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轴材为16mn的轴预热后轴身变蓝色,是蓝脆现象还是某种元素过烧
是蓝脆或者是发蓝,要看加热的温度和材质。在500℃以上高温热空气中进行,是发蓝的可能性大,形成发蓝膜,它的成分为磁性氧化铁,厚度为0.5~1.5微米。碳钢在200-250℃的温度区间内,钼钢和铬钼钢在400~450℃区间内加热,出现轴身变蓝色,并且强度上升、塑性下降、脆性增加,称为蓝脆。
B. 什么叫发蓝处理,高手指点下,具体点,谢谢
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发蓝处理是一种化学表面处理,其主要作用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工件腐蚀上锈,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它只是一种表面处理,不会对内部组织产生任何的影响,它不是热处理,和淬火又根本的区别,和你详细的说一下.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金属“发蓝”药液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一、碱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1.配方: 硝酸钠50~100克氢氧化钠600~700克亚硝酸钠100~200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表面务必洗净和干燥以后,才能进行“发篮”处理。
(2)金属器件进行“发蓝”处理条件与金属中的含碳量有关. (4)金属“发蓝”处理后,最好用热肥皂水漂洗数分钟,再用冷水冲洗。然后用热水冲洗.
二、酸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1.配方: 磷酸3~10克硝酸钙80~100克过氧化锰10~15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把磷酸、过氧化锰和硝酸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器件先经洗净和干燥后才能进行“发蓝”处理。
(2)此法所得保护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钙和铁的氧化物所组成,其耐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氧化法所得的保护膜。
4.“发蓝”工作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40~45分钟。在处理碳素钢时,药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处理合金钢或铸钢时,磷酸含量控制在5~10克/升。应注意定期分析药液磷酸的含量。
5.“发蓝”处理后金属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C. 发蓝处理和发黑处理是什么
发蓝处理,也称发黑处理。是将钢在空气中加热或直接浸於浓氧化性溶液中,使其表面产生极薄的氧化物膜的材料保护技术。
钢铁零件的发蓝处理可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熔融盐中进行,也可在高温热空气及500℃以上的过热蒸气中进行,更常用的是在加有亚硝酸钠的浓苛性钠中加热。发蓝处理时的溶液成分、反应温度和时间依钢铁基体的成分而定。
(3)碳钢氧化后为什么发蓝扩展阅读:
发蓝膜的成分为磁性氧化铁,厚度为0.5~1.5微米,颜色与材料成分和工艺条件有关,有灰黑、深黑、亮蓝等。单独的发蓝膜抗腐蚀性较差,但经涂油涂蜡或涂清漆后,抗蚀性和抗摩擦性都有所改善。发蓝时,工件的尺寸和光洁度对质量影响不大。常用于精密仪器、光学仪器、工具、硬度块。
一般,含碳量高的钢容易氧化,因而所采用的温度较低,时间也较短;含碳量低时不易被氧化,所用温度必须高些,时间也要长得多;中碳钢所需温度和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D. 低碳钢300度加热冷却后发蓝色,是什么原因
你说的是表面发蓝,是表面处理的一种,目的是防止氧化。其它颜色也是需要先用特定的溶液将表面洗过后再热处理。
E. 钢铁制品发黑和发蓝有什么区别
1 发黑(发蓝)氧化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钢铁的化学氧化处理亦称发蓝。钢铁通过氧化处理,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膜的厚度约为0.5~1.5μm,厚度很小,因此对工件尺寸无影响。由于氧化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的,氧化后的工件也就不会产生氢脆。氧化膜的组成主要是Fe3O4,称之为磁性氧化铁。这种氧化膜同空气中自然形成的氧化膜相比,膜层均匀而紧密,但以覆盖层标准来衡量,其防护性能仍很差,需要浸肥皂液,浸油或钝化处理后,防护性能和润滑性能才能得到提高。氧化主要应用于机械、仪器仪表、枪械等的精密零件及不能以其他覆层替代的防护—装饰性工件。弹簧钢、细钢丝、及簿钢片零件也常用氧化膜作为防护层。 2 氧化膜的性质 影响氧化膜质量(结构、色泽和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膜层的厚度。十分薄的膜(2~4nm)是无色的,没有防护能力。过厚(2.5μm)的膜同样达不到最好的防护能力,其外观呈无光泽的黑色或灰黑色,结构疏松,抗磨能力差。合适的厚度为0.6~0.8μm,此时的氧化膜表面呈现出黑色或蓝黑色,带有光泽,膜层致密耐磨性能好,但不是所有钢材都能获得这种氧化膜,钢铁化学成份对膜层外观和结构有明显影响,合金钢和低碳钢的氧化膜层因易夹杂氧化铁而带有红色挂灰,而铸铁、硅钢的氧化膜外观呈黄色至浅黄色。 另有一种工艺,是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直接形成带蓝色的氧化膜,故称烤蓝。
F. 金属表面发蓝 真正的发蓝有没有知道的!不要黑色的!跪求
电镀吗?
G. 金属高温后表面发蓝是怎么回事对组织是否有影响
最基础的是金属高温后表面的发蓝是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其实是对组织件有帮助的可以起到防锈防腐蚀的作用。不会太大的影响金属。很多环境与机件都有特别去做氧化处理的!
H. 为什么碳钢埋弧焊焊道表面发蓝
摘要 那是因为你没有保护好,第二,焊接的电流太大了。如果想要分析清楚,请将电压电流还有焊速,加上板厚,还有你焊接的层数和道数写明白,这样才好进行具体的分析。一般情况下,碳钢焊完了表面都是发亮的。
I. 钢材化学发蓝色方法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把钢质零件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经过化学水溶液冷却,皂化,使零件表面颜色呈现蓝色。经过发蓝处理的零件外观美观,还有防锈的作用。
蓝钢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基本上有3种:
1.是通过加热使不锈钢表面氧化变成蓝色,传统钟表中的蓝钢就是这样制作的。以前手工烤制要取得非常均匀的色泽确实非常困难,但现在用电子温控炉等先进设备烤蓝非常容易。
2.是通过化学方法处理,像枪钢的那种工艺,但颜色偏黑;
3.就是通过涂抹各种颜料、油漆了。
蓝钢是怎样制作的?
最初将螺丝染成蓝色是基于一个实际的想法:即保护金属部件不受氧化或腐蚀危害或者是增强金属强度,因为在手表中使用的钢制部件必须有很高的硬度,才能满足机芯高标准的机械要求。传统钢制部件硬化方法如下:首先加热部件,紧接着放入水中或油中“淬火”,这样就增强了材料的分子结构,钢制部件变硬且相当脆,彩色的光芒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漂亮副产品。
早在16世纪就有了钢制指针或螺丝的“烤蓝技术”,如今这道工序已不再是金属防护的必备工序,但是人们将蓝色的机芯部件视为传统特色和价值高昂、极富装饰性的元素。
并不是所有闪耀蓝色光芒的手表部件都是经过传统的加热工序而变成蓝色的,现在化学科技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将螺丝变成蓝色,使其显得价值高昂。不过值得好好查看一下这些样品:用肉眼就能认出在螺丝顶部上有一个闪亮的槽口,这没有变成蓝色,是因为原本螺丝钉都镀上了镍涂层,虽然螺丝钉顶部镍涂层被磨去,然后进入氧化或染色化学液体,这样只是在没有镀镍的顶部染了一层闪亮的蓝色涂层。“这样产生的颜色没有用热加工产生的蓝色那么有价值”,Rainer Langeleist批评到,他是位于Glash tte的Nomos工场负责人,传统生产方法的拥护者,即用加热方法使螺丝变蓝。
这种方法的原理十分简单:将螺丝钉均匀放置入一个铜制烤盘内并放置在预先加热到摄氏295度的烤炉的陶瓷板上,该温度必须保持恒定不变:如果要生产出矢车菊蓝色,加热温度不得有摄氏1度的偏差。根据尺寸大小,螺丝钉在炉子中要放置三到五分钟,然后放在不锈钢筛子中冷却。使用放大镜将螺丝钉放大来评估鉴定以检测控制,主要标准就是是否达到预期的颜色调和是否均匀。在此过程中根据温度部件的颜色会发生改变:摄氏225度开始是淡黄色;继续加热依次出现深黄色、红棕色、红紫色、紫色、深蓝色,大约在摄氏310度是为淡蓝色,最终在摄氏325度时变为浅灰色,神奇地变成蓝色和接着变成灰色说明:含碳钢(0.4到1.6个百分点)表面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了。这个工序听上去很简单,然而细节上相当不容易,杂质和油渍都会妨碍均匀一致的钢铁表面氧化并致使出现灰色的斑点。
J. 弹簧钢热处理后为什么呈蓝色
在发蓝温度区域有一定的停滞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