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獨立基礎工程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立基礎(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矩形基礎:V=長×寬×高。
階梯形基礎:V=∑各階(長×寬×高)截頭方錐形基礎:V=V1+V2=1/6h1×[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
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獨立柱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1)矩形基礎: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V=V1+V2=1/6h1×[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⑵ 鋼結構獨立基礎鋼筋的計算
看一下規范,講的比較詳細
⑶ 鋼結構基礎部分工程量要計算哪些內容,怎麼計算
基礎土方開挖及回填、混凝土基礎及短柱的混凝土和鋼筋、預埋螺栓、二次澆築混凝土等。
⑷ 獨立基礎的土方工程量如何計算
工程量有清單工程量和定額工程量的區別。
清單工程量是以構築物垂直投影面積乘以開挖深度計算。比如:地面高程-0.5,獨立基礎1*1m,墊層1.2*1.2,墊層底部高程-2.5,則清單工程量是1.2*1.2*2=2.88m3。
定額工程量是以實際開挖體積計算的,相對清單工程量,增加了:(1)工作面的開挖,工作面寬度定額上也有規定的,一般有設計要求的按設計要求,沒有的按定額說明中的工作面寬度,比如上題一邊再增加0.2m工作面,底部就是1.6*1.6了。(2)放坡。放坡要求見設計,無設計要求時按定額說明中計算,比如超過1.5m按1:0.25放坡,這樣2米深的坑,一邊又要增加0.5m。則上頂面是2.6*2.6了,計算這個稜台的體積8.99m3就是定額工程量(網上找找稜台體積公式吧)。如果是擋土板、鋼板樁,則在技術措施費中計算。
回填工程量類似,其中回填清單量是清單開挖量減構築物體積。
在套定額時用,兩個工程量分開使用。比如開挖清單量2.88在套定額時,定額量輸入8.99,最終結果是,將8.99m3套開挖定額,然後攤銷進2.88m3的清單工程量中。這樣,工程量「減少」了,但單價「提高」了,總金額還是一樣。脫了褲子只為放個p。
⑸ 圖解如何計算獨立基礎凌台混凝土的方量
圖解如何計算獨立基礎凌台混凝土的方量
這是一道待解決的難題
您的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系統獎勵20(財富值+經驗值)+難題獎勵30(財富值+經驗值)
又是一道待解決的難題!我來試試:以下圖獨立基礎坡形,假設為例:
坡形獨立柱基礎的體積,由長方體部分(V1)加四稜台部分(V2)組成。
坡形獨立柱基礎V=V1+V2
設:X=3000 mm Y=2800 mm h1=500mm
X¹=800mm Y¹=500mm h2=700mm
V1=X×Y×h1=3.00×2.80×0.5=4.2(m³)
V2=h2/6〔X×Y+(X+X¹)(Y+Y¹)+X¹×Y¹〕
=0.7/6〔3.00×2.80+(3.00+0.80)×(2.80+0.5)+0.8×0.5〕
=0.7/6〔8.4+3..8×3.3+0.4〕
=2.49(m³)
∴V=V1+V2=4.2m³+2.49m³=6.69m³。
⑹ 獨立基礎體積計算公式
V=[A*B+(A+a)(B+b)+a*b]*H/6+ABh
V:四棱錐台形獨立基礎體積
A、B:四棱錐台底邊的長、寬
a、b:四棱錐台上邊的長、寬
H:四棱錐台的高度
h:四棱錐台底座的厚度
為了保證建築物的安全使用,同時充分發揮地基的承載力,地基基礎設計應滿足地基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另外還要保證地基的變形值在允許范圍內。
(6)鋼構獨立基礎怎麼計算方量擴展閱讀:
地基基礎設計是建築物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首先,從工程質量來看,如果基礎設計不當將造成牆體和樓(屋)蓋的開裂或建築物傾斜,甚至倒塌的現象;
其次,從工程造價方面來考慮,一般基礎約占整個建築物總造價20%~30%;
再就從工程量和工期上看,基礎在整個工程中佔比也很大。
因此,為了確保建築物的安全耐用、經濟合理及縮短工期,搞好基礎設計具有重大意義。
在地基基礎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場地的地質資料、建築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結構的特點及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施工條件等各種因素,還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有關設計規范,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來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單獨基礎
⑺ 這種柱下獨立基礎的混凝土方量跟鋼筋量的計算公式謝謝
這種柱下獨立基礎的混凝土計算就是計算體積,按稜台的計算公式計算就行了,鋼筋先把各種直徑,規格的鋼筋總長度計算出來,然後每種鋼筋匯總就是鋼筋用量了。
⑻ 獨立基礎土方量計算
畫一個坑的圖出來,標上數據。然後按下面的公式計算吧。
基礎開挖計算土方量公式就是V=1/3*(s上+s下+根號下s上*s下)
混凝土獨立基礎的計算公式是V=長*寬*高
不能同土方開挖用一個公式
獨立基礎的上下截面是不同大小的,是那種等高式或不等高式的獨立基礎吧,可以:長*寬*高(底)+長*寬*高(中)+長*寬*高(頂)
坡形截面的普通獨立基礎
長*寬*高+(a*a+b*b+a*b)*h/3
⑼ 獨立基礎怎樣計算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
土方工程量=基坑底面積*挖土深度,
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⑽ 獨立基礎地梁砼方量如何計算(有圖)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1、承台墊層:2.2*2.2*0.1*3=1.45m³;
2、承台砼:1/3*0.4*(0.7*0.7+2.2*2.2+√0.49*4.84)*3=2.75m³;
3、地梁墊層:(6-2.2+4-2.2-0.2)*0.5*0.1=0.27 m³,註:根據地梁標高,進入承台及基礎柱與之重合的地梁體積不計算,此段長度也無墊層;
4、地梁砼:(6-2.2+4-2.2)*0.6*0.3=1 m³, 加每個承台斜面部分體積0.084m³,則地梁砼為:1+0.084*3=1.25;註:根據地梁標高,進入承台及基礎柱與之重合的地梁體積不計算;
5、基礎柱砼:0.6*0.7*3=1.26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