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矩形基礎上部鋼筋擺放,長向在下還是上
矩形的獨立基礎,只有底板鋼筋網。把基礎倒過來看,是個懸臂板,荷載是持力層地基土反力,所以長方向彎矩最大,那麼長方向的鋼筋應在下,貼著保護層,讓長向鋼筋占據有利位置,發揮更大的抵抗矩。
⑵ 建築工程結構設計中,獨立基礎設置兩層(即上下兩層)鋼筋,上部鋼筋是否設彎鉤錨固
獨立基礎沒有上部也設鋼筋的,除非是大體積混凝土需要抗溫度裂縫。
⑶ 在廣聯達里這種獨立基礎怎麼定義,鋼筋怎麼定義
C6-450*450的鋼復筋,是獨立基礎的拉筋在其制他鋼筋輸入,柱子錨入的3C8的箍筋在計算設置裡面更改。
3c8的箍筋是 柱基加強筋。軟體默認間距500此處設置為2根,你需要在柱子屬性修改一下。
廣聯達軟體使用技巧
⑷ 為什麼柱下鋼筋砼獨立基礎的長邊方向的鋼筋放在上面,短邊方向的鋼筋放在下面
鋼筋砼矩形獨立基礎可視為是倒置的雙向懸臂構件,長邊方向的懸臂彎矩較大於短邊內方容向,因此,長邊方向的鋼筋,應優先佔據在貼近保護層的位置,才是道理。實踐中,一般獨立基礎的承載能力都不是很大,底板鋼筋直徑都不大,上下排底筋對於基礎的高度比較,相對關系也影響不大,況且基礎本身除了抗彎、抗剪、還有抗沖切計算控制基礎的承載能力。所以底筋長、短向誰放最下面,常常被忽視、沒有叫真。
⑸ 請問各位獨立基礎底板鋼筋是如何布置的,什麼在上什麼在下!
11G101-3中要求:獨立基礎(DJj、DJp、BJj、BJp、)底板雙向交叉鋼筋長向設置在下,短向設置在上
⑹ 圖紙上註明是柱牆下獨基,在鋼筋軟體怎麼定義
樁承台代替,那裡是一節一節畫的,點布。
⑺ 廣聯達矩形獨立基礎怎樣布雙層雙向的鋼筋
-
從來受力角度來看,筏板,源獨立基礎底板受力彎矩與常規的板是相反的,彎矩都是反向的,這自然影響到了配筋,但慮考慮每層布筋受力後傳遞的主次,還要考慮做為基礎特殊的情況,在結構設計規范上可能並非這么全面,特別是地震效應,它並非有規律的恆載,地震應力最大的是基礎,集中荷載卻又體現在薄弱部位,還要考慮如水平質量突然縮減的部位,如屋面構造突然縮減而產生的鞭端效應。
根據彎鉤方向區分是上層還是下層,彎鉤在圖紙上朝上朝左的表示實際朝上,即是下層鋼筋;圖紙上朝下朝右的表示實際朝下,即是上層鋼筋,雙層布筋的板一般只有上層鋼筋帶彎鉤。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⑻ 獨立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獨立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專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屬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⑼ 獨立承台上下都有鋼筋怎麼辦
單樁、兩樁獨立承台上下都有鋼筋正常得很!按圖紙或圖紙指定的圖集施工。
除單樁、兩樁獨立承台外,上下都有鋼筋則要與設計單位聯系溝通了。
⑽ 當獨立基礎上下都有鋼筋時,如何下料
你這個上下都有鋼筋那就是承台基礎了
按圖紙的標注下料
圖紙上有鋼筋的尺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