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建預算中:挖基礎土方的量怎麼計算
土方開挖與回填的計演算法;
1.大開挖土方工程計算;按基礎面積四周加1.5米(內外牆腳手容架所佔面積)乘以開挖深度。放破按3%計算(不同深度的放坡率祥見定額說明),按定額計算規則規定;如果是採用機械開挖,其中土方量的10%可以計為「人工土方」。
因為工程是分項的;
2.護坡工程土方量計算在「護坡工程」或「護坡樁工程」一項。
3.樁基礎工程土方量計算在「樁基礎工程」一項。
4.降水工程土方量計算在「降水工程」一項。
5.土方回填量計算;要扣除構築物(含外徑在300毫米以上的地埋管道)所佔的土方體積。
『貳』 土方量的幾種計算方法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1)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2)斷面法版:是以一組權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3)方格網法: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方格網法的具體工作程序為:
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依據設計意圖,如地面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施工標高,劃分填挖方區,計算土方量,繪制出土方調配圖及場地設計等高線圖。
『叄』 如何計算屋面彩鋼板工程量
1、屋面彩鋼板工程量=長X寬=面積
2、如果有坡度的話,注意下坡度
3、下邊版的角鋼支撐單獨計算權重量
4、單位是噸的話你就換算下就可以了,面積乘以厚度*密度7.85就可以算出重量了,就是你在算面積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5、如果屋面板不是平板而是有波紋的那種壓型鋼板,算面積的時候還要注意算的是折了以後的面積,不能只計算平的面積,不然就少了
6、例子:
比如面積100m2,厚度1.2mm,那重量就是100*0.0012*7.85=0.942t
如果你自己弄不明白,或沒時間計算,建議找代算,根據情況不同,費用不等。
一、其他方法
1、你可以搜索下 小螞蟻算量 ,能做工程量計算、預算,高質、高效
2、你可以在網上搜下預算造價單位,有一些單位做的比較好
3、你可以去第三方平台委託別人做,平台上注意防騙,你可以找單位、也可以找個人來做。
二、注意點
1、計算工程量應按照工程所在地的定額或規定標准計算;
2、工程量計算熟悉定額、規定是基礎;
3、計算工程量前看清楚圖紙是前提,應注意小的注釋,以免看漏看錯是計算結果出現錯誤;
4、工程量計算原則上是不允許錯誤的,希望不要抱僥幸態度去計算工程量。
『肆』 怎麼計算基礎的挖方量和棄土方量
1.(寬+高X坡度系數)X高X長=挖方量。
2 挖方量-(挖方量-基礎體積)除以 最終可松系數=棄土。
『伍』 房屋建築基礎土方開挖該如何計算
±0沒有定下來,可以暫時不計算土方工程量,在施工時簽簽證單就是,結算時按簽證單計算就是,如果現在要計算的話,就暫定一個±0標高,以後實際標高不同時也簽簽證單,平面圖不規則最好用軟體畫圖計算,這樣比手算要快、要准
『陸』 土方工程的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公式
挖條形基礎V=L*(ah+kh2)
a=墊層寬+工作面*2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數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長底邊
b=短底邊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數
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分類表》、本章說明中的鑒別表對照後確定。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水(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碴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6)彩鋼房基礎土方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分: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3種。
獨立基礎的特點一: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聯合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的特點二: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計算方法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2)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3)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4)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小螞蟻算量工廠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下獨立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柒』 建築工程中,怎麼計算土方開挖量
計算方法:
一、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二、方格網法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這種方法是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
工程計算
散點法:
根據各項目片現狀地形,確定平整田塊。根據地形條件選擇土方計算方法。這里各項目片內地形雖有起伏,但變化較均勻,不太復雜。所以採用散點法計算土方工程量。
過程是:確定田面設計高程→計算挖填平均深度→計算挖填方面積→計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
1、確定田面設計高程H:
Ha=(H1+H2+...+Hn)/n
式中:Ha為田面平均高程 (m);
H1、H2...Hn為各測點高程 (m);
n為高程點個數。
2、計算挖填平均深度:
填方區平均填高:ht=H-∑Ht/L
挖方區平均挖深:hw=∑Hw/m-H
式中:L為測點高程小於H的測點數;
m為測點高程大於H的測點數;
Ht為高程小於H的各測點高程(m);
Hw為高程大於H的各測點高程(m)。
3、挖填方面積計算:
填方面積:At=Aa×ht/(ht+hw)
挖方面積:Aw=Aa×hw/(ht+hw)
式中:Aa為田塊總面積。
4、挖填土方量計算:
填方量:Vt=At×ht
挖方量:Vw=Aw×hw
5、種植土土方量計算:
需要確定剝離層厚度、挖方區剝離、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區剝離、回填起止高度
例如:本項目表土厚度以15cm計,挖方區,挖方深度小於10cm的,不進行表土剝離;填方區,填方深度小於40cm的不進行表土剝離;根據相應的挖填面積之和乘以種植土層30cm(剝離15cm層加上回填層15cm)。
土方量--網路
『捌』 土方計算公式
挖基槽(地溝)
① 不放坡時:V挖=L×(B+2C)×H
② 有放坡時:V挖=L×(B+2C+KH)×H
挖基(地)坑
① 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a+2c)×(b+2c)×H
② 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
③k為放坡系數。放坡寬度b與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間是正切函數關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類別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難看出,放坡系數就是根據tana來確定的 。
(8)彩鋼房基礎土方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基槽橫斷面的形式:分放坡與不放坡進行計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
根據土的性質、開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確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寬度根據放坡系數計算,即KH。
為保證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寬度應在基礎寬度的基礎上增加工作面寬度2C。
在對土方量進行計算時,要考慮到地形特徵、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達到最優的目的。
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區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場地,宜採用方格網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的數據量小,計算速度快,省卻了DTM法龐大的數據存儲量。
在狹長地帶,比如公路、渠道、溝道等,則適宜使用斷面法進行計算士方量。
在地形起伏較大、精度要求高的一些山區,則需要用到DTM的計算方法。但是也要考慮到圖件本身數據量和數據儲存等問題。
在精度要求不高、地形簡單的區域可選擇平均高程法。
『玖』 基礎挖土方的計算
筏形基礎應該是大開挖
S1基底面積=(基礎長+0.2+0.6)×(寬+0.2+0.6)
H高=3.75+0.1
S2基頂面積=(基礎長+0.2+0.6+3.76×0.3*2)×(寬+0.2+0.6+3.76×0.3*2)
S0中截面面積=(基礎長+0.2+0.6+3.76×0.3)×(寬+0.2+0.6+3.76×0.3)
V挖方體積V=[S1+ 4S0 + S2] × H / 6
備註:
0.2m是兩面墊層寬度,0.6m是兩面的肥槽寬度,墊層厚度按0.1m計算,放坡按3:1。
墊層寬度,肥槽寬度,放坡寬度應該結合你們的實際情況確定,我說的這幾個並不是死數,而是實際工程中比較常用的數值。
(9)彩鋼房基礎土方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挖土方」只指得正負30cm以外的豎向切土或者挖土,這里范圍是室外設計標高以上的挖土,如果是正負30cm以內的就算作平整場地。
「挖基礎土方」是指的基坑和溝槽 這個才和墊層的厚度有關系。
再說清楚點就是 挖土方是+-30以外的平整場地 不過平整場地是按照m2計算 挖土方是m3計算
土方開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將土和岩石進行松動、破碎、挖掘並運出的工程。按岩土性質,土石方開挖分土方開挖和石方開挖。
土方開挖按施工環境是露天、地下或水下,分為明挖、洞挖和水下開挖分類。在水利工程中,土方開挖廣泛應用於場地平整和削坡,水工建築物(水閘、壩、溢洪道、水電站廠房、泵站建築物等)地基開挖,地下洞室(水工隧洞、地下廠房、各類平洞、豎井和斜井)開挖,河道、渠道、港口開挖及疏浚,填築材料、建築石料及混凝土骨料開采,圍堰等臨時建築物或砌石、混凝土結構物的拆除等。
土方放坡系數(m): 是指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即m=b/h計算
1、在建築中,放坡應該從墊層的上表面開始 ;
2、管線土方工程定額,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系數規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lm~2.00m,按l: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lm~4.00m,按l: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於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後的邊坡進行放坡。
注意:
計算工程量時,地槽交接處放坡產生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質不好,基礎處理採用挖土、換土時,其放坡點應從實際挖深開始。
在挖土方、槽、坑時 ,如遇不同土壤類別 ,應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分別計算。
邊坡放坡系數可根據各土壤類別及深度加權取定
這張表的數據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適用,只是通用規則,根據2009年新規范講義:
土類單一土質時,普通土(一二類)開挖深度大於1.2米開始放坡(K=0.50),堅土(三四類)開挖深度大於1.7米開始放坡(K=0.30).
土類混合土質時,開挖深度大於1.5米開始放坡,然後按照不同土質加權計算放坡系數K.
『拾』 基礎土方量計算
若只要求(自然狀態土)則需回填43050-24000=19050m3而外運的土方數(自然狀態土)也就是基礎和地下室占的體積24000m3原因,就是基礎和地下室佔了那部分體積,那麼這些土就不用回填,就用車子運走若外運的土方數(鬆散狀態土)也就是基礎和地下室占的體積24000m3
X
最初可松性系數1.14
=
2280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