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接头的组成及特点是什么
(一)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1)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2)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二)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熔合区 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 490~1 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2)过热区 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 100~1 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3)正火区 加热温度约为850~1 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4)部分相变区 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❷ 焊接中过渡层、复层、基层是什么意思
复合钢板是来由两种材料复自合轧制而成的双金属板。它是由覆层(不锈钢)和基层(碳钢或低合金钢)组成。接触腐蚀介质或高温的一面由不锈钢板承担,而结构所需强度和刚度则由碳钢或低合金钢板承担。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制碱和航海等要求防腐和耐高温的容器和管道等。其中以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合成的不锈复合钢板应用最为广泛。
不锈复合钢板由于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差异很大,其焊接性也存在重大差异,因而不能采用单一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进行焊接,而应将覆层和基层区别对待。
焊缝由过渡层(基层与覆层交界的部分)、基层和覆层三部分组成,各自的焊接材料选择如下:
1)过渡层焊接材料 必须选用其铬、镍含量高于覆层中含量的不锈钢焊接材料。
2)基层焊接材料 选用与基层材料单独焊接时相同的焊接材料,并以同样的焊接工艺焊接。
3)覆层焊接材料 原则上与单独焊接不锈钢时的焊接材料相同,焊接工艺也相同。
不好意思,复制的,希望能看懂,可以的话采纳下
❸ 焊接熔滴过渡与电流的关系是什么
焊接熔滴过渡与电流的关系以CO2气体保护焊为例。
一、 短路过渡焊接
CO2电弧焊中短路过渡应用最广泛,主要用于薄板及全位置焊接,规范参数为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回路电感、气体流量及焊丝伸出长度等。
1、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
对于一定的焊丝直径及焊接电流(即送丝速度),必须匹配合适的电弧电压,才能获得稳定的短路过渡过程,此时的飞溅最少。
不同直径焊丝的短路过渡时参数如表:
焊丝直径(㎜) 电弧电压(V) 焊接电流(A)
Φ0.8 18 100-110
Φ1.2 19 120-135
Φ1.6 20 140-180
2、 焊接回路电感,电感主要作用:
(1)、调节短路电流增长速度电流/电压 过小发生大颗粒飞溅至焊丝大段爆断而使电弧熄灭,电流/电压 过大则产生大量小颗粒金属飞溅。
(2)、调节电弧燃烧时间控制母材熔深。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过快会引起焊缝两侧吹边,焊接速度过慢容易发生烧穿和焊缝组织粗大等缺陷。
(4)、气体流量大小取决于接头型式板厚、焊接规范及作业条件等因素。通常细丝焊接时气流量为5-15 L/min,粗丝焊接时为20-25 L/min。
(5)、焊丝伸长度。合适的焊丝伸出长度应为焊丝直径的10-20倍。焊接过程中,尽量保持在10-20㎜范围内,伸出长度增加则焊接电流下降,母材熔深减小,反之则电流增大熔深增加。电阻率越大的焊丝这种影响越明显。
(6)、电源极性。CO2电弧焊一般采用直流反极性时飞溅小,电弧稳定母材熔深大、成型好,而且焊缝金属含氢量低。
二、 细颗粒过渡
1、在CO2气体中:
对于一定的直径焊丝,当电流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同时配以较高的电弧压,焊丝的熔化金属即以小颗粒自由飞落进入熔池,这种过渡形式为细颗粒过渡。
细颗粒过渡时电弧穿透力强母材熔深大,适用于中厚板焊接结构。细颗粒过渡焊接时也采用直流反接法。
2、 达到细颗粒过渡的电流和电压范围:
焊丝直径 电流下限值(A) 电弧电压(V)
Φ1.2 300 32-34
Φ1.6 400 34-36
Φ2.0 500 36-38
随着电流增大电弧电压必须提高,否则电弧对熔池金属有冲刷作用,焊缝成形恶化,适当提高电弧电压能避免这种现象。然而电弧电压太高飞溅会显著增大,在同样电流下,随焊丝直径增大电弧电压降低。CO2细颗粒过渡和在氩弧焊中的喷射过渡有着实质性差别。氩弧焊中的喷射过渡是轴向的,而CO2中的细颗粒过渡是非轴向的,仍有一定金属飞溅。另外氩弧焊中的喷射过渡界电流有明显较变特征。(尤其是焊接不锈钢及黑色金属)而细颗粒过渡则没有。
❹ 三大类焊接方法是什么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4)什么是焊缝焊芯过渡扩展阅读:
焊丝选用要考虑的顺序如下:
1、根据被焊结构的钢种选择焊丝 对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钢,主要是按“等强匹配”的原则,选择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丝。对于耐热钢和耐候钢,主要是侧重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化学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满足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2、根据被焊部件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冲击韧性)选择焊丝 与焊接条件、坡口形状、保护气体混合比等工艺条件有关,要在确保焊接接头性能的前提下,选择达到最大焊接效率及降低焊接成本的焊接材料。
3、根据现场焊接位置对应于被焊工件的板厚选择所使用的焊丝直径,确定所使用的电流值,参考各生产厂的产品介绍资料及使用经验,选择适合于焊接位置及使用电流的焊丝牌号。
焊接工艺性能包括电弧稳定性、飞溅颗粒大小及数量、脱渣性、焊缝外观与形状等。对于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焊接(特别是半自动焊),主要是根据焊接工艺性能来选择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❺ 什么是熔池什么是焊缝
熔池和焊缝通常是指的同一产物,根据位置不同而命名方式不同。 以工件表面为界限,专上半部分称为焊缝,下半部属分称为熔池。 在螺柱焊接时,由于螺柱前端和母材表面熔化,并经由外界压力挤压形成的焊接接头,焊接时间越长,熔池越大。 熔池/焊缝的作用是提高螺柱焊接的强度。 螺柱焊接均会产生熔池,根据焊接方式不同,熔池的形状和深度也不同。焊接方式:储能式螺柱焊短周期螺柱焊长周期螺柱焊焊接时间:1-3毫秒5-100毫秒100-1000毫秒焊钉尖端比较(焊接前):熔池大小比较(焊接后):
❻ 焊接时.金属熔化过渡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熔滴的自由过渡?熔滴从焊丝端头脱落后,通过电弧空间自由运动一段距离后落入熔池的过渡形式称为自由过渡。因条件不同,熔滴的自由过渡又可分为滴状过渡和喷射过渡两种形式。(1)滴状过渡 焊接电流较小时,熔滴的直径大于焊丝直径,当熔滴的尺寸足够大时,主要依靠重力将熔滴缩颈拉断,熔滴落入熔池,熔滴的这种过渡形式称为滴状过渡。滴状过渡有两种形式:1)轴向滴状过渡 手弧焊、富氩混合气体保护焊时,熔滴在脱离焊条(丝)前处于轴向(下垂)位置(平焊时),脱离焊条(丝)后也沿焊条(丝)轴向落入熔池的过渡形式称为滴状过渡,见图28a。2)非轴向滴状过渡 在多原子气氛中(CO2、N2、H2),阻碍熔滴过渡的力大于熔滴的重力,熔滴在脱离焊丝之前就偏离焊丝轴线,甚至上翘,在脱离焊丝之后,熔滴一般不能沿焊丝轴向过渡,形成飞溅称为熔滴非轴向滴状过渡。(2)喷射过渡 熔滴呈细小颗粒并以喷射状态快速通过电弧空间向熔池过渡的形式称为喷射过渡。喷射过渡还可分为射滴过渡和射流过渡两种形式:1)射滴过渡 在某些条件下,形成的熔滴尺寸与焊丝直径相近,焊丝金属以较明显的分离熔滴形式和较高的加速度沿焊丝轴向射向熔池的过渡形式称为射滴过渡,见图29a。2)射流过渡 在某些条件下,因电弧热和电弧力的作用,焊丝端头熔化的金属被压成铅笔尖状,以细小的熔滴从液柱尖端高速轴向射入熔池的过渡形式称为射流过渡。这些直径远小于焊丝直径的熔滴过渡频率很高,看上去好像在焊丝端部存在一条流向熔池的金属液流,见图29b。什么是熔滴的短路过渡?焊条(或焊丝)端部的熔滴与熔池短路接触,由于强烈过热和 磁收缩的作用使熔滴爆断,直接向熔池过渡的形式称为短路过渡,见图30。熔滴的短路过渡频率可达20~200次/s。29、什么是熔滴的混合过渡?在一定条件下,熔滴过渡不是单一形式,而是自由过渡与短路过渡的混合形式,这就称为熔滴的混合过渡。例如,管状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及大电流CO2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金属有时就是以混合过渡的形式向熔池过渡。30、试述熔滴过渡时产生飞溅的原因。熔焊时,在熔滴过渡过程中,一部分熔滴溅落到熔池以外的现象称为飞溅。产生飞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爆炸引起的飞溅 用涂料焊条焊接及活性气体保护焊时,由于冶金反应在液体内部将产生大量CO气体,气体的析出十分猛烈,尤如爆炸,使液体金属发生粉碎形的熔滴,溅落在焊缝两侧的母材上,成为飞溅。(2)斑点压力引起的飞溅 电弧中的带电质点--电子和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极运动,撞击在两极的斑点上产生机械压力,称为斑点压力。斑点压力是阻碍熔滴过渡的力,焊条端部的熔滴在斑点压力的作用下,十分不稳定,不断地跳动,有时被顶到焊丝的侧面,甚至使熔滴上挠,最终在重力和斑点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脱离焊丝成为飞溅。手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采用直流正接时经常会发生这种类型的飞溅。(3)短路过渡引起的飞溅 CO2气体保护焊采用短 路过渡时,在短路的最后阶段,如果还继续增大焊接电流,这时的电磁收缩力使熔滴往上飞起,引起强烈飞溅。
❼ 二氧化碳保护焊实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态有几种,怎么来区分呢
MAG焊熔滴过渡形态可以分为短路过渡,喷射过渡,亚射流过渡,脉冲过渡等,
依据材质,焊件尺寸,焊接姿势而使用。
1.短路过渡
MIG焊熔滴短路过程与二氧化碳电弧焊熔滴短路过渡是相同的,也是使用较细的焊丝在低电压,小电流下产生的一种可得用的熔滴过渡方式,区别在于MIG焊熔滴短路过渡是在更低的电压下进行并且过渡过程稳定,飞溅少,适合进行薄板高速焊接或窨位置焊缝的焊接。其特点是采用小电流和低电压焊接时,熔滴在未脱离焊丝端头前就与熔池直接接触,电弧瞬时熄灭短路,熔滴在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收缩力用液体金属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过渡到熔池中。短路过渡形式的电弧稳定,飞溅较小,成形良好,不过熔深较浅。
2.喷射过渡
MIG焊接熔滴喷射过渡主要用于中等厚度和大厚度板水平对接和水平角接。MIG电弧能够产生熔滴喷射过渡的原因是电弧形态比较扩展。
MIG焊一般采用焊丝为阳极,而把焊丝接负或采用交流的较少。其原因有两项,一是要充分利用电弧对母材的清理作用,另一原因是为了使熔滴细化,并且能形成平稳过渡。
在小电流时,由于电磁拘束力小,熔滴主要受重力的作用而产生过渡,其颗粒较焊丝直径更大。这种焊接过渡工艺形成的焊缝易出现熔合不良,未焊透,余高过大等缺陷,因此在实际焊接中一般不用。当增大电流后,电极前端被削成尖状,熔滴得以细颗粒化,这时的熔滴过渡形态称作“喷射过渡”。
1) 射滴过渡
射滴过渡时的电弧是钟罩形。铝及合金熔化极氩弧焊及钢焊丝的脉冲焊经常是射滴过渡形式。易形成未熔透等缺陷。
2) 射流过渡
焊丝前端在电弧中被削成铅笔状,熔滴从前端流出,以很细小的颗粒进行过渡。其过渡频度最大可以达到每秒500次。此时强大的等离子流力和高速熔滴的冲击力在熔池中部产生很大的挖掘作用,将熔池中部的液体金属排向两边和后侧,使得电弧直接加热熔池底部的金属。于是在熔池中部形成了犹如指状的熔池凹陷,通常称为指状熔深。这种焊缝在其根部易于形成气孔,未熔通等缺陷,当面氩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碳,氧气,氦气时,可使这种指状熔深得到改善。另外,在焊接铝及铝合金时,易出现焊缝起皱现象,这需要控制好保护气体和焊接电流来避免。
3,亚射流过渡
这是介于短路过渡与射滴过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电弧特征是弧长较短。这种过渡形式主要用于平焊及横焊位置的铝及铝合金焊接。其优点是焊缝外形用熔深非常的均匀一致,可避免指状熔深。
4,脉冲过渡
在平焊位置通过脉冲参数的调整,使熔滴过渡按照所希望的方式进行。进行空间位置焊缝焊接时,由于脉冲电流大,使熔滴过渡具有更强的方向性,有利于熔滴沿电弧轴线顺利过渡到熔池中。由于脉冲平均电流小,所形成的熔池体积也会小一些,再加上脉冲加热和熔滴过渡是间断性发生的,所以熔池金属即使处于立焊位置也不至于流淌,保持了熔池状态的稳定性。对于热敏感性较大的材料,通过平均电流调节对母材的热输入或焊接线能量使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过热现象降低,从而使接头具有良好的品质。裂纹倾向性降低。此外,脉冲作用方式可以防止熔池出现单向性结晶,也能够提高焊缝性能。
❽ 什么是EGW焊接有专业人士帮忙详细解释一下吗
EGW焊接即气电立焊,是由普通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熔化极专气体属保护电弧焊方法。其优点是:生产率高,成本低。与窄间隙焊的主要区别在于焊缝一次成形,而不是多道多层焊。
EGW在多数情况下会将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保护气体,但有时也会使用纯氩气、氩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氩气氧气混合气体、氩气氦气混合气体。焊接焊丝经常会采用可形成焊渣、焊缝外观美观的焊剂焊丝,但有时也会使用实芯焊丝。
用母材端与铜衬片或耐火性内衬材料等将熔池围起来,可以在防止熔融金属滴落的同时进行向上立焊,因此能够在单条焊道(单次操作)中进行厚板焊接。其用途包括船舶侧外板、桥梁建设、储藏槽罐、压力容器等垂直方向对接缝的焊接。
(8)什么是焊缝焊芯过渡扩展阅读
气电立焊的焊接质量受焊接电弧长度的影响较大,必须对其弧长进行控制。以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为基础,研究其焊接过程中弧长变化,建立了焊接小车和滑块为基础的二级联动弧长控制系统。
利用滑块的动态响应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实现弧长的快速、高精度控制,利用对小车的控制实现滑块的自动归中,增大系统的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动态响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❾ 纯二氧化碳焊在一般工艺范围内即可达到射流过渡是对还是错
纯二氧化碳焊在一般工艺范围内即可达到射流过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0热物理性能的特殊影响,使用常规焊接电源时,焊丝端头熔化金属不可能形成平衡的轴向自由过渡,而不是射流过渡。
通常需要采用短路和熔滴缩颈爆断、因此,与MIG焊自由过渡相比,飞溅较多。但如采用优质焊机,参数选择合适,可以得到很稳定的焊接过程,使飞溅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由于所用保护气体价格低廉,采用短路过渡时焊缝成形良好,加上使用含脱氧剂的焊丝即可获得无内部缺陷的高质量焊接接头。因此这种焊接方法目前已成为黑色金属材料最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9)什么是焊缝焊芯过渡扩展阅读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蒸气经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
因此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取决于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焊剂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发的难易。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施焊时将产生不同成分的焊接烟尘。
焊接烟尘的特点有:
(1) 焊接烟尘粒子小,烟尘呈碎片状,粒径为1µm左右。
(2) 焊接烟尘的粘性大。
(3) 焊接烟尘的温度较高。在排风管道和滤芯内,空气温度为60~80℃。
(4) 焊接过程的发尘量较大。一般来说,1个焊工操作1d所产生的烟尘量约60~150g。几种焊接(切割)方法施焊时(切割时)每分钟的发尘量和熔化每千克焊接材料的发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