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橋墩蓋梁鋼筋圖
橋墩蓋梁鋼筋圖:
㈡ 蓋梁施工驗收規范
蓋梁施工時,採用大塊鋼模作為模型,通過特製鋼抱箍固定在墩柱上。施工前需精確計算抱箍標高,並預留1cm左右高度以微調蓋梁底標高。抱箍需確保兩者的高差,以保證蓋梁的橫坡。墩頂蓋梁材料採用25t汽車吊配合人工拼裝組合鋼模。鋼筋統一在鋼筋加工廠加工,現場安裝。混凝土則通過輸送泵泵送或吊車吊料斗入模。
支撐系統方面,優先考慮抱箍法施工。抱箍設在墩柱柱頂以下120cm的位置,使用8對φ30mm螺栓緊抱柱,並在上面抱箍圈兩個吊耳上各設一個直徑20cm的砂箱,用於微調高程和方便蓋梁底模拆除。砂箱兩側各設一道50B的工字鋼,用φ16mm對拉螺栓拉緊。蓋梁底模用12×12cm方鋼作橫擔,邊到邊40cm間距鋪放在工字鋼樑上。安全檢查合格後,進行模板及支架系統的安裝、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築。
鋼筋加工時,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廠加工焊接成整體,用平板車運至現場,吊車吊至底模上。鋼筋嚴格按圖紙要求安裝,確保位置准確,間距滿足要求。設置墊塊以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防止露筋。鋼筋彎折用調直機和平面彎折機完成,彎折溫度需在+5℃以上。鋼筋焊接採用電弧焊連接形式,焊縫最小長度5d,焊縫間距100cm。鋼筋綁扎時,交叉點用鋼絲綁扎結實,必要時用電焊焊牢。
模板製作時,根據蓋梁結構尺寸定型加工鋼模,模板面板厚度不小於6mm。模板安裝前,板面塗刷脫模劑,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安裝,確保尺寸滿足規范要求。安裝後檢查模板高程,加固模板防止變形、移位。拆模後清除模板表面污垢,塗刷脫模劑以便下次使用。蓋梁底模採用工廠定做的定型大塊鋼模,下部採用工字鋼槽鋼做橫梁,支撐蓋梁底模板,橫梁頂部採用小鋼板調整標高。模板接縫處粘貼雙面膠條,確保無縫隙,防止漏漿。模板安裝前需打磨干凈並使用脫模劑。
混凝土澆築前需清理模板內雜物,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符合要求後方可澆築。混凝土按施工配合比配製,採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車運輸,汽車吊吊罐入模。混凝土運至現場後檢測塌落度和溫度,塌落度控制在70~90mm之間,入模溫度不低於5℃。混凝土澆築應對稱、分層、連續進行,每層控制在250~300mm之間。振搗採用插入式振動器,振點間距宜控制在150~250mm。澆築完成後,迅速覆蓋、養生,養護時間不少於7d。
混凝土養護時,側模拆除前頂面採用浸水土工布覆蓋,側模拆除後採用塑料薄膜包裹覆蓋,保持表面濕潤。拆模需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稜角不因拆除受損後進行。拆模順序為先側模、後底模,先非承重部分、後承重部分,自上而下。模板拆除後需清理干凈,塗刷脫模劑以便下次使用。
㈢ 橋梁蓋梁鋼筋中的抗剪鋼筋與骨架筋重疊部分是否必須焊接,有沒有規定,如有規定,焊縫長度為多少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
8.4.8 細晶粒熱軋帶肋鋼筋以及直徑大於28mm的帶肋鋼筋,其焊接應經試驗確定;余熱處理鋼筋不宜焊接。
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且不小於500mm,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縱向受拉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但對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你看,有規定
㈣ 橋梁施工蓋梁穿鋼棒法通常用的鋼棒是什麼型號 是16Mn鋼嗎
橋梁施工蓋梁穿鋼棒法通常用的鋼棒一般是16Mn鋼,之後鋼棒上擔300以上的工字鋼兩根。
鋼棒簡介:
預應力混凝土用鋼棒(Steel Bar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簡稱PC鋼棒)是由日本高周波熱煉株式會社於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一種技術含量很高的預應力鋼材,1964年獲准日本專利,屬於預應力強度級別中的中間強度級。由於它具有高強度韌性、低鬆弛性、與混凝土握裹力強,良好的可焊接性、鐓鍛性、節省材料(如φ11mmPC鋼棒可代替φ20mm熱軋鋼筋)等特點,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於高強的與應力或凝土離心管樁、電桿、高架橋墩、鐵路軌枕等預應力構件中,在國際、尤其是亞洲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