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梁鋼筋中的+號表示什麼意思
梁平法施工圖中,梁鋼筋中的加號「+」表示根據梁集中標注和梁原位標注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情況還要自己細細去理解。
梁集中標注中的加號「+」表示: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鋼筋寫在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後面的括弧內,以示不同直徑與通長筋的區別。當全部採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弧內。
Ⅱ 梁平法標注中上部鋼筋加括弧什麼意思
你的鋼筋是 2Φ12 是通常鋼筋,跨越右邊的兩個跨度,在中間跨的左邊靠近支座處多一根12的鋼筋,那麼這根鋼筋是伸入中跨和左跨的,伸入長度一般為1/3Ln,3Φ18是懸挑的的鋼筋。
Ⅲ 鋼筋標注中的加號什麼意思
鋼筋加號是指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
Ⅳ 梁的配筋圖怎麼看,我圈起來的三個地方是什麼意思
你圈起來的是原位標注。
就是在標注的地方,樑上配置多少鋼筋。
看的方法:
1、部位:標注在支座處上部的,都是梁的支座負筋;標注在梁的跨中下部的,都是梁的底筋。
本圖中,你圈出來的,都是梁的負筋。
2、一排和二排。鋼筋中間有/號的,表示有分排的;中間是加號的,是表示鋼筋直徑不同的組合。
本圖中,豎著的梁端,就是分成二排,一排是3根25,另一排是3根22。
同一個柱子左邊的,就是同一排2根22和2根20,共四根鋼筋在一排。
Ⅳ 看下樑的鋼筋給10分哈,那個 + 號是什麼意思兩種鋼筋規格都一樣、、、
看下樑的鋼筋給10分哈,那個 + 號是什麼意思?兩種鋼筋規格都一樣、、、
4.2 平面注寫方式
4.2.1 平面注寫方式,……。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
4.2.2 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及有無懸挑代號幾項組成,並應符合表4.2.2的規定。
4.2.3 梁集中標注的內容有五項必注值及一項選注值(集中標注可以從粱的任意一跨引出),規定如下:
1. 梁編號,見表4.2.2,該項為必注值。……。
2. 梁截面尺寸,該項為必注值。……。
3 .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該項為必注值。……。
4. 樑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長筋可為相同或不同直徑採用搭接連接、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的鋼筋),該項為必注值。所注規格與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後面的括弧內,以示不同直徑及與通長筋的區別。當全部採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弧內……。
5. 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該項為必注值。……。
4.2.4 梁原位標注的內容規定如下:
1.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筋在內的所有縱筋:
(1) 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2)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3)當梁……。
答: 按圖看:這是一支一跨梁。無梁編號,少了該項為必注值。又無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該項為必注值。
5Φ25+ 2Φ25雖屬梁原位標注。但又不符合梁原位標注的內容規定:(2)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這么短短的一跨梁,存在3個問題,叫人如何施工?可想該工程的圖紙質量了!施工單位應引起重視了!
不符合平法制圖規則。不是建築工程共同的語言。網路不會有結果,還是要和設計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Ⅵ 鋼筋圖怎麼看
問題一:鋼筋圖紙怎麼可以快速看懂?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email protected] /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email protected] /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email protected] (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email protected] (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礎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手碰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N......>>
問題二:鋼筋結構圖怎麼看 先跟你介紹下樑的鋼筋有縱向受力鋼筋,架立鋼筋,箍筋,上部鋼筋,構造鋼筋。上下貫通就是鋼筋在整個構件當中要拉通,2Φ25表示兩根直徑為25的鋼筋,具體是什麼鋼筋得從圖紙上看,2Φ20也一樣。N應該表示抗扭鋼筋。至於2Φ22+2Φ18怎麼下料,應該是2根直徑22和互根直徑18的鋼筋,長度得從圖紙上看。
問題三:怎麼看結構鋼筋圖 鋼筋圖紙上表示有幾種:1,陪賀梁(主,次梁,地梁,圈樑)2,柱(受力柱,構造柱)3,板(單向板,雙向板)一般單向板我們接觸得很少,如果你想更好的對鋼筋了解,我希望你在鋼筋工綁扎時一定要多多留心,在拿著圖紙去結合,學得更快。如果想進一步對鋼筋計算掌握,必須要熟悉鋼筋101圖籍。
1梁的表示方法,370*400,2Φ20+3Φ2穿 2/3;4Φ25,Φ[email protected] /200;表示梁的截面寬是370,高是400,上層鋼筋有三根,從左到有依次是Φ20,Φ25,Φ20,第二層畢亂談鋼筋有兩根,分別是Φ25,Φ25,如果沒有後面的2/3,那麼就把5根鋼筋同時綁扎在第一層,Φ8為箍筋,加密區為100,非加密區是200,要注意梁的保護層厚度,一般圖紙說明上有要求。如果梁中有構造筋,注意擺放的位置和搭接長度,一般構造筋的搭接長度是150,學習的過程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
問題四:梁的鋼筋圖紙怎麼看 首先你要把03G101―1圖集熟悉一遍,對裡面的各種表示方法要做到多數認識知道表示什麼。
其次,你要將圖集和施工圖對著看,先把施工圖里出現的各類符號在頭腦中找尋一下,看自己是不是知道,不知道 的和再和圖集查詢。
最後拿施工圖到施工現場進行查詢比對,如果想像不出的穿,就多問問帶你的師傅。在工地,記住一條――多看,多問,多做,少說(少顯擺)。
問題五:條形基礎怎麼看鋼筋圖? 此為條形基礎。450×1000是基礎梁的截面。高度是1000毫米。
400毫米是基礎底板的高度,200毫米是基礎底板的遠端邊緣高度。基礎梁的主筋上下均為4根。中間的4根是構造腰筋。
N、是構造的腰筋。
Y、是底板的主筋與基礎梁的縱向相垂直。
問題六:如何看鋼筋布置圖 鋼筋混凝土構件圖示方法中鋼筋的標註: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 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20:表示鋼筋直徑
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各類鋼筋的表示方法 1.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蜚 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弧內。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表示間距不是用@,而是用-。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2.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注寫時,須將架立筋寫入揣號內。
例:2B22用於雙肢箍;2B22+(4A12)用於六肢箍,其中2B22為貫通筋,4A12為架立筋。
當梁的上部和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註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貫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貫通筋。 3. 梁支座上部縱筋
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支座上部縱筋注寫為6B25 4/2,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B25,下一排縱筋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4/2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2B25+2B22。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4. 梁下部縱筋
當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6B25 2/4,則表示上一排縱筋為2B25,下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
問題七:請教梁鋼筋圖怎麼看? 圖看不清楚,但膽體可以猜到:
一、樑上面和下面的數字表示上\下層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間距200,加密區為100,(2)表示。
二、KL 1(6)
240*700
Φ8@150/200(2)
2Φ20
表示框架梁,(6)表示6跨,尺寸240寬700高,箍筋Φ8間距200,加密區150,後面的(2)同樣是指雙肢箍,2Φ20指上部兩根Φ20的通長鋼筋。
三、C4Φ14
你應該是大錯了,應該是G 4Φ14 ,這個是指構造鋼筋,一般是腹板大於450時要加的。
這下你滿意了吧!!呵呵,我是湯海潮,QQ26189766
問題八:鋼筋布置圖怎麼看 首先11G101-1圖集是必備的
二、如果你在施工現場,最好不過,拿著圖紙去現場,給自己充實鋼筋部位的印象。
三、注意,看節點部位。如梁筋錨入柱內,箍筋根數的計算、柱筋錨入梁內等。
四、有個師傅問,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有畢業,那你只好問你的老師和同學了,也要注意的是,先自己看,實在實在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標出問題在問。
問題九:鋼筋圖怎麼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email protected] /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email protected] /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email protected] (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email protected] (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鋼筋混......>>
Ⅶ 鋼筋加號什麼意思
鋼筋加號是指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
貫通筋
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扎。架力筋也有貫通的,
如規范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分布筋「指:在板中,當受力筋在垂直方向無鋼筋固定時,加設的鋼筋。
「架力筋指:在梁中,當箍筋角部無縱向鋼筋固定時,加設的鋼筋。
1. 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有個通長鋼筋與貫通筋有點區別,通長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架立筋是構造配置的非受力鋼筋,主要是用於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當配置有負筋時,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兩端與負筋來搭接,但也可以是貫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 構造筋是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按規范要求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梁中腰筋(構造筋)和扭筋有什麼區別:腰筋和抗扭筋的區別是:
1.腰筋是構造鋼筋,不計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時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計算的,要滿足配筋率,要滿足構件的受扭承載力。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兩側,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還用在螺旋樓梯,用在截面的四角,側面,頂面等位置。3.腰筋是縱向構造鋼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兩部分組成。
3. 附加筋是按結構或構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強鋼筋。如:集中力處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圍補強的附加綁扎短鋼筋,現澆板轉角處的抗裂的輻射筋等都是屬於附加筋。腰筋是縱向構造鋼筋,在梁腹板(粱高減去樓板厚度)高度大於等於450mm的時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兩側布置。平法中表示用G起頭。
鋼筋符號含義
鋼筋混凝土構件圖示方法中鋼筋的標註: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20:表示鋼筋直徑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
Ф8 @ 200: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各類鋼筋的表示方法
1.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蜚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弧內。
例:
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表示間距不是用"@",而是用"-"。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
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距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2.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注寫時,須將架立筋寫入括弧內。
例:
2B22用於雙肢箍;2B22+(4A12)用於六肢箍,其中2B22為貫通筋,4A12為架立筋。當梁的上部和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註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
例:
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貫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貫通筋。
3.梁支座上部縱筋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支座上部縱筋注寫為6B25 4/2,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B25,下一排縱筋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4/2"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2B25+2B22。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4.梁下部縱筋當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6B25 2/4,則表示上一排縱筋為2B25,下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2/4"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將梁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弧內。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
6B25 2(-2)/4
則表示上排縱筋為2B25,且不伸入;。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注寫為2B25+3B22(-2)/5B25,則表示上排縱筋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縱筋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側面抗扭縱筋當梁某跨側面布有抗扭縱筋時,須在該跨的適當位置標注抗扭縱筋的總配筋值,並在其前面加"*"號。
例:在梁下部縱筋處另注寫有*6B18時,則表示該跨梁兩側各有3B18的抗扭縱筋。
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及有無懸挑代號組成,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梁類型代號:
梁類型註:(XXA)為一端有懸挑,(XXB)為兩端有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
例:
KL7(5A)
表示第7號框架梁,5跨,一端有懸挑; L9(7B)表示第9號非框架梁,7跨,兩端有懸挑。
AKL5-4(1)400x150 第5-4號暗框梁,跨數為1,梁寬400,高150 括弧內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懸挑如果是(2B)即2跨,兩端懸挑