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評測】平價游戲本何處尋——機械革命蛟龍15K測評
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體數碼愛好者一隻。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台超級性價比游戲本——機械革命蛟龍15K的測評,感謝頭條網友"billycane"提供機器。
自從2020年末那波令人不堪回首的幣潮過後,「平價游戲本」在市場上便愈發稀少,2022年新一代內存/硬碟的普及更加劇了這一現象。機械革命作為新一代價格屠夫,每次推出產品都能引發驚嘆;而今天的蛟龍15K更是用令人咋舌的5699米(現已漲至6499),就將新一代游戲神卡——RTX 4050移動版帶到了我們面前。
NVIDIA的50後綴獨顯歷來都鮮獲好評,此番的它能否扭轉過往印象?而搭載它的蛟龍15K,除去性價比是否還堪大用?今天就讓我們來實際體驗一番。
外觀:復古卻失傳的介面/鍵盤設計
不太關注筆記本的同學,可能對機械革命品牌略微陌生,其實它大哥便是大名鼎鼎的清華同方。清華同方如今專注研發模具,替小弟省下了相關費用,因此機械革命才能把筆記本賣出超低的價格。
蛟龍15K的A面為航空級鎂鋁合金材質,這也是同方模具的特徵;其餘幾面為復合材料。這是尤娜第一次開箱機械革命的機器,LOGO還挺好看……
機器有一部分介面位於機身後方,但「屁股」並不似拯救者、游匣系列那般「豐滿」。從左至右分別是mini DP、支持視頻輸出的USB-C、HDMI、RJ45和DC電源。機器竟然不支持單手開合,這對一台接近2.5kg的游戲本可有點不像樣……最大開合角度如圖。
左側介面,最左是同樣久違的防盜鎖;右邊分別是USB-A和音頻輸入/輸出。右側安排了一個SD卡和兩個USB-A,整體達到3A+1C的游戲本最佳介面配置。
C面細節,信仰貼紙基本都在右下好評。鍵盤和觸控板的手感都平平,不過這個鍵位分布讓人感嘆——完整尺寸方向鍵+小鍵盤+非凸出設計,為什麼這么成熟又美觀一套方案,如今也接近失傳了呢?
開機實拍,默認的壁紙還挺硬朗……機器邊框有些寬了,整機造型沉穩而樸素,鍵盤為單色珊瑚背光設計,燈效可以在後面介紹的「控制台」裡面調整。
配置:RTX 4050終登場 入門價位罕見2K高刷屏
CPU是AMD的銳龍7 7735H,看似是新生代7000系,其實是上一代6000系的銳龍7 6800H的馬甲,提了可忽略不計的一點點頻。「Zen3+」架構,TSMC 6nm工藝,8核16線程16MB L3緩存,標注加速頻率4.75GHz,實測有1~2核最多可跑到4.8GHz。
GPU是新朋友RTX 4050移動版,NVIDIA久違的入門價位力作,目前最新版的GPU-Z仍不能完全識別它的信息。其基於TSMC 4nm工藝,擁有2560個CUDA核心和6GB GDDR6顯存,加速頻率2370MHz,機械革命預設的「狂飆」模式會自動超頻至2470MHz。
內存顆粒來自鎂光,型號未知,為4800MHz的DDR5 雙通道16GB(8GB*2)。受限D5內存製造工藝,單條8GB的只能是單面顆粒。
硬碟是如今已經比較少見的Intel 670P QLC固態硬碟,512GB。銳龍6000系CPU已經支持PCIe 4.0了,不過它只能運行在PCIe 3.0,還好依然*4。
屏幕來自京東方,面板型號BOE0A92。15.6英寸,2560*1440解析度+165Hz刷新率似乎也不很誇張,但考慮到這是一台最低不足6K的入門價位游戲本,那就十分令人驚嘆了,機械革命這番真的很慷慨。
跑分:「狂飆」模式不輸RTX 3060 硬碟比想像中強
蛟龍15K預裝了機械革命電競控制台,在裡面可以調節各種顯示、性能模式,此外電源鍵旁邊也提供了性能模式調節按鍵。機器支持雙顯雙模,即獨顯直連+混合輸出;支持「辦公」「游戲」「狂飆」三種性能模式。
後面的各種測試如無特殊說明,均是在「狂飆」模式下進行的,Windows 11的電源模式也均設為「最佳性能」;開啟獨顯直連,不墊高機器,不外接散熱。
這次尤娜加入了兩個對比項,分別是去年的華碩天選3(銳龍7 6800H+RTX 3060 140W)和今年的華碩天選4(i9-13900H+RTX 4060 140W),恰好展示一下三張GPU的差距。尤其銳龍7 6800H和7735H基本就是同一個東西,這樣一來接近公平競爭了。
理論跑分部分為干凈後台(跑之前關閉其它可見軟體)。
CPU-Z屬於負載較輕的物理性能測試,它的單核分數關系CPU的輕度單核表現(如開關軟體、網頁瀏覽);多核分數則關系輕度多核表現(如壓縮軟體、多任務辦公)。
由於負載偏輕,這個項目更體現「瞬時爆發」性能。蛟龍15K搭載的銳龍7 7735H表現平平,單核/多核相比天選3的6800H都差了一點,應是性能釋放保守之故,但天選3的釋放也不怎麼激進呀。
Cinebench R23屬於負載較重的物理性能測試,它的單核分數關系CPU的重度單核表現(如UI刷新、渣優化游戲);多核分數則關系重度多核表現(如視頻轉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