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麼並舉例分析居民和企業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用一個市場的盈利去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也就是說,套期保值是以規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套期保值能夠實現轉移價格風險的目的,主要是基於以下的原理:
(1)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相同
對於特定商品來說,其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波動都要受到相同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在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價格的變動趨勢是相同的,漲時同漲,跌時同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兩個市場上的這種價格聯動關系,取得在一個市場上出現虧損,而在另一個市場上獲得盈利的結果。
(2)隨著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向一致
在一個競爭有效的市場,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將在期貨合約到期時趨於一致。若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將促成套利交易的發生,從而縮小二者的價差。
我國的農產品期貨合約到期時,都必須進行實物商品的交割。在臨近交割時,如果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暫不考慮交割成本),就會有人在現貨市場低價買入糧食,在期貨市場賣出並交割,獲取無風險的收益,也就是進行期貨和現貨市場間的套利交易。反之,如果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就會有人在期貨市場買入並交割而獲得糧食,再到現貨市場高價拋售,也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套利交易會使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期貨合約到期時趨於一致。考慮到交割成本和運輸條件,兩者將不會完全一致,但一般會十分接近。
⑵ 求套期保值案例
1、賣出套期保值
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農場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7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 賣出100噸大豆,價格為1980元/噸 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平倉,價格為2020元/噸
價差盈虧 虧損30元/噸,總虧損3000元 盈利30元/噸,總盈利3000元
套期保值結果 -3000+300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二,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2、買入套期保值
9月份,某油脂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脂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脂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況如下: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9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 買入100噸大豆,價格為2050元/噸 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平倉,價格為2130元/噸
價差盈虧 虧損40元/噸,總虧損4000元 盈利40元/噸,總盈利4000元
套期保值結果 -4000+400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後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二,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同樣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油廠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40元/噸,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如果該油廠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現貨市場價格上升,他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買入套期保值,雖然失去了獲取現貨市場價格有利變動的盈利,可同時也避免了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的損失。因此,買入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
⑶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
套期保值原理是:期貨交易過程中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盡管變動幅度不會完全一致,但變動的趨勢基本一致,所以當現貨價格上漲時,期貨價格也會上漲。因此通過這個方法可以進行套期保值。
如:預計未來大豆的現貨價格會下降,則就在期貨市場買入空頭的大豆期貨合約,將來大豆真的下跌了,也就進行套期保值了。
雖然,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變動趨勢相同,但是期貨市場並不等同於現貨市場,它還會受一些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期貨價格的波動時間與波動幅度不一定與現貨價格完全一致。
所以投資者進行套期保值時,未來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就會按照判斷的方向行駛,套期保值者在沖銷盈虧時,有可能獲得額外的利潤,也可能產生小額虧損。
拓展資料:
一、股指期貨套期保值實施的六大步驟
第一步:了解什麼情況需要套期保值。如果持有的頭寸比較龐大,股票構成復雜,而且需要持有較長時間,可以考慮進行套期保值。案例中某機構買了三隻股票,股票總值達到了3000萬元,而且對後市看不清,這種情況要考慮套期保值了。
第二步:確定套期保值的類型。買入套保是擔心價格上漲,賣出套保是擔心價格下跌。案例中某機構是鑒於後市不太明朗,下跌的可能性很大,為了保持成績,所以應該選擇賣出套保,即在期貨市場上做空,如果持有的股票下跌,那麼期貨一定也會同步下跌,此時現貨虧損,期貨由於是做空,期貨下跌則賺錢,這樣就達到了對沖風險的作用。
第三步:選擇套期保值的具體合約。進行決策時首先考慮的一個原則是:月份相同或相近,即選擇的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最好是與未來買入或賣出股票組合的時間相同或相近。其次要考慮期貨合約的成交活躍度。案例中進行套保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成績到12月,所以要選12月的合約進行套保。
第四步:計算套期保值的期貨合約數。通常,這需要根據股票組合的β系數來確定和調整,以盡可能地使系統風險得到防範。
第五步:入市建倉。在選擇好期貨月份合約,以及確定好用於套期保值的股指期貨合約數量之後,就可以進入市場買賣所需的期貨合約,建立期貨頭寸。案例中的機構在9月2日就可以入市建倉。
第六步:結束套期保值。保值結束主要有兩種方式:平倉結束和交割結束。因為在股指期貨交易中交割十分方便,因此,當結束套期保值的時間剛好是在交割期時,可以選擇以交割方式結束套保,否則就以平倉的方式結束。
⑷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
套期保值,通俗來說,就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交易人在買進(或賣出) 實際貨物的同時,在期貨交易所賣出(或買進) 同等數量的期貨交易合同作為保值。
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實際上是一種以規避現貨交易風險為目的的風險投資行為,是結合現貨交易的操作。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拓展資料:
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確定采購成本,保證企業利潤。供貨方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無需購進合同所需材料,為避免日後購進原材料時價格上漲,通過期貨買入相關原材料鎖定利潤。
2、確定銷售價格,保證企業利潤。生產企業已經簽訂采購原材料合同,通過期貨賣出企業相關成品材料,鎖定生產利潤。
3、調節庫存。當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合理需要增加庫存時,可以通過期貨代替現貨進庫存,通過其杠桿原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現金流。
4、融資。當現貨企業需要融資時,通過質押保值的期貨倉單,可以得獲得銀行或相關機構較高的融資比例。
5、避免外貿企業匯率損失。外貿型企業在以外幣結算時,可以通過期貨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鎖定訂單利潤。
6、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期貨市場可以是企業采購或銷售另外一個渠道,等到商品進入交割環節,實現商品物權的真正的轉移,是現貨采購或銷售的適當補充。
當然,期貨市場並不等同於現貨市場,它還會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因而,期貨價格的波動時間與波動幅度不一定與現貨價格完全一致,加之期貨市場上有規定的交易單位,兩個市場操作的數量往往不盡相等,這些就意味著套期保值者在沖銷盈虧時,有可能獲得額外的利潤,也可能產生小額虧損。因此,我們在從事套期保值交易時,也要關注可能會影響套期保值效果的因素,如基差、質量標准差異、交易數量差異等,使套期保值交易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服務。
⑸ 鋼材期貨的期貨保值
鋼鐵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常會受到原材料及成品的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可預測的價格風險。 1.采購風險
近年以來鐵礦石、焦炭的價格持續上漲,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平均煉鋼生鐵製造成本上升57.57%,1-5月製造成本增加1530億元,加上期間費用上升和出口關稅及退稅率調整增加成本合計達2340億元。然而隨著次貸危機影響蔓延而導致的全球經濟下滑,也使得鐵礦石價格出現下滑,企業在前期所采購的礦石也因此而造成了貶值。截至10月15日,鐵礦石壓港量已達到8,900萬噸,處於超飽和狀態,相當於2-3個月的進口量,鋼廠鐵礦石庫存也普遍達到4個月以上。而不堪高成本和需求疲軟,小鋼廠最為集中的唐山地區的停產面已經達到60%。礦石價格的波動大大增加了企業在采購階段的風險,風險總結為,原材料采購後,在加工完成前或者加工完成但成品未銷售前,成品價格下滑或者原料、成品價格共同下滑。
2.銷售風險
由於前期中國CPI指數居高不下,穩定物價成了中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大環境的影響下,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卻面臨產品銷售價格的上漲相對較少,擠壓了企業的銷售利潤。隨著宏觀經濟調控使得CPI指數出現回落,鐵礦石的價格也開始下滑,但產品銷售價格頂點位置也基本確定,並也出現了下跌趨勢,三季度以來,國內外鋼材價格從峰值急速下滑,中國鋼材價格如螺紋鋼跌幅達37%,從而也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風險,風險分為:銷售價格下滑或者成品銷售困難,都將直接影響企業銷售利潤。
而且由於中國鋼鐵企業對進口鐵礦石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鐵礦石的價格呈現剛性。這也從側面說明,由於鐵礦石的進口定價權不在中國鋼鐵企業手中,導致鋼鐵企業既無法控製成本,又無法鎖定利潤。 鋼鐵企業利用上市期貨品種優化企業經營管理
1.利用「線材、螺紋鋼」期貨品種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隨著原材料及鋼材的價格波動越來越劇烈,整個鋼鐵行業對鋼鐵期貨上市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由於中國鋼材品種規格繁多,如果鋼材總體在期貨市場上市,存在許多困難,因此選擇普通線材、螺紋鋼等兩個品種可操作性較強。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普通線材、螺紋鋼的生產國。其次,普通線材、螺紋鋼兩個品種標准相對規范簡單,有利於交割標准化。那麼鋼鐵企業能否運作這兩個「准上市場品種」建立新的營銷模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鋼鐵企業可以通過分析目前期貨市場上市的線材品種得到的預計走勢,也就是說我們在生產經營過程可以利用期貨的上市品種價格作為參考,有選擇性的進行在期貨市場上的保值策略。進而達到在現貨與期貨市場「兩條腿走路」的目的。
2.期現營銷模式對比
其次由於在現貨交易過程中存在著預付款訂貨、賒銷等結算方式,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企業資金流動性,增加了企業本可以用於再生產的資金,不利於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且一旦買方違約,拒絕支付貨款,則賣方企業就承擔了所有的風險,損失慘重。因此賒銷這種銷售方式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時間成本而且使企業承擔了很大程度上的信用風險。
若選擇通過期貨市場進行銷售,就可以完全克服以上現貨交易的缺點。首先,不存在違約行為。當賣方在期貨市場注冊倉單後,一旦有買家願意接貨,即按照商品交易所有關規定先形成配對,然後雙方按規定在一定時間內進行交接,完全實現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保證了企業充足的資金流動性。一旦配對成功,若買方違約,拒絕接貨,則該方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賣方一定比例的違約金及賠償金。以銅為例,若買方違約則需支付賣方合約價值百分之二十的違約金及賠償金。對賣方而言,不僅沒有損失貨物而且可以得到一筆數額較大的補償。其次,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降低資金成本。期貨市場進行的是保證金交易,一般情況下只需要使用10%左右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買賣操作,如果進行交割才隨交割日期有臨近增加資金,與現貨相比大概可以降低75%左右資金成本,使得企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率。第三,期貨市場基本不存在賒銷情況,避免了「要帳難的問題」。由於期貨市場的最後交割買賣雙方都要通過期貨交易所,賣方的貨及買的資金都要事先打在交易所的帳面上,進行資金轉劃後再交割,因此避免了賒銷情況的發生。 期貨市場其他的優越性
⑴拓展銷售渠道
期貨市場交割不同於現貨交易,期貨交割方式的多樣化,也使得企業運用期貨市場建立營銷模式時,增加企業經營靈活性,鋼鐵企業還可以通過期轉現業務提前實現現貨的銷售,期貨市場給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⑵提供套利交易機會
根據期貨鋼鐵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價差變化進行期現套利、跨合約套利等方式來增加企業的運作模式。舉例,當鋼材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時,可以在期貨市場賣出,這樣操作企業既可以實現正常利潤,也可以獲得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的額外價差利潤,企業可以選擇平倉,也可選擇交割。
⑶方便庫存管理
期貨市場的根本特性在於各種遠期合同價格的不同,其有形體現便是商品庫存。在期貨市場,庫存價值反映了倉儲的有形成本、資金成本以及對今後商品相對稀缺量的期望與判斷,前二者是直接的管理企業的產品存貨。而期貨上不同月份合約的報價給企業庫存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根據企業銷售計劃也可以在期貨市場建立虛擬庫存,也可以拋售現貨庫存進行保值。 4.當期貨市場出現以下幾種機會時,可採取的幾種策略
⑴賣出套期保值
當期貨價格被高估或已超出企業的平均銷售目標價格時,企業可以採取套期保值操作,對企業的正常利潤進行鎖定,防止現貨價格下跌而出現的利潤年縮水或虧損,確保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利潤。
⑵維持一定庫存比例,高價拋出現貨或近期合約,低價買入遠期合約
當近期現貨價格或者期貨合約價格高於遠期期貨價格時,而且企業擁有一定量的庫存,企業可以採取賣近買遠的策略,從而實現實際庫存向虛擬庫存轉換,降低企業正常銷售成本,提高資本利用率。
⑶適當拋向遠期合約保值
當近期現貨價格或期貨合約價格低於遠期期貨合約價格時,企業可以在不影響正常現貨銷售的前提下,適當拋向遠期合約進行保值,在鎖定正常利潤的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
⑷買入套期保值遠期虛擬采購
當期貨價格被低估時,或者低於企業一般成本之下時,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鎖定成本。
⑹ 鋼材期貨套期保值
假設你是豆子加工企業,你判斷未來豆子價格可能會上漲,這就會影響到你的成本,所以,你在版期貨權市場買進未來幾個月到期的豆子期貨合約,因為你是判斷豆子漲價,所以現在買就是比較低的價格,如果漲價了,那你的期貨豆子合約賺錢了,可以用來彌補你現貨買豆子提高的那部分成本,
相反,如果豆子掉價,那你在期貨市場上買進的豆子合約就賠錢了,但是你現貨市場買進豆子,豆子價格掉了,你的成本降低了,降低的這個成本,可以抵消你期貨豆子合約的損失.
其它的道理是一樣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⑺ 鋼鐵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避險
鋼鐵企業抄避險需要期貨套期保值,通過期貨市場進行期現避險。
鋼鐵企業本身是一個生產商,手上擁有很多的現貨。為了防止價格往下跌,造成現貨上的虧損,那麼就會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賣空,開空單。
假如市場3個月後下跌50元,那麼現貨市場上虧損50元/噸,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由於是做空,獲取利潤50元/噸。
現貨虧損,期貨賺取50元/噸,期現抵消,得到避險。
常說的避險有:
多頭套期保值: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進期貨 ,以便在將來現貨市場買進時不至於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期貨交易方式。因此又稱為「多頭保值」或「買買空保值」。
空頭套期保值:又稱賣出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賣出期貨,當現貨價格下跌時以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的一種期貨交易方式。空頭套期保值為了防止現貨價格在交割時下跌的風險而先在期貨市場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當的合約所進行的交易方式。持有空頭頭寸,來為交易者將要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的現貨而進行保值。因此,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為「賣空保值」或「賣期保值」。
⑻ 套期保值的原理及操作原則是什麼
一、套期保值的原理
(1)基差交易
在現實操作當中,套期保值並非機械地買現貨拋期貨,更重要的是判斷現貨和期貨的強弱關系來靈活調整期現頭寸,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獲取利潤的目標。期現貨強弱關系本質上就是對基差的判斷。基差(basis)是指某一特定品種於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內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它的計算方法是現貨價格減去期貨價格。若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基差是正值;若現貨價格低於期貨價格,基差是負值。
基差的內涵是由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所構成的價格差異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基差包含兩個成分——時間和空間,運輸成本反映著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決定著為何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之間之基差不同的根本原因。持有成本反映著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間的持有成本,它反映著特有或儲藏某一商品由某一段時間至另一時間的成本,包括儲藏費用、利息與保險費。
主要包括該商品的一般供給與需要情況、替代商品的供給與需求情況及相對的價格、運銷情況及運輸價格的構成、商品本身的品質、交割的期限、持有成本的變動、政府政策、戰爭與動盪、經濟周期波動和經濟變動、投機的心理影響等。
理解基差的各種變動形態對於期貨交易中的套期保值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期貨合約到期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趨於一致,而在未到期之前基差呈規律性的季節性變動,因此交易者有能力去分析過去基差的變動來預測基差可能增強或減弱,從而決定自己所處的地位是買者還是賣者,是簽約還是平倉,並通過期貨市場來減低價格波動的風險。
基差交易保值(basis trading)是指現貨買賣雙方均同意,以一方當事人選定的某月份期貨價格作為計價基礎,以高於或低於該期貨價格若干來買賣現貨,他們對變幻不定的現匯價格可以置之不理,直接以雙方商定的基差來進行交易。基差交易保值就是藉助基差交易方法,在基差變化不定時以買寬賣窄的原則來獲利的行為。
(2)套期保值的經濟學原理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夠迴避價格風險,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兩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趨同性原理
趨同性原理指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和現貨價格走勢趨於相同或者基本一致。
同一品種的商品,同一標的物,其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受到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和方向具有一致性,只是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有所差異。套期保值利用兩個市場的這種價格趨同性關系,同時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方向相反的買賣,用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從而達到迴避價格風險、鎖定生產成本和經營利潤的目的。
趨合性原理
趨合性原理指期貨合約臨近到期交割時,在套利交易的作用下,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逐漸聚合並趨於一致。
期貨市場的交割制度規定,期貨合約到期時,必須進行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如果交割時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一致,就會存在兩個市場間的套利機會,即買進低價現貨到期貨市場高價交售或者交收低價期貨實盤到現貨市場高價轉賣,眾多交易者低買高賣的期現套利行為最終使得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縮小差異,直至微不足道、趨於一致。
從以上兩個原理可以看出,成功的期貨品種和期貨市場,必須有利於套期保值的實現,交易品種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必須具有正相關的聯動性,交易規則和交割規則必須有利於實物交割和套利行為的產生。
二、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則
(1)品種相同或相近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擇的期貨品種與要進行套期保值的現貨品種相同或盡可能相近;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兩者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價格走勢的一致性。
(2)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用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與現貨市場的擬交易時間盡可能一致或接近。
(3)方向相反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實施套期保值操作時,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買賣方向必須相反。由於同種(相近)商品在兩個市場上的價格走勢方向一致,因此必然會在一個市場盈利而在另外一個市場上虧損,盈虧相抵從而達到保值的目的。
(4)數量相當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用的期貨品種其合約上所載明的商品數量必須與現貨市場上要保值的商品數量相當;只有如此,才能使一個市場上的盈利(虧損)與另一市場的虧損(盈利)相等或接近,從而提高套期保值的效果。
⑼ 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
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
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9)鋼鐵廠交割保值的原理是什麼擴展閱讀
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確定采購成本,保證企業利潤。供貨方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無需購進合同所需材料,為避免日後購進原材料時價格上漲,通過期貨買入相關原材料鎖定利潤。
2、確定銷售價格,保證企業利潤。生產企業已經簽訂采購原材料合同,通過期貨賣出企業相關成品材料,鎖定生產利潤。
3、保證企業預算不超標。
4、行業原料上游企業保證生產利潤。
5、保證貿易利潤。
6、調節庫存。當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合理需要增加庫存時,可以通過期貨代替現貨進庫存,通過其杠桿原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現金流。當原材料價格下降,企業庫存因生產或其他因素不能減少時,在期貨上賣出避免價格貶值給企業造成損失。
7、融資。當現貨企業需要融資時,通過質押保值的期貨倉單,可以得獲得銀行或相關機構較高的融資比例。
8、避免外貿企業匯率損失。外貿型企業在以外幣結算時,可以通過期貨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鎖定訂單利潤。
9、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期貨市場可以是企業采購或銷售另外一個渠道,等到商品進入交割環節,實現商品物權的真正的轉移,是現貨采購或銷售的適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