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k型熱電偶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K型熱電偶工作原理
K型熱電偶是一種溫度感測器,基於熱電效應工作。
一、熱電效應簡介
熱電效應是指兩種不同金屬導線連接在一起形成迴路時,如果兩端存在溫度差異,就會在迴路中產生熱電動勢的現象。K型熱電偶利用這一原理,通過測量產生的熱電動勢來推算溫度值。
二、K型熱電偶的結構
K型熱電偶通常由兩根不同材質的金屬導線組成,一端為測量端,另一端為參比端。測量端感應溫度並產生熱電動勢,而參比端保持恆定溫度,作為比較的基準。
三、工作原理詳解
1. 當K型熱電偶的測量端處於不同溫度時,兩種金屬導線中的電子移動速度不同,形成電子擴散。
2. 由於電子擴散,導致兩種金屬間產生電位差,即熱電動勢。
3. 通過測量熱電動勢的大小,結合已知的K型熱電偶的溫度與電動勢的對應關系,可以推算出測量端的溫度值。
四、應用及特點
K型熱電偶具有測量范圍廣、性能穩定、響應速度快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能源、冶金、化工等領域。其測溫范圍通常在0到1000攝氏度之間,且能在惡劣環境下工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總結來說,K型熱電偶基於熱電效應,通過測量金屬導線間的熱電動勢來檢測溫度。其結構簡單,應用廣泛,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溫度感測器。
『貳』 K型熱電偶的測量端,可以直接纏繞在一起嗎還是必須焊接。焊接有什
可纏繞在一起,但來是在自振動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如果焊接,盡量使用不加焊料的焊接方式。熱電偶通常使用在高溫的情況下,高溫導致非熱電偶絲材料作為雜志快速擴散到焊點區域,也就是所謂的污染。這種污染是通常導致熱電偶精度漂移的原因
『叄』 K型熱電偶的幾種焊接方法是什麼
1、氬弧焊接K型熱電偶 氬弧焊接裝置由直流焊接電源、高頻振盪器、焊槍、對焊電源、工夾具等5部分組成。焊接時,利用伸出焊槍噴嘴的鈰-鎢絲作為負極,被焊熱電偶固定在夾具上作為正極。當兩極間通過高頻、高壓時將引燃電弧的作用,採用可控硅調壓,控制電弧強度,在氬氣保護下使鈰-鎢與被焊熱電偶之間產生弧光放電,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把熱電偶絲的端面熔化成球狀。為了便於熱電偶與電極對准,工作夾具與焊槍可以在空間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焊槍內裝有直徑1mm及1.5mm的鈰-鎢電極,供不同直徑的熱電偶焊接使用。
2、碳粉焊接K型熱電偶 碳粉焊接裝置類似於電弧焊接,不同的是電源的一極不是接碳棒,而是接盛有碳粉的石墨坩堝,另一極接被焊熱電偶。焊接時,把熱電極插入石墨粉中,幾秒鍾後即可焊好。這種焊接方法較電弧焊方便,但易引起熱電極脆斷。該方法適用於廉金屬熱電偶的焊接。
3、氣焊K型熱電偶 採用氣焊時,應先將熱電極頂端加熱並蘸上焊劑(如鎳鉻-鎳硅偶的焊劑是四硼酸納和石英砂各一半混合而成),再將熱電極置於乙炔或氫氧火焰中,待熔成球狀後迅速取出,立即放入熱水中洗去焊接點上的殘渣。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應用較廣。適用於廉金屬熱電偶的焊接。
4、鹽水焊接K型熱電偶 在燒杯中裝入氯化納溶液,在水溶液中放入鉑絲作一電極,而熱電極作為另一極。焊接時,將熱電偶頂部與溶液稍接觸,接通電源,待起弧後迅速斷開電源。這種焊接方法適用與焊接直徑較細0.03mm-0.3mm熱電偶。
5、電弧焊K型熱電偶 電弧焊接可分為支流焊接和交流焊接兩種:
5-1.直流焊接時,熱電偶接電源正極,碳棒(光譜的)接電源負極,用碳棒與熱電極頂端瞬時接觸起弧,待測量端熔成球狀後迅速離開碳棒。這種焊接方法簡單、操作容易、測量端不易玷污,使用於貴金屬熱電偶的焊接。
5-2.交流焊接適用於焊接廉金屬熱電偶。焊接前,應仔細將測量端25-30mm一段的氧化物清除干凈,然後將兩電極頂端並齊,並絞成麻花狀。焊接時,在熱電極頂端蘸上焊劑,在置於電弧火焰中熔化3-5S,待成球狀後迅速取出,清楚掉焊點上的殘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