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塑膠模具設計結構問題,求解!
這個真的可以,還很簡單,有兩種方案,
一種情況是,斜頂前面是靠破的,可以在頂桿圖台後面與耐磨板之間加彈簧,使斜頂隨時處在頂出狀態,關模時,靠斜頂頂面的靠破面壓回,開模時彈簧將斜頂頂出。
另一中情況是斜頂頂面不是靠破的,彈簧位置就在頂桿凸台和滑塊座之間,使斜頂隨時處在推回狀態,然後在鏟機(滑塊束快)對應斜頂頂桿位置,做垂直的一個斜面加直身位,當關模時,此處斜面先接觸到斜頂頂桿使斜頂進入到成型時的位置,然後頂桿的球面就進入束塊的直身位,此時斜頂就不會再前進,然後束塊斜面與滑塊斜面接觸,使之到達位置。成型完成後開模。束塊斜面松開,滑塊後退,但是斜頂頂桿球面仍在直身位初處,斜頂不退,達到相對頂出的效果脫離產品,最後束塊離開後斜頂頂桿回到後退狀態。動作完成。
第二種描述比較不太清楚,附簡圖。全手打,請及時採納~
⑵ 給一張零件圖紙,應該怎樣來進行模具設計其相關步驟,求解
如果是塑膠模具我倒可以幫你:
1.看懂零件的結構,了解公差要求和材料類型;
2.根據零件結構作出產品分模線,拆開前後模以及確定倒扣出模方式,定下模數及澆口位置及大小(有時候需要模流分析來幫忙)
(補充:很多模具在第二步之前要先作產品優化,如檢討拔模角/優化縮水位置膠位/檢查並優化產品出模方向倒扣等等)
3.根據模數和澆口位置以及產品大小,定下前後模芯材料大小以及模胚大小
4.根據產品結構及澆口位置,設計出冷卻迴路及頂出位置
5.根據零件材料,決定模芯材料
6.根據零件材料商提供的縮水率來放產品縮水
7.根據產品結構及加工工藝,確定是否設計鑲件
8.設計排氣
注:我這里講的只是一個思路,而不是軟體操作步驟,使用軟體進行設計時可以按這個步驟來設計
模具設計實戰遠比這個復雜,希望這個思路能讓你化繁為簡,有條理的進行設計工作.
⑶ 塑膠模具開模不平衡,導致產品拉傷,該怎麼修理模具
這是個常見問題。導柱都是有間隙的,至少0.02mm。開模時這0.02就會造成瞬間錯動,有紋面的產品就會拉傷。通常很小的產品才會有這么高外觀要求。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模架增加精密定位器,最好是方塊組件。
⑷ 塑料模具倒扣什麼意思
倒扣就是不能直接頂出脫模,需要採用斜導柱滑塊、斜頂滑塊的結構才能脫模的一種結構形式。
⑸ 模具中的倒扣是什麼
倒扣就是從俯視圖看定西時,最高點為基準點,下面的面看不見,那看不見的面就是倒扣,如果有實物的話用直角尺就很容易看出來了
一般通過軟體對3D模型的拔模檢測可清楚的發現這些區域。
如果產品中出現倒扣 通常做模具的時候都會有相應的倒扣處理系統 如滑塊 斜頂等
⑹ 模具中所說的倒扣什麼意思
倒扣就是從俯視圖看定西時,最高點為基準點,下面的面看不見,那看不見的面就是倒扣,如果有實物的話用直角尺就很容易看出來了
⑺ 請問注塑模具中的插穿位和碰穿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是斜頂和倒扣,它們的作用是什麼請教各位師傅,謝謝
插穿位;動定模垂直方向在合模時,貼合在一起成型的部分;
碰穿位:動定模合模時,緊貼合在一起的部分;
斜頂與倒扣是結合在一起使用的,請看下圖:
斜頂滑塊在脫模時,向中心斜向移動,達到一定的距離後,產品的倒扣就可以脫離斜頂,達到脫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