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鋼h13怎麼鍛造
H13鋼鍛造工藝研究
http://wenku..com/view/e25244fd700abb68a982fb57.html
❷ H13熱鍛模具熱處理工藝
先球化退火 在600-800預熱1020淬火 560-580 回火 硬度在 48-52HRC
❸ 求H13的鍛造工藝
H13鋼屬於過共析鋼,採用常規完全退火或等溫球化退火
(1)H13鋼的完全退火工藝為:850~900e@3~4h,保溫結束後隨爐冷到500e以下出爐空冷;
(2)等溫球化退火工藝:845~900度×2~4h/爐冷+700~740度×3~4h/爐冷,[40度/h,[500度出爐空冷;(3)對於質量要求較高的H13鋼模具,還應進行防止白點退火,工藝周期較長;
(4)形狀復雜的模具,在粗加工後應進行一次去應力退火:600~650e@2h/爐冷;(5)模具熱處理後,若模具型腔採用磨削!電火花和線切割等方法加工成形會在模具的表面上形成一層厚約10~30Lm的淬火馬氏體白亮層,也稱之為/異常層0"由於白亮層中的內應力較大,淬火馬氏體本身又較脆,磨削時容易在表面產生微裂紋和磨削裂紋,因而磨削加工後最好能在低於回火溫度50e以下進行去應力退火,以消除磨削應力,並使表面可能形成的淬火馬氏體回火韌化。
大型的H13鋼鍛件經常規球化退火處理碳化物組織極不均勻,存在嚴重的沿晶碳化物鏈可通過多次球化退火或奧氏體化快冷(正火)再球化退火來實現
淬火工藝:
H13鋼的淬火回火工藝可以採用鹽浴爐!真空爐和流動粒子爐加熱,模具表面光潔,熱處理變形小,零件壽命長"特別是
外熱式剛玉流動粒子爐保護加熱,吸收了鹽浴爐和真空爐加熱的共同優點,很適合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加熱。
H13鋼採用鹽浴爐作為加熱設備時的通用淬火工藝是:40~500度預熱(0.5min/mm),650~840e預熱(0.5min/mm) 1020~1050度奧氏體化(0.25~0.45min/mm),保溫結束後可視使用性能要求採用空淬,油淬,氣淬或分級淬火,分級溫度可取500~540度(0.25min/mm)。
對斷裂裂韌性,抗熱疲勞和抗熱磨損要求較高及淬火處理後需要電加工的模具,為了得到最高的紅硬性,可採用奧氏體化溫度上限對於要求畸變小!晶粒細!沖擊韌性高的模具,為了得到最好的韌性和防止開裂,應採用奧氏體化溫度下限。淬火加熱的保溫時間的優選,應保證組織轉變的完成和獲得所要求的合金元素固溶程度。淬火加熱保溫時間過短,將降低H13鋼的紅硬性及抗回火能力。H13鋼的淬火溫度要比退火溫度高,更應該採取措施防止氧化脫碳,保證加熱質量。
H13鋼淬火後組織是:板條馬氏體+未溶碳化物+殘余奧氏體。
回火工藝:
H13鋼淬火後應進行2~3次回火,以期獲得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淬火後的模具溫度在低於70e時就應盡快回火,這對尺寸較大,形狀復雜的熱作模具尤為重要。同時,為避免熱作模具回火時重新產生殘余應力,回火加熱和冷卻應緩慢進行。H13鋼的回火工藝應根據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的失效形態來確定回火溫度和硬度"一般優質H13鋼大都採用54~650度×3h高溫回火,以提高模具的韌性和減少殘余奧氏體(AR)在模具中發生轉變而引起脆性。但高溫回火易使熱作模具發生熱磨損和堆塌失效。實踐證明,H13鋼採用350度左右的中低溫回火後,心部具有較好的強韌配合和熱疲勞性能,同時也不會出現藍脆現象。中低溫回火存在較高量的AR,對彌補其韌性不足有一定作用。AR的存在可使材料在斷裂時吸收更多的能量,並改變裂紋擴展方向及裂紋尖端的應力和應變狀態,從而提高鋼的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H13鋼在425~520e內回火時出現二次化的同時會出現第二類回火脆性,顯著降低沖擊韌性。這是
為回火時在馬氏體板條間析出較大的碳化物,以及回火快冷AR轉變為馬氏體的緣故[4]"消除或減輕回火脆性的措施有(1)應選擇冶金質量好!純凈度高的鋼坯來鍛造;(2)在熱處理程中,通過形變熱處理或臨界區淬火得到鋸齒形晶界結構,細晶粒和減少P,S雜質的晶界偏析;(3)採用二次回火,第二次火溫度低於第一次回火溫度約10e,保溫時間縮短20%~25%,以減輕回火脆性;(4)完全避免在脆性發展區內回火。H13鋼回火後的最終熱處理組織是:回火馬氏體+少量狀碳化物,低於600e回火時仍保持馬氏體板條狀;當回火溫高於650e時,馬氏體形態會逐漸消失,轉變為回火馬氏體,起H13鋼熱強性的嚴重惡化。
參照《航空工藝技術》及本人的一些實際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本文轉自機械之家論壇 http://jixiejia.cn
❹ h13模具鋼如何鍛造
用鍛錘鍛造啊.
看你多大的鍛件,選擇多大的鍛錘.
❺ 模具鋼H13鍛造注意哪些
個人愚見:H13傳統的鍛造工藝,始鍛溫度1150℃,終鍛溫度860℃,鍛後熱坑緩冷或直接入高溫爐球化退火。球化退火850-870℃ 4h,爐冷400-500℃出爐空冷。H13傳統的鍛造工藝產生的問題:經金相分析發現:一次碳化物呈塊狀,二次碳化物呈網狀分布 .改進措施:鍛造後高溫形變正火+球化處理鍛造比增大模塊內部孔隙被焊合,碳化物被擊碎分布均勻,力學性能得到改善。但鍛造比太高時會出現纖維組織,使材料出現各向異性,橫向力學性能急劇下降。因此鍛造比大小應根據碳化物級別確定,一般為2-4為宜。
❻ H13模具鋼不需要鍛壓等工序直接加工成模具,還需要熱處理嗎
不需要了兄弟 你看看這個
熱處理
(交貨狀態:布氏硬度HBW10/3000(小於等於235))
淬火:790度±15度預熱
1000度(鹽浴)或1010度(爐控氣氛)±6度加熱
保溫5~15min空冷
550度±6度回火退火、熱加工;
特性
電渣重容鋼,該鋼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熱裂能力,該鋼含有較高含量的碳和釩,耐磨性好,韌性相對有所減弱,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在較高溫度時具有較好的強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韌性,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和較高的抗回火穩定性。
硬度分析
鋼中含碳量決定淬火鋼的基體硬度,按鋼中含碳量與淬火鋼硬度的關系曲線可以知道,H13模具鋼淬火硬度在55HRC左右。對工具鋼而言,鋼中的碳一部分進入鋼的基體中引起固溶強化。另外一部分碳將和合金元素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結合成合金碳化物。對熱作模具鋼,這種合金碳化物除少量殘留的以外,還要求它在回火過程中在淬火馬氏體基體上彌散析出產生兩次硬化現象。從而由均勻分布的殘留合金碳化合物和回火馬氏體的組織來決定熱作模具鋼的性能。由此可見,鋼中的含C量不能太低。
❼ 請高手指教,H13鍛模熱處理怎樣提高使用壽命滲碳工藝可否
我建議你把硬度做到46左右。硬度太高會使模具早期失效。你半精加工後做軟氮化。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定期消除應力
❽ H13模具鋼怎麼進行熱處理才能獲取最好的性能
H13模具鋼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強韌兼具的熱作模具鋼。H13模具鋼有較高的韌性、淬透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能,不易產生熱疲勞裂紋。這些特點也是由H13熱處理工藝決定的。
1、退火工藝 H13模具鋼屬於共析鋼,採用常規完全退火或等溫球化退火。H13模具鋼的完全退火工藝為:850~900℃×3~4h,保溫結束後隨爐冷到500℃以下出爐空冷;等溫球化退火藝:845~900℃×2~4h/爐冷+700~740℃×3~4h爐冷,≤40℃/h,≤500℃出爐空冷。H13模具鋼經退火處理後,適宜的組織由球狀珠光體和少量粒狀碳化物組成,要求熱處理硬度達到HB192~229,可以獲得較好的加工性能。對於質量要求較高的H13鋼模具,還應進行防止白點退火。
2、淬火工藝 H13模具鋼的淬火回火工藝可以採用鹽浴爐、真空爐和流動粒子爐加熱,模具表面光潔,熱處理變形小,零件壽命長。特別是外熱式剛玉流動粒子爐保護加熱,吸收了鹽浴爐和真空爐加熱的共同優點,很適合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加熱。 H13模具鋼採用鹽浴爐作為加熱設備時的通用淬火工藝是:400~500℃預熱,650~840℃預熱,1020~1050℃奧氏體化,保溫結束後可視使用性能要求採用空淬、油淬、氣淬或分級淬火,分級溫度可取500~540℃。
3、回火工藝 H13模具鋼淬火後應進行2~3次回火,以期獲得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淬火後的模具溫度在低於70℃時就應盡快回火,這對尺寸較大、形狀復雜的熱作模具尤為重要。同時,為避免熱作模具回火時重新產生殘余應力,回火加熱和冷卻應緩慢進行。
H13模具鋼的回火工藝應根據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的失效形態來確定回火溫度和硬度。一般優質H13模具鋼大都採用540~650℃×3h高溫回火,以提高模具的韌性和減少殘余奧氏體(Ar)在模具鋼中發生轉變而引起脆性。
❾ 如何應用H13模具鋼技巧得當
H13模具鋼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強韌兼具的熱作模具鋼。H13模具鋼有較高的韌性、淬透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能,不易產生熱疲勞裂紋。這些特點也是由H13熱處理工藝決定的。
退火工藝:
H13模具鋼屬於共析鋼,採用常規完全退火或等溫球化退火。H13模具鋼的完全退火工藝為:850~900℃×3~4h,保溫結束後隨爐冷到500℃以下出爐空冷;等溫球化退火藝:845~900℃×2~4h/爐冷+700~740℃×3~4h爐冷,≤40℃/h,≤500℃出爐空冷。H13模具鋼經退火處理後,適宜的組織由球狀珠光體和少量粒狀碳化物組成,要求熱處理硬度達到HB192~229,可以獲得較好的加工性能。對於質量要求較高的H13鋼模具,還應進行防止白點退火。
淬火工藝:
H13模具鋼的淬火回火工藝可以採用鹽浴爐、真空爐和流動粒子爐加熱,模具表面光潔,熱處理變形小,零件壽命長。特別是外熱式剛玉流動粒子爐保護加熱,吸收了鹽浴爐和真空爐加熱的共同優點,很適合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加熱。
H13模具鋼採用鹽浴爐作為加熱設備時的通用淬火工藝是:400~500℃預熱,650~840℃預熱,1020~1050℃奧氏體化,保溫結束後可視使用性能要求採用空淬、油淬、氣淬或分級淬火,分級溫度可取500~540℃。
回火工藝:
H13模具鋼淬火後應進行2~3次回火,以期獲得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淬火後的模具溫度在低於70℃時就應盡快回火,這對尺寸較大、形狀復雜的熱作模具尤為重要。同時,為避免熱作模具回火時重新產生殘余應力,回火加熱和冷卻應緩慢進行。
H13模具鋼的回火工藝應根據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的失效形態來確定回火溫度和硬度。一般優質H13模具鋼大都採用540~650℃×3h高溫回火,以提高模具的韌性和減少殘余奧氏體(Ar)在模具鋼中發生轉變而引起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