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焊後熱處理
焊後熱處理
1、焊接殘余應力是由於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勻的溫度分布,焊縫金屬的熱脹冷縮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隨焊接施工必然會產生殘余應力。
消除殘余應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溫回火,即將焊件放在熱處理爐內加熱到一定溫度和保溫一定時間,利用材料在高溫下屈服極限的降低,使內應力高的地方產生塑性流動,彈性變形逐漸減少,塑性變形逐漸增加而使應力降低。
焊後熱處理對金屬抗拉強度、蠕變極限的影響與熱處理的溫度和保溫時間有關。焊後熱處理對焊縫金屬沖擊韌性的影響隨鋼種不同而不同。
2、熱處理方法的選擇
焊後熱處理一般選用單一高溫回火或正火加高溫回火處理。對於氣焊焊口採用正火加高溫回火熱處理。這是因為氣焊的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晶粒粗大,需要細化晶粒,故採用正火處理。然而單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殘余應力,故需再加高溫回火以消除應力。單一的中溫回火只適用於工地拼裝的大型普通低碳鋼容器的組裝焊接,其目的是為了達到部分消除殘余應力和去氫。絕大多數場合是選用單一的高溫回火。熱處理的加熱和冷卻不宜過快,力求內外壁均勻。
3、焊後熱處理的加熱方法
⑴感應加熱。鋼材在交變磁場中產生感應電勢,因渦流和磁滯的作用使鋼材發熱,即感應加熱。現在工程上多採用設備簡單的工頻感應加熱。
⑵輻射加熱。輻射加熱由熱源把熱量輻射到金屬表面,再由金屬表面把熱量向其他方向傳導。所以,輻射加熱時金屬內外壁溫度差別大,其加熱效果較感應加熱為差。輻射加熱常用火焰加熱法、電阻爐加熱法、紅外線加熱法。
『貳』 什麼是焊接應力,干什麼用的
焊接應力主要是熱應力,在焊接過程中產生,影響焊接結構的強度和精度,要及時進行處理,特別是精密和受載荷的零部件,可以採用振動時效設備進行消除豪克能焊接應力消除設備進行處理。
『叄』 誰知道焊接中的各種專用詞的意思,如咬邊,熔池等
焊接中的各種專用詞很多,樓主應列出自己不懂的術語求答。
熔池是焊接中母材金屬和焊接材料混合處於冶金過程,雙方均處於液態的那個區域。實際位置在焊條端部下方焊縫處,一般寬度不大於焊條的2倍直徑,長度不大於焊條的2-3倍直徑(酸性焊條由於熔渣的包裹看上去小些,鹼性焊條看上去大些,自動焊接更大些)。母材金屬和焊接材料(含焊接葯劑)在熔池的高溫中進行混合和冶金過程,隨後葯劑浮出表面形成保護性渣殼,而焊接金屬和母材金屬完全融合,冷卻後形成焊縫。
咬邊指的是在焊接過程中,熔池的兩邊母材金屬被電弧熔化卻沒有能夠得到焊接材料金屬的補充,在冷卻後形成在焊縫兩邊出現的凹槽。這種凹槽在受力後(包括焊接應力)會產生很大的應力集中現象,導致焊縫結構強度降低(尤其是抗疲勞強度會大幅降低),甚至在冷卻中就造成焊縫邊緣發生裂縫(中碳當量以上材料比較敏感)。
『肆』 焊接性是什麼
焊接性(Weldability),是指金屬材料在採用一定的焊接工藝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規范及焊接結構形式等條件下,獲得優良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 一種金屬,如果能用較普通又簡便的焊接工藝獲得優質接頭,則認為這種金屬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鋼材焊接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它的化學組成。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說金屬含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於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所以,常把鋼中含碳量的多少作為判別鋼材焊接性的主要標志。含碳量小於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塑性和沖擊韌性優良,焊後的焊接接頭塑性和沖擊韌性也很好。焊接時不需要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焊接過程普通簡便,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紋傾向,所以,含碳量大於0.25%的鋼材不應用於製造鍋爐、壓力容器的承壓元件。
金屬材料的焊接性可以通過計算碳當量、斜Y型坡口焊接裂紋試驗、熱影響區最高硬度試驗、熱模擬試驗、高溫蠕變試驗以及時效試驗等進行驗證。
『伍』 SW 靜應力分析 接合就是焊接的意思嗎
,應檢查並確認初、次級線接線正確,輸入電壓符合電焊機銘牌規定,接通電源後,嚴禁接觸初級線路帶電部分。初、次級接線處必須裝有防護罩。
(5) 次級抽頭聯接銅板應壓緊,接線柱應有墊圈。合閘前,應詳細檢查接線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並確認完好齊全、無松動或損壞。接線柱處均有保護罩。
(6) 多台電焊機集中
『陸』 焊縫的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是什麼(特別是後熱是什麼意思)
預熱是焊前將坡口及坡口兩端100mm區域加熱到預定溫度的工序,主要用來降低焊縫的冷專卻速度和焊接應力,屬一般用於厚板或淬硬傾向較大的材料。
後熱是指焊接後立即對焊件的全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
後熱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特別是熱影響區中擴散氫的含量,所以又稱去氫處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結構鋼預防產生延遲裂紋的重要工藝措施,後熱溫度一般為200~350℃,時間不少於30分。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為焊接工藝參數。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如下:
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柒』 什麼是焊接應力如何減小焊接應力
焊接應力是由於焊接產生的熱量輸入不均勻造成的,簡單來說就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專。不同區域熱量不同,變形不屬同,產生應力。
減小措施:在滿足要求情況下,盡量使用小電流,減小熱量輸入。盡量對稱焊接,從中間往兩邊,分段退焊。焊前預做反變形。或是焊後熱處理消除應力,或用機械矯正法拱平。
『捌』 什莫叫焊後去應力處理
屬於熱處理技術吧。焊接以後淬火區和正火區硬度都比較高,另外由於材料受熱影響很不均勻,在材料內部有應力。這個時候,需要加溫,然後回火,可以讓接頭處材料硬度相對均勻同時消除內部應力。如果焊接後不做處理,那麼靠自然的時效也能夠緩解內部應力,但過程很長。明白了嗎?
『玖』 請問UG中怎麼做焊接應力分析
樓上,如果焊接位置太多,採用粘合接觸命令也是比較麻煩的,而且計算式非常影響計算速度,特別有時候直接計算後看不到結果,不知道有沒有在建模或者劃分網格的過程中快速設置焊接的方式?
『拾』 焊接技術什麼意思
焊接技術自發明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工業生產中的一切重要產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業中產品的生產製造都離不開焊接技術。當前,新興工業的發展迫使焊接技術不斷前進,如微電子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微型連接工藝和設備的發展;陶瓷材料和復合材料的發展促進了真空釺焊、真空擴散焊、噴塗以及粘接工藝的發展。所以焊接技術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能源方面
目前,焊接熱源已非常豐富,如火焰、電弧、電阻、超聲、摩擦、等離於、電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熱源的研究與開發並未終止,其新的發展可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對現有熱源的改善,使它更為有效、方便、經濟適用,在這方面,電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發展較顯著;其次是開發更好、更有效的熱源,採用兩種熱源疊加以求獲得更強的能量密度,例如在電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節能技術。由於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現了不少以節能為目標的新技術,如太陽能焊、電阻點焊中利用電子技術的發展來提高焊機的功率因數等。
2 計算機在焊接中的應用
弧焊設備微機控制系統,可對焊接電流、焊接速度、弧長等多項參數進行分析和控制,對焊接操作程序和參數變化等作出顯示和數據保留,從而給出焊接質量的確切信息。目前以計算機為核心建立的各種控制系統包括焊接順序控制系統、PID調節系統、最佳控制及自適應控制系統等。這些系統均在電弧焊、壓焊和釺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應用。計算機軟體技術在焊接中的應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計算機模擬技術已用於焊接熱過程、焊接冶金過程、焊接應力和變形等的模擬;資料庫技術被用於建立焊工檔案管理資料庫、焊接符號檢索資料庫、焊接工藝評定資料庫、焊接材料檢索資料庫等;在焊接領域中,CAD/CAM的應用正處於不斷開發階段,焊接的柔性製造系統也已出現。
3 焊接機器人和智能化
焊接機器人是焊接自動化的革命性進步,它突破了焊接剛性自動化的傳統方式,開拓了一種柔性自動化新方式,焊接機器人的主要優點是:穩定和提高焊接質量,保證焊接產品的均一性;提高生產率,一天可24小時連續生產;可在有害環境下長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勞動條件;降低了對工人操作技術要求;可實現小批量產品焊接自動化;為焊接柔性生產線提供了技術基礎。為提高焊接過程的自動化程度,除了控制電弧對焊縫的自動跟蹤外,還應實時控制焊接質量,為此需要在焊接過程中檢測焊接坡口的狀況,如熔寬、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時地調整焊接參數,保證良好的焊接質量,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第一個發展重點在視覺系統,它的關鍵技術是感測器技術。雖然目前智能化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有著廣闊前景,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有關焊接工程的專家系統,近年來國內外已有較深入的研究,並已推出或准備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專家系統。焊接專家系統是具有相當於專家的知識和經驗水平,以及具有解決焊接專門問題能力范圍的計算機軟體系統。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焊接質量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在焊接中也得到了應用,其內容包括對產品的初始試驗資料和數據的分析、產品質量檢驗、銷售監督等,其軟體包括資料庫、專家系統等技術的具體應用。
4 提高焊接生產率
焊接技術
提高焊接生產率是推動焊接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提高生產率的途徑有二個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鐵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藝;埋弧焊中的多絲焊、熱絲焊均屬此類,其效果顯著。例如三絲埋弧焊,其工藝參數分別為2200A X 33V;1400A X 40V 1100A X45V,採用坡口截面較小,背面採用擋板或襯墊,50- 6mm的鋼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達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減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屬量,近10年來最突出的成就是窄間隙焊接。窄間隙焊接採用氣體保護焊為基礎,利用單絲、雙絲或三絲進行焊接。無論接頭厚度如何,均可採用對接形式。例如,鋼板厚度由50-300mm,間隙均可設計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屬量成數倍、數十倍地降低,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窄間隙焊接的主要技術關鍵是如何保證兩側熔透和保證電弧中心自動跟蹤處於坡口中心線上。為解決這兩個問題,世界各國開發出多種不同方案,因而出現了種類多樣的窄間隙焊接法。電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離子弧焊時,可採用對接接頭,且不用開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間隙焊接法,這是它們受到廣泛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