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熱處理模具要留多少餘量

熱處理模具要留多少餘量

發布時間:2022-09-17 14:24:09

❶ 粗車後,熱處理,留幾個餘量

要看粗車後,:1.進行什麼熱處理;2.下一步是什麼加工;3.還有就是最終的加工精度;
例如:如果是進行表面淬火,最終加工精度不高,或者直接精加工,加工餘量可放到1~2mm;
如果是一般的淬火等,最終加工精度較高,可以放到1~3mm

❷ 鹽浴碳氮共滲熱處理前的機械加工餘量留多少

熱處理前的磨削應該留0.1-0.2的餘量,很多磨削前的加工餘量都是這么搞的。

❸ 長寬300mm以上S136鋼料熱處理預留多少餘量

你的問題問的很好,很多開模具的都自以為是,跟著感覺走,這是不對的內。
對於熱容作模具,考慮到熱處理變形和機加工加工應力,肯定是先進行粗加工,要預留熱處理的變形餘量,一般情況熱作壓鑄模,型腔不太復雜的話,餘量可以少些;反之,餘量要適當多留一些。精加工根據你的模具的型腔復雜程度可以選用普通機加工(如精銑)、加工中心、電火花等;精加工後尤其要注意去除加工表面的加工缺陷(如電火花的變質層、銑加工的刀痕等)。
熱處理後尺寸會變化的,這是必然現象,因為熱處理的過程是金屬組織發生變化的過程,只是尺寸變化的多少問題,這和熱處理工藝、機加工工藝都有關系的。

❹ 鍛件的粗加工和熱處理餘量如何規定

餘量多少看在什麼設備里熱處理了,空氣爐留上2毫米如果是板材餘量在大一點因為要考慮熱處理後的變形情況,大型工件因為在爐內的加熱時間長,相應的氧化程度就會比較大,餘量也就留大點,如果是真空爐,保護氣氛爐等不會產生氧化皮的設備,單邊20道,不考慮變形情況更小都可以,薄板還是多留點餘量,熱處理肯定變形,而且變得厲害,就是用夾具夾著回火也不一定校的過來,所以就要多留點餘量
為甚麼沒有給lZ說具體的留量呢,因為工件的形狀,尺寸大小,在什麼設備加熱,淬火時攪拌狀態,回火等,都要考慮,要是直接給你說留多少怕誤導你,基本就是這些了,希望有幫到你。

❺ CNC加工後留多少餘量熱處理

如果精度較高,調質後需車削,可留單邊加工餘量T=0.5~2mm 。 如果精度不高,調質後不需要車削,就不需留加工餘量,T=0。

❻ 通常模具中哪些零件需作熱處理,作哪類熱處理其作用是什麼

壓鑄模零件的熱處理:
1、淬火設備為高壓高流率真空氣淬爐。
(1)淬火前:採用熱平衡法,提高模具加熱和冷卻的整體一致性。對凡是影響到這一點的薄壁孔、溝槽、型腔等,都要進行填充、封堵,盡量做到模具能均衡加熱和冷卻;同時,注意裝爐方式,防止壓鑄模在高溫時因自重而引起的變形。
(2)模具的加熱:在加熱過程中要緩慢加熱(用200℃/h升溫),並採用兩級預熱方式,防止快速升溫造成模具內、外溫差過大,引起過大的熱應力,同時減小相變應力。
(3)淬火溫度與保溫時間:要採用下限淬火加熱溫度,均熱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一般由壁厚和硬度來確定均熱時間。
(4)淬火冷卻:採用預冷方式,並通過調節氣壓與風速,有效的控製冷卻速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實現理想冷卻。即:預冷到850℃後,增大冷卻速度,快速通過「C」曲線鼻部,模溫在500℃以下則逐漸降低冷卻速度,到Ms點以下則採用近似等溫轉變的冷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淬火變形。模具冷卻到約150℃時,關閉冷卻風機,讓模具自然冷卻。
2、退火包括鍛造後的球化退火和模具製作過程中的去應力退火兩部分。其主要目的:在原材料階段進行結晶組織的改良;方便加工而降低硬度;防止加工後變形和淬火裂紋而去除內應力。
(1)球化退火。模具鋼經鍛造後,鋼的內部組織變成不穩定的結晶,硬度高切削困難,且此種狀態的鋼,內應力大,加工後容易變形和淬裂,機械性能差,為使碳化物結晶變成球化穩定組織須進行球化退火。
(2)去應力退火。對有殘留應力的模具鋼進行機械加工,加工後會產生變形,如果機械加工後仍留有應力,則在淬火時會發生很大的變形或淬火裂紋。為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必須進行去應力退火。

模具製作過程中一般進行三次去應力退火:
(1)在切削掉原材料體積的1/3以上形狀或對原材料厚度1/2深度加工時,加工餘量留有5~10mm,進行第一次去應力退火。
(2)在精加工留有餘量(2~5mm)時,進行第二次去應力退火。
(3)在試模後,淬火前進行第三次去應力退火。
3、回火淬火的模具冷卻到約100℃時,就要立即進行回火,以防止繼續產生變形,甚至開裂。回火溫度由工作硬度來確定,一般要進行三次回火。
4、氮化處理一般壓鑄模經淬火、回火(45~47HRC)後就能使用,但為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抗蝕性和抗氧化性,防止粘模,延長模具的壽命,必須進行氮化處理。氮化層深度一般為0.15~0.2mm。氮化後需要打光,磨去白亮層(厚約0.01mm左右)。
5、幾點說明
(1)模具的熱處理變形是由於相變應力、熱應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正確選材的前提下,還要注意毛坯的鍛造,要採用六面鍛造的方法,反復鐓拔。同時,在模具的設計階段就必須注意,使壁厚盡量均勻(壁厚不均勻時要開工藝孔);對形狀復雜的模具,要採用鑲拼結構,而不採用整體結構;對有薄壁、尖角的模具,要採用圓角過渡和增大圓角半徑。在熱處理時要作好數據記錄,長、寬、厚各方向上的變形量,熱處理條件(裝爐方式、加熱溫度、冷卻速度、硬度等),為日後模具的熱處理積累經驗。
(2)壓鑄模的加工一般有兩種工藝流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第一種:一般壓鑄模。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第一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粗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精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淬火前)→淬火→回火→鉗修→氮化。第二種:特別復雜的及淬火很易變形的模具。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第一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淬火→回火→機、電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機、電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鉗修→氮化。

❼ 熱處理模具是長570*寬390*高150得,中間挖槽熱處理之前留多少餘量才能防止變形

熱處理變形是避免不了的,只不過是那麼大的模具,留量少了肯定加工不出來。最起碼單邊要留2~3mm的加工餘量才行。

❽ 模具熱處理前後,怎麼放餘量...

那要看工件的形狀長度與寬度的比例或者熱處理的方式選用真空處理變化少點!

❾ 滲碳淬火前的加工餘量一般留多少材料:12CrNi3

12CrNi3是合金鋼材料,合金滲碳鋼,餘量在單邊30絲左右。

12CrNi3簡介:

12CrNi3鋼屬於合金滲碳鋼,比12CrNi2A鋼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於製造比12CrNi2A鋼截面稍大的零件。該鋼淬火低溫回火或高溫回火後都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鋼的低溫韌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當硬度為HB260~320時,相對切削加工性為60%~70%。另外,鋼退火後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採用切削加工方法製造模具,也可以採用冷擠壓成型方法製造模具。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後需要進行滲碳處理,然後再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從而保證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韌性,該鋼適宜製造大、中型塑料模具。但該鋼有回火脆性傾向和形成白點的傾向。

12CrNi3標准:

GB/T 3077-1988

12CrNi3特性及適用范圍:

是用途較廣的高級滲碳鋼,與15Cr、20Cr鋼相比,其強度、塑性、淬透性均高。主要用來製作重負荷條件下要求高強度,高硬度和高韌性的主軸及要求中心韌性很高或承受沖擊負荷、表面耐磨、熱處理變形小的軸、桿以及在高速和沖擊負荷下工作的各種傳動齒輪、調節螺釘、凸輪軸。

12CrNi3化學成分:

碳C:0.10~0.15

硅Si:0.17~0.37

錳Mn:0.30~0.60

硫S:允許殘余含量≤0.035

磷P:允許殘余含量≤0.035

鉻Cr:0.60~0.90

鎳Ni:2.75~3.15

銅Cu:允許殘余含量≤0.030

12CrNi3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 (MPa):≥930(95)

屈服強度σs (MPa):≥685(70)

伸長率δ5 (%):≥11

斷面收縮率ψ (%):≥50

沖擊功Akv (J):≥71

沖擊韌性值αkv (J/cm2):≥88(9)

硬度 :≤217HB

試樣尺寸:試樣毛坯尺寸為15mm

12CrNi3熱處理規范及金相組織:

熱處理規范:淬火:第一次860℃,第二次780℃,油冷;回火200℃,水冷、空冷。

12CrNi3交貨狀態:

以熱處理(正火、退火或高溫回火)或不熱處理狀態交貨,交貨狀態應在合同中註明。

12CrNi3加工性能:

當硬度為HB260~320時,相對切削加工性為60%~70%

❿ 要熱處理的料開粗一般留多少餘量

要看是什麼樣子的東西,我大多的模具都是0.5MM

閱讀全文

與熱處理模具要留多少餘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土工膜和鋼管怎麼粘合 瀏覽:693
水泥模具尺寸一般多少 瀏覽:528
焊接強度能保持多少 瀏覽:691
一桶油漆可以噴多少平方鋼管 瀏覽:309
焊接鋼管dn25每米重量多少 瀏覽:429
鋼鐵大師大招r怎麼放 瀏覽:554
直徑25鋼管的外徑是多少 瀏覽:531
鑄造模具芯頭覆膜破是什麼 瀏覽:45
鎢鉬合金棒用什麼鋸片切割 瀏覽:186
硅元素在合金中以什麼形式存在 瀏覽:835
無人防車庫單方鋼筋是多少錢 瀏覽:620
不銹鋼牌多少錢平方 瀏覽:813
不銹鋼和鐵哪個容易受熱 瀏覽:156
鋁合金具體分類有什麼 瀏覽:891
南陽焊接鋼管多少錢一噸 瀏覽:857
鋁鎂合金門如何裝飾 瀏覽:38
釘子種菌模具哪裡有賣 瀏覽:686
鋼鐵雄心4怎麼設置戰斗線 瀏覽:597
什麼是環向焊縫 瀏覽:239
鋼鐵民用製品有哪些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