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行焊接工作時必須設有防止金屬什麼引起火災的措施以及防止燙傷觸電
焊接工作時必須設置防止金屬熔渣飛濺,掉落引起火災措施,以及防止燙傷觸電,爆炸等措施。
焊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 金屬焊接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非電焊工嚴禁進行電焊作業。
2. 操作時應穿電焊工作服、絕緣鞋和戴電焊手套、防護面罩等安全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時系安全帶。
3. 電焊作業現場周圍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雨、雪、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天氣不得露天作業。雨、雪後應清除積水、積雪後方可作業。
5. 操作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如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焊機外殼保護接地和焊機的各接線點等,確認安全合格方可作業。
6. 嚴禁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域內、運行中的壓力管道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內以及受力構件上焊接和切割。
7. 焊接曾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時,應根據介質進行多次置換及清洗,並打開所有空口,經檢測確認安全後方可施焊。
8. 在密閉容器內施焊時,應採取通風措施。間歇作業時焊工應到外面休息。
9. 焊接銅、鋁、鉛、鋅合金金屬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作業。
10. 施焊地點潮濕或焊工身體出汗後致使衣服潮濕時,嚴禁靠在帶電鋼板或工件上,焊工應在乾燥的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配合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上。
11. 焊接過程中臨時接地線頭嚴禁浮搭,必須固定、壓緊,用膠布包嚴。
12. 操作時遇下列情況必須切斷電源:
(1) 改變電焊機接頭時。
(2) 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迴路時。
(3) 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4) 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
(5) 更換保險裝置時。
(6) 工作完畢或臨時離操作現場時。
13. 焊工高處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 必須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並系在可靠的構架上。
(2) 必須在作業點正下方5m外設置護欄,並設專人監護。必須清除作業點下方區域易燃、易爆物品。
(3) 必須戴盔式面罩。焊接電纜應綁緊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業。
(4) 焊工必須站在穩固的操作平台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
14. 操作時嚴禁焊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15. 焊接時二次線必須雙線到位,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作迴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焊把線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
16. 焊把線不得放在電弧附近或熾熱的焊縫旁,不得碾軋焊把線。應採取防止焊把線被尖利器物損傷的措施。
17. 焊接電纜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採用其他保護措施。
18. 清除焊渣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焊條頭應集中堆放。
19. 下班後必須拉閘斷電,必須將地線和把線分開。並確認火已熄滅方可離開現場。
2. 焊接時,如何預防火災和爆炸事故
檢查有否可燃氣體、液體、固體,如有,應保持安全距離或者隔離,其次就是要配備防火物料,其中之一是使用費普福電焊毯,第三就是配備滅火器、水桶等。。
3. 電焊動火作業時採取哪些措施,減少火災的發生
電焊動火作業時應採取以下安全措施:
1、拆遷法
拆遷法就是把禁火區內需要動火的設備、管道、及其附件,從主
體上拆下來,遷往安全區動火後,再裝回原處。此法最安全,只要工件能拆得下來,應盡量運用。
2、隔離法
一種是將動火設備和運行設備作有效的隔離,例如管道上用盲板,加封頭塞頭,拆掉一節管子等辦法。另一種是捕集火花,隔離熔渣,將動火點和附近的可燃物隔離。例如用濕布、麻袋、石棉毯等不燃材料,將易燃物及其管道連接處遮蓋起來,或用鐵皮將焊工四麵包圍,隔離在內,防止火星飛出。如在建築物或設備的上層動火,就要堵塞漏洞,上下隔絕,嚴防火星落入下層。在室外高處,則用耐火不燃檔板或水盤等,控制火花方向。
3、移去可燃物
凡是焊割火花可到達的地方,應該把可燃物全部搬開,包括竹架板、廢棉紗等。笨重的或無法撤離的可燃物,則必須採取隔離措施。
4、清洗和置換
這兩項都是消除設備內危險物質的措施,在任何檢修作業前,都應執行。罐內作業的設備,經過清洗和置換之後,必須同時達到以下要求:(1)其沖洗水溶液基本上呈中性。(2)含氧量在18-21 % (3)有毒氣體濃度符合國家衛生標准。若在罐內需要進行動火作業,則其可燃氣體濃度,必須達到動火的要求。
5、動火分析
經清洗或置換後的設備、管道在動火前,應進行檢查和分析。一般宜採用化學和儀器分析法測定,其標準是:如爆炸下限大於4%(體積)的,可燃氣體或蒸汽的濃度應小於0.5%,如爆炸下限小於4% 的,則濃度應小於0.2% 取樣分析的時間不得早於動火作業開始前的半小時,而且要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做到分析數據准確可靠。連續作業滿二小時後宜再分析一次。
6、敞開和通風
需要動火的設備,凡有條件打開的鍋蓋、人孔、料孔等必須全部打開,在室內動火時,必須加強自然通風,嚴冬也要敞開門窗,必要時採用局部抽風。如在設備內部動火,通風更為重要。
7准備消防器材和監護
在危險性較大的動火現場,必須有人監護,並准備好足夠的、相應的滅火器材,以便隨時撲滅初起火,有時還應派消防車到現場。
4. 焊接時預防火災和爆炸應採取什麼措施
你好,預防火災和爆炸,可以參考如下措施:
1.從事電、氣焊割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培訓,掌握焊接的安全技術操作規范,經考試合格,領取操作合格證方准操作。操作時應持本上崗,徒工學習期間不能單獨操作,必須在師傅的監督下進行操作。
2.嚴格執行用火審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辦理申請手續,經本單位領導同意,消防保衛或安全技術部門檢查批准後,領取用火許可證方可進行操作。
3.用火審批人員要認真負責,嚴格把關,批准前要深入用火地點查看,確認無火險隱患災後再行審批,批准用火要採取定時(時間)、定位(層、段、擋)、定人(操作人、看火人)、定措施(應採取的具體防火措施),部位變動或需繼續操作,應事先更換用火證。用火證只限當日本人使用,並要隨時攜帶,以備消防保衛人員檢查。用火證用完交回,以舊換新。
4.進行電、氣焊割之前,應由工長或班組長向操作、看火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技術措施交底,任何領導不能以任何借口縱容電氣焊工冒險操作。
5.盛過或有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設備,在未徹底清洗干凈前,不得進行焊割。
6.嚴禁在有可燃蒸氣、氣體、粉塵或禁止明火的爆炸危險性場所焊割。在這些場所附近進行焊割時,應按有關規定,保持一定的防火距離。
7.遇有五級以上大風氣候時,施工現場的高空和露天焊割作業應停止。
望採納,謝謝。
5. 氬弧焊工作時如何防止火災和爆炸
由於電弧及氣體火焰的溫度很高,而且在焊接過程中有大量的金屬火花飛濺物,如稍有疏忽大意,就會引發火災甚至爆炸。因此焊工在工作時,為了防止火災及爆炸事故的發生,必須採取下面的安全措施:
1、焊接前要認真檢查工作場地周圍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棉紗、油漆、汽油、煤油、木屑、乙炔等),如有易燃、易爆物,應將這些物品搬離焊接工作點5~10m以外,且需用防火材料遮蓋。
2、在高空作業時更應該防止金屬火花飛濺而引起的火災。
3、嚴禁在有壓力的容器和管道上進行焊接。
4、不得在儲存著汽油、煤油、揮發性油脂的容器上進行焊接,也不得在木板地上進行焊接。補焊儲存過易燃物的容器時,焊前必須將容器內的介質放凈,並用鹼水清洗內壁,再用壓縮空氣吹乾,並應將所有孔蓋打開,確認安全可靠方可焊接。
5、在進入容器內部工作時,焊、割具應隨焊工同時進出,嚴禁將焊、割具放在容器內而焊工擅自離去,以防止混合氣體燃燒和爆炸。
6、焊接頭及焊件不能隨便亂扔,要妥善保管,更不能仍在易燃、易爆物品的附近,以免發生火災。
7、每天下班時應檢查工作場地附近是否有引起火災的隱患,比如必須待焊完的焊件冷卻後方可離開。
8、在油線室、噴漆室、油庫、乙炔站、氧氣站里嚴禁焊接操作。
9、焊接管子時要把管子兩端打開,不準堵塞,管子兩端也不準接近易燃物和有其他工作人員工作。
10、在鍋爐內、管道中、井下、地坑及其他狹窄的地點進行焊接時,需事先檢查確認沒有易燃、易爆及有害氣體時,方能進行焊接。
11、在容器內進行焊接時,禁止在已經進行塗裝或噴塗過塑料的容器內進行焊接,嚴禁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在容器內進行吹除。
12、焊接場地必須配備消防設施,並保證它們的作用良好,焊工也必須通曉它們的使用方法,需要時能立即使用。
13、在容器內焊接時,應打開被焊容器的入孔、手孔、清掃孔和散管等,方可進入容器內進行焊接。
14、一旦發生火災,應首先切斷電源。油脂、醇類、醚類和乙炔一旦著火,嚴禁用水滅火。
15、露天作業要採取防風措施,風級超過5級時,不宜焊接。
16、高空焊接作業時,需要採取預防措施,注意防止焊接火花、熔化金屬散落而灼傷他人或引起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