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手糊模具怎麼做

手糊模具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7-06 22:22:31

A. 手工模具怎麼做

可以找個電腦鑼加工中心幫你鑼一個就好!按照你上述要求這個東西加工很簡單!花錢也不多!可以做木頭的也可以是金屬的!

B. 手糊玻璃鋼形成工藝分為幾個步驟

FRP 模具製作工藝是以液態的環氧樹脂與有機或
無機材料混合作為基體材料,並以原型為基準,手工逐
層糊制模具的一種制模方法。手糊成型FRP 模具的
具體工藝過程如下:
(1) 分型面的設計
分型面設計是否合理,對工藝操作難易程度、模具
的糊制和製件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根
據原型特徵,在確保原型能順利脫模及模具上、下兩部
分安裝精度的前提下,分型面的位置及形狀應盡可能
簡單。因此,要正確合理地選擇分型面和澆口的位置,
嚴禁出現倒拔模斜度,以免無法脫模。沿分型面用光
滑木板固定原型,以便進行上下模的分開糊制。在原
型和分型面上塗刷脫模劑時,一定要塗均勻、周到,須
塗刷2~3 遍,待前一遍塗刷的脫模劑乾燥後,方可進
行下一遍塗刷。
(2) 塗刷膠衣層
待脫模劑完全乾燥後,將模具專用膠衣用毛刷分
兩次塗刷,塗刷要均勻,待第一層初凝後再塗刷第二
層。膠衣為黑色,膠衣層總厚度應控制在016mm 左
右。在這里要注意膠衣不能塗太厚,以防止表面裂紋
和起皺。
(3) 樹脂膠液配製
根據常溫樹脂的粘度,可對其進行適當的預熱。
然後以100 份WSP6101 型環氧樹脂和8~10 份(質量
比) 丙酮(或環氧丙烷丁基醚) 混合於干凈的容器中,攪拌均勻後,再加入20 份~25 份的固化劑(固化劑的加
入量應根據現場溫度適當增減) ,迅速攪拌,進行真空
脫泡1min~3min ,以除去樹脂膠液中的氣泡,即可使
用。
(4) 玻璃纖維逐層糊制
待膠衣初凝,手感軟而不粘時,將調配好的環氧樹
脂膠液塗刷到膠凝的膠衣上,隨即鋪一層短切氈,用毛
刷將布層壓實,使含膠量均勻,排出氣泡。有些情況
下,需要用尖狀物,將氣泡挑開。第二層短切氈的鋪設
必須在第一層樹脂膠液凝結後進行。其後可採用一布
一氈的形式進行逐層糊制,每次糊制2~3 層後,要待
樹脂固化放熱高峰過了之後(即樹脂膠液較粘稠時,在
20 ℃一般60min 左右) ,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糊制,直到
所需厚度。糊制時玻璃纖維布必須鋪覆平整,玻璃布
之間的接縫應互相錯開,盡量不要在稜角處搭接。要
嚴格控制每層樹脂膠液的用量,要既能充分浸潤纖維,
又不能過多。含膠量高,氣泡不易排除,而且固化放熱
大,收縮率大。含膠量低,容易分層。
第一片模具固化後,切除多餘飛邊,清理模具及另
一半原型表面上的雜物,即可打脫模劑,製作膠衣層,
放置注射孔與排氣孔,進行第二片模具的糊制。待第
二片模具固化後,切除多餘的飛邊。為保證模具有足
夠的強度,避免模具變形。可適當地粘結一些支撐件、
緊固件、定位銷等以完善模具結構。
(5) 脫模修整
在常溫(20 ℃左右) 下糊制好的模具,一般48h 基
本固化定型,即能脫模。在脫模時,嚴禁用硬物敲打模
具,盡可能使用壓縮空氣斷續吹氣,以使模具和母模逐
漸分離。脫模後視模具的使用要求,可在模具上做些
鑽孔等機械加工,尤其是在澆注或注塑時材料不易充
滿的死角處,在無預留氣孔的情況下,一定要鑽些氣
孔。然後進行模具後處理,一般用400 # ~1200 # 水砂
紙依次打磨模具表面,使用拋光機對模具進行表面拋
光。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後模具即可交付使用。
需要注意的幾點,一,母模要光滑,第二,脫模劑要均勻,第三,做第一層的時候不能有氣泡,第四,要仔細打磨,當然中間還有很多細節的東西,不可能一一列舉

C. 請教自己做手糊玻璃鋼樹脂及模具方法

玻璃鋼做你那個東西是最好不過的.
無需什麼配方,買不飽和樹脂時有帶固化劑,(甲乙酮,奈酸鈷),玻璃纖維布等就行,.
工藝手糊就可以
可直接用玻璃鋼復型做模具,但厚度起碼是產品的3倍以上.可長期使用,,不要用石膏做模具,基本上是一次性的.
脫模劑去文具店買那種瓶口有海棉頭的膠水.(聚乙烯醇膠水)
還有,要表面光滑,還要一種材料叫膠衣,做模具必須用
補充:做玻璃鋼無需加溫,手糊時幾分鍾到半小時就可固化

D. 手糊玻璃鋼的配料方法

1、配置膠衣樹脂時,要充分混合,特別是使用顏料糊時,若混合不均勻,會使製品表面出現斑點和條紋,這不僅影響外觀,而且還會降低它物理性能。為此應盡可能採用機械攪拌進行混合,且最好用不產生漩渦的混合機,以避免混進空氣。

2、膠衣可以用毛刷或專用噴槍來噴塗。噴塗時應補加5~7﹪的苯乙烯以調節樹脂的粘度及補充噴塗過程中揮發損失的苯乙烯。

3、膠衣層的厚度應精確控制在0.3~O.5mm之間,通常以單位面積所用的膠衣質量來控制,即膠衣的用量為350~550g/㎡,這樣便能達到上述要求的厚度。

4、膠衣要塗刷均勻,盡量避免膠衣局部積聚。

5、膠衣層的固化程度一定要掌握好。

(4)手糊模具怎麼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手糊製品常採用室溫固化,正常固化過程分為凝膠、固化和熟化三個階段。製品凝膠、固化到有一定強度時,才可以脫模。如聚酯玻璃鋼製品,一般要成型後固化24小時才達到脫模強度。脫模後的製品並不能馬上使用,而要在高於15℃的環境中繼續固化一周,才能達到使用強度。但是聚酯玻璃鋼的強度增長,往往需要一年後才能穩定。

判斷玻璃鋼的固化程度,除測強度外,尚可用巴柯爾硬度計來檢驗。一般情況下當固化到巴柯爾硬度15時,便可脫模。

升高環境溫度,固化速度加快,可提高生產效率,加速模具周轉。手糊成型的最佳環境溫度為25~30℃。對於暴露面積較大的聚酯玻璃鋼製品,在樹脂凝膠前不宜加熱處理,否則會使交聯劑揮發,造成永不固化。

E. 怎樣克服手糊玻璃鋼粘模具

什麼樣的模具啊,硅膠模具不用脫模劑,要是其他的硬模,可以選擇好一點的脫模劑,用地板蠟也可以,再刷脫模劑的一定要細致,刷到刷嚴,就沒有問題了。

F. 求手糊玻璃鋼箱子工藝流程

首先找一個干凈紙箱做為模子,再將玻璃劃成跟紙箱一樣的尺寸,將玻璃底面放進紙箱,然後在玻璃底面四邊當中的一邊打上玻璃膠,再將四邊的玻璃一塊一塊放進紙箱,注意一定要將需要固定的邊上打上玻璃膠,四邊的玻璃一定要事先用雙面膠固定紙箱和玻璃,不然玻璃要倒的,到時候粘來就不好了;另外玻璃膠完全固定了之後才能從紙箱里取出。

G. 玻璃鋼手糊是什麼

手糊指的是玻璃鋼手工製作,因為是用玻璃布鋪層然後手工塗上樹脂,所以就說是手糊工藝。

H. 手糊花缸玻璃鋼模具,做蓋子的時候為什麼模具和模種老是沾在一起,脫模臘都打了六,七篇,還是總把模種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6

I. 玻璃鋼 手糊法具體怎樣實現

手糊工藝
一、膠衣的噴塗和塗刷
為了改善和美化玻璃鋼製品的表面狀態,提高產品的價值,並保證內層玻璃鋼不受侵蝕,延長製品使用壽命,我們一般是將製品的工作表面做成一層加有顏料糊(色漿)的、樹脂含量很高的膠層,它可以是純樹脂,亦可用表面氈增強。這層膠層稱之為膠衣層(也稱為表面層或裝飾層)。膠衣層製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製品的外在質量以及耐候性、耐水性和耐化學介質侵蝕性等,故在膠衣層噴塗或塗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配置膠衣樹脂時,要充分混合,特別是使用顏料糊時,若混合不均勻,會使製品表面出現斑點和條紋,這不僅影響外觀,而且還會降低它物理性能。為此應盡可能採用機械攪拌進行混合,且最好用不產生漩渦的混合機,以避免混進空氣。
(2)膠衣可以用毛刷或專用噴槍來噴塗。噴塗時應補加5~7﹪的苯乙烯以調節樹脂的粘度及補充噴塗過程中揮發損失的苯乙烯。
(3)膠衣層的厚度應精確控制在0.3~O.5mm之間,通常以單位面積所用的膠衣質量來控制,即膠衣的用量為350~550g/㎡,這樣便能達到上述要求的厚度。
膠衣層的厚度要適宜,不能太薄,但也不能太厚,如果膠衣太薄,可能會固化不完全,並且膠衣背面的玻璃纖維容易顯露出來,影響外觀質量,起不到美化和保護玻璃鋼製品的作用;若膠衣過厚,則容易產生龜裂,不耐沖擊力,特別是經受不住從製品反面方向來的沖擊。膠衣塗刷不均勻,在脫模過程中也容易引起裂紋,這是因為表面固化速度不一,而使樹脂內部產生應力的緣故。
(4)膠衣要塗刷均勻,盡量避免膠衣局部積聚。
(5)膠衣層的固化程度一定要掌握好。
檢查膠衣層是否固化適度的最好辦法使採用觸摸法即用千凈的手指觸及一下膠衣層表面,如果感到稍微有點發粘但不粘手時,說明膠衣層己經基本固化,這時可進行下一步的糊制操作,以確保膠衣層與背襯層的整體性。
二、工藝路線的確定
工藝路線關繫到產品質量、產品成本、生產周期(生產效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組織生產前,必須對產品使用時的技術條件(環境、溫度、介質、載荷„„等),製品結構、生產數量及施工條件等進行全面的了解,經過分析研究,才能確定成型工藝方案,一般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根據產品使用要求,合理選用原、輔材料、配方和鋪層方法。
(2)根據產品幾何形狀、生產數量、確定模具的結構形式和模具材料。
(3)根據氣候條件、任務緩急、確定固化方式。
三、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
(1)根據產品的技術要求來選擇適宜的材料(增強材料、結構材料及其它輔助材料等)。在原材料的選擇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產品是否接觸酸、鹼性介質,介質的種類、濃度、使用溫度、接
觸時間等。
②是否有透光、阻燃等性能要求。
③在力學性能方面,是動載荷還是靜載荷。
④有無防滲漏及其它特殊要求。
(2)確定模具結構和材質。
(3)脫模劑的選擇、
(4)確定樹脂固化配合和固化制度。
(5)按已給定的製品厚度和強度要求,確定增強材料的品種、規格、層數和鋪層方式。
(6)編製成型工藝規程。
四、玻璃鋼層的糊制
糊制是手糊成型工藝的重要工序,必須精細操作做到快速、准確、樹脂含量均勻、無明顯氣泡、無浸漬不良、不損壞纖維及製品表面平整,確保製品質量。質量的好壞,與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和工作態度認真與否關系極大,因此,糊制工作雖然簡單,但要把製品糊制好,則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應認真對待。
(一)厚度的控制
玻璃鋼製品的厚度控制,是手糊工藝設計及生產過程中都會碰到的技術問題,當我們知道某製品所要求的厚度時,就需進行計算,以確定樹脂、填料含量及所用增強材料的規格、層數。然後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它的大致厚度。
t=(G1n1,十G2n2+„„)×(0. 394+0. 909k1+0.4×k1k2)
式中:—玻璃鋼的計算厚度(mm);
G1、G2 —各種規格的布或氈的單位面積質量(kg/㎡);
n1、 n2 —各種規格的布或氈的層數;
0.394—纖維基材的厚度常數;
0.909—聚脂樹脂的厚度常數;
0.400—填料的厚度常數;
k1—樹脂含量對玻璃纖維含量的比數;
k2—填料含量對樹脂含量的比數。
(二)樹脂用量的計算
玻璃鋼的樹脂用量是一個重要的工藝參數,可以用用下列兩種方法進行計算。
(1)根據空隙填充原理計算,推算出含膠量的公式,只有知道玻璃布的單位面積質量和相當厚度(一層玻璃布想當於製品的厚度),便可以計算出玻璃鋼的含膠量:
(2)用先算出製品的質量,確定玻璃纖維質量的百分含量後計算。
①製品表面積×厚度×纖維增強塑料密度=製品質量:
製品質量×玻璃纖維質量百分含量=玻璃纖維質量;
製品質量-玻璃纖維質量=樹脂質量。
②製品表面積×玻璃纖維層數×玻璃纖維單位面積質量=玻璃纖維質量;
玻璃纖維質量÷玻璃纖維百分含量=製品質量;
製品質量-玻璃纖維質量=樹脂質量。
糊制時所需的樹脂用量可以根據玻璃纖維的質量來估算。如果使用短切氈,其含膠量一般控制在65~75%之間,如用玻璃布作增強材料時,含膠量一般控制在45~55%之間,從而保證製品的質量。
(三)玻璃布糊制
帶膠衣層的製品,膠衣中不能混入雜質,糊制前應防止膠衣層與背襯層之間有污染,以免造成層間粘接不良,而影響製品質量。膠衣層可用表面氈來增強。糊制時應注意樹脂對玻璃纖維的浸漬情況,首先使樹脂浸潤纖維束的整個表面,然後使纖維束內部的空氣完全被樹脂所取代。保證第一層增強材料完全浸透樹脂並緊密貼合,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對某些要在較高溫度條件下使用的製品尤為重要。。因為浸漬不良及貼合不好會氣在製品固化處理和使用過程種會應熱膨脹而產生氣泡。
糊制時,先在膠衣層或模具成型面上用毛刷、刮板或浸漬輥子等手糊工具均勻地塗刷一層配製好的樹脂,然後鋪上一層裁剪好的增強材料(如斜條、薄布或表面氈等),隨之用成型工具將其刷平、壓緊,使之緊密貼合,並注意排除氣泡,使玻璃布充分浸漬,不得將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增強材料同時鋪放。如此重復上述操作,直達到設計所需的厚度為止。
若製品的幾何尺寸比較復雜,某些地方增強材料鋪放不平整,氣泡不易排除時,可用剪刀將該處剪開,並使之貼平,應當注意每層剪開的部位應錯開,以免造成強度損失。
對有一定角度的部位,可玻璃纖維和樹脂填充。若產品某些部位比較大,可在該處適當增厚或加筋,以滿足使用要求。
由於織物纖維方向不同,其強度也有不同。所用玻璃纖維織物的鋪層方向及鋪層方式應該按工藝要求進行。
(四)搭縫處理
同一鋪層纖維盡可能連續,忌隨意切斷或拼接,但由於產品尺寸、復雜程度等原因的限制難以達到時,糊制時可採取對接式鋪層,各層搭縫須錯開直至糊到產品所要求的厚度。糊制時用毛刷、毛輥、壓泡輥等工具浸漬樹脂並排盡氣泡。
如果強度要求較高時,為了保證產品的強度,兩塊布之間應採用搭接,搭接寬度約為50mm。同時,每層的搭接位置應盡可能的錯開。
(五)短切氈的糊制
當用短切氈作增強材料時,最好使用不同規格的浸漬輥子進行操作,因為浸漬輥子對排除樹脂中的氣泡特別有效。若無此種工具而需用刷子進行浸漬時,要用點刷法塗刷樹脂,否則會把纖維弄亂,使纖維移位,以致分布不均勻,造成厚薄不一。鋪在內部深角出的增強材料,如果用刷子或浸漬輥子難使其緊密貼合時,則可以用手抹平壓緊。
糊制時,用塗膠輥將膠液塗在模具表面上,然後手工將裁好的氈片鋪在模具上並抹平,再用膠輥上膠,來回反復輥壓,使樹脂膠液浸入氈內,然後用膠泡輥將氈內的膠液擠出表面,並排出氣泡,再糊制第二層。
若遇到彎角處,可以手工將氈撕開,以利於包覆,兩塊氈之間的搭接約為50mm。
許多產品也可以採用短切氈與玻璃布交替的鋪層方式,如日本各公司糊制的漁船就是採用交替糊制的方法,據介紹該方法製作的製品性能很好。
(六)厚壁產品的糊制
製品厚度在8毫米以下的產品可一次成型,而當製品厚度大於8毫米以上時,應分多次成型,否則會因固化散熱不良導致製品發焦、變色,影響製品的性能。多次成型的製品,第二次糊制時,應將第一次糊制固化後形成的毛刺、氣泡鏟掉後方可繼續糊制下一鋪層。一般情況下,建議一次成型厚度不要超過5mm。當然也有為成型厚璧製品而開發的低放熱、低收縮樹脂,這種樹脂一次成型的厚度比較大一些。 手糊工藝生產操作--固化及脫模
一、製品的固化
手糊成型的玻璃鋼製品,通常採用常溫固化的樹脂系統。手糊成型的操作環境一般要求達到以下條件:溫度不低於15℃,濕度不大於75﹪。
正常條件下,固化分為凝膠、固化及加熱後處理三階段。
凝膠是粘流態樹脂到失去流動性而形成的軟膠狀。
固化可分為硬化及熟化兩段時間。製品從凝膠到具有一定硬度,以至於能從模具上將製品脫下來,這時製品的固化度一般可以達到50~70%,這時稱為硬化時間;製品脫模後在大於15℃的自然環境自然固化1~2周,使製品具有一定的力學性能、物理和化學性能可供使用,這時成為熟化時間。這時固化度可以達到85%以上,熟化通常在室溫進行,亦可採用加熱後處理的方法來加速。例如在80℃下加熱處理3h。 為了提高玻璃鋼自己品的生產周期,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加速硬化時間,常常採用加熱後處理措施。 對聚酷玻璃鋼而言,熱處理溫度不應超過120℃,一般控制在50~80℃之間,由於熱處理溫度與樹脂的耐熱溫度有關,所以耐熱溫度高的樹脂,熱處理溫度可以高一些,耐熱溫度低的樹脂,熱處理溫度可以低一些。
製品的固化程度與溫度、時間層成正比,適當提高環境溫度或把製品置於陽光、紅外線等照射下,可加速製品固化反應,提高模具周轉率,縮短生產周期。
有一點要著重指出,就是在進行後固化之前(特別是後固化溫度超過50℃時),應該將製品在室溫下至少放置24h,然後再進行後固化處理。表4-1是樹脂凝膠到開始進行後固化處理之間相隔時間長短對製品性能的影響,從表可以看出,如果從樹脂凝膠到開始進行後固化處理之間相隔時間越長,那麼吸水率越小,所用製品的性能也就越好。
當玻璃鋼製品要求在較高的溫度下使用時,要選擇耐高溫的熱固化配方,手糊作業完成後,把製品置於一定溫度條件下使之固化。在進行後固化處理時,升溫速度緩慢,有利於樹脂大分子結構的形成,升溫速度過快,溫度過高,會導致樹脂暴聚,影響製品的性能。
對於某些幾何形狀糊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的製品,後固化處理時,應該用與其幾何形狀一致的支架托住,以防加熱變形、翹曲。
加熱處理的方式應根據製品外形尺寸及模具材料等因素考慮確定,一般小型玻璃鋼製品,可以在烘箱內加熱處理;稍微大一些的製品可以放入烘房內處理,大型製品則多採用加熱模具或紅外線加熱等。 若模具能傳熱,可採用加熱模具進行後固化。其加熱方法有:把熱源布置在模具內;把熱源布置在模具外;把熱源放在模具底部。
若模具材料不傳熱,則可採用紅外線加熱。它是把紅外燈裝在有保溫層的活動罩上,紅外燈與製品間距離可隨意調節,最高溫度可達150℃,但這種方法電耗量較大,每立方米加熱面的電耗量為2~3kw,比模具加熱要高4~5倍。

閱讀全文

與手糊模具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縫鋼管偏差等級怎麼劃分 瀏覽:939
壓鑄怎麼裝模具 瀏覽:342
路基鋼板重量怎麼計算 瀏覽:943
柱鋼筋圖紙中中部筋是什麼意思 瀏覽:477
鋁合金半玻門多少錢一平 瀏覽:430
什麼時候鋼筋用單排或雙排 瀏覽:80
鋼鐵雄心4民國怎麼發展 瀏覽:229
3種鋼管的布衣櫃怎麼安裝 瀏覽:574
頂樓邊上一圈鋼鐵是什麼作用 瀏覽:749
屋檐排水溝pvc和鋁合金哪個好 瀏覽:146
取鋼板在醫院能開多久病假條 瀏覽:728
寶鋼鍍鋁鋅鋼板是什麼型號 瀏覽:900
負筋上面寫附加鋼筋什麼意思 瀏覽:354
焊接鋼管人工費多少錢1噸 瀏覽:26
吊運合金棒不得超過地面多少 瀏覽:704
1800鋼管多少寸口 瀏覽:291
小蜘蛛和鋼鐵俠是什麼關系 瀏覽:431
Q235鋼板折彎最小是多少 瀏覽:321
4米跨度用方管還是圓管 瀏覽:922
哪個鋁合金廠招切割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