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過梁的鋼筋形式是怎麼樣的 主要是用什麼型號
找 砌體抄結構設計規范
第7.2.1條 磚砌過梁的跨度,不應超過下列規定:
鋼筋磚過梁為1.5m;
磚砌平拱為1.2m。
對有較大振動荷載或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房屋,應採用鋼筋混凝土過梁。
第7.2.4條 磚砌過梁的構造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磚砌過梁截面計算高度內的砂漿不宜低於M5;
2 磚砌平拱用豎磚砌築部分的高度不應小於240mm;
3 鋼筋磚過梁底面砂漿層處的鋼筋,其直徑不應小於5mm,間距不宜大於120mm,鋼筋伸入支座砌體內的長度不宜小於240mm,砂漿層的厚度不宜小於30mm。
㈡ 地梁鋼筋一般要用多大的
地梁鋼筋耕地梁的截面尺寸,長度有關系。一般情況下地梁用4根18的鋼筋足了,上面兩根下面兩根,截面尺寸200×500,梁長度六米以內。
㈢ 混凝土架空梁用的鋼筋型號和數量和圈樑的一樣行嗎
懸空梁比圈樑受力得多,懸空梁麵筋可以一樣,但底筋型號要用大點,因為懸空梁靠底筋受力,麵筋是輔助拉力筋!如懸梁誇度大而樑上要載牆,則要增加布筋數量(即加力筋,也就是弓字筋)。確保樓面結構安全!
㈣ 這個梁鋼筋怎麼看。用多大的鋼筋。幾根
從圖上看,該圖有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從集中標注看梁截面尺寸為240*750,箍專筋為三級鋼直屬徑8,間距加密區100,非加密區200,上通長鋼筋2根25的,構造筋板以下每邊3根12筋,再看原位標註上筋靠近柱子位置是3根25,其中2根是集中標注的通長筋,另一根是挑筋(長度=凈跨的1/3+錨固長度),下筋是4根22筋通長。
㈤ 箍筋常採用什麼型號鋼筋
HPB235鋼筋
箍筋: (gu jin) hoop;stirrup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回筋。分單肢箍筋答、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㈥ 7米的跨度600高的梁主筋什麼型號合適
設為來住宅、或公用,上面源不再有牆,開間4500mm,梁兩邊上面都鋪板,沿7米鋪滿。混凝土等級C25、截面尺寸250×500,鋼筋等級HRB400。算的跨中最大彎矩220.5KN/m.配筋面積As需要1900mm²,選用6Φ20截面積1884mm²可行。答案:底筋6Φ204/2;箍筋Φ8@200(兩肢),架立筋(麵筋)2Φ12;腰筋2Φ12;混凝土等級C25、截面尺寸250×500,鋼筋等級HRB400。7米大梁,兩端支座牆上應砌有護壁柱,梁下應有梁墊。
㈦ 做梁應該用什麼標號的水泥和幾厘的鋼筋
房建就不太知道了 那要問搞房建的公路鐵路梁 我就知道了但我估計 鋼筋16就可以了 C30
㈧ 打地梁用什麼型號鋼筋
磚混結構地圈樑一般用螺紋12鋼筋就可以,箍筋圓6鋼筋。縱向鋼筋一般為直徑10--12毫米,間距內約120毫米左右容,樑上下各一層。箍筋一般為直徑6.5毫米,間距200--300毫米。
在地震烈度(不是震級)小於6度地區,地基土好一些的,如較均勻的含水率不很高的黏土,中砂等縱筋直徑可以小一些,箍筋間距可以選大一些。
在抗震設防烈度6度地區,地基條件較好時,縱筋一般用直徑12毫米,箍筋間距多採用250毫米.。如果地基較差,如含水率較高的軟黏土,粉細沙等,箍筋間距一般就用200毫米。
(8)梁鋼筋用什麼型號擴展閱讀:
對牆下基礎梁,現有觀點認為,可視承台梁以上牆體為半無限平面彈性體,基礎梁與牆體(半無限彈性體)共同變形,視基礎梁為樁頂荷載作用下的倒置彈性地基梁,按彈性理論求解基礎梁的反力,經簡化後作為作用在基礎樑上的荷載,然後按普通連續梁計算內力。
對柱下條形基礎梁,現有觀點認為,可視為彈性地基梁計算,即將樁頂反力作為集中力作用在樑上,柱為梁的支座,按普通連續梁分析其內力,樁頂反力按彈性地基架計算確定。
㈨ 梁的鋼筋多大型號要求焊接,是必須焊接還是也可以搭接。有什麼規范嗎要詳細些
圖紙也沒要求要焊接,只是說鋼筋直徑大於22的鋼筋優先採用機械連接,其次採用焊接。專我聽現場的甲方技屬術人員說20以上的鋼筋不能搭接。這不和圖紙矛盾。不知道是我錯了,還是他錯了。按照圖紙說的小於等於22的我也可以搭接了啊!當然也的考慮打砼的時候鋼筋是不是用影響。我也沒有查到那裡說鋼筋直徑大於多少的就必須得機械連接或者焊接。
㈩ 鋼筋分哪幾種都有什麼型號成品的多長各種型號的用途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三、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鋼筋的型號跟用途
圓鋼標識為HPB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螺紋鋼常見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為常用,而且磚混結構中16以下的常見。至於HRB400、HRB500一般也不常見,至少一般工業、民用建築中不常用。
成品長度、
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2、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箍筋的長度兩種計算方法:
(1)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減去8個砼保護層厚度再加2個彎鉤長度計算。
(2)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加上增減值計算。
增減值P
抗震結構1350/1350-88-33-202278133增減值=25×8-27.8d
一般結構900/18, 00- 133-1,00-90-66-330增減值=25×8-16.75d
一般結構900/9,00-140-1,10-103-80-50-20增減值=25×8-15d
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