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雄心2怎麼直接造掛炮步兵師
首先,你要先研究完野戰炮的科技(當然也有可能是反坦克炮科技-。-)
然後,在生產界面,選擇陸軍師(漢化不同也有可能只有陸軍這倆字。。。),選擇步兵,然後先別急著點生產,在生產界面的左邊的中下方,有一排可以選擇的按鈕,找到炮,選上,然後點生產,就是直接造掛炮步兵師了。
其他所有部隊同理。
② 鋼鐵雄心2怎麼招兵
生產中有空海陸三軍以及加強旅,你找哪個就點那個,開始生產,即招兵。不過兵種越強耗時間越多,也佔IC(即工業生產能力)越多,還是以全力生產最好。勸你還是玩個強國,我用校長造個飛機一年多。。。。。。。
③ 請解釋一下鋼鐵雄心2的「爆兵」以及具體操作
這個。。。暴兵應該是出自rts游戲里的吧,大量造兵。。。
在生產欄里選擇要造的兵回種,然後答可以選擇:同時建造多少多少,順序建造多少多少。意思分別是並行建造和拉流水線建造。
比如我造步兵,並行3,順序5,就是同時開3條造步兵的流水線,每條流水線按順序造5個步兵師。游戲里流水線建造有加成,流水線上排序越後的部隊建造時間越短,不過是有下限的。
④ 《鋼鐵雄心2》如何暴兵什麼是生產流水線
暴兵在生產界面建造部隊即可,從樓主的題目中看,已經掌握了這項操作了。
建造部隊時最好在順序進行一欄選擇大於一的數目。這樣做好處有兩,其一是可以享受流水線加成,流水線加成由工業科研(仔細看看機器那一系列的說明,因為+IC,流水線效率,所以是重要科技)和國家政策(徵召軍制有流水線加成),一般來說到後期可以節省30%以上的生產時間,很大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二在AOD模式中,有重組時間這一設定,大多數部隊開始生產前,要等一段時間建造流水線,一個步兵師重組時間有80天,造一個都也不過100天,因此在AOD模式中,流水線顯得異常重要。
一般來說,我會按順序建造10隊、20隊或者99隊。主要取決於流水線加成和部隊升級的成本比。在AOD版本中,流水線可以升級,流水線加成減半,而且只要一般的重組時間,顯然是點滿99隊最劃算。但是在原版中,卻不能這么做,如果我在45年還在生產36型步兵師,顯然是不劃算的。因此我會根據生產時間,選擇拉10隊(飛機、裝甲、海軍)或者20隊(步兵、摩步等),部隊落後一兩代還是能接受的。
至於暴兵,最關鍵的在於時間點,一般來說在開戰前一年暴兵就足夠了。譬如CHI,那就一開局就需要大造民兵(原版請忽略,七七直接逆推的);如果是德國,種田到38年下半年,然後可以暴兵了;蘇聯的話可以到40年開始暴兵。其實在戰場生,多幾個部隊並不是很重要,絕大多數的局面,多十個師能贏,少十個師也沒問題,只要能堆起戰線,剩下就看玩家的操作了。
樓主有一點我沒看懂「暴了一堆兵,結果一年生產的部隊比分開來生產的還要少」,不管什麼版本,如何建造,效率最低的肯定是一個個單位的造,而且除非技術貼,也沒人會這樣做比較兩種方法的區別吧?不知道上面的問題有沒有回答樓主的疑惑。
⑤ 鋼鐵雄心2那幾個文件是修改兵種生產和建築建造速度的
db文件夾裡面的buildings.txt文件 打開有各種建築的生產選項 包括消耗ic、生產時間、人口消耗等
兵種修改在db\unit文件夾裡面。步兵之類的師 是在divisions裡面 憲兵之類的加強旅 在brigade目錄里
同一兵種的升級版依照先後順序依次排列 越往後的兵種越高級。你設定的建造時間縮短只對這個被修改的兵(比如說步兵39型0)有效,對其餘的(比如說步兵36型、步兵41型)無效。
⑥ 鋼鐵雄心2造兵
這是由於生產線存在重組時間的關系,你每開一條生產線都會影響到之前的生產時間的內重組,而且生產容效率的變動也會影響重組時間,即使生產效率變高,那麼本來已經安排好的生產線也會再次重組一次,這樣一來會推遲第一支部隊(設施)的建成時間,但是整個建設時間會大大縮短
關於這類問題你還是去鋼吧問吧,比在知道問快。
⑦ 鋼鐵雄心2怎麼造兵,造出來的兵在哪
工廠裡面,然後造好了會有提示可以放在本土任何省份
⑧ 鋼鐵雄心2怎麼造兵這么慢
這是還原史實,畢竟一個單位就是一個師,現實里組建一個師也得幾個月吧內。在不作弊情況下,通過調整容國策,如拉常備什麼的還有部長的能力能減時間,還有就是研究科技,相關的科技也能減少時間。為了節省ic,一般都是拉一兩條流水線生產,而不是同時生產。
⑨ 鋼鐵雄心2的游戲攻略
游戲界面上方有6個選項 分別視圖(主要界面) 情報服務 科技 生產 外交 統計表視圖界面有 省份(顯示控制的省份) 陸軍 空軍 海軍(以上三個顯示你的部隊) 戰斗 (正在進行戰斗) 預備役(又稱冰箱 顯示戰略轉移和待部署的軍隊 基地等)選中一支部隊 自上而下顯示的是 部隊番號 將領 將領等級 兵力 部隊命令 部隊的構成最下方是部隊優先考慮 允許補充 允許升級 建立新部隊(利用此選項可以分割部隊)等 內政方面秉承前幾作,每1點的工業力(IC)每天消耗2的能源 1的金屬 0.5的稀有金屬,資源不足的可以通過貿易解決。貿易對象優先選擇友好高的國家,當然資源豐富也是必要的,主要有德國、蘇聯、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稀有金屬)、委內瑞拉(石油)等。
IC的分配可以利用生產界面的自動控制功能(尤其在不滿度為0的情況下)。
政策方針的調整在外交界面:
民主主義,增加宣戰異議,增加消費品需求,減少游擊行動幾率,獨裁主義反之。
左翼,右翼意識形態變化,影響內閣成員。
開放社會,增加國內省份的的反對率,減少佔領省份的反對率,減少情報懲罰,增加反對率增長 ,增加技術隊伍薪水,保守社會反之。
市場經濟,增加消費品的收入和需求,增加技術隊伍薪水,減少生產及升級的時間和花費,計劃經濟反之。
常備軍制,增加組織度獎勵,減少升級時間花費,減少裝備加成,增加人力經驗,徵召軍制反之。
鷹派,減少生產時間花費,減少反對率增長增加人力增長,鴿派反之。
干涉主義,減少外交正常化加成,減少外交花費 ,減少消費需求,減少宣戰異議,孤立主義反之。
內閣成員的變更也在外交界面,每一個變更將會增加1的反對率科技的研究要考慮科技的歷史年份,科技組的適應性,等級等,通常需要優先的,工業和步兵陸軍理論然後是裝甲、海軍、空軍及其理論 軍隊的移動可以用滑鼠右鍵點擊目標省份,陸軍可向陸地或者有運輸船的海洋移動,當陸軍所在省份的港口時候,點擊部隊,下方會有個登艦選項,當運輸船足夠時可以登艦隊,空軍運輸空降兵類似。
運輸船中的部隊登陸需選中運輸艦隊,點擊下方的登陸選項,然後右鍵點擊目標省份,注意目標省份需要有海灘。
運輸機空降部隊下達空降突擊命令,選擇目標省份即可,要注意的是運輸機的組織度滿的時候才有進行空降突擊的選擇。
空軍,海軍的可任務類型受科技影響,只有研究出科技才能執行相關任務。
部隊的命令選中部隊後在部隊界面選擇,也可以點目標地點出現選項,能執行的命令類型受科技的影響的。
可以用ctrl+右鍵點部隊的標志,選擇某個省的某軍種的所有部隊,利用shift可以對已選中的數只部隊中一支解除選擇。
戰斗時候在沒有司令部的情況下每個省份戰鬥上限最多出12個師(省份最高軍銜決定,元帥12,上將9,中將3,少將1),超出指揮上限減少75的作戰效率,司令部可增加指揮上限,當然還有其他好處,包括增加補給效率和奇襲,突破等等戰術的發動幾率。
關於情報工作,末日中情報工作的影響力增大,恰當利用甚至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不過也是飽受非議的地方。
戰斗中只有領導戰役的將領才會增加經驗,但其他將領會影響各自部下的作戰效果。
陸軍空軍部隊包括航母的艦載機可以自動升級,不過需要在內政界面分配相應的IC。 進入游戲的時候本來只有8個國家可以選擇。
要選擇其他國家,先選中某國旗幟,右鍵出現下拉列表就可以選擇其他國家。 戰斗是本游戲的精髓所在,幾點小小心得,難免貽笑大方。
1、分進合擊:臨近省份的支援進攻,基本上上手後都能較好的利用,相應的還有個防禦支援,感覺上雞肋。
2、圍城打援:游戲中可以部分體現,當戰局需要你威脅而不是佔領某個省份時,你可以進攻進入此省份的部隊而不佔領此省份。
好處:敵人移動消耗組織度,而你可以休息增加組織度。
3、切斷補給:通過切斷補給,可以是敵軍處於無補給狀態,人力減少組織度下降,切斷補給需要善用,裝甲,山地等特色部隊。
4、善用空海軍的支援:其中戰略轟炸交通,海岸炮擊,攻擊港口,機場都是不錯的選擇。
5、當你要佔領無威脅的省份,而出征省份有危險時,少量部隊佔領,主力支援(可笑的很,打三馬才感受到這一點)
6、兵種合成:當裝甲和步兵混成時有15的戰斗加成,當然有時候是需要速度的
7、冰箱的利用:選中部隊,Ctrl+右鍵,可能減少移動時間,也可以用在即將被包圍的部隊的逃命,當部隊組織度低的時候甚至加組織度。
8、軍控的利用:這里學問不少,不過用了就在實際上降低了難度,打低交通省份極為有用。
9、地形天氣時間的考慮:只要能想到這一點就可以了,不必多說。 當你佔領一個非三大聯盟的國家70-80%的省份時候可以外交建立傀儡政權 傀儡可以給你提供資源 當科技先進時候可以為你提供圖紙。
外交吞並:需要佔領100%的勝利點和首都,而不一定是全部省份。
⑩ 鋼鐵雄心2中怎麼生產加速,我玩的是36年的中國。
修改:
打你的游戲目錄,進入db目錄去,在buildings文件里找你要改的建築,在units目錄里找你想改得兵種(師在division目錄里,加強旅在brigade目錄里)。找到之後把相應的建造時間那一項改成你想要的時間。
比如說buildings里的第一個建築物也就是ic(工業能力)的建造時間是360天,你如果改成1,那麼所有人只要一天就可以增加一點ic。同樣可以改動兵種的建造時間。
這個修改是所有人共享的,所以千萬不要改得太離譜,否則以美國的強大工業能力一會就弄出幾千個師來,那還真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