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廠車間8項制度是什麼

鋼鐵廠車間8項制度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1-24 18:50:08

鋼管廠生產管理規章

一、質量管理

1.各車間應嚴格執行《程序文件》中關於「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職責」的規定,履行自己的職責、協調工作。

2.對關鍵過程按《程序文件》的規定嚴格控制,對出現的異常情況,要查明原因,及時排除,使質量始終處於穩定的受控狀態。

3.認真執行「三檢」制度,操作人員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要做到自檢,檢查合格後,方能轉入下工序,下工序對上工序的產品進行檢查,不合格產品有權拒絕接收。如發現質量事故時做到責任者查不清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過,預防措施不制定不放過。

4.車間要對所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半品不轉序。

5.嚴格劃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廢品)隔離區,做到標識明顯、數量准確、處理及時。


二、工藝管理

1.嚴格貫徹執行工藝規程。

2.對新工人和工種變動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並有師傅指導方可上崗操作,生產技術部不定期檢查工藝紀律執行情況.

3.嚴格貫徹執行按標准、按工藝、按圖紙生產,對圖紙和工藝文件規定的工藝參數、技術要求應嚴格遵守、認真執行,按規定進行檢查,做好記錄。

4.對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進入車間後要進行自檢,符合標准或有讓步接收手續方可投產,否則不得投入生產。

5.嚴格執行標准、圖紙、工藝配方,如需修改或變更,應提出申請,並經試驗鑒定,報請生產技術部審批後主可用於生產。

6.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新材料應用必須進行試驗、鑒定、審批後納入有關技術、工藝文件方可用於生產。

7.新製作的工裝應進行檢查和試驗,判定無異常且首件產品合格方可投入生產。

8.在用工裝應保持完好。

9.生產部門應建立庫存工裝台帳,按規定辦理領出、維修、報廢手續,做好各項記錄。

10.合理使用設備、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術狀態。

⑵ 我愛人在一鋼廠車間上班,因工作原因與車間主任發生爭嘲.車間決定扣發一月工資並開除有沒有法律規定他們...

公司規定里應該會有這樣的內容
就是不能頂撞上司之類的

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會予以開除的處理

看公司的明文規定
如果沒有,就去勞動仲裁部門解決

⑶ 軋鋼廠車間規章制度!~~緊急!~~~

車間及車間主任的安全生產職責
1.按照安委會的部署,分別抓好本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是車間的第一責任人,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任本部門安全小組的組長,設立安全員。
2.負責組織制定車間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編制安全檢查規定、現場安全管理規定和緊急救援預案等安全管理規定,負責部門安全機構建立與更新工作,把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完成本車間安全生產任務。
3.定期對本單位進行安全生產排查,隱患上報主管安全環保部,並及時對事故隱患進行整改。
4.負責員工車間級安全培訓及組織員工崗中和換崗時,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組織監督並落實班組安全培訓,培訓記錄存檔專人管理。經常性對本單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生產意識的教育,每會必將安全會議紀要存檔,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素質。
5.嚴格要求本單位員工,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嚴禁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嚴禁串崗,做好個人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的培訓,督導員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6.負責告知每位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a)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b)醉酒導致傷亡的;
(c)自殘或者自殺的。
7.發生事故後,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及時上報,參與配合事故的調
查處理。
8.負責在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時,組織相關員工接受公司、車間組崗位的三級培訓的工作。
六、車間安全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1.車間安全員在車間主任領導下,負責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協助車間主任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標和規定,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2.參加車間制定、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並檢查執行情況。
3、負責編制車間安全技術實施計劃,並檢查執行情況。
4.搞好本車間職工和安全技術考核工作,具體負責新員工的車間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的執行情況。
5.安排好單位的「安全日(6月30日)」活動,經常組織應急事故演習。
6.參加車間擴建、改建施工設計審查、軍工和設備改造、工藝變動方案的審查。
7.檢查各級動火措施,確保動火安全。
8.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緊急情況和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並立即報請領導處理。
9.負責車間安全設施、防護器材、滅火器和事故隱患管理,掌握車間塵毒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10.參加車間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做好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
11.對班組安全員實行業務指導和工作督察。

七、班組及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職責
(一)班組安全生產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公司、部、作業區制定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對班組安全生產工作負第一位的責任。
2.熟悉本班組所用的設備、工具、電器的性能和技術狀況,實行專人維護管理,每天班前對設備進行巡檢,發現問題立即解決或採取臨時、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時報告作業區以確保安全。
3.熟知本班組各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經常組織班組成員學習,嚴格執行規程,不違章指揮並及時制止違章;督促班組成員正確穿戴勞防用品,對勞防用品穿戴不齊者,有權停止其作業。
4.負責每天班前、班中和班後安全檢查,根據生產任務、操作環境和人員思想、身體狀況,具體布置安全注意事項,指定專人對離崗15天以上人員和新工人進行安全教育。
5.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對於各級領導的違章指揮都應立即提出勸告,勸阻無效時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並做好文字記錄。如在處理重大生產事故過程中,某些環節或作業要採取特殊措施方可作業時,必須要有部級以上領導在場指揮並採取可靠防範措施後,方可作業,否則有權制止。
6.發生事故後要保護好現場,立即上報作業區並如實反映事故情況,不得隱瞞。組織好搶救傷員工作。認真落實預防措施,對班組發生的事故險情和違章行為,做到「四不放過」和「百分之百」的處理。
7.負責組織每周班組安全活動日和安全檢查,做好事故預案和安全活動記錄,保管好安全活動台賬。
(二)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職責
1.班組長對本班組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兼任本班組安全員,接受車間安全員的業務指導,做好本班(組)的安全工作。
2.組織開展本班(組)的各種安全活動,負責安全活動記錄,提出改進安全工作意見和建議。堅持班前安全講話,班後安全總結。
3.對新工人進行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組織崗位技術練兵和開展事故預案演練。
4.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對違章作業有權制止,並及時報告。
5.檢查監督本班組、崗位人員正確使用和管理個人防護用品及滅火器材。
6.發生事故時,及時了解情況,維護好現場,救護傷員,並向領導報告。
八、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1.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不串崗,不違章作業,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
2.熟練掌握本崗位操作技能,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和操作紀律,精心正確地操作,做好各項記錄。交接班應交接安全情況,交班應為接班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條件。
3.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發生事故時,及時地如實向上報告,按事故預案正確處理,並保護現場,作好詳細記錄。
4.按時認真巡迴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和報告。
5.精心維護設備,保持作業環境整潔,搞好文明生產。
6.上崗按規定著裝,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熟練正常地使用各種滅火器材。
7.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崗位技術練兵和事故預案演練。
8.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9.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的相關員工必須接受公司、車間班組崗位的三級培訓後上崗。
10.做好直接作業的監護工作,落實各項防範措施。

⑷ 冶金工業部鋼鐵企業設備事故管理辦法

冶金工業部2002年2月10日,根據中央編辦復字[2002]33號文批復,更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2004年7月6日,根據中央編辦復字[2004]98號文批復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鋼鐵企業設備事故管理辦法由企業制度安全應急預案

設備事故管理辦法
設備事故使設備遭受損壞,造成停產或減產,而且往往招致人身事故,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為切實加強黑色冶金礦山企業的設備事故管理,必須通過對設備狀態的監測和診斷,及早了解設備故障症兆,實行預防維修,做到防患於未然,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事故停車台時,提高設備可開動率,以期實現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效能最高的目標。第一條 對設備事故要實行全面管理企業的各級領導,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正確處理生產與設備的關系,把防止事故作為日常生產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教育生產操作和設備維修人員努力提高設備的管理、操作和維修水平,認真執行設備的操作使用、維護和檢修規程,開展設備安全無事故運轉的競賽活動。加強對設備事故的預防、預警工作,對有關資料及時進行分析,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並定期分析設備事故動態,總結經驗教訓。根據設備的特點,開展操作工人的日常點檢和維修工的定期專業檢查、動力設備的預防性試驗、巡迴檢查、季度普查,和運用儀器對設備狀態進行監測,全體職工都要參加對設備的綜合治理。並防止因工作失誤而造成設備事故。各企業都要管理事故的全過程,堅決糾正那種把設備事故管理局限於設備管理部門,局限於事後分析原因、追究責任的片面做法。第二條 職工對設備安全的權力和義務(一)遵守勞動紀律,學習、執行並監督執行設備的三項基本規程和有關制度;(二)積極參加技術革新和安全生產活動,提出預防事故的合理化建議;(三)有責任勸阻或制止任何人違章作業和不合理使用設備;(四)有權拒絕接受任何人的違章指揮,對危害設備的錯誤作法,有權提出批評和上告。(五)企業各級設備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遇到違章作業,威脅設備安全時,有權命令立即停止運轉,並同時向主管領導匯報,以求得妥善處理。第三條 設備事故定義務與范圍(一)凡生產和輔助生產設備、工業建築物(包括機械、動力、運輸設備,冶金爐窯,動力及礦漿傳輸管線,工業性廠房和構築物,鐵路線路、電務設備、永久性井筒、巷道等)不論何種原因造成損壞,致使生產或動力供應中斷,或使自身留下隱患者,皆構成設備事故。(二)下列情況不屬於設備事故1·生產故事,如鑽機夾鑽具、掘進坑道冒頂、浮選機跑礦、冶金爐窯結塊、設備沉陷等,未造成設備損壞時;2·質量事故。如:網路電壓降超限、供風壓力過低;3·鐵路、公路行車事故未造成設備損壞時;4·生產消耗備件如鑽具、鏟齒、鏟刀、襯板、閘瓦、篩網、爐篦子,運輸膠帶等損壞;5·安全保護裝置正常動作;6·新安裝或檢修後的設備在試車期間發生的事故。第四條 設備事故分類(一)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者為重大設備事故:1·修復費用在30000元以上,或造成原值在30000元以上的設備或設備零部件報廢者(但設備要害部位承受負荷較大的、使用壽命在三年以上的零件。應事先確定其效用時間。在正常磨損的情況下。由於疲勞而損壞時,直接損失價值,應折算成凈值,而不按新零件的出庫價格);2·關鍵生產系統(如:礦井提升、破碎、磨礦、燒結等系統)發生設備事故,造成系統停運48小時以上者;3·部管單機設備發生事故,在備用設備投入生產以前,影響生產在72小時以上者;4·動力設備發生事故,造成動力供應中斷,影響計劃產值100000元以上者;5·設備發生事故後,直接引起火災、水災、爆炸、工業建築物塌或使人身中毒、重傷、死亡者;6·按直接損失費、停運時間、影響產值衡量,雖不屬於重大設備事故,但情節惡劣者。(二)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一般設備事故;1·修復費用在3000元以上者;2·設備發生事故後,使關健生產系統停運8小時以上,或單機生產設備影響生產12小時以上者;3·動力設備發生事故,造成動力供應中斷,影響計劃產值10000元以上者。(三)設備發生事故後雖未構成一般事故。但操作人員不能立即自行排除,必須由維修人員進行修復,修復費用在800元以上,3000元以下者,屬於零星設備事故,零星設備事故由企業自行統計和考核。第五條 設備事故的管理和分工職責(一)設備事故管理首先是企業經理(局長)、廠礦長的責任,在主管設備的副經理、副廠礦長(或設備助理)的領導下,由各級設備管理部門歸口管理。主管生產的副經理、副廠礦長,要重視設備安全,負責監督檢查設備規程、制度的執行情況,組織生產部門研究採取防止設備事故的措施。(二)各級分管設備的技術人員具體負責其區域或專業內的設備事故管理。公司(局)、廠礦的設備管理部門,應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事故的綜合統計報表工作。(三)設備事故發生後,當事人無法立即排除時,應立即報告工段(車間)領導和車間設備組。由段長或車間設備主任組織檢查損壞情況、原因,確定修復方案,迅速組織搶修,如本車間無力修復時應立即上報。由廠礦主管設備部門會同設備所在車間的設備主任,組織分析和修復,如屬重大設備事故,應由主管設備的廠礦長召開事故分析會,並組織修復。對於惡性設備事故,必須由公司(局)主管設備或生產領導主持會議,進行分析處理。(四)設備管理部門應做好事故的記錄統計工作,對設備事故定期進行綜合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並擬定預防措施,並將設備事故情況通報給有關部門和人員。第六條 設備事故分析(一)設備事故發生後必須對設備事故的原因、性質和責任進行分析,做到: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得到處理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防範措施不放過,其目的在於吸取事故教訓,避免或減少設備事故。(二)設備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領導或生產部門調度指揮失當;2·操作人員違章操作(包括超負荷使用);3·操作人員維護不周(不按規程進行檢查、緊固、潤滑、調整、清掃);4·檢查、修理不及時,或修理質量差;5·備件質量差,或因缺貨而未及時更換;6·潤滑不良,油脂代用不當;7·設備原設計或製造問題;8·自然災害或企業自身不能控制的其它原因。一次設備事故可能由多種原因所造成。分析時,應分清主次。(三)分析造成設備事故的責任時,要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確定事故的責任者。第七條 設備事故的記錄統計(一)做好事故統計的關鍵在於車間,而機台的原始記錄是統計的基礎。重大和一般事故記錄均應包括下列內容:設備名稱、編號、規格型號、事故地點、故障部位和損壞情況,發生和修復日期,停止運轉時間和影響生產時間,原因及責任者,修復情況及遺留隱患,預防措施,修復費用等,影響產量、產值及損失費用等。每個車間都應建立設備事故登記本,詳細記錄每次事故情況。(二)停止運轉時間,包括待修時間、實際修理時間、實際修理時間和恢復生產前的准備時間。事故影響生產時間,指事故發生至備用設備能頂替進行生產以前的一段時間。如沒有或未動用備用設備,影響生產時間即為停止運轉時間。(三)修復費用系指修復設備所需的備件、材料、人工等費用的總和。備件費系指損壞零部件的修復或更新費用,不包括結合事故修理同時更換的正常磨損件的費用,更新的零部件一般按出庫價格計算費用的。(四)減產損失費系指因事故影響采、選、燒產品的減產損失費用,按下式計算:減產損失費=影響生產小時×小時計劃產量×單位產品利潤用於剝離、掘進的設備,只計剝離、掘進減產數量,而不計算損失金額。動力設備發生事故同時影響采、選、燒產量時,要同時計算采、選、燒的減產損失(產值)。第八條 設備事故的考核設備事故反映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了對比考核各企業的事故情況,各企業都要在季度、年度計算考核下列各指標:(一)重大、一般、零星事故次數,與上年同期對比增減情況。(二)千元產值設備事故損失率,綜合反映設備事故造成的經濟的損失。按下式計算:千元產值設備事故損失率=設備事故損失費(元)/產品總產值(元) ×1000‰設備事故損失費為重大和一般事故造成的修復費用及減產損失費用之和。產品總產值,按產品現行的國撥價格計算。第九條 設備事故報告制度(一)設備發生事故,基層領導和設備管理部門,應視情節輕重,按規定及時上報,不得拖延或隱瞞。(二)各企業於每季初十日前按附表一、二格式填寫上季設備事故情況報表,報主管部門和冶金部礦山司。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時,企業要在24小時以內用電報或電話報告主管部門和部礦山司,並要在修復後一周內填報重大設備事故報告書。(三)因損壞嚴重,當季尚未修復的設備,其事故可統計入下季度報表之中。如已無修復價值需報廢者,應按設備報廢辦法填寫設備報廢鑒定書,隨同重大設備事故報告書,報請主管部門審批。(四)與設備事故同時,構成人身安全事故、生產事故、行車事故時,應按規定分別上報有關主管部門。(五)企業年度的設備事故分析總結,要在下年度一月三十日以前上邊主管部門和冶金部礦山司。第十條 設備事故的獎懲(一)設備事故發生情況,應作為集體和個人評獎依據之一。對下列人員可給予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1·發現事故預兆,及時採取措施避免重大事故者;2·防止事故擴大或在搶修中有突出貢獻者;3·全年未發生重大和一般性責任事故的單位(機組、班組、工段、車間)。(二)對於違章指揮導致設備事故的責任者,隱瞞事故或其情節的責任者,造成重大設備事故的責任者,不重視事故預防致使同類事故屢屢發生的責任者,應視其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給予適當處分,如:批評教育、紀律處分、經濟制裁。(三)對蓄意製造事故者,必須追究其刑事責任,依法處理。第十一條 各企業可根據本辦法制訂本企業礦山設備事故管理細則。本辦法之解釋權歸冶金部礦山司。

⑸ 我這是一個剛建立的鋼廠誰能幫我寫一個工會制度

學院工會工作職責
學校工會在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全面履行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維權職能、建設職能、參與職能、教育職能),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推進民主管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思想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具體職責如下:
一、 根據《中國工會章程》和《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的規定,按期召開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貫徹執行大會的決議和決定。
二、 參與學校發展計劃、教職工獎懲、職稱評定、用工制度、分配製度、住房調整等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定。
三、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受理教職工的勞動爭議和其他申訴。
四、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教職工思想教育工作,協同相關部門抓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活動。
五、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能競賽活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六、組織開展有益於教職工身心健康的群眾性文化、藝術、體育活動。
七、 關心教職工生活,協助和督促行政做好教職工福利工作;關心教職工生活困難,做好特困、重病教職工的走訪、慰問工作;協同行政做好離退休人員和會員家屬工作。
八、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關心女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女職工的素質。
九、做好工會會費、經費、福利費的使用和工會資產設備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種統計報表工作。
十、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提高專兼職工會幹部的思想、業務水平。做好會員的發展及管理工作。
十一、完成上級工會和學校黨委布置的其它工作。

校工會委員職責分工

一、主 席:
1、對校工會的工作負全面責任,主持工會日常工作。
2、負責組織召開工會委員會、分工會主席會議,傳達和貫徹學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的決議、指示。
3、組織教職工參加學校民主管理,負責籌備教職工代表大會和會員代表大會,貫徹大會的決議。
4、負責工會各項制度的建立、督辦。
5、負責工會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工作。
6、負責定期向全體會員報告工作。
二、副主席兼組織委員:
1、協助工會主席主持工會的日常工作。
2、抓好工會組織建設,負責工會幹部缺額的補選和報批工作。健全學校分工會組織。
3、負責年度工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比活動,並籌備召開有關表彰及經驗交流會。
4、負責雙代會召開的各項籌備工作。協助主席做好教代會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5、負責會員入會登記及辦理新會員審批工作,健全會員檔案。
6、負責教學競賽和教書育人等活動。
7、聯系工會球類協會和行政第一分工會。

三、宣傳委員:
1、利用宣傳陣地如網頁、宣傳欄等,報道學院工會活動和教職工模範事跡。做好稿件的徵集和選用。
2、配合學院各部門做好重要節日和重大政治活動的宣傳鼓動工作。
3、了解教職工動態,開展合理化建議和獻計獻策活動,做好活動宣傳、評比交流。
4、協助生活福利委員做好工會活動室的管理。
5、負責學校春秋遊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6、聯系工會棋牌協會和電信/基礎/體育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女工委員:
1、關心女教職工,依法維護女教職工的特殊利益。
2、培育女教職工先進及愛崗敬業典型,總結宣傳先進事跡。
3、組織實施「三•八」婦女節活動,並開展一些有女教職工特點的知識性、趣味性活動。
4、協助醫務室做好女教職工身體普檢及計劃生育宣傳工作。
5、開展全校性教職工書法、繪畫、攝影比賽(展)等活動。
6、聯系錢塘藝社和經貿/外語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學習教育委員:
1、組織開展教職工業余教育及各種學習競賽活動。
2、組織教職工觀看電影、戲劇、展覽,安排講座等。
3、負責工會幹部的培訓、調研考察工作。
4、做好教代會閉會期間的提案處理落實工作。
5、負責組織和實施教職工假期旅遊活動。
6、聯系計算機協會和電氣系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六、文體委員:
1、負責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活躍教職工文化生活。
2、籌備和組織學院春節團拜會。
3、負責組織教職工參加本院、上級及省、市的文藝匯演、體育比賽。
4、做好工會每月文體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5、做好每年教職工參加運動會的組織和實施。
6、聯系戶外運動協會和計算機系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七、財務委員:
1、負責編制工會財務預、決算表。
2、遵守財務紀律,執行財務制度,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
3、定期接受經審委的審計,每年公布經費收支情況。
4、協助做好三•八婦女節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5、聯系健康與養生協會和現代/藝術分工會。
6、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八、生活福利委員:
1、 做好教職工實物福利的選定及發放工作。
2、 負責做好教職工的特殊困難補助工作。協助做好特困、重病教職工的走訪、慰問工作。
3、做好送溫暖工作,負責校內和社會的扶貧捐款工作,為教職工自願捐款提供服務。
4、負責勞動爭議調解和民事調解工作。
5、負責工會活動室的日常管理。
6、聯系健康與投資協會和行政第二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九、青工委員:
1、負責青年教職工開展各種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尤其做好每年的中秋節慰問活動。
2、建立青年教職工檔案,關注他們的工作、思想、學習和生活,為他們排憂解難。
3、培育青年教職工先進典型,總結宣傳先進事跡,樹立愛崗敬業典型。
4、協助做好教職工業余教育及書法、繪畫、攝影等活動。
5、協助籌備和組織春節團拜會及文藝體育比賽。
6、聯系登山協會和機械繫分工會。
7、完成工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他工作。

我花了許多功夫寫的,希望對你有用。

⑹ 求鋼鐵企業設備動力部 動力科室或特種設備科室的一些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含:崗位責任制)
為保證本單位正常經營工作順利進行,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為本單位的發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經濟、有效的硬體設施設備保障,使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規、規范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特製定本制度。
一、特種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確單位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安全生產應負責的制度,應根據部門和人員職責分工來明確具體內容,充分體現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形成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本單位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全面負責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並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XXX同志(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運營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的特種設備崗位責任制如下(各單位可根據實際制定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級人員的責任制,但必須包括有關法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的責任制。):
(一)崗位責任制
1、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1)法定代表人崗位職責: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市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有關標準的要求。
明確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的措施,設立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管理機構和人員,負責資金的投入,制定、發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
定期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負責組織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
負責本單位事故、突發事件的應急、調查、處理和報告。
(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兼職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並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並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准;
定期、不定期檢查特種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統計、上報等工作。
明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使用、維保、檢驗等)的各個環節及責任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及管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3)特種設備相關使用部門及負責人員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對本部門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並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落實本單位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本部門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並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及安全管理部門的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准;
負責本部門特種設備的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上報;
明確本部門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維保、檢驗的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員,並協助安全部門做好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及管理。
做好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以及安全附件、儀器儀表的檢測、校驗工作;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並配合檢驗機構做好檢驗工作。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整改。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確定特種設備操作規程的編制、修訂。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崗位職責:
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
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有關設備,不違章作業,按時巡迴檢查、准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特種設備的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出現緊急異常情況立即採取措施,啟動應急預案,報告領導。
按時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提高水平,確保特種設備安全。
按照單位安排,認真參加應急演練,做好應急反應等工作。
(5)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本單位使用設備安全技術檔案齊全完好。特種設備技術檔案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出廠時所附帶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冊登記文件、安裝監督檢驗報告、年度檢驗報告、日常運行記錄、故障排除及維修保養記錄等。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本單位使用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製定安全管理規定,內容如下:
(一)特種設備的購置、安裝。凡屬特種設備均應由使用部門提出購置計劃,經XX部門審核並報本單位領導批准後,由XX部門負責購買持有國家相應製造許可證的生產單位製造的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安裝前,使用部門先確定具有國家相應安裝許可的單位負責安裝工作,開工前應照規定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辦理開工告知手續。任何部門不得擅自安裝未經批準的特種設備。
安裝完成後,本單位(或者應督促安裝單位)應向有關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報驗收檢驗。
(二)對各類特種設備進行注冊登記。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30日內,由本單位XX部門XX同志負責向市、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標志以及檢驗合格標志應當置於或者附著於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三)管理人員應明確所有設備的安裝位置、使用情況、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及安全狀況,並負責制定相關的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四)特種設備檔案資料的管理。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是為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術文件。各相關責任人均應給予高度重視和妥善保管。當需調閱特種設備技術檔案資料時,檔案管理責任人應嚴格照章辦事,履行調用借閱手續並由相關領導審批後,方可交給資料借閱人。
特種設備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運行記錄);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等。
(五)特種設備使用制度
1.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各級管理人員,應具有安全生產意識和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相關知識,加強特種設備使用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設備使用地點、場所(如:鍋爐房、電梯機房等)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嚴格履行出入人員登記手續,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人員,一律按規定登記進入。凡進入危險場所其他人員(包括領導檢查、外來參觀、設備維保、設備檢測人員)進入,應由本單位或部門負責人批准,並在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等陪同下進入,進入後嚴格遵守相關制度,不得操作特種設備。其他人員不得進入上述地點、場所。
鍋爐房實行24小時運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員應做好值班記錄,發現事故隱患應正確處理,並及時上報。
設備使用地點嚴禁吸煙,使用明火,放置雜物等。
3.依據《條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應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從事相應特種設備的作業或管理工作。嚴禁安排無證人員操作特種設備,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現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設備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部門安全負責人報告。
各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條件審核,保證作業人員的文化程度、身體條件等符合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並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作業知識。培訓應做出記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資格證書到期前三個月,應提出復審申請,復審不合格人員不得繼續從事特種設備的作業。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操作規程可根據法規、規范、標准要求,以及設備使用說明書、運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制定,具體內容可參考《特種設備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設備運行前,做好各項運行前的檢查工作,包括:電源電壓、各開關或節門狀態、油溫、油壓、液位、安全防護裝置以及現場操作環境等。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禁止不經檢查強行運行設備。
設備運行時,按規定進行現場監視或巡視,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按要求檢查設備運行狀況以及進行必要的檢測;根據經濟實用的工作原則,調整設備處於最佳工況,降低設備的能源消耗。
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同時啟動備用設備。若沒有備用設備時,則應立即上報主管領導,並盡快排除故障或搶修,保證正常經營工作。嚴禁設備在故障狀態下運行。
因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動作,造成設備停止運行時。應根據故障顯示進行相應的故障處理。一時難以處理的,應在上報領導的同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故障進行排查,並根據排查結果,搶修故障設備。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況下強行送電運行。
當設備發生緊急情況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時,操作人員應在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後,立即撤離操作現場,防止發生人員傷亡。
5.各使用部門應加強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相關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檢修,填寫檢修記錄,並按規定時間對安全附件進行校驗,校驗合格證應當置於或者附著於該安全附件的顯著位置,並送交XX部門備案。
6.設備使用部門應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30天,向相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各設備使用部門應予以積極地配合、協助檢驗檢測機構做好檢驗工作。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根據特種設備檢驗結論,通知各使用部門做好設備及安全附件的維修、維護工作,以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等級和使用要求。對設備進行的安全檢驗檢測報告以及整改記錄,應建立檔案記錄留存。
7.單位根據設備使用情況,定期(至少每月進行一次)組織安全檢查和巡視,並做出記錄。各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所屬特種設備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查(但每月不少於一次),發現問題或異常情況應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並及時報告XX部門。
8.特種設備如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或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應及時予以報廢,並由X部門向XX區特種設備監察科辦理注銷手續。
9.為了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本單位制定了詳盡的、可靠的、操作性強應急預案,主要內容包括:應急救援組織及其職責;危險目標的確定和潛在危險性評估;應急救援預案啟動程序;緊急處置措施方案;應急救援組織的訓練和演習;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的儲備;經費保障。應確保在遇到突發事件或意外情況時,能夠迅速控制及疏導人員,防止引發事故。
應急預案另行公布(具體要素和範例可參考《應急預案要素》和《使用單位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單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演練,每年不得少於一次,演練做出記錄存檔。
10.本單位負責人XX(或XX部門),將採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情況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反饋給使用部門。
11.本單位結合年終評比工作,對在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過程中成績突出的部門或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對使用管理不善、設備隱患較多,給本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的部門或個人,視情節予以批評教育或處罰,觸犯法律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六)其他
設備大修、改造、移動、報廢、更新及拆除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按單位內部逐級審批,並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嚴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動、報廢、更新及拆除未經批准或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設備,一經發現除給予嚴肅處理外,責任人還應承擔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責任。
三、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有效手段,各設備使用部門應認真學習並貫徹落實本制度。
(一)根據設備使用的規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損程度以及故障情況,編制設備的年度、月、周、日維護保養計劃,明確維護保養工作的開始時間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計劃項目。
(二)根據設備運行周期,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按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維修和保養。維護保養工作應根據設備的不同部位,編制維護保養項目明細,對易磨損、老化部位實施重點維護保養,及時更換破損、變形部件,保證設備的安全等級和質量標准。
(三)在維護保養工作中,摸索設備使用及磨損規律,確定維護保養周期。依據維護保養周期,儲備維護保養工作所需的設備零部件,保障及時有效地實施維修保養計劃。
(四)在不影響維修保養質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舊利廢。增強設備維修人員節支降耗意識,減少或降低維修保養的物料消耗。
(五)維修保養工作切忌走過場,敷衍了事。應建立設備維護保養檔案記錄,將每次維修情況、維修內容、更換配件情況用文字記錄備案。使維修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為員工專業技術培訓提供教案。做到心中有數。設備使用部門的管理人員應隨時掌握維護保養計劃的落實情況,並負責監督檢查,使設備維修保養制度化、規范化。
設備維修質量高低,取決於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各部門應加大維修人員專業技術培訓的力度,使其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才能滿足本單位硬體設施設備不斷更新的技術要求。
(六)當設備發生故障時,維修人員應迅速趕赴設備現場,根據故障現象,分析判斷故障原因,並針對故障原因實施有效地維修處理。同時,對設備故障點相關部位進行附帶檢查,防止遺漏其它事故隱患。確認排除故障後,交由運行人員啟動設備,待設備運行正常後方能撤離設備維修現場。
如果達到了應急預案的預警要求,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確保緊急情況得到有效處理,防止故障擴大。
(七)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取得國家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
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和電梯管理部門應督促日常維護保養單位XX公司、維保人員XXX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國家安全技術規范和北京市地方標准《電梯日常維護保養規則》的要求,按時認真完成維保工作,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技術性能,並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填寫相應的維保記錄,並經使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簽字確認。
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XX公司,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接到故障通知後,應當立即趕赴現場,並採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

上述安全管理制度請各設備使用部門組織員工認真學習,並依據有關要求貫徹落實。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動力設備科管理人員考評標准
1. 按時上下班,每遲到一次扣當月工資的1%,每早退一次扣當月工資的5%.
2. 遵守工作紀律,工作時間不得私自串崗、聊天。發現串崗一次扣當月工資的1%,因串崗影響工作正常進行者,扣當月工資的5%,發現在辦公室扎堆聊天,一次扣當月工資的2%.
3. 按公司規定請銷假,不得無故曠工。曠工一次扣當月工資的10%;每月可請二次事假(全月累計不超過二天),超過二次事假後,每超過一次扣當月工資的2%;全月事假累計超過二天後,每超過一天,扣發一天工資.
4. 工作時間不得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如洗衣服、織毛衣等,違犯者每次扣當月工資的1%.
5. 室內物品要擺放有序,保持室內及環境衛生整潔、無雜物。辦公桌物品擺放雜亂者,被指出一次扣當事人當月工資的1%;室內不整潔、有雜物者,被指出一次扣該房間辦公人員當月工資的2%;環境衛生值日期間,因未保持衛生清潔被公司扣分者,扣相關衛生值日人員當月工資的5%.
6. 按公司規定統一著裝,違反規定著裝者,每次扣當月工資的1%.
7. 設備台帳及技術檔案要登記及時、詳細、准確。技術檔案內容不全或設備台帳不完善者,檢查發現一次扣當月工資的5%;技術檔案未及時登記者,經檢查發現,每台設備扣當月工資的3%.(謝淑娟)
8. 物品管理制度化,按公司規定發放物品。《領料單》填寫不全者,每次扣當月工資的1%,未按規定發放物品者,每次扣當月工資的5%;未按規定要求收舊者,每次扣當月工資的3%.(周興)
9. 制定分管設備、車輛的維護保養計劃,督促並協調相關部門加以落實,並注意搜集好相關資料。無維護保養計劃者,扣相關分管人員當月工資的5%;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分管設備或車輛未按規定及時維護保養者,每台設備或車輛扣相關分管人員當月工資的2%.
10. 每月提供分管設備、車輛基本情況,內容包括運行情況,維護保養情況,修理情況,好的方面及存在問題等,未按要求提供者,扣相關人員當月工資的5%.
11. 做好安全工作,因工作失職造成安全事故者,扣當事人月工資的30%.
12. 落實好公司及科室安排的臨時性工作,未按要求落實者,扣相關人員當月工資的2%.
13. 鼓勵為公司及科室發展獻計獻策。因合理化建議被採納對公司及科室發展產生有益影響者,視情獎勵當事人當月工資的5%―10%;在媒體發表與公司有關的稿件者,視情獎勵當事人當月工資的1%-5%;技術革新及改造被公司採納者,視情獎勵當事人當月工資的5%-10%.

動力車間管理制度匯編
http://wenku..com/view/663f24d9a58da0116c174916.html

動力車間管理制度
http://wenku..com/view/443039afd1f34693daef3ee6.html

⑺ 我在鋼廠工作,剛接觸這工作卟久,班長要要求我好班上的備件,要我寫一份備件管理制度,請各位幫幫我…

一、 材料驗收入庫
1. 對入庫材料的品種、規格、型號、質量、數量、包裝等認真驗收核對。按照采購不同和有關標准嚴格驗收,做到准確無誤。
2. 入庫材料驗收應及時准確,不能拖拉,盡快驗收完畢。如有問題及時提出驗收記錄,向主管采購人員反映,以便得到解決。
3. 材料驗收合格後,應及時辦理入庫驗收單,同時核對發票、運單、明細表、裝箱單及產品合格證,核對無誤後入庫簽字,並及時登帳。

二、 材料出庫
1. 材料出庫應本著先進先出的原則,及時審核發料單上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核對庫存材料是否准確,做好材料儲備工作。
2. 准確按發料單的品種、規格、數量進行備料、復查、以免發生差錯,做到賬實相符。
3. 按照材料保存期限,對於快要過期失效或變質的材料應在規定期限內發放,對能回收利用的材料盡可能利用,剩餘材料及時回收利用,非正常手續不得出庫。

三、 材料保管保養
1. 根據庫存材料的性能和特點進行合理儲存和保管,做到保質、保量、保安全。
2. 合理碼放。對不同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的材料都分開,按先後順序碼放,以便先進先出。
3. 材料碼放要整齊,怕潮濕物品要上蓋下墊,注意防火、防潮、防濕,易燃材料要單獨存放,所有材料要明碼標識,搞好庫區環境衛生,經常保持清潔。
4. 對於溫、濕度要求高的材料,做好溫度、濕度的調節控制工作,高溫季節要防暑降溫;梅雨季節要防潮、防霉;寒冷季節要防凍保溫。
5. 要經常檢查、隨時掌握和發現材料的變質情況,並積極採取補救措施。
6. 對機械設備、配件定期進行塗油或密封處理,避免因油脂干脫造成性能受到影響。

四、 定期盤庫,達到三清
1. 定期盤庫清點,達到數量清、質量清、帳表清。
2. 清理半成品、在產品和產成品,做到半成品的再利用。

五、工具管理措施
1. 為了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工具一般情況下不做借出之用,以免影響正常工作。

六、 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
1. 成品商品需有專職人員管理和發放,發放時需辦理領用手續。
2. 半成品材料要妥善保管,以便再利用。
3. 對已經領出待用的原材料,也應由專人保管,以免發生丟失、混料及浪費現象。

⑻ 急需煉鋼廠能源介質管理制度,謝謝。

1、目的
為了確保從事能源介質生產、使用、調配過程中作業人員的安全和設備財產不受損失,特製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所有從事能源介質的生產、使用、調配過程中作業人員。
3、職責
3.1技術質量科負責公司能源介質考核指標的制定、分解與考核,編制各類能源報表和能耗分析,以及全廠能源介質的使用情況的總協調管理。
3.2機電科負責廠區內所有公共系統的能源介質管網設備的點檢、完善和安全運行管理,並監督車間的相關管理。
3.3調度室負責全廠所有介質公共管網的啟用、停用、切換的協調指揮。
3.4各車間負責將本車間的各項能源介質指標分解到班組或個人,並負責所管轄區域的能源動力管線及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檢修工作,及時處理「跑、冒、滴、漏」,杜絕各種浪費現象,同時,各車間應建立能源檢查記錄台賬。
3.5安全環保科負責能源介質安全作業制度的制定和修訂,以及廠內所有能源動力介質的安全使用的監察和管理。
4.管理內容及要求
4.1 用電管理
4.1.1 各車間應按照生產情況及時開、關用電設備,嚴禁設備空載運行。
4.1.2 在未生產和不調試的期間,嚴禁電機空轉。
4.1.3 對現場拖動負載進行核算,嚴禁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存在。
4.1.4 遵循誰使用誰負責、誰送電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的責任區域按下發的定製管理區域劃分,有交叉的區域,開關在誰的責任區域誰負責。現場照明本著為生產服務的原則,根據需要停送電,嚴禁長明燈。
4.1.5 臨時照明或臨時需要220V電源接入的,嚴禁採用一火一地接入方法。
4.1.6 發現用電設備及線路故障時,使用車間應及時通過調度通知維修電工,維修電工接到通知後,應當天解決處理。
4.2 氣體介質及水的管理
4.2.1煤氣、壓縮空氣、氧氣和氮氣的管道及閥門的維護。管道所在車間應制訂相應的巡檢制度,認真執行並填寫巡檢記錄。
4.2.2使用部門所管轄的車間內部管網應設專人負責點檢,杜絕「跑、冒、滴、漏」,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能源的合理運用。
4.2.3 使用單位發現上述氣體的管道或閥門有問題時,必須立即通知維修鉗工處理,維修鉗工接到通知後,應當天處理。
4.2.4上述各種氣體管路的啟閉或切換應徵得調度的同意後方可進行,使用部門應根據生產要求,合理地進行各項操作與調整,嚴格控制上述氣體的使用,嚴禁出現低負荷大流量或無負荷有流量的浪費現象。
4.2.5 使用部門發現上述氣體的用氣設備故障時,應立即通知維修鉗工當天處理。
4.2.6 嚴禁使用上述氣體進行非生產操作,如吹掃地面或設備表面衛生等。
4.2.7 使用部門對本轄區內上述氣體負有監管責任,發現外部門在本轄區內違規使用上述氣體,有權進行制止和向上級反映。
4.2.8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在上述氣體管道上開口接管用氣。必須接管用氣時,需經調度室批准、備案,方可接管、使用。需要從公司主管網開口接管用氣,必須報生產科審批後,方可在指定位置接管使用。
5.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閱讀全文

與鋼鐵廠車間8項制度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雄心4千禧黎明怎麼裝 瀏覽:758
單片機焊接板多少錢 瀏覽:42
不銹鋼盤子應該在哪裡買 瀏覽:417
處鋼板什麼意思 瀏覽:774
鏟車油箱焊接注意什麼 瀏覽:14
什麼是焊縫打磨 瀏覽:256
碳鋼板3mm多少錢 瀏覽:566
不銹鋼壁掛和鋁合金哪個好 瀏覽:147
超級鋼鐵蜘蛛俠怎麼畫 瀏覽:348
浙江鍍鋅合金哪個電鍍廠家質量好 瀏覽:194
不銹鋼為什麼回火 瀏覽:434
下顎骨骨折鋼板怎麼拆 瀏覽:826
不銹鋼管怎麼分辨材質 瀏覽:514
滄州焊管回收 瀏覽:292
13米m型護欄的價格怎麼算 瀏覽:23
兒童護欄門怎麼裝 瀏覽:21
鋼管噴什麼油漆最貴 瀏覽:375
擴張鋼板網多少錢 瀏覽:281
壓刀片機模具多少錢 瀏覽:752
單玻鋁合金門窗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