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記里,一個平生不得志的將軍,鑄就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龍城飛將指來的是李廣自,他是西漢著名將領。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南)人,戰國末期秦國將軍李信的後裔。公元前166年,匈奴單於率40萬騎兵入犯蕭關,李廣為騎兵隨軍抗擊匈奴。因精於騎射,殺死、俘獲敵人很多,被提拔為中郎將。漢景帝即位以後,任隴西都尉,後又升為騎郎將。公元前154年,以驍騎都尉的身分,跟隨太尉周亞夫討平「七國之亂」,因作戰勇敢而聞名。公元前129年,任驍騎將軍,率師萬餘人出雁門關擊匈奴,因傷被俘,奪馬逃回。後任右北平太守,匈奴將畏其勇,稱為「飛將軍」,公元前119年,李廣以前將軍身分隨大將軍衛青出塞,受命擔負迂迴側翼的任務,因迷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70餘次,以驍勇機智而聞名。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稱贊他的忠實誠信的品質時說:「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王昌齡在《出塞》詩中寫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把李廣視為漢朝的長城。
Ⅱ 鋼鐵長城指( )
指的是人民解放軍。將人民軍隊保衛祖國的屏障,比作古代御敵的長城,還是鋼鐵長城,充分體現了人民對軍隊的期待和軍隊對人民的忠誠。
忠誠衛士築起鋼鐵長城。2018年1月1日零時起,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實行中央軍委─武警部隊─部隊領導指揮體制。此次受閱,是領導指揮體制調整後,武警部隊首次在閱兵場上全新亮相,更是武警部隊建設成果的充分展示。
步履鏗鏘寫丹心。「作為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忠誠於黨的紅色血脈,就是我們的底色和基因。」方隊領隊、少將趙東方深情回憶,在一次次重大安保任務和搶險救援、反恐處突戰斗中,武警部隊官兵堅持一切行動聽黨指揮,將軍魂融入血脈,贏得了一場場勝利。
(2)歷史上鋼鐵長城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陸軍的發展。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
海軍的建立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東海、南海和北海艦隊。1971年,我國自行研製的導彈驅逐艦完成科學試驗和出訪任務。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
空軍的建立和發展。1956年,我國仿製成功殲-5型殲擊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製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
Ⅲ 鋼鐵長城指的是什麼
鋼鐵長城指的是:
我們國家的軍隊,
就是抵禦侵略的 鋼鐵長城 。
Ⅳ 「 鋼鐵長城」指什麼
軍隊
戰士
Ⅳ 鋼鐵長城
第14課鋼鐵長城
江蘇省連雲港市隴東中學 祝丹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概括人民軍隊的發展特徵中,感悟現代化軍隊中科技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從小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信念。
2.在體驗人民軍隊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時,說出怎樣面對考驗,取得成功。
3.在探究人民海、空軍的建立發展過程中,認識到我國國防力量的加強,猶如形成一條「鋼鐵長城」,從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知識與能力
1.分階段簡要講述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
2.根據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史實,能夠說出人民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特點,說出科技發展對國防建設的作用。
3.根據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史實,能夠說出人民軍隊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進而說出「鋼鐵長城」的含義。
4.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為什麼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等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在體驗歷史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初步掌握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環節和注意事項。
2.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主題探究學習的主要環節及注意事項。
3.在分組探究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教學思路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重點: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過程。
2.處理方法:運用問題提示,引導自學,初步建構知識結構;運用新情境中的問題,深化對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的理解和掌握。
3.難點:「鋼鐵長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軍隊中的作用和人民軍隊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等的概括。
4.處理方法:運用問題探究的方法,通過解決由淺入深的問題,突破難點;通過創設歷史場景,在感受歷史發展變化中,突破重點。
課前導學
1.運用預習提綱,預習本課課文。
2.收集有關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事跡,准備再現蔣道平空戰的短劇。
3.收集有關人民軍隊發展歷程的圖片、材料。
4.復習有關舊中國的國防知識,如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
教學滲透
通過各個時期各軍種裝備圖片展,感悟科技強軍的重要性;閱讀相關材料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教學資源
1.多媒體展示平台。
2.自製課件:相關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問題鏈接各個時期各軍種裝備典型圖片,影片《國慶50周年大閱兵》等。
3.相關網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人民日報社網站等。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導入新課
出示長城的投影。
設計如下問題引入新課。
這就是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的長城。它顯示了我國古代科技文化的輝煌成就。誰能告訴大家,當初統治者修築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對,現在我們已經把長城作為國防的象徵,如今那古老的泥土城牆已被現代化裝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座鋼鐵長城所取代。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巨大發展變化。
板書:第14課鋼鐵長城
抵禦少數民族的掠奪和屠殺,屬於國家的防禦工程之一。
從學生熟悉的長城入手,引入新課,以拉近教材與現實間的距離,並用圖片以增強形象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利用學生的發言,引入新課。
教授新課
簡介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新中國的國防和外交,具體分為3課內容:鋼鐵長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國外交的新發展;另有1節活動課。
為了更好地學習本課內容,充分顯示同學們的學習水平,我們把全班同學分成三組,看看哪一組能獲得本節課的優勝組稱號。
出示預習提綱(見板書設計),要求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完成這些問題。
引導學生檢測預習效果。
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進行調控,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自學效果的檢測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或板書內容進行評價,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並引導學生修正回答內容。教師依據板書,簡介本課主要內容。
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分組依據預習提綱,閱讀課文,完成板書需要填的部分,可以小組內討論,形成共同意見,並推選一名代表准備檢測預習效果或完成板書空白內容。
海軍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前夕: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
成立後的70年代: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研製出多種艦艇,如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等;
90年代以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空軍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前夕:從屬於陸軍;
成立後的70年代: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戰果;製造出多種機型;並走上國產化道路;
90年代以來:現代化建設的新飛躍,自行研製加上引進,新型飛機增多。
導彈部隊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前夕:沒有;
成立後的70年代:57年才組建戰略部隊;
90年代以來:具有較強的戰鬥力。
分組學習,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增強競爭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效率。
運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自學本課內容,解決預習提綱中的問題。
檢測預習效果可以用以下方案中的一種:
Ⅵ 中國的鋼鐵長城是指哪三軍
陸海空三軍。
Ⅶ 鋼鐵長城值指什麼你認為國防建設與外交之間有什麼關系
鋼鐵長城就是指的我國的國防體系,以人民軍隊為核心,以先進武器為保障,以軍民內聯防為體容系,以黨的領導為基礎。強大的國防是外交的後盾,沒有有力的國防,就沒有外交的本錢;另外一方面,機制的外交和和睦的國際環境,又是減少用兵,集中精力發展國家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條件。
Ⅷ 「鋼鐵長城」是怎樣建起來的
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楚方城"揭開了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長城修建的帷幕。戰國時期,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秦統一後,廢棄了隔離各國的長城,將秦、趙、燕北部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展和修繕,第一次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余華里的長城,萬里長城由此出現。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Ⅸ 中國鋼鐵長城是指什麼
人民解放軍。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軍隊比喻成國家安全的長城,堅不可摧,歌頌了人民解放軍的偉大。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體力量,共有18個集團軍的機動作戰部隊,分布於5大戰區。現編有約15個師,120個旅。是現世界上兵力最為龐大的陸軍。中國陸軍將朝精兵、軍民合成、快速機動、反恐作戰、邊境防衛、災害救助等發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上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五大軍兵種之一,下設海軍拍磨櫻司令部、海軍政治部、海軍後勤部、海軍裝備部、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試驗訓練基地、海軍各院校等。中國海軍擁有總排水量位居世界第二的龐大艦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中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五大軍兵種之一。截至2014年,部隊共有398,000名人員與逾3,300架軍用飛機,其中2,100架為戰斗機及轟炸機,強擊機。時至今日中國空軍已逐漸發展為擁有第五代戰斗機、遠程轟炸機/運輸機等先進裝備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簡稱二炮),曾是一襲叢支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游畝指揮、以地對地戰略導彈為主要裝備、擔負核反擊戰略作戰任務的戰略性獨立兵種。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由陸軍附屬兵種成為與陸、海、空三軍並列的第四個獨立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於2015年12月31日成立的軍種。戰略支援部隊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後組建而成的”戰略支援部隊的任務包括:對目標的探測、偵察和目標信息的回傳;承擔日常的導航行動,以及北斗衛星和太空偵察手段的管理工作;承擔電磁空間和網路空間的防禦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是實施聯勤保障和戰略戰役支援保障的主體力量,是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倉儲、衛勤、運輸投送、輸油管線、工程建設管理、儲備資產管理、采購等力量。2016年9月13日,以武漢聯勤保障基地為建制領導,下屬無錫、桂林、西寧、沈陽、鄭州5個聯勤保障中心的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是指中國平時以退役軍人、民兵為基礎,現役軍人為骨幹組建起來的戰時能夠迅速轉化為現役部隊的武裝力量。通常分為軍種和兵種預備役部隊。預備役包括預備役軍官和預備役士兵。預備役官兵每年一般進行240小時的軍政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