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

發布時間:2023-03-04 10:24:48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要詳細過程

自然界中鐵的蘊藏量極為豐富,佔地殼元素含量的5%,居地球物質中的第四位.煉鐵過程實質上就是將從自然形態--礦石等含鐵化合物還原出來的過程.煉鐵生產設備是高爐.高爐生產所得的冶煉產品是生鐵,副產品是爐渣、煤氣和爐塵.
鐵是怎樣從高爐里煉出來的?
簡單的說就是:輸料系統把燒結礦(由燒結廠燒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輸入到高爐頂的布料系統,由布料系統均勻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爐內.熱風系統將風吹進高爐,焦碳燃燒形成一定的高溫(1150--1200度)化學氣氛,燒結礦中鐵的氧化物在這種溫度和環境下發生還原反應.礦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變成一氧化碳,還有一些雜質氣體被高溫排走,進入除塵凈化系統和高爐燃氣回收系統,無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礦石中的鐵被還原後在高溫下行成液態鐵水.鐵水又叫生鐵.生鐵可分三類:一類是供煉鋼用的鋼鐵(硅SI含量小於1.25%);一類是供澆鑄機件和工具的鑄造鐵(硅含量大於1.25%);還有一類是鐵合金(主要是錳鐵和硅鐵).
鋼又是怎樣煉成的呢?
煉鋼實質上是將鐵水(生鐵)加溫並添加不同的元素,通過吹氧等手段,使鐵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煉過程.可煉出多種不同質地的鋼.如加錳,就煉出錳鋼;加鎳、鉻、鈦就煉出不易生銹的鋼.
鐵和鋼的區別:鐵分為生鐵和熟鐵.熟鐵、鋼和生鐵都是鐵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來區別.一般含碳量小於0.2%的叫熟鐵或純鐵,含量在0.2-1.7%的叫鋼,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鐵.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鋼具有生鐵和熟鐵兩種優點,為人類廣泛利用.
早期的煉鐵是將鐵礦石和木炭一層夾一層地放在煉爐中,在650-1000℃和上焙燒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使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成鐵.由於煉爐中溫度偏低,不能使熔點為1535℃的鐵熔化,所以得不到液態的鐵.人們等煉鐵成功後冷卻煉爐,取出鐵塊, 這種煉鐵方法叫塊煉鐵.用這種方法煉得鐵質地疏鬆,還夾雜著許多來臬礦石的氧化物和經.在實踐中人們發現如果把這種鐵,加熱到一定溫度下經這反復鍛打,就可把夾雜的氧化物擠出去,此時鐵的機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
在反復鍛打鐵塊的基礎上,古人又找出塊煉鐵滲碳成鋼的經驗,這種鋼地就是最早的鋼.它是為改變塊煉鐵的性能而要用木炭作燃料,加熱塊煉鐵並鍛打,這樣少量的碳會從鐵的表面滲進去.西漢時,為提高塊煉鐵滲碳鋼的質量,人們都增加了鍛打的次數,由十次,三十次,五十次增至近百次從而得到所謂的「百煉鋼」.由此也產生了「百煉成鋼」這一成語,它用來比喻久經鍛煉,變得非常堅強,成為優秀人物.
春秋戰國鋼鐵的冶煉
春秋時代是我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階段.促成這一社會變革的物質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勞動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鐵制工具的廣泛使用,促進了我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商代用隕鐵製作了鐵刃銅鉞,說明對鐵的性質和鍛打嵌鑄的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掌握,但當時尚不知人工煉鐵.
春秋時期,鐵器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中使用.農業生產中使用鐵鋤、鐵斧等.鐵器堅硬、鋒利,勝過木石和青銅工具.晉國用鐵鑄刑鼎,鑄鼎的鐵是作為軍賦向民間徵收的,可見晉國民間鐵已不少.在江蘇六合縣程橋、湖南長沙龍洞坡等地出土了春秋時的鐵器.戰國初或稍早已發明鑄鐵技術,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對冶金技術的重大貢獻,比外國早一千八百年左右.河北興隆縣壽王墳出土了大量戰國時的鐵范,其中有較復雜的復合范和雙型腔,還採用了難度較大的金屬型芯,反映了當時的鑄造工藝已有較高水平.戰國時發明的用柔化退火製造可鍛鑄件的技術和多管鼓風技術是冶金技術的重要成就,比歐洲早二千年左右.戰國時還掌握了塊煉鐵固態滲碳制鋼的方法和淬火技術.
塊煉鐵的方法也就是「固體還原法」.由於塊煉鐵是鐵礦石在較低溫度下從固體狀態被木炭還原的產物,所以質地疏鬆,還夾雜有許多來自礦石的氧化物,例如氧化亞鐵和硅酸鹽.這種塊煉鐵在一定溫度下若經過反復鍛打,便可將夾雜的氧化物擠出去,機械性能就改善了.從江蘇六合縣程橋東周墓出土的鐵條,就是塊煉鐵的產品.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一些鍛造鐵器也是以塊煉鐵為材料.
在反復鍛打塊煉鐵的實踐中,人們又總結出塊煉鐵滲碳成鋼的經驗.從河北易縣武陽台村的燕下都遺址44號墓中曾出土79件鐵器,經分析鑒定,它們的大部分都是由塊煉鋼鍛成的,這證明至遲在戰國後期塊煉滲碳鋼的技術已在應用,塊煉鐵質柔不堅,塊煉鋼雖經滲碳處理,變得較堅硬,但在生產上仍嫌不足.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又摸索出塊煉鋼的淬火工藝,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塊煉鋼的機械性能.上述燕下都出土的鍛鋼件,大部份是經過淬火處理的,這又表明在當時,人們對淬火工藝也較熟悉了.
生鐵的冶鑄工藝,在原料、燃料上與塊煉法基本一樣.它們之間主要的差別在冶煉溫度的不同.塊煉法的爐溫大約在1000(C左右,離純鐵的熔點(1534(C)相差很遠,而生鐵冶煉時,爐溫達到了1100-1200(C.在冶煉中,被還原生成的固態鐵會吸收碳,這種吸收隨著溫度的升高,速度就會加快.
另一方面吸收碳後,鐵的熔點隨之降低,當含碳量達到2.0%時,熔點降至1380(C;當含碳量達到4.3%時,熔點為最低,僅1146(C.在這種條件下,爐溫就可使鐵熔化,從而得到了液態的生鐵.液態生鐵就可以直接澆鑄成器,冶鑄過程簡化了,就使鐵器的生產有了大發展的可能.
江蘇六合程橋東周墓出土的鐵丸,洛陽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的鐵錛、鐵鏟都是生鐵器物,這證明在塊煉法的同時,我國已出現生鐵冶鑄工藝.生鐵與塊煉鐵同時發展,是我國古代鋼鐵冶金技術發展的獨特途徑.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從塊煉鐵發展到生鐵,大約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就拿歐洲一些國家來說,雖很早已有塊煉鐵,但出現生鐵則在公元十三世紀末和十四世紀初.
生鐵的生產效率高,鑄造性能又較好,這為廣泛使用鐵器提供方便.在冶煉生鐵的初期,由於溫度還不夠高,硅含量也較低,致使生鐵中的碳在冷卻凝固時不能成為石墨狀態,而成為碳化三鐵(Fe3C),與奧氏體狀態的鐵在1146(C共晶.因此,煉出的生鐵性脆而硬,鑄造性能雖好,但強度不夠,這種生鐵,人們稱它為白口鐵,它只能鑄造某些農具.從河北興隆燕國礦冶遺址出土的大批鋤、范等,就是由白口鐵鑄成的.
為了克服白口鐵的脆性,在戰國早期,人們就創造了白口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所謂柔化處理就是將白口鑄鐵長時間加熱,使碳化鐵分解為鐵和石墨,消除了大塊的滲碳體,這對減少脆性、提高韌性可以起良好的作用.處理後的白口鐵就變成了展性鑄鐵.長沙出土的戰國鐵鏟,輝縣出土的戰國中期鐵帶鉤,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鐵钁、鋤等,都是屬於這種展性鑄鐵.

Ⅱ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價值意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激勵了無數人的傑作,自問世以來60多年長盛不衰。該書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外,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執著於信念而堅韌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時空,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震動著數代人的心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給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才有意義,保爾身上所體現出的對人生的追求、執著的拼搏奉獻精神以及對人生的堅定信念,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有兩種含義:一是建築材料,二是人的精神品質。需要著重分析的,是鋼鐵般的精神品質。

這些革命英雄之所以能和保爾一般有鋼鐵般的意志,最主要原因是有堅定的信仰和目標。在他們看來,創造嶄新的祖國、革除弊病是他們終身的奮斗目標,就算死亡也無法阻擋他們。時至今日,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發展的主題,我們一定要牢牢樹立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並做好奮斗終身的准備。這樣的我們,就成了純化的鋼鐵。

Ⅳ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

煉制鋼鐵有四步,分別是粉碎、燒結、投爐煉制、出鐵。

被選出來的礦分門別類後會被粉碎成鐵礦沫,然後堆在一起進行第一步的煉制,這一步叫「燒結」。這些礦粉和燃料以及溶劑摻在一起堆成一堆,點燃後使其成為燃燒狀態,目的是可以讓燃料更好地燃燒。當燃燒盡後,這些礦粉也凝結在了一起,這時候才進煉鐵爐。

當融化完成後,會從出水口流入,流入一個個模子里,這就是生鐵,大部分的地方以及鐵廠都叫麵包鐵。而鐵水流出後,剩下的渣子被傾倒運出,這就是鐵渣,一些地方修路會用到這些東西。麵包鐵是所有生鐵被煉出來的最初樣子,其實金磚最初的樣子也是這樣。

鋼鐵的用途

鋼鐵材料的用處是建築,機械,造船,通訊,農業,汽車,交通,鐵路,軍工,煤炭,礦山,石油,化工等各個領域,無處不在,缺它不可。

建築及工程用結構鋼簡稱建造用鋼,用於建築、橋梁、船舶、鍋爐或其他工程上製作金屬結構件的鋼。工具鋼一般用於製造各種工具,如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等。

Ⅳ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一般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著長篇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初中段。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時代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

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

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

Ⅵ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6)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擴展閱讀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

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擾和疾病的威脅。

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婭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婭和自己不是—個階級,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但卻被她回絕了,兩個人的感情不得不產生分裂,從此保爾便離開了冬妮婭。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

與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t中鋼材符號怎麼打 瀏覽:327
鋼鐵的烤藍是什麼意思 瀏覽:622
不銹鋼粘水泥用什麼膠水 瀏覽:388
鋼鐵直男的尬聊是什麼意思 瀏覽:152
打820鋼管樁用什麼液壓機 瀏覽:803
今年6月份鋼板價格多少 瀏覽:619
鋼筋生意要投資多少錢 瀏覽:952
鋼材的鋼還能組什麼詞 瀏覽:779
偷高速公路護欄的螺絲怎麼判 瀏覽:45
鋼筋工程以什麼作為計量單位 瀏覽:672
取鋼板手術後刀口感染怎麼辦 瀏覽:141
a234是對應什麼鋼管 瀏覽:256
加高蛋糕模具是干什麼用的 瀏覽:697
鋼鐵碰到什麼變軟 瀏覽:549
高頻焊管廠價格 瀏覽:973
不銹鋼附件馬桶蓋怎麼換圖解 瀏覽:877
xs高硫合金鋼多少錢 瀏覽:562
梁裡面的不銹鋼管是什麼 瀏覽:646
不銹鋼柴火灶哪裡有得賣 瀏覽:199
無依無縫多少集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