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用石膏模具做蠟像用什麼隔離

用石膏模具做蠟像用什麼隔離

發布時間:2022-05-28 04:52:37

① 臘像用什麼材料做的

用蠟做的啊。
蠟像製作的主要材料是蜂蠟,每個蠟像都要耗資近100萬元人民幣,從前期准備到最後定樣一般需要3-6個月時間。

但是有新材料。

蠟像早在100多年前,一些旅歐的華人以游記的方式把蠟像藝術介紹到國內,直到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再次傳入我國。
世界級的蠟像大師們稱它是一門立體攝影的超級寫實主義雕塑藝術。為了使每尊蠟像的形體和神態都能達到與真人「像」的程度,蠟像師開始搜集人物圖像資料:包括人物的體貌特徵、生活習慣和人們所熟悉的動作姿態等。隨後,進入泥巴雕塑的創作,專業上叫泥稿。雕塑泥稿是蠟像造型的手段,也是形象塑造的基礎。泥稿完成後用石膏做模胚,接下來就是澆灌蠟膜。製作蠟像的原材料是以天然蠟為主要成分,經溶劑脫蠟脫油等工藝精製而成。加熱蠟像,往裡面加入適量的蜂蜜及顏料,最後把調配好的蠟灌到石膏模中,待蠟冷卻後將外殼剝落,即成為蠟像雛型。蠟像有著比任何其它藝術形式更為苛刻的要求,要真正達到酷似真人,化妝則是必須的。然後再給他們栽眉毛、種胡須、做頭發、穿衣服,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蠟像就誕生了。蠟像是模擬的藝術,逼真是它最重要的特點。正是這逼真的效果,吸引著人們去欣賞、辨認和領略蠟像人物的相貌精神和風采,這種以假亂真、似真似幻的藝術效果,使蠟像獲得了別的藝術樣式不能夠替代的存在價值。

為名人製作蠟像,已呈不斷擴大趨勢並得到肯定,當人們與這些「名人」零距離接觸時,是否知道惟妙惟肖的蠟像軀干是由環氧玻璃纖維「樹起」的。

製作蠟像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要使得蠟像惟妙惟肖、仿若真人就必須對製作的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在進行完測量後,藝術家們就要將這些珍貴的數據帶回倫敦總館的蠟像工場,只有那裡才能創造出另一個「名人」。按照記錄的數據和拍攝的照片,雕塑師會先用黏土捏出「劉翔」的頭部,然後敷上石膏制出頭部的模具。只要在石膏模內灌入熱蠟,待冷卻後除去石膏模,蠟像的頭部原形就定型了,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出雙手和雙腳。而軀干初期的製作還需要金屬骨架的支撐,目則由環氧樹脂玻璃纖維代替,它又輕又有牢度,而且耐腐蝕、不變形,支撐人體蠟像軀干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

其實在蠟像身上,優秀的環氧材料並不僅僅用於「軀干」,頭部的細節處理也有環氧材料的功勞。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說,頭顱原形製作完成後便進入復雜的加工工序——眼睛、毛發及皮膚的製作、著色,這是極為細致的工作。眼珠採用一種玻璃狀樹脂——丙烯酸類樹脂。它具有環氧基團,具有環氧樹脂和不飽和樹脂的雙重優點,常用於重防腐場合。在 「名人」蠟像上,它會使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並適合於彩繪。因為,瞳孔內的放射狀線條都是以水彩手繪而成,甚至細微到連眼白內的微絲血管都要用紅色的幼絲線做出來。

② 蠟像製作的簡介

蠟像製作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蠟像製作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料,雕刻的技術不簡單,須有藝術修養,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耐心學習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藪的模型才能制蠟像,如果自已沒有模的經驗,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製。例如,頭造一個模,身也要造一個模,手和腳又另外造一個模,把這幾個模連連結起來成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
一個大人頭的蠟像,就須要把人頭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幾個石膏模,然後把這幾部分連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又可拆開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製好以後,把准備好的蠟像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蠟像不必實心的,只要外面一層殼就可以節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時,須要把模上下左右轉動,使原料溶蠟能均勻分布。蠟像的原料凝固後,就要進行脫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裡浸一會兒,就自然脫離石膏模了。復雜的模即分面幾部分,所以最後就要把這幾部分用粘性的膠粘結起來。制和諧蠟像所用的蠟,必須比較耐用,堅實的,製成的和諧蠟像才不容易熔化和變形。所以和諧制蠟像之前,先要選購良好的固體石蠟和白蠟,並加上硬脂酸,使之成為堅實的蠟質。此三者的混合比例是:硬脂酸10份、石蠟9份、白蠟1份。蠟像就該要加色,色料的選擇,黑色用燈煤、白色用鉛白、紅色用銀朱、橙色用鉻橙、黃色用鉻黃、青色用群青、藍色用平普魯士藍,但必須用油溶性的顏料,水溶性的顏料不容易與蠟質結合起來,首先要將蠟類和硬脂酸放在鍋中加熱,使之全部熔化,同時要不斷攪拌均勻,稍冷後將色料加入,再攪拌數次,以免深淡不勻或有發花之弊。然後把它澆入預塗有油類的模型中,將模打開便成蠟像了。制蠟果也要先制模,在制模前先選定樣品,例如欲制蠟的蘋果,則應揀選形態美觀的鮮蘋果作模型。
和諧蠟像模型的製法是:先驅將熟石膏粉少許(約用量的一半)放在面盆中,慢慢傾入清水,不斷攪拌,至呈糊狀時即表示水量已足。這時須用力攪拌,並除去浮在上面盆上的泡沫和雜質,倒入預先制備的梅花紙(或韌性紙)圍成的紙圈內,高度約為紙圈的一半。然後在鮮果上塗一層肥皂液作為潤滑劑,
把一半埋入石膏漿中,約一刻鍾後,石膏漿已漸漸堅硬,除去梅花紙圈,並用小刀於硬化的石膏上刻二個藪形作為接合的榫頭,重新用梅花紙圈好。以肥皂液塗於石膏模型各部,再將另一半石膏配漿倒入其中,掩蓋鮮果。等到凝固後除去紙圈,把上下兩層石膏模分開,取出其中的鮮果,即成蘋果的模型了。(以上梅花紙也可用防湖的硬紙板代替)。模型制好後,須准備制蠟果的材料。原料宜選用熔點高的石蠟,以免在炎熱季節中容易溶化。果品如屬紅色的可用紅鉛配色,黃色的用鉻黃,藍色的用靛青。並准備製造時的鍋、爐、漆油有毛筆等。

③ 用石膏模製作玻璃鋼雕塑,石膏模具是不是一次性的

你好!如果做石膏活模具,就可以反復使用。
付雕塑的製作流程大致分為六步如下:1:浮雕塑造型圖紙確定、2:雕塑泥稿等比例放大製作、3:分塊插隔離片、4:製作石膏模具或者硅膠模具、5:清理修復模具、6:玻璃鋼模型復制、7:玻璃鋼模型內骨架製作粘合、8:去除石膏外模具整體修復。以上是

④ 我們學校要用石膏粉做石膏模型,哪位高人指點一下

製作石膏模型需要先預備模具,需要製作空心玩具的還需要一個旋轉離心轉台。
對於學校這類沒有大量投資的想製作模具。建議利用廢舊報紙使用水浸泡的方法製作紙漿勾兌膠水,然後把紙漿厚厚的堆積在選擇的現成石膏模型上,在這之前需要在模型上塗抹一些隔離塗料。堆積好紙漿的模型放在陰涼處陰干後可以切開,修理好切口,把它合攏就可以試驗澆灌實心模型了。餘下的就是積累經驗完善製作,豐富經驗了。

⑤ 如何製作蠟像

首先,用泥塑造出人的頭模。在製作之前,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收集一些圖片、文字資料進行研究,從而使蠟像的姿勢、服飾、面部表情以及人物性格,都刻畫得惟妙惟肖。然後翻模、澆蠟,製作蠟頭。蠟頭成形後,就要給蠟像植入頭發和眉毛。為了作品的逼真,通常都是用真人的毛發進行製作,所用的工具也是他在創作中根據經驗自製的。植頭發是蠟像製作中最細致,也是最花時間的一道工序,要想達到如同是蠟人自己生長出的頭發效果,就要把頭發一根根地植到蠟頭上。頭像做好後,以同樣的方法用蠟做成手的樣子,還要進行更加細致的皮膚紋路的雕刻和加工。接下來把身體各部位組裝在一起,蠟像就基本上做好了。 毛孔只有中國能製作,和世界上蠟像發源地英、法國家相比,中國蠟像同樣可以以假亂真。在某些方面,中國蠟像的製作工藝已經超過了上述兩國。比如在對亞洲人的神情刻畫方面,中國蠟像更傳神。在細節方面的質量也高於英、法兩國,比如英國蠟像在手部的刻畫上會出現皮紋,但中國蠟像有汗毛孔。
蠟像的製作過程中還需「三維——二維轉換理論」。「英國做蠟像可以用尺子在名人模特身上測量,但在中國製作名人蠟像,出於種種原因名人本人很少能到現場當模特,你只能按照照片來製作蠟像,這就需要『三維——二維轉換理論』。」
查閱大量資料,體會被塑造者內心。蠟像要想做「活」,神韻特別重要。
制蠟像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雕刻的技術不簡單,須有藝術修養,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耐心學習,自有成就。
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凹的模型才能制蠟像,如果自己沒有模的經驗,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製。如果是姿態繁復的像,倒模時要分部施行。例如,頭造一個模,身也造一個模,手和腳又另外造一個模,以使脫模時比較容易。如果是大型的蠟像,還需要把一部分分成幾個模,把這幾個模連結起來成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一個大人頭的蠟像,就須要把人頭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幾個石膏模,然後把這幾部分連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又可拆開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製好以後,把准備好的蠟像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蠟像不必實心的,只要外面一層殼就可以節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時,須要把模上下左右轉動,使原料溶蠟能均勻分布。蠟像的原料凝固後,就要進行脫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裡浸一會兒,就自然脫離石膏模了。復雜的模即分成幾部分,所以最後就要把這幾部分用粘性的膠粘結起來。
制蠟像所用的蠟,必須比較耐用,堅實的,製成的蠟像才不容易熔化和變形。所以制蠟像之前,先要選購良好的固體石蠟和白蠟,並加上硬脂酸,使之成為堅實的蠟質。此三者的混合比例是:硬脂酸10份、石蠟9份、白蠟1份。蠟像就該要加色,色料的選擇,黑色用燈煤、白色用鉛白、紅色用銀朱、橙色用鉻橙、黃色用鉻黃、青色用群青、藍色用平普魯士藍,但必須用油溶性的顏料,水溶性的顏料不容易與蠟質結合在一起。顏料份量大概在混合比率中佔6%,但可酌情而增減。要把蠟和顏料混合起來,首先要將蠟類和硬脂酸放在鍋中加熱,使之全部熔化,同時要不斷攪拌均勻,稍冷後將色料加入,再攪拌數次,以免深淡不勻或有發花之弊。然後把它澆入預塗有油類的模型中,約十分鍾即可凝固,將模打開便成蠟像了。

⑥ 可以用石膏模在石膏製品嗎用什麼東西脫模,怎麼脫模好脫點,要簡單點,那位大蝦指教下

用石膏來澆製作品,必須將石膏模具進行適當的處理。先把干透的石膏模 具塗刷兩次蟲膠液(泡力水),以對多孔的石膏表面進行封閉處理 。在翻制時候,還必須塗刷隔離劑,使澆上去的石膏不會與模具粘結在一起。 隔離劑有軟皂、普通肥皂、凡士林和油類等。凡士林和油類沒有軟皂水性好。 凡士林太厚,將影響模具的精緻程度。凡士林的油類還吸灰易臟,影響作品的 質量。 肥皂水的做法——將肥皂切成薄片,放在水中加熱熔化即成。 尤其是新的模具或長期沒有使用的模具,肥皂水最少要塗刷五、六次以上 ,直到手感異常潤滑才能澆制。以後每翻制一次就要塗刷一次,切不可忘記!若你要做多多的、那就得橡膠模了,可用以前的奶粉,比如三鹿奶粉,文火煮上兩小時、剩下底里白白的膠質淋在模上、淋厚點、一公分這樣,在模上一個合適位置,做一個注入口,做一道脫模口,割開脫模口,取出模具,這就是石膏製品用的膠模了。

希望採納

⑦ 石膏模具用什麼脫模劑

8# 33#脫模蠟。表面噴塗一層隔離漆效果更好,可用聚酯清漆。也可用專門脫模劑:130脫模劑、133脫模劑、D641脫模劑等

⑧ 雕塑翻模 凡士林的用法

雕塑翻模 凡士林的用法

開模用肥皂水,輕輕刷在泥塑上可以倒石膏開模;凡士林是開模後灌漿用的,即用凡士林塗抹石膏模後,就可以注漿產品。因為注漿做產品不是一個而是多個,所以潤滑性要更強些。

凡士林

凡士林是一種烷系烴或飽和烴類半液態的混合物,也叫礦脂,由石油分餾後製得。 其狀態在常溫時介於固體及液體之間,因不同用途而有棕、黃、白三種顏色。熔點為35~50℃(一說37~52℃)。天然凡士林取自烷屬烴重油等石油殘油濃縮物;人造凡士林則取自用純地蠟或石蠟、石蠟脂使礦物油稠化的混合物。凡士林有礦物油氣味,而沒有煤油氣味。可用作葯品和化妝品原料,也可用於機器潤滑。同時是一家公司產品名稱。並且也有工業用凡士林油。

雕塑

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薛宣林定性)。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岩、銅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通過雕、刻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雕塑翻模的整個流程

1,根據雕塑的大小,裝上適量的水,將石膏粉放入水裡,直到粉末高出水面一點,開始用手攪拌,如果把手提出來時手上的石膏稀稠剛好就可
2,留上注漿口,將作品用筆畫出分界限,用泥圍在作品分界限處,再用木版擋著四周,卡緊,可以用泥再加以鞏固,將和好的石膏倒入
3,等石膏發熱了,可撤了板子,按照上述方法翻另一半,最後就等開模了

石膏像翻轉的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死模,就是在泥模上均勻的插上插片,將要翻的石膏模具,能一分為二。在翻石膏像前,先將模具清理干凈後,上一層脫模劑,肥皂水也行,倒好後將模具打爛,就可取出石膏像;
第二種是活模,就是按結構將底模分成若干分,在翻制模具時,每快之間要刻出梯形槽,有利於固定。也可先翻出橡膠模,再在外面翻出象死模的石膏模。

⑨ 蠟像怎麼做出來的

蠟像製作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石膏模製好以後,然後把准備好的蠟像原料澆入預塗有油類的模型中,將模打開便成蠟像了。

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雕刻的技術不簡單,須有藝術修養,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耐心學習。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的模型才能制蠟像,如果自已沒有模的經驗,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製。

起源

蠟像從單一的用蠟制像發展到當今時代的蠟像藝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據史料記載,早在古巴比倫時期人們就掌握了蠟制人像技術。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曾請人為他做過蠟像。古埃及在殯葬儀式中曾把蠟制神像安放在墓穴里。

古希臘在宗教禮儀上常有蠟制神像陳列其中。古羅馬面膜節,貴族家庭還將蠟製成的祖先面膜陳列出來或參加出殯。

到了中世紀,歐洲曾將蠟像用於巫術,教堂里也已經有了為教徒們製作的還願蠟像,並用蠟制面膜來紀念帝王和偉人,如義大利佛羅倫薩的阿努佳斯達教會內的聖像,成為已故帝王和偉人的化身。文藝復興時期,有用失蠟法製成的青銅徽章像,安東尼奧·阿邦迪奧是當時享有盛譽的蠟像藝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蠟像製作

⑩ 蠟人的製作方法

制蠟人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雕刻的技術不簡單,須有藝術修養,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耐心學習,自有成就。
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凹的模型才能制蠟像,如果自己沒有模的經驗,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製。如果是姿態繁復的像,倒模時要分部施行。例如,頭造一個模,身也造一個模,手和腳又另外造一個模,以使脫模時比較容易。如果是大型的蠟人,還需要把一部分分成幾個模,把這幾個模連結起來成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一個大人頭的蠟人,就須要把人頭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幾個石膏模,然後把這幾部分連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又可拆開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製好以後,把准備好的蠟人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蠟人不必實心的,只要外面一層殼就可以節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時,須要把模上下左右轉動,使原料溶蠟能均勻分布。蠟人的原料凝固後,就要進行脫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裡浸一會兒,就自然脫離石膏模了。復雜的模即分成幾部分,所以最後就要把這幾部分用粘性的膠粘結起來。
制蠟人所用的蠟,必須比較耐用,堅實的,製成的蠟像才不容易熔化和變形。所以制蠟人之前,先要選購良好的固體石蠟和白蠟,並加上硬脂酸,使之成為堅實的蠟質。此三者的混合比例是:硬脂酸10份、石蠟9份、白蠟1份。蠟人就該要加色,色料的選擇,黑色用燈煤、白色用鉛白、紅色用銀朱、橙色用鉻橙、黃色用鉻黃、青色用群青、藍色用平普魯士藍,但必須用油溶性的顏料,水溶性的顏料不容易與蠟質結合在一起。顏料份量大概在混合比率中佔6%,但可酌情而增減。要把蠟和顏料混合起來,首先要將蠟類和硬脂酸放在鍋中加熱,使之全部熔化,同時要不斷攪拌均勻,稍冷後將色料加入,再攪拌數次,以免深淡不勻或有發花之弊。然後把它澆入預塗有油類的模型中,約十分鍾即可凝固,將模打開便成蠟人了。
製作蠟像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要使得蠟像惟妙惟肖仿若真人就必須對製作的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在對名人進行完測量後,藝術家們就要將這些珍貴的數據帶回倫敦總館的蠟像工場,只有那裡才能創造出另一個「名人」。
全身模型的塑造
按照記錄的數據和拍攝的照片,雕塑師會先用黏土捏出「名人」的頭部,然後敷上石膏制出頭部的模具。只要在石膏模內灌入熱蠟,待冷卻後除去石膏模,蠟像的頭部原形就定型了,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出雙手和雙腳。而軀干初期的製作還需要金屬骨架的支撐,後期則由玻璃纖維代替。
頭部的細節處理
頭顱原形製作完成後便進入復雜的加工工序,眼睛、毛發及皮膚的著色都是極為細致的工作。眼珠採用一種玻璃狀塑料(丙烯酸類樹脂)代替,這會使「名人」的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瞳孔內的放射狀線條都是以水彩手繪而成,甚至細微到連眼白內的微絲血管都要用紅色的幼絲線做出來。牙齒的製作更高級,取模、染色,簡直就好比為名人做了一副假牙。而「名人」的頭發則是按度身時取得的樣本,找尋類似發質的真人頭發,再經由手工一根一根地植入蠟像內,然後經過清洗、裁剪,最後是梳理發型,工程可謂十分浩大。
整體的後期加工
蠟像的「像」不僅在於形也在於神,要讓「名人」看起來如真人一般活靈活現,全身皮膚的著色至關重要。根據黃種人的膚色和名人自身的皮膚特點,塑像師會調配出合適的顏色替蠟像塗上油彩,這種油彩會令蠟像全身呈現一種皮膚特有的透明質感,而且根據肌理紋路對色彩進行微調處理,以使「名人」的皮膚色彩更為逼真。著色完畢後,還要將頭部及四肢安裝在玻璃纖維製成的身軀上,完成整體的拼裝

閱讀全文

與用石膏模具做蠟像用什麼隔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數移動硬碟為什麼焊接 瀏覽:125
焊接時怎麼把握焊接速度 瀏覽:578
怎麼洗掉塑料烘焙模具上的麵粉 瀏覽:107
鋼筋的彎鉤怎麼規定的 瀏覽:622
熱鍍鋼管用什麼焊條 瀏覽:905
鋼鐵力量烏鴉怎麼樣 瀏覽:649
鋁鍋和不銹鋼鍋哪個重 瀏覽:522
鋁鎂合金廠在哪裡 瀏覽:848
鋁合金壓鑄件有什麼缺點 瀏覽:921
戒指的模具用什麼做的 瀏覽:678
鋼筋籠由什麼鋼筋組成 瀏覽:919
寧波哪裡有賣不銹鋼鎖 瀏覽:409
coreldraw兩個矩形怎麼焊接 瀏覽:445
為什麼要裝鋁合金門窗 瀏覽:455
銀幣合金觸點有什麼好處 瀏覽:702
腳上鋼板要多少錢 瀏覽:50
鋼板的散熱系數是多少 瀏覽:895
如何做書包掛飾模具 瀏覽:511
混凝土裡面的鋼筋怎麼弄出來 瀏覽:358
鋼鐵俠總共出了多少部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