么
钢筋强度是指钢筋在受拉状态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版力钢筋,除要求具有权一定的屈服强度外,一般还要求有明显的屈服平台,以保结构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预兆。
钢筋的屈服强度是结构强度设计的主要依据,提高钢筋屈服强度,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或在相同承载力时减少钢筋用量。当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变形和裂缝的控制,钢筋屈服强度过高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度作用。
钢筋具有足够的伸长率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抵抗延伸性破坏(而不是脆性破坏)的前提。
5. 钢材的强度指标是什么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
бb
)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版服到一定程度权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extensional
rigidity.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6. 钢的强度和硬度有什么区别
强度是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就是强度越强越“结实”。硬度是一个物体侵入另一个物体的能力,硬度高的物体能侵入硬度低的物体,反之不行。
7. 钢材的强度指标是指什么
冷轧板的机械性能
1. 屈服点(σ 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 Ps 为屈服点 s 处的外力,Fo 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 σ s =Ps/Fo(MPa),MPa 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 屈服强度(σ 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 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 0.2 。
3. 抗拉强度(σ 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 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 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 b= Pb/Fo (MPa)。
4. 伸长率(δ 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 屈强比(σ s/σ 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 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 合金结构钢为 0.84-0.86。
6. 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8. 什么是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关于钢筋的力学性质:
1、屈服强度:是钢筋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版产生大量塑性权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屈服强度是作为钢材抗力的重要指标)
2、抗拉强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钢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长率δ: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件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一个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示钢材的塑性越好)
总结: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的关系:
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时的取值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服比,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长率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刚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脆断,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屈服强度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学材料时刚学过,顺便也复习一下,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9.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各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钢材哪方面的性能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和衡量的性能如下:
1、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内不被破坏的能力。容
2、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3、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5、脆性: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
6、疲劳强度:材料零件和结构零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
7、屈服点或屈服应力: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
按化学成分分类钢铁:
碳素钢 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
1、低碳钢--含碳量wc≤0.25%。
2、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
3、高碳钢--含碳量wc>0.60%高碳钢一般在军工业和工业医疗业比较多。
10. 什么是钢材的极限强度、和屈服强度两者有什么区别
极限强度:指钢材拉力实验断裂时的拉力值。
屈服强度:指钢材拉力实验时,横截面出现细颈现象时的拉力值。即超过弹性变形范围而开始进入塑性变形时的拉力值(屈服了,不能自行恢复原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